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純屬僥倖,還是跪舔遼國?


這是北漢以遼拒統戰略的成功。

北漢內部主要有兩個派系,一是親遼派,一是河東派。總有人說河東派人心向宋,其實不是,河東派追求的「中國」不是大宋。只要明白了這一點,就能知道北漢的兩大派系,追求的都是事實上的獨立,一個要名義獨立一個不要罷了。

因為北漢事實上的割據,加上兵力的薄弱,必然要選擇石敬瑭路線來維持事實獨立,宋與北漢的問題,本質上是宋遼關係。遼國不願意看見宋統一,也不敢承擔讓北漢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代價。

隨著河東派逐漸老去,打著本土派旗號的親遼派逐漸掌握了北漢政權,這也是一個歷史趨勢,在這個大趨勢下,寄希望於北漢人民,希望傳檄而定註定只是妄想。文人不知兵,不可以論國事。

一旦與北漢開戰,就要做好與遼國正面對抗的準備,攻滅北漢只是第一步。

我們不能學宋太宗這個賊王八,把北漢這個炸彈留給後人解決。

惟并州為必死之寇,不可以恩信誘,必須以強兵攻之。然彼自高平之敗,力已竭,氣已喪,不足以為邊患,可為後圖。 ——《平邊策》


北漢的戰鬥力著實是不弱,比起被北宋摧枯拉朽輕易滅亡的南方各國來說,北漢絕對是屌炸天的的存在了,當然這其中遼國也起了不小的作用。北漢的戰鬥力確實是很強,能存在近三十年,除了中原亂世之外這個根本原因外,也是有著許多具體原因的。

首先,北漢與周宋被定義為世仇。後周樞密使王朴的平邊策就說北漢是必死之寇,不可以恩信誘,必須以強兵攻之。這就從國家戰略上將北漢定義為絕對死敵了,也意味著北漢沒有了後路,打的贏打不贏都得打了。最起碼就算是投降,也得讓周宋重傷,爭取一個比較體面的投降條件。宋繼承後周,雖然與北漢沒那麼大世仇,但總體上仍然執行武力解決的政策,只不過具體手法上有所變通與緩和,沒有本質區別。

其次,北漢兵少而勁悍。北漢無論是人口,還是兵力,還是經濟,各個方面都不足以與中原抗衡。不過北漢力專,中原力散。尤其是在北宋還沒有徹底穩定南方前,必須在南方留下相當一部分的兵力作為震懾和牽制。而北漢與遼國結盟,只需專註於對中原的防禦。此外,北漢雖然總人口總兵力都少,但也能拉出個三五萬人馬來,雖然非常少,但用於太原城防和偷襲還是可以的,還是有相當的戰鬥力的,不容忽視的。尤其是河東一帶騎兵能力相當不錯。與北漢有過實戰經驗的張永德就說北漢兵少而勁。

再次,北漢國內民風彪悍。自北魏東魏北齊以來,河東一帶就說漢胡雜處的地區,尤其是唐末沙陀為主兼雜昭武九姓胡和吐谷渾等部大量進入河東以來,河東一帶的漢胡雜處之風更盛。胡化的漢人及漢化的胡人比比皆是。並代一地習武之人極多,戰鬥意志是十分頑強的。而北漢軍的主力則是由這些人組成的,主體是原有殘餘的代北沙陀集團和吐渾軍為主所構成的,戰鬥力不俗,尤其是對騎兵的運用方面是相當熟練的。

再之,河東地勢險要和城防堅固。關於河東的形勝,自不多言。山西自古就被譽為是四塞之地,表裡山河。而首府太原府更是東魏北齊陪都,唐朝和後唐、後晉、後漢三代的北京。太原城自東魏大規模擴建到唐朝繼續經營以來,已經形成一個城中有城跨河而建的巨大城池。依山傍水,堅固異常。北漢後來自知野戰能力已經無法與周宋抗衡,就改變方式,依託太原的堅固城池,堅守待援,同時小規模襲擾敵軍糧餉,迫使敵軍撤退,然後順帶收復失地。這已經成為日後的固定模式。

再之,遼國的支援。北漢自成立以後,就對遼稱臣,基本沿襲後晉石敬瑭模式。遼國對北漢總體上一直是支援的。雖然遼國不一定會幫助北漢復國,當然也是基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遼國對維持北漢的存在,進而維持一個宋遼兩國之間的緩衝區還是很感興趣的。宋遼如果開戰,因為北漢的存在,遼國可以不用擔心河東方向的牽制,反而可以專註於自幽州南下河北,同時北漢還能牽制周宋在河東其餘地方與河北的駐軍。

綜合以上這些具體原因,北漢可以在總體實力完全不對等的情況下死扛周宋三十年。但是這些都是具體的原因,根本原因還是中原尚未完全統一,一旦中原完全統一,北漢一隅之地不足為慮。而且北漢的戰鬥力最強的時代也就是開始那幾年,之後就已經不行了,只能採取堅守太原固守待援的方式,而這之間的轉折點就是高平之戰。自郭威成立後周,北漢也同時成立,北漢就開始積極進攻,但兩次晉州之戰都失敗,就已經說明北漢已經不可能複製李存勖、石敬瑭和劉知遠的故事了。不過北漢軍主力尚在,後周國內未穩,北漢尚有一絲機會。高平之戰,北漢劉崇親自領軍出戰,精銳盡出,開始階段也一度佔優,但最後還是戰敗,張元徽戰死,北漢元氣大傷。高平之戰後北漢精銳損失殆盡,難以復振,已經完全喪失了進攻的能力,禦敵於國門之外也做不到了,只能是龜縮太原等待遼軍救援了。劉承鈞、劉繼元時代,奉行保境安民的策略,再加上北宋成立奉行先南後北的戰略,也樂得與北漢維持和平。但是這種和平只是沒有大戰,小規模的作戰是不計其數的。雙方大體維持和平,但小規模的襲擾還是非常多的。而這種襲擾,北宋因為自身的體量是絕對佔優的,損失個千八百的兵馬,或者損失個上萬的人口,對北宋沒什麼,但對人口最多只有五十萬,兵力五萬不到的北漢而言,這種緩攻策略無疑是北宋在給北漢割開一道傷口,讓其慢慢放血,等到血快流乾的時候一舉消滅。趙匡胤後期和趙光義執政初期,隨著南方被徹底平定,北宋終於可以毫無後顧之憂的來消滅北漢了。而宋太宗滅北漢之中也確實汲取了周世宗柴榮和其兄太祖趙匡胤的經驗,重點放在了掃清外圍和打擊遼國援軍身上。掃清外圍問題不大也比較順利,重點就是阻擊遼軍於太原城之外。隨著郭進在石嶺關成功擊敗了遼軍救援部隊,北漢的命運已經決定了。當然北漢在遼國援軍不可能來到的情況後,仍然死守太原,確實是精神可嘉,甚至據說連一些婦女孩童仍不服輸,以石塊向宋軍反擊。這種尚武彪悍的精神以及太原城的堅固無疑是震撼了趙光義,趙光義滅北漢後就決議毀太原城,遷移當地居民。與太原城同時被毀滅的還有團柏谷附近的隆州城。隆州是北漢東部重鎮,是地域宋軍進攻的前沿,也是北漢東進的基地。每次作戰,除了太原附近外,隆州就是最難啃的骨頭。

遼國的支援一直是北漢能立足河東近三十年的重要外部原因,但是遼漢關係是不可能對等的。石敬瑭的後晉比北漢更強,在與遼國的交往中也充滿了不對等性,何況僅僅是割據河東一隅之地的北漢。北漢三位皇帝,都依仗遼國為外援以威懾周宋,但每個皇帝的對遼態度是不同的。劉崇在位三年,尚有南下之心,故而積極進攻但全部失敗,不過遼國對劉崇還是比較滿意的。但是劉崇因為積極進攻還要向遼國大量進貢,使得北漢民不聊生,實力大減。其子劉承鈞在位時代,已經從積極進攻轉為保境安民,雖然仍有小規模的與周宋摩擦,但大戰不多。而且劉承鈞對遼國對北漢的蔑視凌辱是極為看不順眼的。許多大事上根本不與遼國商量,是自作主張。如更改年號,與李筠聯合攻宋卻又持重緩行,這都是劉承鈞自己的主意,遼國事先是不知道的。對此遼國是很不滿的,曾下詔責問北漢,還扣留過北漢使者。劉承鈞死後,劉繼恩繼位,在位六十天就被殺,所以可以不論。劉繼恩被殺後,劉繼元繼位。劉繼元時代,北漢對遼國的依附性和遼國對北漢的控制性更加強化。遼國甚至強行命令北漢任命親遼派出任各州刺史,北漢也無力反抗。

北漢能立足河東近三十年,除了外部依靠遼國外,內部的團結是極為重要的。北漢的成立一方面可以吸引反周人員的加入,另外也可以看做是沙陀代北集團的延續。北漢的存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看做是代北集團的最後集結。故而代北集團內部的團結至關重要。劉崇、劉承鈞時代,北漢也曾有內部傾軋,但大體還能維持。然而劉繼元即位不久,聽信馬峰讒言,殺死大將鄭進,又寵信宦官衛德貴,解除吐渾軍統帥衛儔的軍職,調任遼州刺史。吐渾軍數千人不服,請求收回成命,劉繼元堅執不允。後來聽說衛儔背地裡發牢騷,怕他搞兵變,就派人將他殺掉。大將李隱為衛儔抱不平,衛德貴便鼓動劉繼元把李隱送到嵐州管制,不久又把李隱殺死。吐渾軍是北漢軍隊的主力,統帥被殺,軍心瓦解,劉繼元實際是在自毀長城。

任何一個朝代和國家內部都會有派系之爭,北漢也不例外。北漢內部主要分為南進派、河東派和親遼派。南進派最大的代表就是劉崇。劉崇與郭威有殺侄殺子之仇,可謂是不共戴天。但是高平之戰的失敗,意味著南進政策根本行不通。河東和親遼派比較難劃分,本質上都是想利用遼國的支持來維持住北漢偏安河東一隅小朝廷的存在。到了北漢中後期,實際上都是河東派。劉承鈞任內執行保境安民的政策實際上就是河東派的具體體現。北漢內部對遼國的凌辱蔑視實際上是十分不滿的,一些有血性的人實際上是主張可以比較體面的投降宋朝與遼國斷絕。文臣方面就是幫助劉繼元繼位的最大功臣郭無為,軍方的代表就是大名鼎鼎的楊業。郭無為曾經策劃讓劉繼元率軍突襲,實際上是投降北宋,目的是把劉繼元弄出去後與北宋裡應外合。但是北漢的宦官衛德貴早就對郭無為有懷疑,遂暗中四處打探,得到消息後向傀儡皇帝劉繼元報告了郭無為里通外軍,企圖投降宋朝。 後來,當得知郭無為企圖投降時,劉繼元竟氣得昏厥三次,對於郭無為扶持自己登上皇位,他的確很感激,但郭無為身在漢營心在宋,劉繼元震怒之下,將郭無為當眾絞死。關於楊業,也是在宋太祖親征北漢之時,楊業曾率軍夜晚突襲被党進擊敗,賴遼軍救援後回城。這是楊業軍旅中為數不多的幾場敗仗之一。遼朝援兵到來,宋軍撤退後,楊業對劉繼元建議:「契丹貪利棄信,他日必破吾國。今救兵驕而無備,願襲取之,獲馬數萬,因籍河東之地以歸中國,使晉人免於塗炭,陛下長享貴寵,不亦可乎?」這段話明顯可以看出楊業是希望有條件投降北宋的。

北漢的滅亡可以說是自唐末以來開始的河東現象的最後完結。自周世宗柴榮到宋太祖趙匡胤再到宋太宗趙光義,歷經近三十年,終於剪除了這個心腹之患。滅北漢對北宋來說意義上是十分重要的。政治上來說掃除了對北宋正統的最後一絲所謂面子性的阻礙,同時也徹底結束了自唐以來藩鎮割據危害中央的局面,畢竟河東一地名為一國實際上就是藩鎮。軍事上,河東一地的收復,也意味著河中和澤潞地區的安全得到徹底的保障,河北西部也徹底剪除了後患。而且孤懸河外麟府豐三州也得以安全。否則北漢的存在對於麟府豐是個極大的困難。在對遼作戰方面,雖然有人說河東一地的收復失去了所謂宋遼之間的緩衝,但是河東必須收復。否則河東的長期存在,對於河北河南與河中始終是一個不小的隱患。而且如果遼國對北漢有更強的控制野心後,對北宋更是威脅,所以河東必須收復。收復河東進可以以此為基地北進雲朔,退可以賴雁門保護河東。此外河東民風彪悍,憲州、嵐州一帶水草可以繁殖馬匹,對於北宋也是極為有價值的。如宋太宗滅北漢和第一次戰幽州,就獲得汾晉燕冀之馬四萬兩千餘匹,考慮到第一次幽州之戰失敗,這批馬大多數是從北漢境內獲得的,由此可見北漢境內還是有不少的馬匹數的。而這四萬多匹馬也是日後北宋發展馬政的原始本。


只能說:很強。

1

我們可以先回顧一下宋太祖趙匡胤針對北漢的三次軍事行動:

第1次,開寶元年(公元968年)8月,北漢第二代君主劉鈞病逝,圍繞王位繼承出現激烈爭奪。宋太祖見有機可乘,派大將李繼勛、党進、曹彬北征。北漢拒絕投降,一方面派出名將楊繼業對抗宋軍,一方面向契丹求援,最終逼退了宋朝的北征大軍。

第2次,開寶2年2月,宋太祖御駕親征,他一方面派兵扼守遼軍可能馳援的軍事重鎮,一方面調度軍糧到河東戰場前線。戰況一時極為激烈,宋軍最後挖掘汾河,以河水灌城,城內一時出現恐慌,但守軍依然負隅頑抗,固守待援。進入五月後,陰雨連綿,宋軍多疫病,宋太祖被迫撤軍,同時將北漢大量居民遷徙到內地。宋軍撤退途中,雖然丟失了一些糧草,但主力並未大損,相反北漢的實力大幅被削弱,只是苟延殘喘而已。

第3次,976年秋天,宋太祖再次派出5路大軍北征。但就在這個時候,皇帝突然去世,北征大軍無功而返。

可以說這三次軍事行動的模式是一樣的。宋軍利用優勢兵力迅速推進,到了太原堅城之下圍城。北漢軍龜縮城中,依靠堅固的城防不斷消耗、疲敝宋軍的實力,等待契丹援軍的到來,然後聯合抗擊宋軍。

在第一次攻打北漢時,宋太祖看到了這個戰法對自己所形成的危險,快速撤軍,避免了宋軍的大敗。第2次攻打北漢,圍城兩個月,再加上連綿大雨,只好撤軍,北漢軍隊和契丹軍隊追殺,宋軍雖然損失了大批糧草輜重,但嚴重削弱了對方國力,仍算是一場戰略上的勝利。這次戰爭之後,宋太祖採納了薛化的建議,完全改變了戰鬥策略,改為小股侵擾為主,不斷遷徙北漢境內居民,騷擾其田事,令其不得休息,然後找準時機,一舉滅敵。就像唐高宗滅亡高勾麗一樣。

到976年,宋太祖再次派出大軍北上河東,這本是一場蓄謀已久的滅國之戰。但趙匡胤突然去世,大軍只好迅速回撤,第3次北伐又沒有達到目的。

最終,宋太宗繼位幾年之後,在北漢國力已經被消耗得差不多的時候,宋軍再次出擊,通過一番艱苦的戰鬥,才最終滅亡了北漢。

2

北漢為什麼如此之強?

區區12州之地,連年戰爭,戶口只有盛唐時期的八分之一(後期可能更少),面對宋太祖的百戰雄師,硬抗了4次才最終滅亡。尤其是第二次,宋太祖御駕親征時,宋軍士氣銳不可當,又引汾河灌城,但北漢軍隊就像當年安史叛軍守衛相州一樣(也是被大水灌城,將士們在屋頂和樹木上起居,掏土牆的碎麥秸,洗馬糞中的草屑喂馬,但仍然負隅頑抗),顯示了極強的耐力和高超的軍事素質,寧死不降,最終守住了太原,等來了援軍,擊退了敵人。

因為,此時的北漢軍隊本質上仍是唐代時的藩鎮軍隊。地盤雖小,但轄區內幾乎所有資源都被用來供養軍隊;人們的唯一出路就是當兵打仗;軍隊內部又形成了牢不可破的利益共同體;將士皆百戰勇士,且有名將統帥,故而戰力極強。


想解答題主的疑惑,就要先弄明白「先北後南」和「先南後北」這兩種戰略的不同之處。

這幅地圖可以看到北漢的疆域分布。

「先北後南」的好處:1、直接接壤雲州,可以實施兩線出擊,同時進攻燕雲。2、此時遼朝正值遼穆宗在位,朝政昏聵,是北宋集中兵力收復燕雲地區的大好時機。3、收復燕雲地區之後,北宋將擁有一處堅固的屏障來防止遼國鐵騎南下。

「先北後南」的壞處:

1、北漢接壤北方的遼國和西方的党項,攻取之後將全面和二者接壤,可能導致與兩個政權進一步正面交鋒。2、一時將無力攻取南方。3、太原城堅固異常。4、遼國對北漢的支援。

「先南後北」的好處:

1、以鄰為壑,將北漢作為緩衝區。

2、南方富庶而軍事實力相對較弱。3、攻取南方有利於進一步加強北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

「先南後北」的壞處:

(可能)將錯失收復燕雲地區的大好時機。權衡以上的利弊,而最終決定採用「先南後北」的戰略,則是由於趙普的建議和趙匡胤的務實性格。

北漢沒有被滅是因為有契丹的援助,但北漢真的很強!這兩個是不矛盾的!!!

首先要有一個認知,五代時期經濟和文化基本上南移了,但政治和軍事還是在北方!

北漢是後漢的殘餘勢力,其軍隊是中原的百戰之師,比不上後周是因為後周同樣是繼承的後漢,而且比北漢繼承的多多了!拿北漢和南方諸國相比的話,就軍事實力來說北漢應該是更強的!畢竟南方「最強」的南唐是什麼戰鬥力大家都是知道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