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定居加拿大,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你要怎么定义「放弃国内的一切」。

换句话说,就是你国内有什么?你在国内有事业吗?有生意吗?有关系网可以往上爬吗?有大家业继承吗?

如果答案都是否,那你在国内也是近乎一无所有,也就没什么「放弃国内的一切」了。无非是你适应不适应加拿大。

我的建议是,你先思考一下「你在国内你到底有什么」。说句不好听的,思考一下你父母都有什么,他们在国内能给你什么。

很残酷这个社会现在就是拼爹的。你拼死拼活寒窗苦读好不容易进了三桶油,你会发现你周围都是石油子弟,到了要上升的时候你再怀疑人生就迟了。

你的人生,除了科技行业外,绝大多数地方还是拼家庭资源的。


这个问题只有题主自己才能回答。

这次疫情国内做的是很好,但是加国虽然烂泥扶不上墙,但是这么多西方国家中,目前也不是特别夸张。至少加国亲华,拒绝歧视华人。

题主在国内长期工作过么?感受过令人窒息的996? 是在几线城市发展? 什么时候生娃? 现在海龟已经不火了,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海龟,不知道题主是否藤校毕业,好奇这个工资会有多少。在安省的我来讲,工资饿不死人吧,税后二十万人民币差不多,朝八晚五,医保社保不用担心。国内缴税也要啊。

再说,谁说加拿大就只有多伦多温哥华,附近有很多小城市好么? 房价虽然日益见长,可是比不上国内啊。我家三线沿海小城市,一套房都要两三百万,在我这个安省的村,可以买到三四室独立的别墅,自带后院。你觉得贵么?疫情乱也是乱在多伦多,我们这些村也都还好。

虽然我也老觉得想回国,想过一下五颜六色多姿多彩的生活,但是这是人之常情。因为不满足,所以老吃著碗里的看著锅里的。加拿大养老和教育孩子会比国内的经济负担小很多。题主应该和老公商量,说不定,可以两国家互换呢?中国五年,加国五年?

祝题主幸福。


移民不是一时冲动,是需要与自己的家人沟通,与对方沟通。

题主在这个问题前有设立一个前提,那就是「放弃国内的一切」。真的有必要吗?

移民加拿大并不一定是好事,但是有时候人总是逃不过真香定律。移民加拿大不代表不能回国生活,这个还得看你自身想要发展的方向了。

况且从婚姻角度来说,夫妻双方也应该有商有量,可以选择暂缓或者现在国内也支持外籍人士来华,你可以选择让他过来呀。离婚不是解决问题方式和手段!


国内蓬勃发展在10-15年是毫无疑问的,15-18年是靠全民996支撑的,19-20年现在搞不清楚,可能会靠国家发钱继续支撑

我觉得之前的答主回答的非常到位,你在国内工作过吗?

像我们这种在国内工作过多年再出来加拿大的,能深刻理解两地生活的区别,所以我不愿意回去,而身边确实有很多小留学生,毕业以后羡慕国内的多姿多彩和蓬勃发展回去了的,现在有多少后悔的,多少享受的,我也没继续关注(不过时不时看朋友圈,福报是免不了的)

你这个问题基本换一换就是要不要跟不愿意回国的男友分手,这种问题就多了。现在说实话,离婚也不是什么事,我觉得你考虑的时候可以把这个放一放

我觉得你可以跟老公协商,在国内再多待一阵,比如一年左右,之后再回头看自己的想法,决定怎么做

最后再多说一句,加拿大在这次疫情中,做的好不好不多说,我感觉主要是人民不太重视,不过国内虽然总体控制得好,但是确实有很多时候忽视了一部分人的权益,不展开说了


其实理解题主的顾虑,因为多伦多的房价确实很高,和温哥华的房价一样「一骑绝尘」了。

多伦多物价也不低。

知名城市生活指数平台Expatistan 此前发布的加拿大各地物价清单排行显示,多伦多的物价指数在全加拿大排名第一,排名第二的是BC省的温哥华。

加拿大各个城市的生活消费水平各有高低,虽然和美国的消费水平相比,加拿大已经算是良心价了,但对于年收入一般的家庭来说,日常开支依然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举个例子,在多伦多的快餐店里点一份巨无霸套餐或类似的套餐,需要花费差不多11加币,在多伦多打车( 以8公里为例) 需要花费22加币左右,一个普通区域45平米的公寓月租金需要1429加币,这是18年的数据了,现在应该有变化。

多伦多和温哥华是加拿大房地产市场投资占比最多的两个城市,房价也水涨船高,尤其是近几年华人、印度人、阿拉伯人等海外新移民买家的涌入,导致这两个城市的房价比加拿大其他主要城市上涨了不少。

如果是在多伦多、温哥华等物价指数靠前的城市工作生活,扣除房租水电和各项日常开支以后,光靠工资收入,能存下来的钱依然是比较有限的。

点击下方链接,了解加拿大有哪些移民项目:

多伦多有点像国内的北上深城市,属于典型的高收入、高消费城市,就业机会多,但同时也伴随的竞争压力。

加拿大BMO银行去年发布的一份加拿大劳动力市场排名中,温哥华、多伦多的排名并不理想,排在前五名的分别是首都渥太华(安省)、魁北克(魁省)、汉密尔顿(安省)、埃德蒙顿(阿省)、温莎市(安省)。

可以看到,BMO银行还特地跟2013年的排名进行了对比,排名虽然有所变化,但不变的是,多伦多和温哥华都未能跻身前五榜单。

这已经可以说明,多伦多可能确实不适合那些想体验慢节奏生活和低压力的人定居。

国内有人逃离北上广深,加拿大也有人放弃温哥华、多伦多等大城市,选择去别的城市定居生活。

对于想移民到加拿大的朋友来说,我建议,初到加拿大,可以选择一些就业压力较小、移民申请通过率较高的城市,这样既有助于早日落脚加拿大,也能积累一定的工作和生活经验,完成移民过渡。

比如,加拿大政府近两年给予高度支持和关注的大西洋海洋四省:新斯科舍省、新不伦瑞克省、爱德华王子岛省、纽芬兰与拉布拉多省。

点击下方链接,了解加拿大AIPP移民项目:

加拿大移民部上个月公布的2020-2022年移民计划(Immigration Plans)推出了一些欢迎新移民的重要举措,包括:

计划把大西洋四省移民试点计划(AIPP)变成永久项目,每年的配额增加至5000个;

促进偏远及北部移民试点项目和农业食品移民试点项目的发展,解决特定行业的劳动力短缺问题;

保证家庭团聚类移民的配额;

减少移民申请的审理时间,提高快递服务和客户服务等。

加拿大政府会著重增加偏远地区、农副产品行业等试点项目的实施,解决加拿大人才流失、劳动力匮乏及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为此,加拿大政府计划将AIPP变成永久项目。

不难预料,加拿大大西洋四省移民试点项目将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和追捧。

联邦政府和大西洋四个省份在2017年3月的时候共同推出了AIPP试点项目,由于这个项目的申请条件简单,门槛较低,刚推出受到很多人的关注。2018年申请量暴增,导致配额早早用完,联邦政府又新增了500个配额。

另外,这原本是一个为期3年的试点项目,但去年3月,加拿大政府宣布,将原本试行三年的AIPP项目延期到2021年12月。如今又计划将AIPP打造成永久项目,充分说明联邦政府对此项目的重视超出了预期。

点击下方链接,评估最适合您的移民项目:

为什么推荐大西洋四省移民试点计划?除了有政策扶持,申请要求低,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有助于提升新移民的就业率。

WES(World Education Services)一项针对影响新移民就业率关键因素的研究报告表明,来加拿大之前在食品服务业工作的技术移民的就业率最高,为96.2%,其次是制造业(85.8%)、信息技术(85%)、金融服务业和银行业(80.8%)以及企业管理(80%)背景的移民。

AIPP正是一个雇主驱动的联邦移民试点计划,旨在帮助填补大西洋省份永久性劳动力短缺,支持外国公民永久居留。

另外,根据加拿大移民部统计数据,截止到2019年2月25日,大西洋地区有1896名指定雇主(designated employers),这些指定雇主提供超过3729个工作机会,已经有超过2535人通过该计划获批成为加拿大PR,即将前往或已经登陆加拿大大西洋四省。

哪些人适合AIPP项目移民加拿大?

1、设计师

2、厨师—移民加拿大的香饽饽

3、文职

有人可能会疑惑,文职也能申请AIPP移民加拿大吗?

是的。

AIPP只要是加拿大国家职业分类(NOC)里属于O,A,B,C内都可以申请。

O类,管理类(部门主管,经理等管理人员)

A类,专业类(医生,会计,工程师等专业人才)

B类,技术类(水电工,厨师等技术人员)

C类,劳工类(清洁工,护理人员,司机等工种)AIPP项目申请条件也很低,也是这个项目火爆的原因之一。

点击下方链接,评估您是否满足加拿大AIPP项目要求:

只需满足:

1.高中以上学历;

2.最近三年内至少一年的工作经验;

3.大西洋省份指定雇主的全职工作offer;

4.职业属于NOC中的O,A,B,C类;

5.具备一定的英文能力,最低CLB4以上。

随著AIPP项目的运行越来越成熟,移民官在审理案子的时候也会以更加专业、严格的态度来审核。

而且,移民政策也可能会调整。比如,去年大西洋四省雇主担保移民就发生过变动,移民局要求,从2019年5月1日起,申请人在申请工签之前要满足语言、教育及工作经验的要求。

随后,当地政策进一步收紧:新不伦瑞克省暂停酒店和餐厅类职业的申请人。

同时,该类别下的认证申请中的雇主不再被核准,已认证的雇主将无法再担保该类申请人。

为了避免计划被打乱,建议有意向的申请人尽早行动。

加拿大并不是一个贫富差距特别大的国家,福利待遇非常好,所以不管是在大城市还是偏远地区,生活肯定都是有保障的。而且相比温哥华、多伦多等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海洋四省的生活反而更有返璞归真的意境。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