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個女人是妃子,哪怕是皇后,只要皇帝還能繼續處理政事,那顯然這個問題就不能怪到這個女人身上。

但是這個女人如果是太后聽政,皇帝還是小孩,那這個責任跑不了。


讓我們用中學語文課本內容來回答吧。

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孟子·梁惠王》

所以答案是,不可以。


君王城上豎降旗,

妾在深宮那得知。

十四萬人齊解甲,

更無一個是男兒。


我的想法是,分情況。當女人成為王朝實際統治者的時候,必須以君王的標準要求她。否則,誅鋤異己,荒淫享樂的時候,實有君權,王朝覆滅時,不以昏君論罪,那就沒天理了!

抵觸「紅顏禍水」論,大抵因為男人的錯誤,何必歸咎於女人。這種論調多咂摸咂摸就有一些不對味了。相比於把亡國的罪名全扔給女性,固然是一種進步,然而把女性全摘出去,看似溫情體諒,但這實際上是把女性擱在了完全的客體。看啊,那都是男人們的歷史,家國存亡,王朝興衰都與她們無關。

那麼問題來了,問題一:

若君主之過,無關妖妃。君主之功,是否也無關賢后?

若妺喜、妲己、陸令萱、客印月、慈禧等等不能被問責,那麼許穆夫人、趙括母、齊相御妻、黃承彥女、長孫皇后等等是否也不足以稱賢明?

畢竟,那都是男人們的江山嘛!她們只不過是帝王將相功業上的小小的點綴,這麼說,公平嗎?

問題二: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寧無一個是男兒。

十四萬人為什麼齊解甲?人家士兵為什麼毫無鬥志,正常發餉的部隊很少軍紀爛成這種鬼樣子的!這種軍隊批量存在於爛透了的王朝末世。

難道這些士兵沒有經歷深重的絕望,食不果腹,衣不蔽體,人家天生喜歡投敵?難道士卒們沒有妻子兒女,人家非得跟著王朝陪葬?

這事又從城上說回深宮了,我倒真覺得,這事若怪深宮裡的花蕊夫人算冤枉,那十四萬男兒更冤枉,難不成,君王豎降旗,草芥殉社稷?

花蕊夫人想必不明白,必是君王先負了黎庶,而非黎庶負了國家。她一個寵妃固然不需要亡國負主責,但她作為上位者,不稼不穡,無德無功,卻錦衣玉食,這一類人,無論男女,有原罪。

問題三:

女人不一定是弱者啊!不一定是依附君王的存在,她可能是王朝的實際統治者。握有實權的太后、皇后、乃至公主、女官也脫得責任嗎?

女人不一定是美色,紅顏啊!白痴皇帝司馬衷的老婆賈南風她也是女人啊!作為太子妃的時候就拿著兵器把妾室的胎兒直接劃拉出來。

妃性酷虐,嘗手殺數人。或以戟擲孕妾,子隨刃墮地。

作為皇后的賈南風 ,逼殺太后楊芷;淫亂後宮;誅殺楊駿及汝南王亮、太保衛瓘、楚王瑋一系列輔臣,政由己出;謀害太子,謀立自己的養子。

這個女人真的不需要為八王之亂負責嗎?

同理,北魏那個胡太后真的不需要為六鎮起義負責嗎?皇帝是真的負不了責啊!可憐的小皇帝們,一個孩提登基十幾歲掛了,一個是她扶立的女娃娃,潘嬪之女,謊稱皇子;另一個是三歲小男孩,請問 這幾個小娃娃誰背鍋合適呢?

不能以後宮掌政說明國家政體出了問題 ,為後宮女人們開脫。外戚專權,也說明政體出了問題,外戚本人可免責否?宦官亂政也說明政體出了問題,宦官本人可免責否?軍閥割據也說明國家政體出了問題,軍閥本人可免責否?

於國於家有沒有功勛,有沒有罪過,是不是主要責任人,這些都是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我堅決抵制把女人從歷史中摘出去,這種,咋形容來著,叫溫情脈脈的俯視;亦或叫怡然自得地逃避社會責任。


謝邀。

在洒家看來,在關於王朝覆滅的各種觀點中,最無聊、最尷尬、最缺乏說服力的一個就是女禍論了。

一個王朝之所以走向滅亡,因素是非常多的,諸如嚴重的災害、外敵的入侵、權臣的做大、帝王的昏庸、社會矛盾的尖銳、統治階級的內訌等等。從歷史來看,王朝的覆滅往往是多重因素共同推動的結果,甚至單純把鍋甩給末代君主都經常是有失公允的。

就世人經常列舉的「女禍」代表妺喜、妲己、褒姒、馮小憐、楊玉環而言,她們並非執政者,沒有什麼參政議政的權力(妲己陷害忠臣等不過是小說家言,不足為據),在國運的衰微的過程中根本就沒什麼戲份可言。即使她們算不上白蓮花,寵幸她們的男人們還是還是要承擔主要責任的。

因為文獻記載有限,我們對上古時期的著名女性不會了解很多。在這裡,筆者也不打算對她們進行評價。至晚在戰國時期,幾位女主已經有了頗為亮眼的表現。秦國的宣太后、趙國的威後和齊國的君王后都具有相當的政治眼光,或開拓進取,或從善如流,或保境安民,頗有可圈可點之處。

秦漢以後,在政治舞台上呼風喚雨的女性更是不乏其人。西漢的呂雉和竇漪房、東漢的鄧綏、北魏的馮太后、唐朝的武則天、遼代的蕭綽、宋朝的劉娥、明朝的李兮淽、清朝的孝庄皇后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她們固然不是秦皇、漢武那般富有雄才大略的頂尖級人物,但也是才智超群,比大多數男性皇帝更為成功,更有作為。她們知人善任,行事果敢,富有才略,也都是時代的弄潮兒,對當時和後世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當然,真正禍國的女主也是存在的,比如西晉時期的賈南風和北魏時期的靈太后(胡氏)。在掌權之後,她們心狠手辣,行事荒唐,治國無方,確實要為西晉、北魏的滅亡負有相當的責任。不過弔詭的是,那些持有「女禍論」的人似乎很少拿這二人說事。也正因如此,她們的知名度也不算高。

至於專權近半個世紀的慈禧太后,則是一個頗具爭議的人物。有人說她富有手腕,堪稱女中豪傑;有人說她才地平常,實在難堪大任。在此,筆者就不表態了。當然,如果她死於1893年,那麼其歷史評價應該不會存在什麼爭議。如果那樣,她的業績還是相當突出的:既平定太平天國和各地的反清起義,又收復了新疆,還打敗了列強之一的法國,且領導了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筆者以為,如果慈禧死得早一些,其歷史評價就應該是傾向於正面的了。

談了中國的女強人,下面再簡單說一下國外的情況。

狄多(原泰爾王國公主,迦太基城的建立者)和塞米拉米斯(亞述女王,曾重建巴比倫城)這樣的傳說人物暫且不表,近代以來西方就湧現了一批傑出的女政治家,比如西班牙的伊莎貝拉一世、英國的伊麗莎白一世和維多利亞女王、奧地利的特蕾莎女王和沙俄的葉卡捷琳娜二世等等。她們巾幗不讓鬚眉,通過不懈的努力使自己的國家變得強大起來,在歷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在西方歷史上,要說可以被認定為「紅顏禍水」的人物,大約也就一個,那就是路易十六的老婆瑪麗·安托瓦內特。她生性奢靡,耽於享樂,絲毫不關心民生疾苦,使得社會矛盾迅速激化起來,終於引爆了法國大革命,吞噬了自己的一家和波旁王朝。

即使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埃及豔后),也不見得就應該為托勒密王朝的覆亡負有責任。事實上,醜化她的記載大多來自敵對方(羅馬人),而她也經常被描述為學者、智者和賢明的君主,甚至被認為是一個為挽救埃及而盡心儘力的民族英雄。

雖然禍國的女主確實存在,但其數量並不算多。而治國有方的女政治家,在數量上則要遠多於禍國殃民的女性當權人物。總體來看,女性政治人物的表現還是不錯的,其成績應該可以達到「良好」這一層次

從歷史來看,「女人是禍水」的結論應該是站不住腳的。


最跟題目沾邊的歷史人物是武則天。

出現這種情況最多的言情小說。

所以,研究歷史一定要少看言情……


君王城上樹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花蕊夫人

非要說狐媚子勾得君王不思政事,一面「女子無才便是德」,一面要女子心懷天下,這不又要馬兒不吃草,又要馬兒跑得好么。

何況狐媚子不是按著男人的心意教養出來的么。


不應該。

一個王朝的覆滅本質上是由於陷入了地主士紳大搞土地兼并——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矛盾尖銳化——政治日趨腐敗——內政國防進一步滑坡——國內人民起義/國內人民起義+邊疆少民入侵——進一步鎮壓+苛捐雜稅(基本都落到貧苦農民和手工業者身上)——王朝封建統治垮台的歷史循環式困境而導致的。經濟因素是絕對主導,女人之類的宮廷政治因素只不過是加速或延緩了這一必然進程而已。


誰當家誰負責,誰主政誰負責。

如果僅僅是因為沉迷美色,就把屎盆子甩到女人身上,那就太無恥了。

這就好比,嫖客說自己無罪,說妓女全責一樣。

要臉不。


站在宮闈之後,她們是女人;站在歷史潮頭,要麼是偉人,要麼是罪人。這一點她們沒得選,跟皇帝們一樣。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比如西漢王政君,西晉賈南風,北魏胡太后,北齊婁昭君,唐武則天,清慈禧太后


按照擔負責任程度來說(這裡只說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土地兼并不談。因為土地兼并 它不會是一個人甚至一代人的鍋)

第一等,有能力挑起內鬥還沒能力收場的。此處安利賈南風,就說八王之亂這事她起碼要佔一大半的責任吧。

第二等,有能力挑起戰爭,勉強收場。此處例如慈禧,就說八國聯軍積弱的清政府一口氣對11國宣戰,最後和南方地主階級(李鴻章張之洞)聯合起來勉強收場。

第三等,純屬背鍋。例如妲己楊玉環之類,她們1不能控制稅收民務2和國內外各方勢力沒有關係。就說楊玉環喜歡吃荔枝,可是如果李隆基不下令千里相送,那她一個後宮妃子能吃到嗎?

另外說一點,我沒把武則天歸進來是因為我把武周當做了換名字的大唐,因此不算滅亡,武周前李家人掌天下,武周后還是李家人。只是中間多出個武則天,朝中大部分朝臣也沒有因此更替。而且她下台也是因為老了快掛了,繼位的還是她兒子,她不虧。

以上純屬個人想法,勿噴


如果你把一個朝代的覆滅歸咎於女人,那請問你是否把一個朝代的建立和興盛也歸功於女人?


推動歷史前進的人從來就不是男人或者女人,而是上位者和有權勢、在其民族社會內有號召力的人。即使隋煬帝的真實性別身份是個女的,我們也不可以說是一個女人毀滅了隋朝,而是隋朝的皇帝毀滅了隋朝。在歷史面前性別是個不怎麼重要的東西。


1.王朝滅亡是一個大課題,是多種原因構成,不可能歸咎於某一個原因。

2.如果是承擔一部分責任,那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蘇妲己、褒姒這種當然不該承擔什麼國家興亡的責任,但是武則天、慈禧這種顯然不一樣。

女皇帝也是皇帝,國家如果滅亡,當權者一定負有直接責任,不管男人女人還是什麼人。


奇怪了,各位都這麼既遮遮掩掩又雙標個什麼啊?各位知乎史學家罵崇禎的時候怎麼不說明亡不怪崇禎啊?男人主政昏庸不能亡國了當然怪男人,女人主政亡國了就不怪女人?賈南風也有人幫她甩鍋也是可以的,沒有她廢殺太子司馬遹哪有後來的事?如果是某個權臣奸王乾的這事還有人洗地么?就因為她是女人?賈南風因為嫉妒親手殘殺妃嬪可不少哦。


男人御"下"不嚴 關女人什麼事兒。

搞基那幾位皇帝嗝屁了也沒聽說過怪男寵的啊。


興盛的時候也沒見史評多誇兩句女人啊

最多不就是個內助之功

男人主張自己帶動比賽

輸了就別怪女人.jpg


那也不應該歸咎於男人,也不應該歸咎於不男不女的人,結果就是不應該歸咎於任何人。

這種事兒,該歸咎於誰就是誰,性別什麼的不是借口,但也不是擋箭牌。


當然可以,弱者背鍋不是常情常理嘛,畢竟弱小可憐又無助的人,誰在意她們冤不冤屈呢,既要能滿足「排坐坐,分果果」的人意願又不能侵害到各家利益,替罪羊的出現可以滿足絕大多數人的欲求和心安,而女人最受矚目又惹人妒忌且頂多只有咒罵的氣力,簡直是上天賜予主宰者們的天然「替罪羊」。

我是這麼說,歷史還有野話卻是這麼乾的,女有惡名的蘇妲己,褒姒,楊玉環暫且不論,縱使是西施,王昭君,貂蟬在一定角度上也可理解為「亡國之因」,一個朝代的滅亡雖有諸多原因,但都不如「女猶禍殃」更能吸引火力。

插圖!

甩鍋這種事情,只能默默地扣在別人頭上,而不能承認是自己不行,地位越高越難以承認錯誤,地位越低下越容易背鍋。當年漢武帝掃平匈奴的時候也證明不了儒學不行,當年朱元璋創建大明時尊理學也沒見國家衰弱,改朝換代抑或被摁著摩擦的時候就「孔子垃圾」、「中國文化更垃圾」了。

說白了,一個朝代覆滅的時候,最該歸咎的人群是兩種廢物:當權的,有才智的。典型的如兩晉,最有能力改變國家命運的兩種人們,一種大玩「竊國為家」,一種冷血「歸隱風骨」。遍數古代史,女主當政的時期少之又少,有亡國之危的更是微乎其微,把家國滅亡的罪責歸結於女性,真的是「臉都不要了」。奈何,權柄是大人握著,書是大人寫著!

插圖!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