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取代李世民,那麼李世民呢?去李大的位置,成為嫡長子,直接封太子?哈哈哈哈,簡直太棒了,完美

好吧,我理解題主是要把李世民弄沒了,李建成出李世民的風頭,收李世民的功績。

那麼來吧。

既然YY對象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要以已知條件為基礎,不能憑空修改他的指數,不能說李大取代了李二就具有了李二的能力和性格,對吧?所以以下展開,都對應曾經發生過的事。

1

李大13歲(取代4歲李二)時,相士對李淵說:公有貴子,年將三十可濟世安民。李淵想了想,兒子都這麼大了,再改名太晚了,還是接著叫建成吧。

以下取代的時間節點都是單點,沒有串聯關係。只要一次,就game over,不會有下一次機會。

2

李大25歲(取代16歲李二,以下請自動減9歲)雁門從軍救駕,見突厥勢大,主張割讓忻州以北(對應李大初為太子即議廢豐州割讓給突厥)。主將雲定興抓住李家把柄,參了李淵一本,天子解圍後將李氏父子以賣國之罪下獄問斬。然後就沒有唐朝了。

3

李大27歲,隨父在太原,密招豪友,為起義做準備,沒招到幾個人,太原人也不喜歡他(對應李大在河東潛結英俊結果赤手空拳跑去太原,河東成了最堅定的抗唐堡壘)。李大派心腹聯繫豪友,心腹向忠於朝廷的王威、高君雅告密,李家逆謀敗露,被朝廷剿滅(對應仁智宮變,李大的心腹告變)。然後就沒有唐朝了。

4

李唐起兵了,南下走到賈胡堡,適逢大雨不止,糧草不繼,又傳言劉武周勾結突厥欲抄後路攻打太原,李淵下令撤軍。李大提出不可(歷史記載是李大李二共同主張),李淵不聽,下令左軍先行(沒了李世民,李淵身邊只有李大一個兒子,姑且算左軍都督是姑爺柴紹吧),李大率右軍殿後,李大是孝順兒子嘛,遵從了。李唐義軍撤退途中,軍心渙散,逃走了一部分,回到太原,即使還能再次出發,晚了幾個月,長安可能已經有主。然後就有個以太原為都的北唐割據政權。

5

唐軍攻打霍邑城池,李淵與柴紹從北面佯攻,李大率一支騎兵從小道繞到南面埋伏。接戰後,北面進展順利(歷史上挫敗是因為李大墜馬),李大按約定作為奇兵從後殺出,城中矢下如雨,李大中箭墜馬(歷史上李二在這裡中箭,拔而復戰,李大么墜馬就沒再戰的記錄了),唐軍轉勝為敗,隋將宋老生未死,守住霍邑,阻擋唐軍前進。唐軍雖然不至於就此一蹶不振,也無法在五個月內勢如破竹入關取長安。然後有沒有唐朝就不知道了。

6

唐軍到達山西南部,河東城守將屈突通勇猛頑強,忠於隋朝,唐軍頓兵城下,西進受挫。

李淵開會商量對策,裴寂建議先拔除河東,以免腹背受敵。歷史上是李世民提出兵貴神速,堅決主張急速渡河,奪取長安,李淵綜合了兩人意見,留偏師防備屈突通,大軍繼續西進。

這一關,我就放水讓李大通過吧。雖然歷史上李大從未和裴寂針鋒相對(裴監可是李淵最信任的老基友啊),但是從李淵兩路分兵的輕重看,他是認同「先入咸陽,號令天下」的既定方針的,他家是「關隴貴族」嘛,基本盤在關中嘛。所以這一關就由李淵主持通過了,李大在什麼位置上無所謂。

7

大軍渡河以後,李淵命李大徇渭北,掃清長安周邊,為拿下都城做前期準備。

由於李淵的政治資本可作背書,並有平陽公主李三娘的大力相助,這個任務不難完成。過關。

8

李靖被推出問斬,沒有人高呼「刀下留人」。大唐帝國失去了一位潛在的軍神。

有人說李淵殺李靖是演戲,李靖配合地喊了句「你要成大事為何殺人才」算是服軟投誠,李淵就放過他了。其實不是,後來李靖從李世民的幕府出來參加南方戰事,李淵就寫密信給他的老同學、李靖的頂頭上司許紹,讓許紹找茬殺掉李靖。可見李淵是真的忌憚亦或記恨李靖,要沒有李世民護著,李靖早被弄死了。

而歷史上李建成曾收買拉攏李世民的心腹武將如尉遲恭、段志玄,並沒有跡象顯示他對李靖有企圖。那麼他會賞識李靖以致為他不惜違逆父親的心思嗎?李建成才不是這樣的壞小孩

(待續)


會遷都,長安會姓阿史那


發展?做夢吧!

——李建成贏,就意味著:繼續重啟 隋朝、南北朝 的輪迴...過不了多久,再次會有新的「瓦崗」之類的人起來,殺得滿天飛,民不聊生...


提問的人依然沒有明白:

重大歷史事件,從來不是單獨他們個人的問題。脫離當時社會格局和勢力基本盤談歷史人物,是耍流氓

——到隋唐這個時期,是「針對世家的持續化鬥爭」選取了李世民,如果沒有李世民,依然還有其他人。

——天下,苦「秦」久已!


相關閱讀

hwasion-如果你是李建成,該怎麼翻盤?

hwasion:如果把李淵換成朱元璋,李世民敢造反嗎?大家怎麼看?

hwasion:為什麼玄武門之變沒有毀掉李世民的形象?

hwasion:玄武門之變發生後,李淵為何沒有調兵鎮壓李世民?

hwasion:世家門閥的下場—博陵崔氏和清河崔氏的沒落?

hwasion:安史之亂到底是為什麼亂起來的?


突厥來了嚇得屁滾尿流要遷都,天可汗不要想了,估計北宋的歲幣會提前幾百年出現。

一代傳位好不代表以後也會好。南北朝內鬥兄弟父子相殘是慣例,體制使然,不是榜樣做好了以後就不會出現。


會遷都,納貢,說不定哪天李建成就去突厥跳舞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