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包子蒸制後發黃的原因主要有3個方面,分別是:原料、配方工藝、設備。具體原因有7個,分別是:麵粉,水質,和面加水量及時長,壓面次數、醒發時間及濕度,鹼和泡打粉的使用,蒸制設備及氣壓。下面李記就逐一介紹下這個7個原因。

一、麵粉

麵粉的白度是決定包子白度的最主要因素,沒有之一。

從麵粉加工理論上講,麵粉加工的精度越高,麵粉越白,色素含量越低。一般來說,麵粉粒度越粗,麩星越大,顏色越黃;麵粉粒度越細,麩星越小,麵粉越白,亮度越高。所以,當我們看到麵粉中,麵粉顆粒相對較粗,但是麵粉又比較白的情況時,基本上可以判斷,這樣的麵粉含有一定的添加劑,有的麵粉廠也稱之為改良劑,這些改良劑最重要的一個作用就是增白。

我們做包子,使用麵粉時,盡量使用加工精度相對較高的麵粉,不要使用麵粉顆粒較粗的麵粉來做包子。這裡要著重的說一下,有些麵粉廠,為了降低成本,會在麵粉中添加石膏粉、滑石粉等增白劑,這些添加劑在老版標準中是允許添加的,但是在新版《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是不能添加的。用這樣的麵粉做出來的包子,口感較差,且容易出現某些化學物質超標的情況。

關於麵粉的使用,還有非常重要一點,避免使用新小麥磨出來的麵粉來製作包子,這一點非常重要。有很多朋友做包子時,工藝,配方什麼都沒有變過,但是做出來的包子就是有問題,說什麼要找不到原因,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很多可能是使用可新小麥磨製的麵粉了,這個問題非常隱蔽,不明顯,所以容易被很多朋友忽視。我在李記說包子第七期的視頻中,對麵粉的相關問題,有過詳細的介紹,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搜搜。

二、水

除了麵粉,做包子用量最大的物料就水。我國地大物博,每個地區的水質都是不一樣的,有些地區的水質偏鹼性,水中的鹼性物質會使麵糰中的黃酮類素等物質呈黃色。用這樣的水做出來的包子,很容易出現發黃的情況。並且隨著水的鹼性逐漸增加,麵糰的筋性、硬度、彈性都會有所提升,所以如果蒸出來包子,同時伴隨著發硬,一般可以判斷是由於水質的原因造成的。

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可以在水裡加些白醋,來中和水中的鹼性。也可以通過延長發酵的時間的方法,利用酵母菌發酵時自身產生的酸性物質來中和麵糰中的鹼性物質。

還有的地區,水中雜質比較多,或是用井水做包子,用這樣的水做出來的包子,也會出現發黃的情況。如果是這種情況,用水前最好過濾一下再用。小麥粉饅頭的國家標準中(GB/T 21118-2007),這個標準中,對原料要求中水一項,有明確規定,水應該符合GB5749的標準。GB5749是生活飲用水的衛生標準,而且是強制性標準,在標準中對水源、水質都有相關明確的要求,如果是開廠或是搞批發,建議好好看看這兩個標準。

三、和面

和面環節,可以說是我們做包子,進入生產過程的第一個環節,面和的好壞,直接影響成品包子的質量,在和面這個環節里,對包子發黃有影響的因素有兩個,一個是和面加水量,另一個是和面的時長。

和面加水量過少,和好的麵糰會相對干硬,這樣的麵糰如果醒發時間再較短的話,包子內部的氣孔很難達到細膩均勻的狀態,孔洞結構的粗糙會使麵糰內部摻雜著大量的空氣,空氣中的氧氣會和麵糰發生氧化反應,致使麵糰相對較黃,嚴重的還會出現暗斑的情況。這種情況,通常出現在一次發酵或是速發麵上,因為二次發酵或是發酵時間較長的話,發酵過程中會有水生成,所以由於加水量過少導致的包子變黃還不是非常明顯。

說完和面加水量,李記再來說說和面時長,和面的時長是控制麵糰麵筋生成的核心因素。如果和面時間過短,麵筋生成就不充分;如果和面時間過長,就會破壞麵糰的麵筋結構。和面時間過長或過短,麵糰都不可能達到適合麵筋擴展的狀態,做出來的包子有很大可能性會出現泛黃的情況。

關於這個問題,李記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名字叫:做包子,必須要醒發嗎?能不能快速醒發,甚至不醒發?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文章里詳細介紹了和面時麵筋生成的條件,以及麵筋的生成對後續包子製作的影響。

李記包子:做包子,必須要醒發嗎?能不能快速醒發,甚至不醒發??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四、壓面

接下來,咱再來說說壓面,壓面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排出麵糰中的起泡,只有將麵糰中的起泡完全排出,後期發酵過程中才會產生均勻的氣孔,蒸熟的包子才會出現緊密的層次結構。如果壓面不足,麵糰中的空氣就不能被徹底排除,孔洞則不夠細膩。發酵時,就會導致包子內部氣孔不夠均勻。這種情況下,蒸出來的包子就有可能出現泛黃的情況。所以,壓面的次數很關鍵。

李記壓面時,一般在8-12次之間,前幾次壓面,李記會把壓面機的壓輥間隙調寬一些,進行粗壓;後幾次壓面會把壓面機的壓輥間距調的窄一些,進行細壓。這樣循序漸進的壓面有助於讓麵糰更有層次感。

五、醒發

接下來李記來說說醒發環節,在醒發環節的控制上,醒發時間過長或醒發濕度過大,都有可能會使包子發黃。醒發時間過長,麵糰中會產生酸性物質,當我們用鹼去中和酸的時候,如果鹼的量掌握的不好,做出來的包子就會發黃。如果是二次發酵,醒發時,無法精確判斷是否會醒過的話,可以在和面時提前放入少量的鹼或是小蘇打,這樣可以解決二次發酵時,醒發控制不到位產生酸味的情況,還可以利用小蘇打產氣的原理加速發酵,產生更多的氣體,使包子更加鬆軟,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增白效果。

醒發濕度過大也會導致包子發黃。醒發濕度過大時,空氣中的氧氣會和包子表面結合,形成氧化層。這樣蒸出來的包子,在表面有可能會出現泛黃的情況。李記做包子時,醒發濕度一般控制在60%-70%之間。如果有精確控制濕度的醒發箱或是醒發房的話,直接把濕度調整到60%-70%之間即可。如果沒有醒發箱,或使用簡易醒發箱,可以買個濕度計測測醒發箱內的濕度,通過手工的方法,進行調整。

六、鹼和泡打粉

麵糰的酸鹼度對包子質量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而泡打粉和鹼都屬於鹼性物質,所以李記放在一起說。

李記曾經買過酸鹼度測試儀和pH試紙做過實驗,寫過一篇文章叫,《老麵包子饅頭加鹼工藝可以這樣實現標準化》,文章里詳細描述了實驗過程和結論,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通過實驗,李記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麵糰的pH值在6. 4左右時包子的效果最好,狀態最佳,也是最白的。當麵糰的pH值隨著加鹼量的持續增大,麵糰逐漸呈鹼性時,包子色澤開始變暗,發黃。在沒做這個實驗之前,李記一直認為麵糰狀態最好時,酸鹼度應該成中性,但是實際的結論不是這樣的。

說完理論,李記再來說說操作層面。李記用鹼時,一般是先將鹼用水化開,然後逐漸的和到面里,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將鹼分次加入,並且每次加入的時候要將鹼與麵糰充分的和均勻,避免出現花鹼的現象。

使用泡打粉時,李記一般將泡打粉和麵粉混合在一起,攪拌均勻後再和面;當用速發麵技術時,也會在壓面時加入泡打粉,但用速發麵技術時,此時切記要將泡打粉壓勻揉勻後,再下擠成型,否則都會出現黃斑的情況。

七、蒸制設備

蒸籠如果沒有刷乾淨的話,在蒸制時包子上有可能會滴上水珠,甚至是污漬,蒸出來的包子表面會出現黃斑的情況。出現這種情況時,李記建議,清洗設備一定要清洗乾淨後,再擦拭乾凈,並且清洗設備或工具時,盡量不要用鹼性的洗滌液,比如:純鹼、洗衣粉、去污粉等。盡量用中性的。用屜布或是用草墊來蒸包子時,盡量少刷油,或是不刷油,因為刷油過多會使包子底部發黃。

說完蒸制設備,再來說說汽壓,根據李記的經驗, 這一點很多朋友都不太注意。很多朋友問過李記,為什麼包子蒸了很長時間總是蒸不熟,蒸不透,而且還發粘,這個問題的原因可能就在這裡。有朋友蒸包子,喜歡墊完草墊,再墊上硅膠屜布,這種情況下,蒸汽的流動可能也不順暢,阻力增加,也很有可能出現大片黃斑的現象。

八、略微發黃正常

最後,李記還要說一下,蒸熟後的包子略微有點黃是正常的,因為面的本色就是那樣。如果黃過頭了可能是問題,如果接近麵粉顏色,那是正常。而且,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消費者也不喜歡過白的包子,如果包子過白,消費者會認為你在包子添加了東西,過白的包子反而會影響你的產品在消費者心裡的認知,即使你真的什麼也沒放,完全用工藝實現了白亮的效果,消費者也會將信將疑。

以上內容,是摘自李記說包子第35~37期的內容,視頻中關於包子發黃的成因和解決方法。有更加詳細的講解,李記把視頻鏈接放在下面,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麵粉和水質與包子發黃之間的關係李記包子的視頻 · 780 播放包子發黃與和面水量,和面時長、壓面次數、醒發時間及濕度的關係李記包子的視頻 · 1.1 萬播放包子發黃與鹼和泡打粉的使用,蒸制設備,蒸制氣壓的關係李記包子的視頻 · 2499 播放

希望李記的回答能對你有幫助,有問題可以留言。


鹼放多了會黃

麵粉質量不好會黃

前兩者都沒有問題情況下,蒸久了會黃個人認為是火候太大麵皮里的水分流失太多變黃


1.泡打粉用量過多

2.麵粉本身問題

3.蒸的時間過長(原因是麵粉中的澱粉和空氣的氧氣反應)

4.皮過薄露餡了


我媽說鹼放多了,容易黃容易酸。


謝邀,抱歉,本人對於相關知識沒有了解。


泡打粉過量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