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块体积1000立方米,路人不会破坏冰块。

冰块不会倒塌。

不包含冰块,城市平均温度20摄氏度。

时间为秋季,人口100万,地点随意。


1000立方=10X10X10米

绝对零度冰块,温差就算300摄氏度

火焰根据燃烧材料不同有所区别,例如

打火机的大概300-500度吧;火柴点燃时的温度1000-2000度,但火柴棍燃烧时低点,470;酒精灯大概600-700度吧;纸张大概200度;炉火为800度;煤气灯/酒精喷灯:800度-2500度;氢氧焰/氧炔焰:2500-3000度

结论就是,1000立方绝对冰块降低的影响,远远不如一栋烧著了的小房子。


高一千米,直径是多少?这问题缺个关键参数,没法回答。


冰的熔化热,334焦耳每克,冰的热容简单计算,按照水的热容计算(这里只是简单估算,低温状态下热容严格来算服从德拜温度三次方分布,还要做一系列修正,这里只进行数量级估算),水的热容4.2焦耳每克摄氏度,从绝对零度到20摄氏度,数量级估算,取300度,大约每克冰需要吸收1260焦耳,因此加上熔化热,可以近似取1.5kJ每克,1000立方冰,大约900吨=9*10^8克,大约1.35*10^12焦耳,折和电能37.5万千瓦时,对于一个百万人口级别的城市而言,每个人光身体发热就有100瓦的功率,大概相当于吸收该城市4个小时人体的发热量

对于一座典型的消费城市,人均耗电功率1千瓦,这些冰大约能吸收20分钟的人类电器产生的废热,如果考虑到城市的工业设施的话,这些冰仅仅能吸收几分钟的热量,注意到,人类工业城市经年累月的产生大量废热也不过能提高气温1-3度,这些冰对城市气象会有一定影响,但是对城市气候影响约等于0,很快就会融化成水

另外补充一点,对于一座典型的城市,城区面积在平方千米量级,1000吨的冰铺开仅仅相当于毫米级别的降雪,对于城市气象的影响可能会类似上海初冬季节的小雪,没有后续的冷源的话,只会让气温短时间下降两三度,然后很快恢复


能斯特已经证明了无法通过有限的循环达到绝对零度,被称为热力学第三定律。


问题没有意义,绝对零度大约为-273.15℃,在这个温度下,粒子没有热量,也就是说粒子在这个温度下停止运动,也就是说你能无穷准确的知道粒子的位置,这是被量子学所禁止的,应为你违反了测不准原理 还有根据热力学第三定律,一个冰箱不可能达到绝对0度,所以这个绝对0度冰块是被禁止生产出来的,因为它违反了物理定理


大概能让热岛效应略微降低一点吧。

这块冰完全熔化需要吸收的热量大约相当于87500度电---一座城市几分钟的耗电量罢了。


别说100万,就是10万人的小城市也不会有多大影响。首先冰块会在瞬间炸裂,所以你的1000米高没有意义。


看了楼下许多回答,有这样算,有那样算没一个说到点上的。

1000方水就是1000吨,知道大气的质量吗!一块100m*100m面积的大气其质量达10万吨,是1000方水的100倍,也就说你只能把方圆一百米边上的空气降几度。不要小看你看不到的大气。前面说的10万人已经高估了。


什么也不会发生变化,因为没东西能造出绝对零度。也没有绝对零度的冰,甚至没绝对零度的物质,在绝对零度时,物质就没热运动了,一切粒子无动能了,连凝聚力也没了,散开成无形,那来的冰。

退一步讲,-270o冰吧,1000立方算个啥,周围一立方公里(1000000个1000立方),降温1度,完全可使冰变为沸水。

那1o你还不如云遮住太阳感觉变化大。


建议去看看大刘的《混沌蝴蝶》


在城市中央撒点水都能改变局地气候


话题终结者来了,先告诉你,没啥变化

高中物理题啊,计算一下吧

要把大象装冰箱(划掉)要把冰完全融化并让水与环境温度一致,总共有三步

  1. 冰升温至 0℃
  2. 冰融化成 0℃ 水
  3. 0℃ 水升温至 20℃

冰的密度是 0.92g/cm3 = 920kg/m3,1000立方米的冰块,质量就是

1000m3 x 920kg/m3 = 920000kg

冰的比热容是 2.1kJ/kg℃,920000kg 冰从绝对零度 -273.15℃ 升高到 0℃ 需要的热量是

2.1kJ/kg℃ x 273.15℃ x 920000kg = 527725.8MJ

冰冰的熔解热是 336kJ/kg,920000kg 冰化成水需要吸收的热量是

336J/kg x 920000kg = 309120MJ

水的比热容大约是 4.2kJ/kg℃,920kg水从 0℃ 升温至 20℃ 需要吸收的热量是

4.2kJ/kg℃ x 920000kg x 20℃ = 77280MJ

所以全过程需要吸收的热量是

527725.8MJ + 309120MJ + 77280MJ = 914125.8MJ

假设这些热量全都由 1000 个 2kW 的家用热水器提供,这个热水器需要工作的时间是

914125.8MJ / (2kW x 1000)

= 457062.9s= 126.962h

也就是说,1000 个家用热水器,连续工作 5 天多一点产生的热量,就足够把这块冰化为无形了,考虑如果热水器是间断运行,那再加几倍户数的热水器就好了

哦对了,至于那些水,估计这 5 天里也被这些人家给用掉了吧

100万人的城市,算每户4人,25万户,不差这几千户人家吧

满意么?

此题终结


又算错数量级了(...老毛病了,已改,但不影响结论)


一千米的冰根本就承受不了自己的压力,他会坍塌。


绝对0度。空气会液化,凝固,体积塌陷。

1个抽气机。0气压。

就说不吸收土地,只吸收空气。

5面接触空气。

500平米,1个大气压。

单每秒可以吸引多少空气呐?我们看看1秒钟,空气再1大气压下能走多远。

1立方空气,按1KG算,10^5牛。1秒后速度是,10^5米,可以走0.5*10^10米,

远大于标准大气压下空气力传播速度314m/秒。

5个面每秒有5*10^2*314 立方米的空气被吸走。

建个模型:

第一秒:314m内空气被抽走

第二秒628m空气受影响

赤道4*10^7米。

也就18个小时。整个地球大气受到影响。


我用我发现的个人观点回答问题。就是一对输入和输出两性时间统一温度体积,都是一对两性时间物质空间的正中时间统一标准系统模型。如果有一份和城市上空间容量相反温度的正中时间统一标准容量空间系统,那就是空间温度降低一半的正中时间统一标准系统原理模型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