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立肯定不是,應該是一小半自立,一大半是眾將代天下人的「擁立」。

唐玄宗執政四十多年,先明後昏,長期重用奸佞,最終釀成安史之亂的大禍。戰爭爆發後,又錯估形勢,枉殺忠良,丟失兩京,將自己的無能、無恥徹底暴露在天下人眼裡,威望已經降到了執政以來的最低點。面對叛軍兵鋒,他又逃亡蜀地,毫無收復失地的打算,天下人對他已經徹底喪失信心。作為皇帝,他實際上已經喪失了統治這片土地的合法性。

在這樣的背景下,太子李亨機緣巧合(估計也是有意的)離開了唐玄宗。擺脫了猜忌心極強的父親的掣肘後,他迅速向著唐軍主力所在地(靈武)開去,顯示了自己整軍平叛的決心,立馬得到了人們的擁護。再加上他太子地位的天然光環以及人們對唐玄宗的強烈失望心理,眾將擁戴他即位幾乎是順理成章的事,既可以加官進爵又可以激勵天下人的戰鬥意志,利人利國又利己,何樂而不為?

表面上看不合法,但在危機情況下出現這種情況,並不違背正法。


執著於正統二字的人,常常糾結於此,難以理解。殊不知,正統是取得合法性的途徑。合法性才是關鍵。什麼是合法性?就是社會擁護,人民(指有發言實力的選侯)贊成,這是最高準則。取得合法性不是只有正統一則。

非常之時,必有非常之勢。天下既倒,人心飄移,有能力有決心重新團結各路諸侯組織政府,就具備了最高合法性。太子李亨就具備了這樣的合法性。儘管他稱帝不符合正統程序要求。

當時軍心民心已經不再歸玄宗,肅宗能站出來,承擔政治責任,就已經贏得了軍民歸心,擁有了最高合法性。

延伸一下,很多人不明白政治頂層人物的約束。雖然古代皇帝權力很大,但是對應地,他承擔的政治責任和決策責任也很大。一旦他的決策導致了嚴重後果,軍心民心和政治版圖會重新劃分,對應地他的實際和名義權力都會受到威脅。輕則大權旁落,重則部下造反,有性命之憂。罪己詔都是不得不發。

玄宗在當時已經處在這樣去政治氛圍中,天下是他搞亂的,雖然在馬嵬坡殺了楊國忠縊死楊貴妃,想把政治責任推給他們二人,但是應該是不成功的。這件事反映的是,當時官僚體系軍隊系統都是把這筆賬算在玄宗名下的,他在事實上已經權威喪盡。他的政治生命受到重大挫折,或者不客氣一點說,已經結束了,剩下的是如何退場。

如果這時候李亨不站出來稱帝,就會有很多軍頭和諸侯站出來,雖然未必會明面上造反,但是實際上割據是免不了的。如果西北軍與東北軍自行講和,劃潼關東西分治,不是不可能的。

所以形勢要求太子必須站出來承擔政治責任,這是當時最優的選擇。玄宗也是成熟政治家,對於形勢也很清楚,很快追認了肅宗之位,這才勉強保住了天下。

對歷史應歷史地看,也應現實地看。


當時是什麼情況?安史軍連破兩京,京軍邊軍死的死,傷的傷,皇帝被迫西逃,狼狽不堪。整個大唐王朝已經有傾覆的危險了。對於一個已經快要困居成都的唐玄宗來說,擺在他面前只有兩個選擇了:

1、捏著鼻子承認了肅宗,交出皇帝的權威,做個吉祥物般的太上皇。好歹上位的是自己的兒子,自己以後還有還駕京師的希望,但是想重掌權柄那是不可能了。明英宗那是極特殊的情況,一來英宗代宗是同胞兄弟,復立在宗室和政治上不存在阻力,二來最重要的是代宗沒有兒子。

2、堅決不認肅宗,認為他是篡位。那他就尷尬了,西北一個篡位的肅宗,東北一個叛變的安史軍。肅宗團結了西北邊軍,安史軍原是東北邊軍。由於玄宗的錯誤政策,唐朝早就頭輕腳重了,禁軍在潼關覆滅之後,玄宗就無兵無將了。那麼他靠什麼奪回權柄?高力士?西北邊軍已經用行動做了政治表態,如果玄宗不放棄,那等待他的是更多的羞辱。


肅宗登基這事兒在唐朝的最高權力交接史上都不叫個事兒。太子於社稷傾頹之際繼承大統,挽狂瀾於即倒,這完全符合天下人的願望。

咱大唐又不是沒出過被兒子架空的太上皇。


皇帝身份被承認,一般有兩個角度,一是合理性,二是合法性。具備這兩個緯度,皇帝身份就會被後來的歷史書通過《本紀》這一皇帝專屬的傳記名稱,予以承認。

李亨皇帝合理性。主要就是收復兩京,控制了安史之亂,扭轉當時的局勢。

合法性。獲得唐玄宗的承認。

當然,這二者在李亨身上,是互相依存的。


李隆基不承認就算,李隆基承認就不算,李亨到西北抵抗叛軍,大義上說得過去(社稷為重),差的就是李隆基的認證,如果李隆基不承認,勢必唐庭勢力會分裂(擁立李亨的西北前線武將,服從皇帝的蜀地和南方的重要財賦來源地),最大收益方當然是叛軍,李隆基在這個問題上還是做的很好,承認了李亨的地位,並且為西北軍隊提供了穩定的支持。


因為他打贏了安祿山,唐代後半截的歷史都是李亨和他的子孫們書寫的。

如果是安祿山的大燕贏了,史書肯定會寫李亨纂立,偽稱唐皇,狂背犯上,後被我皇擊殺於陝地,死無葬身之地。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