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文章一直围绕著疫情和经济危机,估计大家都有点审美疲劳了,今天来聊点别的。

那就是关于今年另外一个可能存在的问题,全球范围内的粮食生产安全问题。

我在2月17日写过一篇文章,是关于今年大概率会爆发贪夜蛾虫害的事情。

现在贪夜蛾在今年爆发的态势已经很明显了。

然而这还不单单只是我们国内的贪夜蛾爆发问题。

今年初在非洲爆发的世纪蝗灾,目前看大概率会在夏天会形成更大规模的虫害。

虽然从当前情况看,非洲蝗灾最多还只是推进到印度和巴基斯坦一线。

但从今年全球粮食产量安全上看,非洲蝗灾+贪夜蛾的爆发,本身就会对全球粮食生产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并且在这样一个节骨眼,疫情目前情况看在今年夏天也还不能彻底结束。

而疫情在全球的扩散,势必也会加剧全球粮食生产的安全。

今天有一个新闻,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

那就是越南宣布开始停止出口粮食。

大家也知道,越南是全球排名第三的大米出口国。

越南如果真的宣布要停止出口粮食,这个影响和信号是很明显的。

那就是如果今年出现全球范围内的粮食危机,那么对于当前世界各国来说,提前囤好粮食,保证粮食安全,就是头等大事。

毕竟民以食为天,一旦出现粮食危机,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不过越南最新的回应则宣称并没有禁止出口粮食。

这就让事情变得比较诡异了。

因为之前关于越南停止出口粮食的新闻,是来自于越南比较正规的渠道。

我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去查找到越南是否真出了相关公告。

不过国内这几大媒体也没理由去造这个谣。

所以整体而言,我认为这件事应该不是空穴来风,越南可能的确出过相关消息,不过因为这个事情影响比较大,所以后面又紧急改口了。

不管越南接下来是否真的要停止出口粮食,今年全球范围内面临的粮食生产安全问题,都是客观面临的挑战。

首先来说说非洲蝗灾。

在今年初爆发之后,当前非洲蝗灾进入了产卵孵化期,而上一代肆虐的蝗虫也基本都死掉了,所以当前进入了蝗虫灾害的一个短暂平静期,但也只是暴风雨前的平静。

但当前更大的威胁在于,上一代4000亿只蝗虫在从非洲一路肆虐到印度的过程中,产下的大量的虫卵。

这一点,我们国家在3月初派去巴基斯坦考察蝗虫灾害的农业专家,已经做了详细说明。

我们派过去的专家组考察的情况来看,单单一块10~15平方公里的沙漠,按照20%的蝗虫卵孵化率,60%的成活率,那么光这片区域在未来2-3个月内可产生的蝗虫数量就可以达到上百亿只,

这其实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我在2月份的那篇文章也跟大家分析过。

蝗虫群一旦成灾,最恐怖的是急剧倍增的规模,直到大自然气候变化得不适合蝗虫繁殖了,蝗虫群才会偃旗息鼓。

所以之前联合国粮农组织就曾经警告过,如果6月蝗灾得不到控制,蝗虫数量会在3600亿的基础上,再增加500倍。

而我国派去巴基斯坦的专家组实地考察的情况来看,也至少是上百倍的增长规模。

这使得今年夏天从非洲到中东,再到南亚的蝗虫灾害,可能将面临较大的危机。

今年1月份,非洲蝗虫群还只是在上一代刚刚迁移至印度,没有进一步扩散就全嗝屁了。

虽然由于喜马拉雅山的天然阻隔,蝗虫群再能飞也不可能从印度飞进中国。

但按照之前贪夜蛾从印度→东南亚→云南的侵袭路线看,虽然今年蝗虫群对我们的影响并不大,但明后年的威胁是需要提防的。

如果说明后年我们国内也爆发上千亿只规模的蝗虫灾害,那可不是靠吃,或者靠十万只鸭子就能解决的问题。

不过好在这批非洲蝗虫灾,是沙漠蝗虫,在东南亚和云南这样的森林茂密的环境里,能否大规模繁衍,还是个未知数。

这些沙漠蝗虫想要入侵国内,需要克服高山和丛林的阻隔,难度比较大。

但今年夏天,蝗虫群在印度和巴基斯坦成灾后,大概率会顺著入侵到东南亚里。

那么一旦今年夏天出现从非洲→中东→南亚→东南亚的一个蝗虫灾害带的话,毫无疑问会给当地,乃至全世界的粮食生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危机隐患。

而我们国内虽然暂时还没有蝗虫灾害的实际威胁,却要面临更为实际的贪夜蛾的风险。

关于贪夜蛾的介绍情况,我在2月17日的文章里已经说得比较多。

那篇文章我也会在本文末尾贴出来,大家看完这篇文章,可以再去回顾一下。

这里我主要再介绍一下,我们国内当前的粮食情况。

首先因为贪夜蛾主要危害对象是水稻和玉米,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国内玉米的整体情况。

为什么说今年贪夜蛾虫害的爆发,来得不是时候,主要也是因为我国当前玉米库存处于近年来的低位。

从2015年至今,短短4年来,我国的玉米库存累积下降了近80%。

你没看错,就是降低那么多。

现在的国内玉米库存只有4年前的1/5。

2016年底,我国玉米库存总量2.3亿吨。

2017年底,我国玉米库存总量1.8亿吨。

2018年底,玉米库存总量为7500万吨。

2019年底,玉米库存总量5200万吨。

越来越多迹象表明,2020年国内玉米库存将降至2000万吨以下。

在这样一种趋势下,今年有可能爆发的贪夜蛾灾害,所带来的的影响就会更大了。

这里面有几个影响跟整个国内的经济息息相关。

首先是酒精。

因为本次疫情爆发,酒精的消耗量急剧上升。

而我们都知道,酒精制造的主要来源就是通过玉米。

所以前段时间还有新闻说为了满足医用酒精的需求,还出现用玉米来驰援的新闻。

一般来说1吨玉米能产出360多公斤的酒精。

按照今年这个全球防疫形式,酒精的使用量必然大大增加。

而这也就意味著玉米需求量会大增。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当前玉米库存处于近年来低位,还在今年面临贪夜蛾的影响,玉米丰收遭遇挑战。

这种情况下,一边是玉米需求量大增,一边是玉米供给量可能减少。

这个一增一减,只会带来一个结果。

那就是玉米价格在今年大概率会出现大幅度上涨的现象。

而我们要知道,去年因为猪肉价格飞涨,已经让国内CPI指数出现大幅度上涨的现象。

这使得实际上我国当前经济面临较大的通胀压力。

至于有些人提出的把猪肉去掉实际上是通缩的说法,也就是某些地产经济学家因为屁股坐在地产商那里,为了给央行施加降息压力,而提出的纯粹忽悠不懂经济学的人。

因为经济是一个很讲究实际结果的。

现实结果就是CPI指数飞涨,至于是要把猪肉价格去掉,还是房地产价格去掉,这并没有什么意义。

这就跟你对著一个胖子说,把你全身脂肪去掉,你就是一个瘦子,一样搞笑。

完全就是掩耳盗铃的说法。

所以你看为啥美联储都降息到0利率了,我国央行依然不敢直接全面降息。

就连3月20日LPR利率,都没出现下调。

原因就在于,不是央行不想降息,而是不敢降息。

除非国内经济危机的形势真严重到一定程度,不然央行很难降息。

这一切都因为不断高涨的CPI指数。

而现在,猪肉价格仍然还位居高位,回落缓慢。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玉米价格出现持续上涨,必然会带动整个粮食价格上涨,进而直接加大食品价格上涨的可能。

这会导致粮食价格可能会接棒猪肉,成为推升今年CPI指数上涨的动力来源。

在这种情况下,你让央行怎么全面降息?

除非今年夏天世界经济危机真彻底爆发了,而经济危机对国内实体产业的影响,已经达到了不得不救的地步,到那个时候央行也只能冒著恶性通胀的风险去全面降息。

这里说一下,是全面降息,而不是挤牙膏式的LPR降息。

全面降息和LPR降息的最大区别在于法定基准利率的下调。

虽然当前企业贷款利率都是跟LPR利率挂钩。

所以LPR利率下降,可以实际降低企业贷款利率。

但问题LPR利率的下降,不会降低法定基准利率,其中包括存款基准利率。

而全面降息之所以可以有大放水的效果,主要一部分原因就是通过降低存款利率,把存在银行里的钱给挤出来。

如果单靠降低贷款利率来放水,在经济过热的繁荣周期自然效果比较好,大家都敢激进的加杠杆。

但问题在于,当前这种经济危机爆发的大环境态势,你就算把钱硬塞给企业,企业都不一定敢贷这个钱。

因此,我们可以明确一个观点,在经济危机里,降低LPR利率实际并没有太大用处。

但全面降息在CPI上升的过程里,又可能面临恶性通胀的压力。

这就是央行目前所面临的一个两难局面。

因此我在之前的文章里也提到过,如果说连我们央行都全面降息了,那不代表什么利好消息,而代表著世界经济危机真的已经实实在在爆发了。

目前全球央行里,唯有我们央行是从2015年以来没有全面降息过。

只靠去年新推出的LPR利率,挤牙膏式的小幅度降低了一点点LPR利率。

这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我们经济的韧性相对比其他国家要强一些。

并且我们是从2018年就开始了比较残酷的去杠杆过程。

算是我们从2018年就开始对2020年可能到来的世界经济危机,在未雨绸缪。

种种迹象显示,以「金稳会」在2017年7月14日成立作为标志性事件,代表著我国提前了整整两年在为可能到来的世界经济危机一直在做准备。

因为有了2018年的去杠杆,才能让我们央行在面临美联储一口气降息到0利率的时候,仍然硬扛著不降息。

这一部分有CPI指数飞涨的压力,另外一部分也是因为我们过去两年这些未雨绸缪所带来的的成效。

我们很清楚,今年就是百年未有的大变局。

所以我相信,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当然了,现实是复杂而多变的。

人算不如天算,计划赶不上变化。

准备再多,面对这样复杂多变的形势,也经常是不够用。

所以随机应变也是很重要的。

今年这样一个百年未有的大变局,层出不穷的危机在不停的考验著我们的智慧和勇气。

另附我2月17日写的关于贪夜蛾虫害的详细分析,大家可以直接点击阅读。

今日分析:相比蝗虫,我更担心草地贪夜蛾?

mp.weixin.qq.com图标

本文来源「大白话时事」公众号。

作者:星相大白。


老话说「小乱避城,大乱避乡」。意思是小的动荡要往能保持社会秩序的地方跑,大的动荡就只好跑到可以关起门朝天过的农业社会,跟宗亲发扬「结寨自保」的中华民族传统艺能了。

如果你的判断是「2020年食品价格会涨价」,请不要储存主粮。一是你没有专业的储存条件,粮食放上半年,生的虫子就够恶心你的了;二是粮食这样决定社会稳定的民生需求,国家肯定会放粮平抑物价。目前我国虽然需要进口食品,但是主粮是可以保证自给的。半年前「畅想」猪肉价格高企的朋友们,今天的猪肉价格虽然还是居高不下,但是有你们当初想像的那么高么?认为「2020年食品价格会涨价」,存腊肉,存罐头,存干货,存可以长期保存的、高蛋白质、高脂肪、高热量的副食品。

如果你的判断是「2020年天下大乱」……好了,也不是没可能,万一彗星撞地球了呢?如果你是城市居民,我们不考虑治安问题,考虑治安问题就陷入死结了。请问在停水、停电、停煤气的情况下,你存的粮食打算怎么煮熟?吃完饭要排便,抽水马桶也不能用了吧?一栋高层住宅楼家家如此,没等饿死先臭死了。要是离开家乡年数不久的新市民,还可以投奔老家。老市民就别成天考虑这种问题了,徒增烦恼,还是及时行乐吧。天下大乱,越是那种需要扶贫的乡下越安全,因为那里习惯了不靠外界的商品经济就能维持生产生活。偏僻地方的村长二大爷把出村的路一封,找几个健壮后生把藏了N久的土枪鸟枪端起来就是了。

并不是所有的农村都能躲过「天下大乱」。要考虑到离开了化肥、农药和良种——现在很多农民都不会育种了,没有了「三机一泵」,自然经济条件下的「高产良田」亩产量大约是几十斤到百余斤,华北平原这种地方的人口密度能让马尔萨斯收割N遍,肯定是「废土流」了。


存肉吧。

粮食不用管,国家饿不死你。

蔬菜没办法,你存著也会坏。

也就是肉,各种加工肉,肉罐头,或者你自己有技术风干的肉,多存一些比较好。

理由很简单。

虽然国家饿不死你,但是国家没有去保证你必须每天能吃到肉,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前存肉。

当然你要是有钱,是可以买个大冰柜,然后里面放鲜肉的。

毕竟在冷冻条件下,肉是可以保存达到一年的,如果纯瘦肉,保存时间更久。

另外记好了:

真要出现肉的购买危机,最起码会持续两年以上,那么做准备,最好也做好长期储备的打算。

PS:

我看了半天都没看见有人推荐存肉,要么就是说肉很容易坏。

其实吧,家里宰猪,杀羊过的都知道。

其实肉很好保存的,数个月的储存不成问题。

所以诸位要是不喜欢吃肉也就罢了。

但是如果和我一样,觉得不吃肉人生就没啥意思,那么最好还是多存点,最起码准备上一年消耗量比较好。

另外,我个人的建议是,肉类食物,能买到就不要动储藏的,而且如果觉得事情没那么快过去的,还可以多储存一些风干肉,毕竟谁也不讨厌蛋白质。

PS2:

差点忘了,记得储存糖。

盐不用担心,中国的盐产量放开的话足以让全中国人每天齁死三回。

但是中国的糖产量是不足的,我们每年百分之二十以上的蔗糖是进口的,这意味著,如果一旦东南亚国家开始禁止糖出口,那么我们将会遭遇糖价上涨和糖紧缺,所以趁著糖价格还没上涨,多买点糖比较好。

还有,喜欢喝饮料的也记得多屯点饮料,毕竟糖涨价,饮料企业要么停产要么涨价,所以,饮料短缺也是可以见到的。

当然,既然要囤饮料就要囤高热量的,别傻愣愣的去囤什么低热量无糖饮料,囤那玩意你还不如去囤水好点呢。

PS3:

囤货的话,请别学美国人,某些东西咱真的用不到,也放不下。

比如说某高赞说的棒球棍,太阳能板,发电机什么的……

请诸位告诉我这玩意屯了你放哪?

家里总共不到一百二平米的地方,你还囤个发电机,囤个太阳能板,你放哪?放床上抱著睡?

你要囤就屯点实用的,中国这片土地上好用的。

别学老美生存爱好者们囤的那些东西。

你即用不上,也存不下。

就这么困难上两三年,你买个你这辈子用不了的占地方。

有必要么?

——————————————

PS4:

我的攻略只针对城市居民。

那些家里有地的,有养殖场的,有大片农田的,可以养羊养猪养狗养猫吃的,别参考啊。


我给大家讲一哈我真实的海外囤货历程。

上个月,我这边的超市里,大家都在疯狂的抢罐头,义大利面,屁屁纸。

当时我也没有这些需求,就只是有点想自己扯点面来吃,于是就去超市里买面粉。

我去的是我这里比较大型的一个中国超市。

不仅是面粉,我发现大米(包括那种长唆长唆怪死难吃的大米),食用油,我的锦记,我的干妈,我的码头,我平时吃惯的那些东西都没有了。

货架上干干净净。

收银员看到我一个人孤零零拿了一包咪咪虾条,于心不忍的对我说,明天早上九点,米面油到货。

翌日九点零一分,我在一群中国大爷大妈中,抢到了一袋5kg的富强粉。

九点零二分的时候,米面油再次断货。

三十多年来,我一直自诩我是一个中国胃,看到异国他乡那些瓜娃子排队抢义大利面,我抱著我怀中的富强粉感到一阵安详。

当时我这里的疫情还没有大规模爆发。

走在大街上戴口罩,会被视作患者或瓜娃子。

接著到了这个月初,疫情忽然就每日每日的倍增了,忽然大家就连湿纸巾都限购了。

而我是在国内疫情控制得非常好以后才出来办事的,国内那种统一听指挥的社会环境我是亲历了的。

来时,我自己带了一些免洗手液和口罩。

一个商会里的朋友给我打来电话,我想起一个月前也是他给我打电话,说他那里有几万个口罩想要捐赠,问我有没有国内的对接渠道。

想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而已,再接到他的电话时,就是问我有没有渠道,能帮他从国内买几万个口罩了。

毕竟国内的口罩供应已经完全的恢复生产了。

伴随著几次美股熔断,伴随著我与巴菲特的距离越来越短,伴随著超市里面各种东西长时间的断货,我觉得我可能是要慢慢囤点吃的了。

免得我远方的家人担心,毕竟他们也散布在地球各地,说起来大家也都还是挺难的。

于是我先订了50kg的大米。

是那种圆鼓鼓的,颗粒饱满的,真正的大米。

和那种长唆长唆的,根本不是一个概念。

这个米还是我们一个开馆子的朋友给我订的。

他说阿嫂你放心,我带你去我进货的地方,我们随习都可以去,随习,你想买咩都买得到啦。

他的馆子是卖生猛海鲜的。

而我只是一个吃回锅肉的村姑。

是我不配,搬完米后我这样想。

接著我就基本上每天去一趟离家最近的本地超市,很多东西依然缺货,反正有什么我就每天顺手买一点。

有时是几盒能量棒,有时是几罐吞拿鱼罐头,因为除了猕猴桃,我还是一个吞拿鱼三明治的狂热者。

当时城里所有的餐厅除了外卖,还允许人们堂食。

差不多又过了半个月,全球疫情全面爆发了。我这里先是下了一道锁国指令,接著州政府决定采取半强制禁令来限制人们出门。

我自己在这里的一些副业被迫关闭,我一些朋友被迫待业,而我那个开馆子的朋友也只能做外卖生意了。

他从他的店里拿了几瓶免洗手液和消毒液给我,全是那种超大瓶的。

我问他说你要不要口罩,我拿些口罩给你。

他摆著手说我不要我不要,说著反倒是在我的后备箱里又塞了两盒口罩。

就是那种医用口罩,一盒是五十个,满稀缺的其实。

他说诶呀阿嫂,不要跟我客气。

我说诶呀小黄,真的用不著。

我们俩在停车场推来推去的,当时是下午三点,隔壁学校放学了,一群中学生成群结队的从我们身旁经过,就像看宝器一样看著戴口罩的我们。

新闻天天都在说,他们与他们的父母明显是不怎么重视,他们都没戴口罩,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买不到。

翌日,我睁开眼睛就对自己说,不得行哦朋友,你看哈别个小黄囤了好多东西,你再看哈你柜柜里有啥子东西,你就只有一百斤大米,几提擦屁屁的纸。现在餐厅又不让进,再过几天lockdown了,你啷个办,喝西北风啊。

冲了个澡,我决定出门买菜。

天是麻麻亮,年轻人都还在睡瞌睡,而那些买菜的大爷大妈们,哼,他们也不可能是我的对手。

我告诉自己,坚强的小宝贝你可以的。

坚强的小宝贝先是杀到肉店,猪都还没有来,就对卖肉的说,给我来个猪腿。

前腿还是后腿,卖肉大妈扶了扶眼镜这样问我。

炒回锅肉要用前腿,我也扶了扶眼镜这样回她。

我可是专门戴著近视眼镜出来买猪肉的,生怕没看清楚买到了瘟猪肉,我的近视眼镜深藏功与名。

她点著头道,OK, 猪还没有来,你先去买点别的东西。

天渐渐大亮了,对面的菜店已经排起了很长的队伍,我在人山人海中买了一些瓜果,接著又拐去亚洲超市买了一些纳豆,泡菜,白果,海带,午餐肉,红豆薏仁等我日常吃的杂货。

货架上的鸡蛋每个人只能拿四打,我四处看了看,见别人都拿了四打,于是我也拿了四打。

因为来的比较早,我的锦记,我的干妈,我的码头,他们也都安安稳稳的待在货架上。

接下来的很多消费亦都是从众心理。

比如说恰恰瓜子,我其实不吃瓜子。

比如说卫龙辣条,我其实不吃辣条。

比如说旺仔小馒头,好吧旺仔小馒头我可以。

基本上每样我认识的东西,我都拿了一点。

结账的时候我问收银员说,你们最近供货商都供应得过来么。

收银员说,除了厕纸没有,其他每天都有。

我猜想这里的人一定是每天都要便便好多次吧,看把他们急的。

推著购物车走在街上,路过一个非法摆地摊的中国婆婆,我蹲下去捡了几把她自己种的蒜苗,告诉她说我在前面的肉店买了一根猪前腿,我要回家炒回锅肉。

她一脸认真的对我说,回家,快回家。

再次步回肉店,刚一进门,眼镜大妈就朝我招著手说,猪来啦,猪来啦。

旁边有两个买肉的扑哧就笑了,我看了一眼猪肉的价格,不知道为什么,心里还有点得意起来了。

眼镜大妈问我说,靓女你还要不要别的,多买一些啦,过几天又要涨价了。

我问她说,那你们之后会关店么。

她摇了摇头。

我亦摇了摇头。

当天我用了一个多小时才把冰箱和储物柜收拾好,又把一些冰箱放不下的东西放到了花园里,拿一个洗衣篮子装起来,在上面盖了一只锅盖,不放心小动物成精后掀锅盖,还在锅盖上又压了一块石头。

我感觉我出了一趟门,把我过去三年加起来的菜都买了。接下来一整天我都沉浸在囤货和回锅肉带来的快乐里。

过了一天,我蒸了一盆鸡蛋羹,打了八个蛋,边打边想,瓜娃子,赶紧吃喂,放久了会变质。

又过了一天,我炒了一盆蒜苔肉丝,切了两斤蒜苔,边切边想,瓜娃子,赶紧吃喂,放久了会变质。

以前的我吃猕猴桃是四个四个的吃,这几天的我吃木瓜是四个四个的吃。

好不容易把木瓜吃完了,我发现我又买了好多好多的柿子和桃子,我把它们塞在角落里,好几天后才看到。

还有那些罐头为什么我也不看看日期,明明今年下半年就过期了,我这次走之前吃不完,明年再来就不能吃了。

还有那么多粮食,米面放久了会发霉吧。

要不给流浪汉,可是那些排华流浪汉会嫌弃我的亚洲脸和圆圆米啊。

不知不觉就到了今天。

今天。

我秤了一下自己。

啷个说喃。

除非当地政府宣布垮台,否则我再也不会囤任何吃的。

—————————

老乡们,

炒回锅肉的时候,我个人是比较偏爱前夹子的。

因为坐墩儿对我来说稍微有点儿死,有点儿肥。

容易把我打来mèn起。

物无定味,适口者珍。

莫争了哈。


有必要,现在就可以开始有序囤积一些食品和慢性病常用药、家庭常用药。

倒不是真的会有什么灾难、有什么变故,而是今年必然是一个恐慌情绪高发的年头,你很难预测这种恐慌情绪的高峰会是什么时候,恐慌起来会导致什么物资短缺。那么咱们就从自己生活需要出发,囤积一些生活必需品,先确保生活正常开展就行了。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生活必需品,国家都是有战略储备的。恐慌情绪完全不必要,支持生活开展的物资都是有天量储备的,不用担心完全枯竭。比如粮食储备,国家的战略储备量是高度机密,但是根据猜测在18个月到5年的正常消耗量。像2011年日本海啸引起的食盐抢购,实际上中国的食盐根本都不需要储备,玩儿命开工的话,一天的产量够你吃一年。

所以恐慌完全没必要,你就按照预防抢购的标准来就是了。

请严格记住:我们的储备是为了防止恐慌情绪引起的物资暂时性短缺

这种暂时性短缺,最多只会持续一个月时间,一个月之内国家一定会动用储备物资平息恐慌。我们只需要在这一个月的时间内确保有储备物资,不参与抢购就行了。因此现在我们需要有序的进行物资储备,不要临时抱佛脚,也不要煽动增长恐慌情绪。

我们只需要严防恐慌。物资本身并不会短缺,无论是粮食还是别的生活必需品。

我个人建议储备以下物资:

1、一个月的主粮,大米还是面粉就看你个人口味了;

2、家庭常用药,包括外伤用药,酒精碘伏这些,纱布、绷带;感冒药;止泻药;广谱抗生素;多元维生素片(药用标准)。

3、慢性病人用药,高血压病人的硝苯地平类药物;糖尿病人的胰岛素;其它慢性病的必需药。建议根据药品的保存条件和保质期,自行决定储备量。

4、家庭清洁用品和洗涤剂、消毒剂,牙膏、洗衣液、洗洁精、洁厕剂、卫生纸可以储备一些,一两周的量就足够了。

5、足够的知识,保持冷静理智,不要随大流,不要恐慌!要相信中国是世界工厂,中国不会真的出现物资短缺,任何情况下、面对任何困难,中国都至少能够保证人民正常生活!

恐慌情绪有可能来自于民间自发,也有可能来自于别有用心的人炒作,甚至有可能来自于境外敌对势力的挑唆、造谣、攻击。

因此我们在现在还没有任何恐慌情绪的时候,有序的储备一些生活必需物资,也有助于抵抗这种谣言进攻,有助于保持社会稳定。

我个人的影响力有限,知乎这个平台也不像微博那么不理智,希望看到此文的朋友能够理智冷静储备一些生活必需物资。在您自己完成储备之后,再通知、提醒您的朋友、亲戚进行物资储备,提高我们国家民间抵抗造谣、恐慌的整体能力。这样我们可以把物资挤兑控制在一个很合理的区间,不对市场造成大的影响。

恐慌情绪是一个值得警惕的敌人,会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希望我们能够万众一心,共同应对。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