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许多人多说这个专业假大空 不精

市场营销专业读研的必要有多大?


1、市场营销并不是假大空,相反,有很多残酷的指标kpi等著你。觉得空,无非是没接触到应用层面。(大部分学校课程比较宽泛,涵盖面太大,老师擅长的领域也不一样)

2、市场营销在企业中的岗位:策划、媒介、活动执行(项目经理)、公关、新媒体运营、sem(seo)

3、以上岗位,集中在一线城市和企业总部、广告公司,属于决策层面。偏离了这几个方向,有点类似于执行端或者销售

4、大概说下这几个岗位如何搭配的

(1)广告公司

一个项目先会给到策划,策划会根据需要(品牌策划、产品策划、活动策划、营销策划)制定一个相关的方案,期间,需要媒介提供媒体渠道,报价预算,活动执行提供现场物料预算、人员渠道等费用报价。方案制作好之后,会转到媒介、活动执行去跟进。媒介除了统筹媒体资源,议价,还要对媒体效果进行跟踪,根据效果不断调整。活动执行则会根据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现场活动落地,并对现场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调整。以上岗位会根据项目的不同,有不同的数据指标。活动举办前,客户就会根据每一阶段的数值进行约束,达不到要及时调整计划,完成客户期望的考核,否则。。。拿不到全款。。

(2)公关公司

公关公司侧重点在危机舆情处理,企业品牌宣传方面进行。比如企业的新品发布会、活动、上市品牌传播,危机处理,不同的是广告公司偏重于营销,公关偏重于活动品牌。

当然了,这几年广告公司和公关公司的业务线相对融合,界限越来越模糊。

(3)新媒体运营,自媒体运营

这个比较好解释,比如公众号、知乎企业号,微博,头条uc。这类岗位基本上和点击量,粉丝量,回复数挂钩。每个媒体都有各自的运营方式。比如微博偏向于新闻爆点,事件传播,公众号偏向于用户体验,深度交互等。具体的就不展开了。大家感兴趣,可以看下自己知乎账号的回答分析、提问分析,里面的数值,一般都是考核的指标

另外,这部分分为两块。一个是运营,一个是编辑。编辑的含金量会更高一些。需要有一定的文笔功底和选题

(4)sem(竞价排名)、seo(搜索引擎优化)

这两部分都是围绕搜索引擎的。不仅是百度,比如淘宝的排名,知乎高赞答案、头条的推荐,其实都是这方面的内容。

sem这个岗位还是比较稳定,稍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尤其是电商,对这块都比较重视。是专人专岗;

seo效果没有sem这么快,这几年热度下降的比较多,很多企业是专岗,或者由采编、技术人员兼任。

5、以上岗位是区分甲方、乙方的

甲方就是花钱的广告主。但是甲方的岗位不会这么划分,一般是:市场经理、BD经理,比较笼统,需要各个流程都有一定了解;

乙方就是广告公司、公关公司、广告代理。乙方的岗位,就像前面罗列的,策划就是策划,媒介就是媒介。不同的事,乙方的岗位,压力比较大,一个人要同时担任几个公司的项目。(背负的越多,利润越高,不过翻车的风险也比较大)

6、市场营销也需要一定的天赋,这也是很多人觉得市场营销空泛的原因。

ppt精通,脑洞大且方案不会发飘、可执行程度高,适合策划;

文笔好,且选题能力擅长,适合新媒体,自媒体;

议价能力好,excel熟练,对数据有一定敏感,适合媒介

7、市场营销不是销售,在应用层面,会转化成数据指标,一层一层的压给你。

8、大学里的市场营销,是宽泛的,涵盖了经济学,工商管理,而且老师的水平也是有局限的。我也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当年我的老师更擅长经济学、股票和招投标,一毕业的时候,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机会去做这些。建议本专业的学生,先找下自身的特点,大三、大四的时候,尽量找一些一线城市、集团、互联网企业的项目接触下。

9、这个专业的认知,挺让人头疼。一方面会被误认为销售,一方面在校期间缺乏实习,又不知道该干嘛。2002年,我所在的学校第一次开设市场营销,06年我毕业的时候,社会上还没有那么多的市场营销类岗位。不过10年之后,招聘网站上的「市场营销专业优先」差不多也都是标配了。(很多时候,这个岗位也不限专业,工商管理、新闻传播或者是思维活跃的理科生,都可以)。建议大学期间,大家多看一些商业案例,选择一项技能。具体点就是,多听多看(波士堂)、多实习(广告公司、公关公司、一线城市)、培养一种技能(ppt制作、excel熟练、文笔撰稿 任选其一)、养一个高质量的号(公众号、微博、知乎 任选其一)

10、看了下本帖回答,求同存异吧。对我来说,学了4年市场营销,做了十几年市场,我还是挺喜欢这个专业。祝好各位吧。


对于这个专业我印象最深的就是

在学校里遇见一个女生,说自己是大四市场营销的,在完成老师的任务,让她们卖笔,完不成任务要重修,于是我就好心花了20块钱买了十根进价估计一两毛的笔

后来才知道是校外骗子。

哦对,她当时还问我有没有女朋友,我说没有,她就说买了她的笔就有了。难道是在暗示我她不仅卖笔还卖笔(bi )吗?

市场营销!!!

不过建议题主多看看别的别的类似问题,还有一些学长学姐对这个专业的评价吧。能考研还是考吧,学历高一点总没错,如果能跨个专业考研更好鸭。


大四,市场营销即将毕业。四年感觉也没学到什么东西。也有可能我们学校不太注重实践,都是学的课本知识,然后都是为了应付考试,下学期就都忘了。

如果你选了这个专业,还是好好听讲吧,虽然确实挺无聊的。计算机,英语啥的能考就考,考不过继续考,也不贵,但是以后出来说自己英语过了六级还是挺有面子。平时也去考一点证,或者去学一些计算机软体类的能力。

为什么要说上面这么多废话。因为如果你喜欢销售还好,当你不喜欢销售,去招聘会的时候会发现自己跟个废物一样,啥也不会(没错就是我)。除了销售,没啥好选的。有个一技之长还能多点选择,不至于逛了半天一封简历也投不出去。

反正不管市场营销这门学科被吹的怎么高大上,在大部分人眼里,就是销售。(谁让它们名字这么像呢)

我不喜欢销售,所以我决定三跨考研心理学了。在房地产工作一段时间,我的性格非常不合适,这个就要看你自己的选择了。

考研是一个改变专业和学历的机会,能抓住千万别放开!


市场营销是专业的,基于项目打造的有差异化、辨识度的东西,而做市场营销的过程,隐性且不能直接看到结果,它必须借助于后期的「公关传播」才能发挥效果。市场营销重思考与分析,重调查重人性重用户心理行为习惯。而公关传播重执行重结果。

长期以来,国人把公关传播和市场营销混在一起。搞不清楚概念不说,还很嫌弃市场营销。原因在于,公关传播是显性的,看得到的、立竿见影的,比如微博上发个视频刷个赞,大家看得到;如果给某个品牌打造差异化,看得到吗?大多数人看不到。

六个核桃和杠上花核桃有什么区别,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没区别,但是我知道是很大区别,这是市场营销。但是我知道有用吗?品牌主觉得你给我修改一个名字花的钱,哪有微博上刷赞来得刺激,微博上刷赞,有数据分析,覆盖了几百万用户群体,数据很直观;你改个名,有数据分析吗?没有!SO,要什么市场营销啊,直接玩公关传播得了。

老实说,直接玩公关传播见效快,但是后遗症非常大。直接玩公关传播的后遗症就是,产品没有核心竞争力作支撑,用户不容易识别并买单。最终两条路走,

第一条,经常打广告经常公关,保持热度,不然用户就把你给忘了,大多数中国企业就属于这种,营销比重很大,美团就是这种代表,其背后深层次原因就在于产品或者项目本身并不具备辨识度,所以,用户接受起来困难,所以就得持续不断的砸广告,否则没人记得你。

第二条路,就是崩。大量的营销支出导致项目的资金链严重受到牵连,然后慢慢失血不止,用户也会慢慢失去兴趣。这方面的代表是淘集集或锤子手机。


事实上,做任何项目,都应该市场营销先行。哪怕少花点钱,市场营销的工作做一下,后面的事情少一些,钱也少花一些。

一个定位清晰、辨识度高的产品,容易让用户买单;而定位不清晰,辨识度不高的产品,虽然热闹,但是用户不会买单。

而且,项目运行的正规步骤是先有市场营销、高辨识度以及差异化,再有集中火力公关传播,这样才可以将产品或品牌的优势进行放大。

大家去看看杜国楹的所有案例。在他市场营销阶段过了,也就是产品的差异化辨识度打造了之后,他一定会集中火力做公关传播,记住,后面做的只是公关传播,而不是市场营销。

而罗老师刚好是将市场营销这一步省略了。直接快进,进入公关传播阶段,最后的结果大家也看到了:

花了不少的钱,热度什么都有,就是没多少用户买单。

国内这样的案例还很多。只是很多没有罗老师的名气,没拿出来说而已。


主要还是看你是否适合吧。你觉得以你的水平做一份相关工作是否做得了,这点可以看出来你这几年学是否白上。如果没白上,学会了些东西,去考个研深造一下肯定有好处,毕竟能接触更深层次的东西。


其实个人蛮喜欢这个专业的

这个专业虽然总是被误会为卖东西的,但是你要思考一个问题,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卖东西的那也就无处可买。人们该从何处去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呢?难道每个人想吃东西都要去学种植嘛?买卖其实是这个世界上发生的频率很高的一件事情,因为买卖这件事情的存在让交换变得更为简单,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

虽然我不能很好的说出来这个专业到底是怎么样的,但是我觉得每个专业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意义。我选择了这个专业,我认真学习了它的理论知识。也许我的认识不深刻,但是因为热爱我愿为之努力学习认真实践。

至于有一些对这个专业存在偏见的人们,你的偏见可以存在,这是你的自由。但是心中的不满保存在心中即可,说出来只会让有心人当做茶余饭后的笑料。

最后,有些东西,你若不喜,不碰便是,但你不能因为别人喜爱便对之说三道四评头论足。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