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時間公元755年爆發了安史之亂,唐朝從此由盛轉衰。那麼安史之亂是偶然的還是必然的呢?


之前一個個人模狗樣的吹大唐「兼容並包」、「民族融合」、「萬邦來朝」,一到安祿山這裡全都現原型了,就沖這點也要給安胖子點贊,手動狗頭~


必然的。安史之亂的根本問題在於唐中央對於槍杆子已經失控了,只是在眾多的槍杆子中找平衡。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唐外患過於嚴重,必須在邊境屯以重兵,而唐朝此時的經濟方式和生產能力,政治結構等客觀原因,無力支付和負擔邊境龐大軍隊的後勤,只能默認和允許軍隊在當地自籌糧餉,而邊境長年累月的戰鬥中,軍隊的人事權力也漸漸的喪失,這樣的結果就是唐廷當時設計的十大軍區也就慢慢的演變成了十個獨立的王國,有著獨立的後勤保障體系,獨立的人事系統,唐廷的中央政府只能在這裡面苦苦的找平衡罷了。時間長了玩脫是必然的。


發生重大變革是必然,安史之亂是偶然。

同期

東亞中國發生安史之亂。

751年,中東的阿拔斯家族干翻了來自於阿拉伯半島的伍麥葉帝國,相比之下,我大唐還有半條命在實是不錯的結果。

吐蕃這一階段,宮廷內亂。個人以為安史之亂給吐蕃續了命,此消彼長。

歐洲,751年,矮子丕平篡位,墨洛溫王朝滅亡,加洛林王朝建立。東羅馬帝國期間發生破壞聖象運動,倒也不算什麼大事,此處不表。

草原,稍早一些時候,回鶻等部干翻了突厥,成為草原主要派系。

印度,有一個波羅王朝(750年-12世紀)據說一度統一了北印度,這個不熟。

東非阿克蘇姆帝國,不熟。

由上可見,地球同期各地不同程度發生了政權更迭現象,猶如蘇聯解體、南聯盟解體內戰、西方殖民地體系奔潰等。所以,發生變亂是必然的,是否會這麼慘是偶然的、人為的。


唐朝衰落兩大關鍵節點,安史之亂偶然性多於必然性,黃巢起義必然性多於偶然性。


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是盛極而衰,盛極而衰的原因是中樞控制力的下降,中樞控制力的下降則是唐玄宗一系列錯誤政策所導致。

首先,因為好大喜功而對多個方向同時用兵,結果導致兵力不敷使用,並感到府兵不堪戰(適合防守的府兵當然不適合他老人家動輒爬雪山過草地的遠征),於是一方面採納張說建議,停府兵番上改募彍騎、長征,建立越來越龐大的常備僱傭軍,另一方面大量使用胡騎和少數民族將領,戰區越來越廣大導致節度使的出現和固定化,常備兵的體制化加重了政府負擔,而大批胡將的出現又留下不安定的叛亂和割據隱患。

其次,張九齡罷相後朝廷吏治開始崩壞,李林甫、楊國忠等為鞏固權力刻意讓親王遙領、邊將久任,以免立功將領入朝為相擠掉自己,這一方面讓忠於朝廷的邊將因無法獲得更高升遷而抱怨,另一方面也縱容了跋扈將領的格局和生異心。然後又鬧出了大清洗和「野無遺賢」,連糾錯的機會也失去了。

第三,本來大量養兵和增設機構就已經導致財政負擔加重,然後唐玄宗和楊國忠兄妹還窮奢極侈,劍南、吐蕃等方向的浪戰損耗嚴重,生生將財政拖垮。

第四,本以是厝火積薪,危機四伏,楊國忠還為了爭寵和排斥異己激變安祿山,冤殺安思順,結果釀成安史之亂,安史之亂不但讓唐朝中樞控制力更加下降,而且立功將領和降將都在亂後廢墟上建立起割據之勢,朝廷無力彈壓只能綏靖,這又反過來讓朝廷財力、兵力更加不足,只能用藩鎮來對付藩鎮,即便獲勝朝廷也幾無寸土錙銖之入。

在這種情況下一個政權自衰而亡只是時間問題,而藩鎮、朋黨、宦官、乃至安史之亂等都不過是上述錯誤政策所引發出的後果罷了。

而且國家內地承平日久,安史之亂爆發,安祿山進攻滎陽,滎陽守軍都是臨時拼湊的當地百姓,一聽叛軍金鼓之聲,只見城牆上守軍互相擁擠躲避,還未接戰已經摔死很多人。唐末黃巢進軍關中,唐神策軍出征,該軍其實是空殼,多為市井之人掛名軍籍,臨戰到悲田病坊雇乞丐流浪漢冒名頂替,敵軍擂鼓,神策軍當即瓦解。

唐將荔非守瑜在安史之亂中安祿山克滎陽,所向披靡,唯有在罌子谷遭到荔非守瑜伏擊,考慮到部下皆是市井之徒且早已魂飛魄散,此戰可能是荔非守瑜一人單挑安祿山大軍,他佔據高處,蹲而射之,連殺百人,甚至射到了安祿山戰車前,安祿山只好繞道谷南而過。荔非守瑜箭射完後投水自盡。

杜佑《通典》就寫到


我國家開元,天寶之際。

西陲青海之戍,東北天門之師。


玄宗朝後期,大唐的各項體制制度發展(稅收、土地、軍事、政治、民族等)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倒退,弊病叢生,即使沒有安祿山,也會出現張祿山、王祿山等等人物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