昨天题写不出来快崩溃了,对习题哭了半天。有没有同样经历的人愿意分享下感受?


哭过,还不止在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哭过。

当时实在做不出来了,还好可以去找教授。我就抱著作业去教授办公室了。我第一句话本来是该直接说我有道题做不出来了,但是我那句话没说完就哭出来了。

本来还想著忍住把题问完,可惜实在忍不住。眼泪啪嗒啪嗒地掉下来。

我教授当时特淡定,估计也见多了,十分自然地从桌上拿了盒抽纸过来。然后他好像觉得有点儿不对,掏了那盒抽纸一下,掏出来了最后一张纸。他把那唯一一张递给我,并且「安慰」我说,省著点儿用,我也就这一张了。

他还是良心发现,问我这纸够不够用。我那时脑子也哭晕了,下意识回了一句,够了够了。

于是,这张纸被我用眼泪鼻涕一起蹂躏了十多分钟……

我现在也不记得当时谈了些什么了,但那张纸我能记一辈子。

后面一次开卷考试的一道题也把我弄哭了。当然,那次考试已经成为系里面的一个传说了。因为当时我们一整届都做疯了,最后教授给所有人那道题满分。而且这道题不是教这节课的教授出的,是前面给我最后一张纸的教授出的。

本来做著的时候也没啥感觉,毕竟物理这东西,它会明明白白地告诉人,智商不够就是智商不够,没有第二种可能。都在物理系熬了两年了,不至于还不明白这个。

但就是情绪突然上来了。自己心里面什么感觉都没有,但面部肌肉都快哭抽筋了。完全不清楚为什么,就突然肌肉控制失效而已。不过,还好这次我在我自己房间里哭的,我有几大盒抽纸。

这种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哭完了把脸上收拾干净,再补充点儿水分,就回去继续写卷子。这样想,哭一下相当于发泄一下情绪,免得全憋在心里。


随便写写,可能不完全切题,见谅

对著物理哭泣还没试过,但是本人小学的时候有一个独特的习惯:搞数学题搞不出来,就会感到一种深深的羞耻而哭泣。

这种羞耻感无关周边的压力和旁人对我的期待,而是源于我当时「钻牛角尖」式的思维而产生的。说的更详细就是:我总觉得一切的习题都应该是靠著个人思考能得以解决的。

当时我对人类科学技术进步史有一点点兴趣,了解了自然科学在过去几百年内的进步后,我自然地认为 「对一切问题的研究都应该是存在某个解的,只要那些大科学家们多多工作就行」

把这种「一切问题存在解」的思维代入学习生活中,结果就是: 做出题目欢天喜地,如果做不出,就会如临大敌一般,一直蛮干,重复再重复,最终得出「看来这个问题无法解决,有违我的世界观,人类还凭什么认为自己能够一直进步呢?我还怎么有信心认为自己能一直搞定自己的学业呢?真是完蛋艹了」 这种结论。

然后开始对著纸张落泪,感觉这世界深深地刺伤了自己既往奉行的信念。

我记得当时我第一次在别人面前这么干让我的一对一老师感到震悚,迷惑而又惊讶。我估计是在回想自己对难题的讲解过程是不是哪里刺激到这倒霉孩子了,让他莫名其妙地就开始哭。

当然后来就想明白了,全知全能的人根本就不存在,当然也不存在能套用在世间所有问题上的解决通法。很多时候对问题的研究不免掺杂几分经验技巧,巧思妙想甚至是灵光乍现。比如有的人梦见衔尾蛇咬著尾巴跳舞猜出苯环结构,有人在实验室稳定电路温漂杂讯,结果一波瞎倒腾得电路振个不停,于是成为电子技术中振荡电路章节的奠基人。诸如此类皆为例证。

把握好自己的能力边界是小孩成长中必经的一环。现在我知道了: 我?就是条顶尖咸鱼兼老fw,而且没什么特别的追求,也就怀著对知识的热爱,时常学点自己喜欢的知识图一乐,顺便把自己养活了就完事儿。

再说说物理吧hhh

我这种曾经以会做题为荣的家伙能记得自己初中高中,大学阶段均在物理科目取得过满分。但也好歹有几分自知之明,知道那帮高中竞赛佬以及大学里物理学院的人里面绝对有一批职业搞物理的。自己虽然在应试物理能取得好成绩,但是去理学院研究这个还真不一定能保证玩转。毕竟我这人玩心比较重,搞学术的在年轻时花的精力若是不够,错过了那个年龄,可能此生就与那些成果无缘了。

当然,以上那些都不算是我没有选择理论物理的原因,最重要的原因还是: 现实的引力沉重,自己的实际情况没法走上那条道路。

我家境完全谈不上富足,碰巧对一些现实社会问题还算有几分研究,更巧的是自己在高考后填报志愿的时候就是老劝退学家了,自己和家长都对生化环材那些培养厂佬的专业门儿清。也知道普通人在物理这门理学里要是混不出名堂,到了毕业后不免碰一鼻子灰。我老爹搞应用物理,毕业后几年母校就评了个985,然而他还是要毕业就转行,转行再转行,最终转到一个和专业近乎无关的行业,学习的知识要么还给老师,要么留著自己品味,总之是没法拿来实践了。

像我这种求稳的保守型咸鱼当然不敢拿不确定的学术之路赌自己的前途命运啦,所以安然地躲在了不算太坑的电类工科专业里,目前感觉...还不错?

所以去码头整点薯条不就好了w


初一到高一磕磕绊绊读完费曼第一册,还花了好多时间学微积分,高一下打开第二册,数学直接难哭

然后开始看郎道,开篇就哭了,好歹学完高数,变分是什么玩意…

最后报了数学专业…


不至于哭过,但是惆怅过。曾经的我看到精妙而又有启发性的物理题都爱不释手,现在脑子里只有:快把它糊弄过去别影响老子毕业。


哭过

对著陈鄂生的《量子力学习题与解答》哭。

当时是十二月初的前几天。离考研还有二十几天。普物几乎没学。量子还在做自旋。全同粒子还不太会。

跨专业考得物理。量子开始晚了,一开始还是看的格里菲斯的书,和考研区别非常大。刷完格里菲斯之后刷考研培训班给的视频和题目。浪费了一个月,毫无收货。买了一本李延龄的《量子力学考研指导》和周世勋的《量子力学教程》周世勋书上好多东西都和格里菲斯不一样,李延龄的书好多不会做。

后来在我一个学物理的哥哥的建议下,对著周世勋做陈鄂生的小黄书。

但是什么都来不及了。

跨专业考得物理。我就是一技校生,从小到大人生中从来都只有失败,何苦为难自己,还要考中科院的物理。

自旋不会,全同粒子不会,剩下的也只是能看懂答案。

大概从十二月初,十一月底开始,一天晚上哭一遍。哭得时候就找我哥聊天。后来我哥都习惯了,晚上做实验的时候要把手机放在旁边,等著我开哭。

后来有个周三(记得是周三,因为那天有英语选修课)。又到了晚上该哭的时间,同班一个女生在手机上找我。当时本来就比较激动,就聊了一些比较个人的话题,非常emotional,直接导致我忘了哭了。

后来就没再哭,一直到考完研。

量子力学毫无疑问的屁都不会。不过我尽力了,我把所有我知道的都编上去了。

现在在老老实实看田光善的视频准备二战。田老的故事是真的好听,推导是真的详细,我是真的菜。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