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罵了別罵了,我的意思是手機這時是必須要用到的,要怎樣控制住自己不去看有干擾性的東西。

2020.04.13

為什麼還是這麼多人回答把手機關機,把手機砸了,用沒電之類的,我都說了手機是要用到的啊,地鐵老人看手機.jpg


首先感謝邀請

這件事也曾經困擾了我很長時間,直接說一點我的個人心得。其實你控制不住玩手機,這個不怨你。因為每一個APP的產品運營經理都是在研究,怎麼能讓你在他們的APP上停留更多的時間。你想一個團隊十幾個人,偷掉你一個人的時間還不容易嗎?他們早挖好了一個又一個的陷阱。所以面對這些東西很難去抗拒是一個正常的,因為他們把人性這個東西摸的很清楚。

首先你需要關掉所有的APP的通知。

其次,你可以在手機的時鐘上調一個計時器,當下你所需要的學習時間。計時器不響就不能去翻看手機的其他內容。起初可以用半小時起步,甚至更短,

然後不要對自己偶爾看一下這個信息就抱有很大的愧疚感。一定告訴自己,我只是看一下而已,就可以繼續完成你的計划了。有的時候完美主義者會傷害我們。定了在半個小時之內不能看手機的其他內容。,但是期間看了一眼就會覺得這個計劃不完美就放棄掉了,其實這是一不可取的方式。

你為什麼能堅持打遊戲,是因為遊戲的數據不斷的在漲,你的金幣不斷的在漲。所謂的就是你玩的不是遊戲,你玩的是數據。同樣,如果你在自律這方面,通過不斷的時間積累,你的數據就會上去了。你會在一次次小的成功中獲得成就感。就像你在網上衝浪獲得的成就感一樣。

那麼這樣就恭喜你,你會養成一個習慣,真正的自律都是在習慣中度過的,前期是痛苦的,但是長久的自律不是痛苦。只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如果長期處於一個痛苦的過程中,沒有人能夠堅持下去。比如說早起,你堅持一段時間你的痛苦就會被生物鐘所承擔。

所以希望樓主能夠在以後的日子裡找到正確的方法,讓自己自律起來,別擔心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生活的人,有很多人都被手機偷去了世界,你只不過是其中一員,不要對自己有太多的苛責,但是一定要真正的重視,理性的看待這個問題,只有明白這個你才能夠從根本上改掉這個毛病,從此自律起來,希望一起共勉。


手機只是一個工具,只不過這個工具顯得太便捷和多樣了,既可以看娛樂新聞,也可以打遊戲,還可以看書學習。

所以我覺得真正的自律不在於你拿了什麼樣的工具,關鍵在於到底先搞清楚自己為什麼自律,再選擇幾件事情開始,後面拿著手機也會更願意去學習和看書,而不是打遊戲了。

我覺得這個如果向長期養成習慣,就沒什麼短期的辦法。如果一定要短期通過逼自己來做的話,可以設定鬧鐘,以及使用時間記錄工具。記錄每天使用手機看書或其他的時間,反觀自己的自律度,不斷改進。

我始終覺得這樣會很難堅持,不過如果想要嘗試,也不一定不是個好辦法。畢竟辦法總比困難多,加油


既然都自律了,拿什麼都不會受影響的!

首先我們應該了解自律是什麼?

為什麼要這麼做?

怎麼做成?

我個人覺得應該按這個順序往下走,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

全文2千字左右,閱讀時間5-10分鐘。

走在大街上,看著小姐姐穿的衣服好漂亮啊,看起來很顯瘦呢。看看小哥哥的身材,好棒啊~

注意!注意!注意!不是漂亮的衣服顯瘦哦,是小姐姐穿什麼都會好看顯瘦的,即使是廉價的衣服,在身材好的人身上,也會穿出自己獨特的氣質。

不要再相信這衣服穿起來顯瘦了,我們要做到的是,穿什麼衣服都很瘦。

其實身材跟自律有很大的關係的,自律的人對自己的身材控制的都很好,大家都知道肥胖並不代表身體健康,都知道肥胖給我們帶來的危害,自律達人們就會對自己的身材要求很高,控制飲食,適當鍛煉,拒絕高熱量食物,遠離垃圾食品。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

並不是不想吃,並不是我不餓,其實也很想吃,只是對自己進一步的控制,控制,在控制。

很簡單的例子,但卻反映出了大部分人的現象。

首先說下什麼是自律,百度官方介紹:

「自律,出自《左傳·哀公十六年》,指在沒有人現場監督的情況下,通過自己要求自己,變被動為主動,自覺地遵循法度,拿它來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指不受外界約束和情感支配,據自己善良意志按自己頒布的道德規律而行事的道德原則。」

自我要求自己,變被動為主動,在合理的時間,做合理的事情。

首先你要建立對自身,對現實的清醒的認知。你得明確自己的價值觀,了解自己的真實想法,那些想法是你在自欺欺人,你想要的是什麼,哪些事情能夠給予你動力,什麼是你真正想追求的。

多花點時間想想,有哪些事情會讓自己變得更好,值得追求的。明確了目標,你的方向就有了,你就不會再轉圈尋找自己該走哪條路了。

在生活中困難重重,真正支撐你、能夠令你心甘情願的去面對自己不喜歡做的事的、是因為在更深的層次上是有一個更大的動機在支撐著你。

只要你有不甘心的想法,只要你有想變得更好的決心,那就抗拒誘惑,做你想做的事情。

接下來就是我們的主戰場了,怎麼做。

對於自律的人來說,每天控制飲食,只是一念之差,可能對於你而是反反覆復,思來想去,腦子裡無時無刻都在有兩個人在對話爭吵中,面對美食的誘惑,總會有個聲音告訴你不要吃,你也會聽到吃吧,就這一次。

是的,這不是瘋了,當我們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總會有兩個聲音,伴隨著我們做決定。

比如你第二天想早起出去跑步,鬧鈴響起時,你會立即關掉,然後與思想鬥爭兩秒鐘後,選擇妥協繼續睡覺,這兩秒鐘你經歷了什麼呢?

第一想法應該是我要起床出去跑步,緊接著你的懶惰告訴你關掉鬧鈴,繼續睡覺,我們無非面對的兩種選擇,但是大概率會讓我們選擇後者而不是前者,因為後者會讓我們更加舒服,會立刻讓我們在當前時刻得到滿足感。

推遲滿足感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戈爾曼曾做過一個關於推遲滿足的實驗。

他找來一批四歲孩子,給他們每人一塊糖,並告訴他們若能等主持人回來再吃這塊糖,則還能吃到第二塊糖。戈爾曼悄悄觀察,發現有的孩子只等了一會兒便不耐煩,迫不急待地把糖塞進了嘴裡;而有的孩子則很有耐心,而且很有辦法,想出作遊戲啦、講故事之類種種方式拖延時間,分散注意力,最終堅持到主持人回來,得到了第二塊糖。

戈爾曼又對這批孩子14 歲時和進入工作崗位後的表現進行了跟蹤調查,發現晚吃糖的孩子數學和語文成績比早吃糖的平均高出120分,而且意志堅強,經得起困難和挫折,更容易取得成功。

控制自己的滿足感,離自律就更進一步了。

就像你說的,拿著手機也能自律,手機與自律是沒關係的,只是手機可以讓你立刻得到滿足感。

良好的生活作息

良好的作息習慣不僅僅是健康這麼簡單,每天的早睡早起,往往就會比其他人多出一小時間來學習,比如每天早起1小時,一年就是365個小時,一天8小時工作的話,那麼就比別人多來45天的時間。

這還沒完哦!良好的作息時間,不僅增加了學習時間,還能保證對睡眠的要求,我們都知道,熬夜對身體不好,晚上總是睡不著,沒有困意,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非常普遍。

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你晚上不睡覺,白天起不來呢?

晚上我們的大腦需要的安靜,放鬆的狀態,這時你看了一場午夜電影,場面非常震撼刺激,導致你大腦處於興奮狀態,是的,處於興奮狀態下的你,怎麼可能會困呢!

所以睡覺前一小時盡量不要看電影或者刷視頻什麼的。

明確的目標

當你的目標明確了,你的人生方向就有了,不需要受其他人的指指點點,看準一個方向,就可以直奔而去。

此刻腦海中應該有個畫面,拿著地圖看著目的地,準備啟程了。

當你看到全程的路程時你會驚訝,好遠,我什麼時候能到啊,沒有任何交通工具,此刻你的腦里可能就會蹦出放棄的念頭,是的,目標太遙遠,不夠現實,使得自己沒有信心想要放棄。

遠大的理想路程上,怎麼能少得了短期目標呢?

短期目標是讓你將全程拆分成若干個小段路,我可以按照最小單位拆分,每天、每周、每月,年終這樣區劃分,我無法預測長期是否完成,我還預測不了我這周的么?我還能管不了我一天的行程么!

通過拆分我們的任務目標,就可以把遙遠的目標拆分成近在眼前可以實現的。

每天根據自己的情況去完成今日計劃,逐漸去攻破,將會勢在必得。

合理的安排每日行程

為什麼說合理安排呢?如果安排的太滿的話,一天費老勁才完成了一天的計劃目標,此刻你已經非常累了,你只想安靜的休息,到了第二天你還處於疲憊中,這樣的第二天計劃,你怎麼會有狀態去執行呢?

根據自身情況,合理安排,盡量不費事的去完成,在逐漸加大任務量。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習慣,而習慣並不是一天就養成的,需要一點一滴的,日積月累才培養好的。

比如說讀書習慣,每天睡覺前看30頁書,對於平時不怎麼讀書的人,看10頁肯能就困得不行了,直接倒頭就睡了,對於初次想嘗試這個習慣的人,30頁會有些吃力,看10頁可能就會看下時間,再看10頁,天呀這麼晚了該睡覺了,剩下的10頁怎麼辦,要不明天再看吧!

這是你為了完成任務而去讀書,並不是習慣。

如果每天只看5頁,會不會很簡單呢,你輕易的就會完成,完成後你還會有一些小小的成就感,每天都完成任務的成就感,這就是你堅持下去的動力。慢慢你會發現,5頁已經滿足不了你的任務了,你會開始繼續往後看,可能當你想睡覺的時候,你會發現,竟然看了30多頁,而且不會有任何的抵觸情緒在,甚至你還會覺得並沒有過癮。

當你達到這種情況的時候,那麼恭喜你,你已經養成了看書的習慣。

對於你的短期目標,請選擇適合自己在沒有抵觸情緒的情況下,合理的安排任務量。然後根據每周的反饋,或者每月的反饋,逐漸增加每天的任務量。

一定要定期的總結哦,這也是對自己進行一個全身檢查,知道自己哪些安排合適自己,哪些安排不適合自己。

好嘞就到這裡吧,不再啰嗦了。下面我們來總結下:

首先我們要知道自律是什麼?

自我要求自己,變被動為主動,在合理的時間,做合理的事情。

為什麼要自律?

只要你有不甘心的想法,只要你有想變得更好的決心,那就抗拒誘惑,做你想做的事情。

怎麼做到?

推遲自己的滿足感,抗拒誘惑。

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

確定學習目標,講目標進行拆解,細化到每周每天的工作量。

合理安排計劃,做好定期回顧,對自己的計划進行調整。

養成良好的習慣,這會讓你事半功倍的。

由於時間關係,先講到這裡,還有些意猶未盡的感覺,如果你想聽更多的關於自律、學習,職場相關的乾貨,歡迎關注公眾號「職場人的自律清單」,我跟大家一起分享 ~


現代人想要脫離手機,確實不現實。

杠精非要說可以,那你可以好了。

享受手機帶來的好處,但是也必須提防被手機反制。畢竟,手機APP的魔力就像曼妙而性感的女妖,讓人慾罷不能。

我自己手機時間控制的還不錯,因此簡單分享一下。

第一條,關掉不必要的通知。在我看來,除了微信,其他APP的通知都可以關掉。通知這玩意一定要玩命的關,喪心病狂的關。

不要小看了APP的通知功能,你在它們身上花掉的時間,真的算起來很嚇人。

一天中,大部分時間拿出手機都應該是這樣的,沒有雜七雜八的提醒。

第二條,卸載過度浪費時間的軟體。某些APP打開後滿屏都是一些深挖人性的內容。比如滿屏蕾絲大長腿,香艷的很,誰不愛。這種東西見了就喜歡,沒法視而不見,這是人性。想要避開只能不打開這類APP,想要徹底不打開,只能卸載,而我,就是這麼乾的。

第三條,避免過度社交。手機消耗的時間,很多都來自社交。

現代人面對面的社交在減少,但是線上社交卻增加了很多。

各種群聊,雖然大部分都是廢話,但是並不影響你花時間去看。朋友圈的小紅點就是能驅使你去打開它,然後看一堆有的沒的。如果你是朋友圈的重度用戶,不妨在設置裡面關掉朋友圈試試。就像我這樣:

當然,我不是讓你不看朋友圈,只是通過這樣的方式,你就可以控制你看朋友圈的頻率。比如每天打開一次,看完就關掉。時間久了,你會發現朋友圈打開的價值並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大。

第四條,關注硬核信息。怎麼說呢?如果你習慣在微信中看內容,那就關注一些硬核一點的公號,比如騰訊醫典、阿里技術、谷歌黑板報、可樂(自薦勿噴哈 )等,總之根據自己的需要關注一些牛掰的內容。同樣,如果你喜歡在知乎或者其他平台瀏覽內容,都可以嘗試關注一些硬核的內容,這樣在手機上花費的時間會更值得。

第五條,把那些耗時長、非必須、但偶爾還是不得不用的APP扔到文件夾裡面,文件夾扔到最偏僻的頁面去。別小看這麼簡單的操作,它可以明顯減少你在它們身上花費的時間。

同時打開自動卸載不常用APP的功能,這玩意簡直是神器。你認為有必要存在的APP,事實上很可能幾個月都不會用。

第六條,先申明,真的不是廣告,嘗試一下蘋果手機。用久了,最大的感覺就是省心,簡單,純粹。管理手機時間更簡單,對於霸屏釘子戶,還可以直接使用屏幕時間管理功能哈。iOS會告訴你,系統才是APP他爹。最新款的價格也總算變得合理了,7499,很香了。

Apple iPhone 11 Pro (A2217) 64GB 暗夜綠色 移動聯通京東¥ 8699.00去購買?


這是個很大的挑戰,結論是我已經超過三個月都控制在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不多過六個小時,假日只開機四個小時,並且完全不影響工作作息和業餘遊樂。

閑話少說加二話不說,拿來手機設定限時自動灰屏和達到用量強迫關機,試試看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