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兒今年7歲了,在家裡還好,和熟悉的人都能交流,就是脾氣很犟。晚上睡覺也睡得晚,從不睡午覺,不愛學習,不愛做作業。在家裡感覺她一切正常,但是去了外邊,她就變得膽小如鼠。在學校也不敢和同學一起玩,老師問她什麼也不說話,也不敢獨自拿錢買東西。就是在外邊她就不能和別人正常交流,馬上上小學了,我對她這個性格特別擔心,我應該帶她去檢查一下嗎?


根據經驗來看,孩子是不是有心理問題,80%都是家長問題


不睡午覺,不愛學習,不愛做作業,並不是心裡問題,只是興趣和作息。

在外面膽小如鼠,跟性格有關,性格不分好壞,更不是什麼心理問題,需要的是引導。

性格是後天形成的,可以調整。

從你的描述來說,可能是觸覺敏感,可以拿不同材質的物品在孩子皮膚上輕輕觸碰,看看孩子是否反應敏感。進一步還可以用感覺統合問卷測試一下孩子的觸覺系統。如果是觸覺問題,帶著孩子在家多做一些觸覺遊戲和聯繫


兒童在性格發展階段,出現各種成人認為不適應都 是正常的。你說的情況也是正常的,但可能會影響她上學以及交友,而這些與她的成長是很重要 的社會化過程。那怎麼辦呢?

第一,大人不要過份焦慮,要關注 詢問 和引導,要允許她按自己的節奏來成長。你越關注 越焦慮 她越退縮。

第二,發脾氣通常表明她的需求沒有被允許 或看到。那養育者要審視自己的方法是否合適。父母做得好不好要看孩子是否快樂 和幸福。

第三,大人的榜樣作用是第一位的。精神分析中有句話:父母是什麼人比父母做什麼更重要。

第四,如果條件允許,也可以找諮詢師,比如遊戲治療 沙盤 或者動力學取向的,不建議行為取向。


  1. 在家不要寵溺孩子,孩子的要求能做到就做到,做不到明確跟孩子說不。你雖然沒有提,一般情況下,在家是條龍在外是條蟲這種情況,是由於在家裡寵溺太多,事事都是孩子說了算導致的。但是,到了外面,他心裡沒有了底,拿捏不住該怎麼跟人交流,就乾脆逃避,不跟外人交流了。
  2. 多跟孩子有效率的交流,培養孩子的信心。比如,如是表達不好,那就有意識的去多用不同的辭彙跟孩子去說話。如果是學習方面有困難,那就多跟孩子探討補一下。如果不知道跟如何跟其他人交流,那就去教一下小技巧,比如去買東西怎麼說,去跟老師怎麼打招呼等等,套路熟悉了,他也就會更自信一點。
  3. 讓孩子多跟同齡的小朋友一起玩。

總之,我不覺著這種像是心理障礙。我倒是覺著你們應該嘗試改變下教育方法,試試看。


你要看從那方面了解了,建議多和孩子組建親子關係從而聊解孩子,拉進和孩子的距離。但一定要留給孩子個人隱私空間。從而了解孩子。如果有可以帶孩子看看心理醫生,不然孩子很難自己越過心理障礙,或者是父母多多陪伴孩子。陪伴才是父母對孩子最好的呵護?


你可以帶著她去和外面陌生人交流。比如問路。我小時候5歲左右也是害怕和陌生人交流,後來和老爸一起去釣魚,因為是自己超級想去,纏著老爸一起,所以後來找農家樂問路的事情老爸要求我自己去問,我記憶里自己扭捏了很久,我爸就一邊看著我,沒有一點要出手相助的感覺,然後我鼓起勇氣問了路人。

僅做參考。


謝邀,從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出您的女兒確實有些和大多數的小孩不太一樣,但是這些描述也確實不是判斷一個小孩子是否有心理障礙的標準

所以,還是建議帶孩子去看看心理醫生,去大一點的正規醫院問問,是不是有問題看看就好了,總之,心理這是個很複雜的學問,很多人覺得自己懂,但是其實也都是自我感覺,給他一本心理書看看也是兩眼抓瞎不知所云。所以還是建議去正規心理科,而且心理大夫是要提前預約的,所以還是早作準備

另外,不要對心理有偏見!!!不是說有心理問題的才去看心理,不是這樣的,傾訴、宣洩、預防心理問題很多方面都可以去。雖然貴點,嗯…但是還是一點,謹遵醫囑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