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中國歷史上一共有25個朝代。大多數朝代覆滅的原因都差不多,一般到了王朝中後期,土地兼并嚴重,農民流離失所,再加上天災,農民起義和土豪割據就接踵而來,給人一種歷史周而復始循環的感覺。

大家知道,中國國家形態非常早熟,距今2400年前的戰國時代,各個國家的各層政府機構職能,已經非常完備,戶籍制度也已經建立起來了,每個老百姓的年齡,性別,相貌,財富狀況,都已經被詳細登記在案,作為徵兵,收稅,發派徭役,執法管理的依據。比如著名的秦國商鞅變法,就規定,每一家和前後左右鄰居,合成一個最基礎的社會單位,叫做「伍」。一個伍,就是徵稅徵兵的基本統計單位。而且各家之間互相擔保,一家違法,四家連帶受罰。

我們歷史課本上也說過,歷代封建王朝,到了中後期,賦稅和徭役義務總是太重。無法負擔的時候,這些列入國家戶籍冊的老百姓,只能選擇用腳投票,逃走,當了所謂的逃民。那為什麼賦稅和徭役會逐漸增加呢,第一個原因,就是中國傳統這種中央集權的官僚體制就像癌細胞一樣。本來是正常細胞,起著正常的功能作用。但是它因為沒有力量可以管制,就會自發的不斷擴張,最後癌變,影響整個國家肌體。因為人人都想進體制,享受當官的好處,以權謀私。結果官僚隊伍不斷給自己擴張編製,人數就越來越多,財政開支越來越大,政府唯一的出路就是向農民不斷加稅,最後激發農民拋下土地逃跑,變成流民,最後乾脆揭竿而起,暴動。

第二個農民要拋下土地流亡的原因,是因為中國農業本身的特點。就是人均耕地少,自然災害頻繁。戰國時代,有個著名法家政治思想家,叫李悝。他就替農民算了那麼一筆賬,一個五口農民之家,大概應該有100畝耕地,全年的產量是150石小米。國家抽稅拿走10%,再減去全年口糧90石,一家每年的餘糧不過45石,換算成現錢,再減去油鹽醬醋等等其他生活必須的開銷,已經是入不敷出。而且中國這種季風性氣候,天災頻繁,糧食價格極不穩定,只要連續出現兩三個荒年,政府救濟不到位,物價一波動,普通農民就會遭遇破產。舉個例子,漢武帝時期,已經算的上漢代稅收很輕的階段,農作物徵稅1/15,一個農民攤派的人頭稅是每年120個銅錢。但對於農民來說,已經是非常沉重的負擔,哪怕辛勤耕作,也只是長期掙扎在溫飽線上。不僅如此,農戶逃走了,這塊地上的稅收總額卻不會相應減少,就只好由未逃走的農戶承擔。人均負擔越來越重,也只能逼得剩下來的農民也走上逃亡之路。

那麼農民受不了苛捐雜稅,逃跑了,去了哪裡呢?一種是逃到山高皇帝遠,政府管不到的偏遠地區。我們讀過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有歷史學家考證說,桃花源里那些逍遙自在的居民,就是一群幸運,不用交稅的逃民。另一種逃呢。是逃跑到地方有實力的土豪家裡,當他們的附屬,交的稅,也就進了土豪的腰包,不再歸國家和中央政府了。所以,中國歷代王朝,為什麼都要採取打擊大地主,保護普通農民的政策呢。就是怕這些土豪地主通過包庇流亡農民,佔有他們的勞動成果,從而影響國家財政收入。但是沒有辦法,上面說了,傳統農業經濟時代,有個風吹草動,就有大批農民破產,當流民。所以,國家與土豪之間,永遠在上演爭奪人口的拉鋸戰。尤其在社會動蕩年代,比如東漢末年到魏晉南北朝,內戰一打,農民為了躲避戰亂,更是要依託當地的土豪。地方上的土豪也以此發展壯大,成了可以和中央朝廷掰手腕的豪族。這個時期著名的土豪,有三國演義里大家熟悉的袁紹,袁家;還有後來一手建立了東晉的丞相,王導。他們都是依靠收容失地的農民,發展壯大起來的地方豪門,自己蓋了碉堡,建了軍隊,地方上的稅收也截流了。老爹當官,職位就可能讓自己的子孫歷代世襲下去,中央政府拿它一點辦法也沒有。

當然啦,到了隋唐時代,中央政府的集權越來越強了,地方土豪也擋不住,官府對農民逃亡也越來越不耐煩,出台了各種嚴厲的管制政策。比如隋唐時期,每隔幾年,地方官員都得下鄉,做人口普查。看看每個農民的年紀,相貌特徵是不是跟戶籍上記載的相符,這個叫「貌閱」。而且會不定期地來一次突擊執法,搜查逃亡農民。

到了明朝,政府對於農民逃亡的防範比唐朝更為殘酷嚴密。乾脆不允許農民自由擇業更不允許自由遷徙。為了防止農民隨意遷徙,明朝還實行了「路引「制度。路引即使一種護照,沒有這個文件你私自出門,就要被逮捕,蹲監獄。「更恐怖的是,明朝還不許逃走的農戶在落腳地入籍,必須強制遣返,嚴厲治罪。甚至派兵鎮壓,然而這些嚴厲措施,也擋不住農民流亡的大趨勢,讓明朝最終在流亡農民大起義的打擊下垮了台。

所以說,農民從勤勤懇懇的小自耕農,變成失去土地的流民,是中國古代農業生產方式和國家社會形態相結合的必然產物。只要沒有實現社會結構和經濟生產方式的突破性進步,這種悲劇總會周而復始的上演。


看過《妖貓》,無論其虛構幾何,至少一事為真:

李隆基一生經歷了盛衰兩極,彷彿對其也沒什麼振奮抑或打擊,可見王朝興衰並不是帝王案頭首事要務。

其實帝王也都心裡明鏡一般,說甚末皇權富貴九五至尊,這肉身上的力氣與腦殼裡的智慧並不強於凡夫走卒有幾分。

既然帝王無力左右天下大勢,那末一屆王朝興衰便成為了自然規律,豐功偉績也好昏君暴政也罷皆是空。

看看那些勵精圖治的帝王:

嬴政修長城修爛了民生

劉徹打匈奴打光了家底

楊廣挖運河挖沒了皇位

胤禛刮地皮刮成了暴斃

……

越折騰其實衰得反而越快,然而不折騰呢?也不見得就能撐多久。

所以誰解釋這個規律比較透徹?無疑首推老聃,因為孔儒門徒大都六根不凈天資不聰患得患失實為死死抱著既得利益的大腿不肯放。

天之道如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損有餘而補不足。

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而奉有餘,唯有道者能有餘以奉天下。

孔子說一陰一陽之謂道,老子卻言道可道非常道,於是後來站街算命的多是些腐儒而利用科學知識搞玄虛的卻多是些牛鼻子。

於是《推背圖》讓金聖嘆批了個一塌糊塗,陽世匹夫愛信不信,反正信也不靈。

道化賢良釋化愚,腐儒多趨炎附勢於皇權,道士則可以操控國家最高中樞。

比如前面提到的秦皇漢武,一個面對著徐福的大忽悠術一點辦法都沒有,另一個只能跟黃老較較勁兒。

後來的帝王則多儒釋道三修,一邊念佛經讀四書一邊服丹藥玩閉關,當然也有些不學無術的帝王便會沉溺於聲色犬馬垂一些風流荒唐於青史。

所以王朝興衰的起始點多半有些偶發性地出現在某一帝王身上,一旦顛置天人二道,便是興亡過手。

其實每代帝王只要該出手時就出手該消停時就消停,他們家大可做到江山永固千秋萬世,但也非絕對。

比如蒙元┅所謂的第一次為中華帶來極盛的朝代實為外族後裔,蒙元屬於亂入強侵的那種。

再到後來的列強倭寇,聯繫前後不難看出這並非王朝之興衰,卻是民族之興衰規律。

其實早在幾千年前的夏商周時期,才是中華文明之最鼎盛,秦朝的大一統反而是一個轉衰的起點。

不過色即是空,地球遲早要變成一個村落,這是規律。


問題應該這樣提比較合適:從某一王朝興衰看改朝換代的一般規律。

簡單說一下個人的垃圾看法:

1、剝削也好,被剝削也罷,有時候真不是故意的,就像一些領導,都已經那麼有錢了怎麼還貪?止不住了。

2、只要你老婆好看就永遠有人惦記,這是人性,也是輪迴的動力。

3、旺盛與衰老這不僅是自然規律,也是社會規律,從生到死,從有到無。

4、說點正經的吧,世間財貨皆有定數,不在民則在官,興與亡就是一個度的問題,官佔有的財富多則民貧,民佔有財富多則官弱,都不行,只有把握好這個度才能長治久安。

5、民主制是通過競選消弭這種矛盾,那我們這就只好通過打架了。


元國清國是漢人亡國時期。華夏各國家,國家興亡,從剛建立政權,領導人將領行政人員都出自民間,充分進行了選拔對能力,經過檢驗,這樣的組織有力,組織有力,能履行自己的各項職能,這個組織比較好,之後的組織也就是政府的組織能力就不如以前了,這就是制度文化問題,需要改革變化發展。


本質樓上說的很清楚了,就是馬爾薩爾的人口理論,通俗地說,就是太平了幾百年,人增長的多了(那時候又沒有計劃生育),糧食養不起一大堆宗室和貴族等寄生階級,然後就開始造反打仗,通過戰爭消滅舊貴族和過剩的人口,然後再循環個300年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