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歷史是一部改朝換代的歷史 似乎每一個朝代都會在幾百年後被推翻,在這後面是否藏著一個根本矛盾?


中國的君主本身缺乏神聖性,漢朝造反起家,但這不是根本原因,歸根結底是由於漢末儒學「忠」這一傳統被破壞,直至現在仍未重建。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漢以後的王朝政變頻繁,甚至自滅滿門。說到底,國家是觀念的產物,如果人們普遍認為顛覆政權是合理的,那麼治亂循環就是必然的


俗話說:「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但低處容納不了太多的水,高處同樣需要水的澆灌,所以有了水蒸發和暴風雨。人往高處走,但高處卻容納不了太多的人,低處更需要人,所以有了戰爭和改朝換代。

人往高處走,何為高處?

動物可分為植食動物、肉食動物和雜食動物,人同樣如此,可以依此分為植食者、肉食者和雜食者。

肉食者:即統治階級,中學有篇課文《曹劌論戰》中「肉食者鄙,不能遠謀。」的肉食者就指統治階級。肉喻指勞動人民創造的財富。

植食者:即指被剝削的勞動人民。

雜食者:自產自足的勞動人民。

人往高處走,對大多數人而言,高處就是肉食者,就是統治階級。

改朝換代的根本原因

大自然生態需要平衡,其穩定的基礎是植食動物和肉食動物的比例維持在安全範圍內。如果植食動物太少,肉食動物太多,植食動物不夠肉食動物吃,生態系統會崩潰。如果植食動物太多,肉食動物太少,肉食動物保護不了植食動物,就會引起其他生態圈的肉食動物的覬覦,進而侵略,生態系統同樣會崩潰。

大自然的生態如此,社會同樣如此,其穩定的基礎是肉食者和植食者的比例維持在安全範圍內。如果植食者太少,肉食者太多,植食者養活不了如此多的肉食者,國家會崩潰;如果植食者太多,肉食者太少,肉食者保護不了植食者,會引起其他國家肉食者的覬覦,進而侵略,國家同樣會崩潰。

人人皆想往高處走,皆想成為肉食者,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肉食者會越來越多,與此相應的是植食者會越來越少,植食者創造的財富越來養活不了如此多的肉食者,終有一天,肉食者和植食者比例超過安全上限,然後必然會發生戰爭和改朝換代,讓肉食者和植食者的比例重新回到安全範圍內。

社會生產力(科技水平)的提高對改朝換代的影響

肉食者和植食者比例的安全上限取決於社會生產力。社會生產力越高,相同數量的植食者就可以供養更多的肉食者,也就是肉食者和植食者比例的安全上限提高。肉食者越多,國家越強大,甚至有機會侵略其他國家。所以社會生產力(科技水平)提高可以讓國家更穩定。

天災人禍對改朝換代的影響

為什麼歷史上很多朝代(比如明朝)都毀於天災人禍?天災人禍可以降低社會生產力,比如這次的新冠疫情。社會生產力降低,肉食者和植食者比例的安全上限也會隨之降低。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社會本來的肉食者和植食者比例很接近其安全上限,那麼安全上限突然的降低會導致社會的肉食者和植食者的比例超過安全上限,進而引發戰爭和改朝換代。


地主階級土地兼并需求無限性和土地數量有限性之間的矛盾。同時也是農業社會人口增長模式不適應糧食產量增長速度的矛盾。

封建社會的國家財政依賴自耕農。土地兼并會導致自耕農破產,動搖國家財政。農業社會人口增長快,達到極限時人地矛盾爆發。無地少地農民要麼餓死要麼造反。
嘴多糧少。

社會資源的再分配


根本原因是看君主有沒有實權。

日本天皇萬世一宗、英國王室自從「光榮革命」以後幾百年沒被取締,是因為這些王室沒有實權,國內政治鬥爭趕下台的只是政府首腦,沒人有興趣推翻這些傀儡國家元首,因為他們是無害的。

中國從夏朝建立國家至今4000餘年,夏商周三朝的歷史佔了1800年,接近一半,為什麼?因為那時候主要實行分封制,國君只管首都和首都周邊的小塊區域,對其他地方統而不治,這樣就避免了成為社會矛盾的焦點,也就很少被推翻。故夏朝將近500年、商朝600年,周朝700多年。而中央集權的王朝,最長的也不過兩三百年。

從秦朝開始,華夏進入中央集權時代,國君直接統治全國所有地區,也有成為了社會矛盾的焦點。在國強民富的盛世,官員和百姓對你歌功頌德;而一旦進入亂世,民不聊生,臣民就會揭竿而起,趕你下台,換一個人來做皇帝。

因此,只有實行君主立憲制和分封制的傀儡君主才可以萬世一宗。


或者竄權或者起義,每個朝代到消耗了一定氣數必定會分,所謂氣數就是掌權者積的德。或許我們現在的朝代在將來也會顛覆,表面風平浪靜說不定暗藏洶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