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这个状态持续快一年了。曾经是写散文的,高产是几乎一周一两篇。

如今情感逐渐变得粗糙和迟钝,没有强烈的感情也没有执著的喜好,又不太会思考,需要些启发才可以思考更为深刻的事物,写作更是如此。创作一篇文章需要花很长时间,去年10-12月大概是一个月才会写出一篇文章,虽然质量很高,但总觉得我如今是在「攒力气」去创作一篇文章,很难受。

这一年来疯狂读书,写不出来的时候就逼著自己做片段描写练笔,但依旧感觉自己把控文字的能力在下降,写的东西没有逻辑,也不能精准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或者感受。

真的很难受。

想向各位知友寻求些建议。

麻烦了。


不邀自来。

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虽然题主未必就是少年。没有愁,何必写愁?就写今天遇到了一只猫,身上是什么花纹的,等等,就行了。

强说愁,或者强说乐,就是无病呻吟了。其实无病呻吟不仅局限于学生,也包括有些写作能力的人。比如我看到网文写城管,写城管也有好的,还写城管其实并不好当,也有难处——比如遇到蛮不讲理的摆摊老大爷。但是城管的难处要远远小于摆摊的。所以这也算无病呻吟。

你现在是觉得无事可写,所以逼著自己写。到了有事可写的事情,你会觉得找不到表达的方式,或者说,根本就不想写作。

其实,有愁的,从来不说自己愁,反而说自己很快乐。所以有些作品很难知道作者的心情。再者说题外话,比如有人说《活著》有卖惨的嫌疑。其实我觉得余华是害怕别人说他卖惨,所以写作风格是惨痛的人生里带点诙谐。其实他不如就直接写惨,那样反而不会有卖惨的嫌疑。


谢邀!

这样,我们先礼后兵。

写作陷入瓶颈期很正常,根据题主的描述,首先,关于情感,不要强求自己,文学贵在真情,虚情假意的文章读著就会有矫柔造作之敢。

其次,关于深刻的思考。既然题主说在看书,那么我建议题主去看一些哲学类书籍。优秀的哲学家不一是优秀的作家,但真的优秀的作家一定是优秀的哲学家(这一点在诗人身上尤为突出),尽管作家他们自己有时也并不一定认识到这一点,20世纪以来的优秀作家几乎都满足这一点。同时,还应注意提升自己的人格品质,真的,作家到最后拼的不是写作水平,而是人格

关于练笔,我的意见是继续练。突破瓶颈期,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然,结合你谈到的情感的问题,我建议你可以留心生活中的动真情之处(不要管真情的触发点有多小,哪怕仅仅是今天吃到了一个从前没吃过但又很好吃的冰激凌),以此练笔,写到此情枯竭写不出为止,哪怕只写了两句话也无所谓。因为每天两句真情之语,积累一个月后,再回过头去看,也是很容易触发灵感的。

下面是「兵」的内容:

首先,题主,恕我直言:您那一周两篇的散文注定会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其次,一个月一篇也没什么可难受的,《墓地哀歌》的作者托马斯·格雷一辈子才写了十几首诗,仅一首128行的《墓地哀歌》就写了6年!

古语有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正常人,不是七步成诗的曹子建,甚至连20分钟写一首《Love Story》的Taylor Swift也算不上。写一篇文章,花上好几个月时间打磨,挺好的。虽然如您所说要「攒力气」去写,可有舍有得,有得有舍,一周两篇高质量散文,您觉得如果上帝看到这投入产出比,他会觉得公平吗?

好吧,抱歉题主,我话说的有点狠。

最后这么说吧:有一种说法是说话有三种境界:多言,不言,忘言。我觉得写作亦同:开始的时候,「下笔不能自休」,半小时几千字都是轻轻松松;然后到了瓶颈期,啥话都憋不出来;最后突破了瓶期,写作日趋简洁,即使能下笔千言,也觉有些话没必要,只写几百字就算了。

真的,不说出来的比说出来的更美,唐诗绝句寥寥二十几字,很多话都没说出来,挺好的!

我觉得我就挺话痨的,就像这篇回答。


谢邀。

据你所说,瓶颈已经有快一年了,而这一年中你的情感变得粗糙。

这个时候你别疯狂读书,也别逼著自己去练笔。写散文主要是感情上的流露和语言的特色而非不停地做空乏的事。

如果是心理压力的话,可以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或者善于苦中作乐;做一些强迫自己的事心理上总会不舒服,这个时候还不如放飞自己,去开拓眼界。

在原地做的奔跑的鸟儿是无法起飞的。

瓶颈期的好处也是有的——你可以从写作中脱离,去看一看世界(我就这样),这个时候阅读自己曾经的文也有好处。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您好,我个感觉就是你墨水不够了。看得东西能为所用太少了。

去走走或者看看新书或者拜访大师,开拓眼界,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动笔!

无论好不好,写出来就行。好的文章都是需要千修万改的,去除废话,描述细节,直达人心,加油。

我也是在努力写作,虽然自己还不怎么样。但从不放弃!


除了读书,练笔,思考也很重要啊,还有就是去开阔视野,适当放空自己。有时候,写作这种事会受心理作用的左右,越是焦躁越是写不好,即使写不好也要继续,平稳过渡。


那就先别写了,交交友,放空了心思,等待灵感自然而然地萌发。


我一切的自负,都来自我的自卑

最近简直对一切会写东西的人都嫉妒的要疯,在尝试写第一篇微小说,小说,呵 自己都不知道该如何称呼这种快文化下千篇一律的文体。弗吉尼亚伍尔夫曾经哭著说自己写的是什么东西,最近在看陈忠实的人和文,原来自己一向瞧不起的学位的累积是真的背后有东西,典故引用信手拈来,洋洋洒洒几十万字,我还在剽窃文学初期。

大概人一闲就会思考人生的终极奥义,从什么来,到哪里去,我为什么活。

最近背马原背的不成你不成活的,到也不算是什么没收获(心里顶讨厌那些物理学上所谓的额外功,简直是消耗生命),至少认识到了最近一年来犯的错大多是形而上学的思想导致的,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直白了说,就是停留在想做不动的阶段。。

总之,我的瓶颈期就是死在开头,不,是没开头。


我也是!已经两个月了,什么也写不出来,写了就成坑。

所以我不写了,最近。不写文的日子每天都是开心快乐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