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资料:人体触电后能自主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实验表明,成年男性的平均摆脱电流约为 16 mA ,成年女性的约为 10mA。

目前市面上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 30mA,这样设计是否合理?有没必把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改为 10mA,目前技术是否可以做到?


这个问题许多人都有,我来解答一下。

对人体的安全防护来说,应当防患于未然。漏电保护器的动作电流设定值就是这个目的。

我们看下图:

图中的左上角,是入户的电源线,我们看到它有火线L和零线PEN。注意到零线在户外重复接地,然后分开为N线和PE线入户。

特别提醒:入户后,火线变成相线L,零线变成中性线N和保护线PE。

我们看到,相线L和中性线N经过主开关QF1后,相线L和中性线N被引至馈电断路器QF2,然后经过漏电保护器RCD再引至用电设备1;相线L还被引至馈电断路器QF3,然后引至用电设备2。

注意看插座1,它的中间极接地线PE,左边接中性线N,右边接相线L;再看插座2,它只接了相线L和中性线N,地线PE未接。

我们看用电设备1,它引入了相线L和中性线N,同时把地线接到外壳上;再看用电设备2,它只引入了相线L和中性线N。

现在我们来分析关键点:

当用电设备1未发生故障时,相线电流是 [公式] ,N线电流是 [公式] ,且相线电流与N线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 [公式] ,故漏电开关RCD的零序电流互感器感应电流亦等于零。

当用电设备1发生了相线对外壳的短接事故时,我们把它叫做单相接地故障,相线电流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用电设备的工作电流 [公式] ,其二是漏电流 [公式] 。同时,相线工作电流依然与N线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 [公式] 。于是漏电开关RCD的零序电流互感器能够感应出漏电流,并驱动断路器QF2执行跳闸操作。

我们看到,只要用电设备1发生了单相接地故障,则RCD就一定会跳闸,并且与人体是否接触到用电设备无关。

我们把这种用电安全防护叫做间接防护,其效果相当于防患于未然。

我们再看用电设备2,它未装漏电保护器。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只能期望相电流大于断路器QF3的保护动作电流,以便让断路器来启动漏电保护。

既然漏电开关的动作电流与Ig有关,那么30mA的动作电流也一定与间接防护需求密切相关。

有关接地系统的标准是GB16895系列,其中规定,用于人身安全防护的RCD动作值在15到30毫安之间,兼人身安全防护和电气火灾(消防)防护的动作值在30到100毫安之间,完全用于电气火灾防护的动作值大于100毫安。

至于人体电击电流范围的国家标准见GB/T 13870.1《电流通过人体的效应 第1部分:常用部分》。

标准告诉我们,流过人体的电击电流与人体的体电阻有关,与皮肤干燥度及水汽浸润情况有关,是一个系列值。

可见单单只看电流,是不对的。

下图是该标准中的最后一个表,表中可见人体的阻抗:

就讲解到这里吧。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来系统的说一下自己的理解,以交流电为例。

在开始之前,我们来了解以下几个定义:

1、感知阀值—在给定条件下,电流流过人体,使人刚好能产生感觉(感知)的最小电流值为感知电流阀值;

2、摆脱阀值—在给定条件下,手握带电电极的人能自行摆脱的最大电流值为摆脱电流阀值;

3、致颤阀值—在给定条件下,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的最小电流值为致颤电流阀值;

上述三个阀值因人而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理参数值,对电流的敏感程序也是不同的。不仅如此,这三个阀值还与人体的触电部位、接触状态(干湿、压力、温度)有关。

IEC组织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和资料,做出了交流电效应曲线如下图,该图适用于基准电流通路,频率范围为15-100Hz。该图分为4个区域:

1、安全区域:如图所示,当电流小于0.5mA时,为无感知区域(安全区域),即图中所示的①区。这说明当电流小于0.5mA时,人通常是没有任何感觉的,这与接触带电体的时间长短无关。0.5mA即为感知阀值。

2、感知区:当电流超过0.5mA的感知阀值时,绝大多数人就会有感觉了,如图中②区即为感知区。在该区域内,绝大多数人均会对流过人体的电流有感觉,但却可以摆脱。因此,通常人体不会发生威胁生命的生理反应(即病理反应)。

3、不易摆脱区:图中③区即为不易摆脱区。在这个区域内,触电者通常不易摆脱。也就是电流增加到这个程度,人体已经出现很明显的生理反应,如肌肉收缩,呼吸困难,可形成心脏搏动和心脏搏动传导的可恢复性紊乱,甚至发生心房纤维性颤动和心脏骤停的现象,但一般不会损害有机组织,不会发生心室纤维颤动。感知区②和不易摆脱区③交界值虚线b,即为摆脱阀值。它随著触电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当接触时间为20ms时,人的摆脱阀值为500mA,当触电持续时间长达10s时,人的摆脱阀值约大于10mA。

4、图中的④区即为致颤区。不易摆脱区③和致颤区④的交界线c,即致颤阀值。但交界线c在图中分为3条线,其中曲线c1为占总人数5%的人的致颤阀值;虚线c2为占总人数50%的人的致颤阀值;虚线c3为占总人数95%的人的致颤阀值。也就是说,当流过人体电流为400mA、电流持续时间为100ms时,大约5%的人会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若持续时间为2s时,大约5%的人在30mA的电流作用下会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

综上所述,未端保护的漏电断路器RCBO设计的保护动作电流为30mA,更多的是从人体触电后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的电流值来考虑的。而且RCBO还用于人体之外的其他导体漏电,如产品的金属外壳漏电保护等。

至此回答完毕,希望能帮到题主。


合理,没必要,可以。

为什么合理?因为触电后自主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并不是人体可承受的最大安全电流。短时间内人体承受更大的电流是不会受伤的。既然自己能摆脱,摆脱了就好,不需要保护。需要保护的是超出人体可承受电流,因为那时候人很难摆脱。

当然,看技术手法了,比如说如果指尖触电,虽然电流超过人体摆脱,但是电击导致手指痉挛,会主动收缩脱离电源。可是有人如果作死用手掌心去接触,同样的电流,手指痉挛,导致手把电线紧握住,持续触电受伤甚至死亡。自主摆脱是指人触电后仍然对自己的身体可控。这个电流太小了,没有必要。

推荐你看一下

哔哩哔哩 ( ゜- ゜)つロ 干杯~ Bilibili?

space.bilibili.com图标

这位朋友搬运的视频里面,是一位懂电学的工程师作死触电爆炸的各种实验(事故?)毕竟老工程师懂电,知道怎样触电是安全的。你看完就知道那个自助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用来设置漏电保护器是多么可笑的想法。

如果风吹草动就导致漏电保护器动作,就跟前段时间我用的插线板保险丝跳闸一样,正常使用过程中自己就断电了。检查原因是插板质量问题,导致保险丝处受振动,电火花打火升温,它自己跳了。

还有一点,越懂电的人,是越怕电的。不怕的,不是被电怕了,就是被电死了。

视频里那样作死,实际上是因为他懂,他知道电有多可怕,所以他知道怎样触电是安全的,只有确保了绝对安全,才会去尝试,每一个电力设备设计的工程师都是这样的,没人会拿安全当儿戏。


且不说动作电流多大了,就说断电时间吧,都是毫秒级的,按我们平时能接触到的低压供电电路来算,就算你两手抓住了两根不同相的火线,你触电的电压是380V,然后能在几十到几百毫秒内断开,也不至于致命,保护作用就起效了


你是不是傻。。。随便搜一下就有10ma的漏电微断呀。。。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