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大家都是向钱看了,道德感越来越薄弱,底线越来越低


刚刚看了一个问题,该不该举报同学毕业论文是代写的事儿,然后下面的回答,好多回答都一致说这事儿情有可原,不要追究,举报的那个人不懂人情世故该死什么的。

看过之后只是叹息。

在规则不健全的条件下,劣币驱逐良币,明明是错的事情,却因为做的人多了,而变得心安理得。

谁都不是清白无瑕,没有犯过一点错的,但是因为不守规矩获取了利益,然后沾沾自喜,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是极其不正常的。

犯了错却收不到应有的惩罚,这是不懂得反省的根源。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远了。一方面城市化的进程,导致实际的教育情况赶不上飞速发展的经济,另一方面对传统道德文化的破坏。

目前来看,总趋势是朝著物欲的方向前进。有的人总会说有钱买不来真正的爱情或者其它讽刺钱奴的字句。但在这个潮流中,钱好像就是万能的,当面对金钱的诱惑,恨不得每天香车美女。

所谓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有的人为了钱不惜抢劫杀人,还有些人卸下尊严去坑蒙拐骗且无论手段无论他人。

道德缺失的一环,需要两代人的栽培,还得需要发现问题出现的根源。


因为你不知道别人的道德感究竟如何,之所以你会觉得古代的道德感会比现在的要高,一方面是因为古代对于道德的追求比现在要强的多,另一方面更是因为古代能够留下美名的人基本都是有道德的人,古代大多数的普通平民你并不会了解,所以你就会觉得古代的道德感要比现在高的多。

其实现在也有许多有道德的人,在抗疫时那些愿意去一线的人,不正是有道德的人吗?生活中也有许多平凡的有道德的人,他们因为自身能力不足而默默无闻,你所见到的人对于全中国而言不过是沧海一粟,又怎能接触到这些有道德的人呢?


我觉得人性本恶,家规、法律、宗教、学校这些都是为了教育开化,约束人性,所以道德感这个东西是被培养起来的,只是一种观念,是现代文明的产物,不是必需品。

当这种被树立起的道德壁垒跟人的欲求发生冲突时,考验人性的时刻就到了,有的人这种道德感培养的好那就不好突破他,这种人宁愿意放弃自己的欲求,追求的其实也是精神快感,有的人培养的不好那就听之任之了。

如果说这个世界每个人的欲求都是按需分配,那完全可以做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老王不翻墙头啊,但明显这是不可能的,这个世界偏偏是按劳分配no pain no gain,那肯定就有人想走捷径,想一口吃胖子甚至想不劳而获,那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他就得失去一些东西,比如道德感。在这些人面前,道德感这种精神层面的东西跟有实际价值的欲求相比,考验的只是利益权衡或者是法律底线甚至是胆量。

不过对于题主说的是不是越来越没道德感这件事我也不是很清楚,就像楼上说的,我也不知道古代人啥样,但是就人性这个点来看我觉得可能都一样,只是现代媒体传播渠道太丰富,信息发展的太快,那些不道德的事情一不小心就被所有人知道了。

不过我也希望这个社会不要变得越来越没有道德感,不然终将变成一个现代化的原始社会。


呃,麻烦题主描述的再详细点,以方便各位大佬们分析。

个人感觉,问题好像没有这么严重吧~


因为大家都低了,你如果无法改变这个世界,那就试著融入它


我不知道现在道德感是不是越来越低了,如果真是的,可能和现代科技和人文学科的发展有关系。我们了解到道德感是维持社会秩序的一个工具。而现在可以帮助建立一个有秩序的幸福的社会,不仅仅是道德,还有科学的推动作用,现在可能更注重于实用性和人性。


首先,「道德」这个词,「道」是万物运行的规律,「德」是指人的行为。道德与钱的关系其实并不大。更多的是与社会结构的变化有关,从两极融合到两极分化再到两极融合,「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事物运行的基本规律。孔子周游列国时,也同你一样感叹过世风日下,道德沉沦。历史的长河中有你需要的答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