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宋太祖給邊將的權力很大,可以說趕的上唐朝的藩鎮了。就是領的兵特別特別少,是這樣嗎?


首先要說明的是宋朝(至少前期)的主力都是禁軍,邊軍更多指的是當地民團,自衛組織,或稱為土兵。

其次要說明的是,趙光義並沒有刻意任用文人帶兵,高級將領除了張齊賢主要都還是純武將。文人帶兵主要是在真宗後期和仁宗。

最後要說明,不能太武斷地說哪個策略不好,畢竟面對的形勢不同。

趙匡胤努力維持和契丹的和平,乘機平定南方諸國。此時,契丹無意南侵,宋也無意挑釁。也就是說趙匡胤的主要心思和宋軍主力不在山南一線。

這時候趙匡胤的策略是在邊境地區委任有經驗的宿將長期駐守,給予優厚的待遇和很大自主權。同時允許軍隊走私,使將領能夠招募死士和開展間諜活動。但真正部署的兵力其實不多。這時期由於契丹沒有突襲過宋軍,也說不清楚趙匡胤的戰略是好還是不好。

「李漢超屯關南,馬仁瑀守瀛州,韓令坤鎮常山,賀維忠守易州,何繼筠領棣州,防禦北狄。又令郭進鎮西山,武守琪戍晉州,李謙溥守隰州,李繼勛鎮昭義,駐紮太原。諸將家族,留居京師,撫養甚厚。所有在鎮軍務,盡許便宜行事。 」

趙光義挑起宋遼戰爭,形勢就變化了。宋在山南一線屯以重兵,隨時應對邊境衝突。趙光義是軍事票友,喜歡指揮打仗,但其實軍事能力有限。他在高粱河之戰後負傷,不能親臨前線指揮作戰,因此布下陣圖,遙控指揮。這不展開說了。

趙光義在君子館之敗後,宋對契丹由進攻轉為戰略防禦。趙的策略是,在前沿布置少量兵力處置小規模邊境衝突,在河北徐河後方部署四個機動兵團,並有意通過地形構築口袋陣,一旦契丹大規模南侵,就使用四個機動兵團在內線作戰,伺機合擊殲敵一部。

如果河北防線被突破,那麼趙光義就帥京城的禁軍,進駐大名府,與契丹決戰。這個在太宗朝沒發生過,在真宗朝出現,並有後來的澶淵之盟。


首先,我暫且認為你理解的邊軍是河北部隊。

那嚴格來說,邊軍也是禁軍,這是其一。不過在趙匡胤的時候,大量抽取地方禁軍精銳收編到開封地區,這是有鑒於五代十國軍閥將領屢次靠部隊叛亂的原因。

其次,為了能有效的建立北邊的縱深防禦,宋太祖任命了李漢超等一幹將領主持當地軍務,並一定程度上給予了相當的權益,可理解為弱化版的軍鎮。

然而宋朝對軍隊,體制的政策是隨時間和環境一直在變化的,不能拿一開始的理論來貫穿整個兩宋,這是顯然不合理的。

比如在太祖時期和太宗前中期,開封禁軍從質量和戰力來說是絕對強於地方禁軍的,這點在太祖時期更明顯,從這點來說,北宋軍事強幹弱枝是沒有問題的。

但從真宗朝開始到南宋滅亡,不管是地方禁軍,還是西北某些地區弓箭手,或是南宋時期各地的屯駐大兵,其戰鬥力和數量都是遠勝開封禁軍的,這段時期說宋朝軍事強幹弱枝是顯然不合理的


太祖 太宗

對邊將政策本質無差異

都是防範加抑制

只是時代不同 有區別而已

我在知乎連載的新書

《故國晚秋-兩宋繁華往事》

或許能給您更好的答案!


第一,趙匡胤是知兵知將的,趙匡胤當皇帝之前就一直在軍隊里干,他知道他手裡軍隊的戰鬥力以及每名將領的特點,所以能做到知人善任。第二,趙匡胤是造反得國,所以他對手底下的將領也是有防範心的,再加上宋朝以前的制度導致節度使權利過大,擁兵自重,中央強勢時還可以壓制,但中央一旦勢弱,節度使就會擁兵自立。趙匡胤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聯合趙普創立了一套強幹弱枝的新制度,說白了就是全國的軍權歸皇帝,將領只有統兵權,沒有調兵權,一切行動聽指揮。各軍的將領定期會輪換調動,南方的去北方,北方的去南方,以免將領在一個地方待的時間過長,而且嚴禁將領養親兵。直到做到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的程度,趙匡胤才覺得放心了。但這種做法皇帝是放心了,軍隊的戰鬥力也沒了。第三,趙匡胤在位時每次對外用兵時,他都會給出征將領們錦囊,吩咐將領們嚴格按照錦囊所寫用兵,這種做法為宋朝留下了大禍根,趙匡胤這麼做可以,因為他知兵也知戰,可後來宋朝其他皇帝也效法,那純粹就是外行管理內行了。第四,武將在宋朝的地位低,命不如狗,這裡有趙匡胤的責任,但並不完全怪他,因為他死的太早,被他親弟弟害死的,他死之前已經下令攻打北漢,以當時形勢來看,宋朝贏面很大,如果拿下北漢,趙匡胤在功績將直追歷代開國皇帝,在朝廷內的掌控力也講達到最高峰,應該會平衡文武勢力,提高武將地位,可他沒機會做到。至於趙二趙光義,沒有自知之明,心比天高,但無才能,兩次北伐,非要親自指揮,結果葬送了宋朝幾乎所有的百戰精兵,本人也身負重傷,命不久矣,兒子又小,在種情況下他也只能依賴文官勢力,壓制武將,從此宋朝一蹶不振。


鄧小南先生的《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的前幾章和陳鋒先生的一系列關於「崇文抑武」、「北宋武將群體」的研究或許可以幫到你。這些書和論文都很容易找到。


胸有成竹,杯酒釋兵權


不知道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