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我最近对未来读博充满了一点点恐惧,又充满了一点希望,想了解妹纸们读博的真实状态是怎样的?特别是在国外的妹纸们~求分享,最近被知乎的博士贴有点吓著了~急需正能量啊!无论年龄,家庭,感情,学业,工作,等等的等等,都可以share,感激不尽~(我属于外向型人格,就怕读得变成了内向型了~哈哈哈)


2018-12-28

目前大四 博零在读 已进组搬砖

先占个坑以后再答~

2020.01.04 更新

直博的第一年快要过半。有同学和我说,觉得我读研之后没有之前快乐了hhh

说一说最近的体验吧。首先我觉得读博这件事情和性别没有很大的关系,同等的智力劳动和时间付出,一定几率的收获。要说与以前的不同,大概是延迟满足这四个字。

本科的时候玩的时间可能更多,很少有需要延迟满足的时候,付出也很快就会变成收获。而在博士阶段,需要几个月甚至一到两年的努力,才可能会有能实质化的收获满足感(比如paper)。在整个努力和积累的阶段,部分时间我们是能体察到自己的提高的,但也会有更多的时间,由于不能经常得到外界/自己的肯定,PhD student很容易陷入到一种迷茫的状态。而为了更专注、更快的得到学术上的产出,需要我们做一定的延迟满足。这大概就是所谓了「没有以前快乐了」。

2018年11月进组搬砖以来,经历过从0基础学Pytorch搬砖技能,阅读英文paper的不习惯,实验结果很差没有好的突破点的焦虑,长时间工作无法专注、难以合理分配大段科研时间的不适应;但也收获了2019年4月第一次投稿的紧张专注及经验,6月人生第一次ac的幸运与喜悦,和得到优秀毕业论文为本科画上一个圆满句号的满足感。应该说,在博士期间,情绪的低潮是常伴的,paper被接收/实验结果漂亮/idea work是间断且短暂的,但更多的还是持之以恒的付出、专注与努力吧。用五到六年的时间去专注一个小的方向,成为细分领域里面的专家,说不艰难是假的,但快乐与否,要看自己对它的定义是什么啦。

2020.02.14 不过节的更新

补充几点新的感受。

  1. 学会自我激励。由于很难短期(三个月甚至更久)获得来自外界(导师/peer/论文ac)的正向反馈,却要长期面对来自实验不顺利等各种压力与挑战,因此,学会自我激励是相当重要的一件事。一开始给自己设定小目标,而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从小事中实现正向激励,慢慢的摸索出自己的节奏。"PhD is not a race but a marathon", so pace yourself~
  2. 保持一定的social。研一上学期度过了又欢乐又黑暗的一段时光,科研与高学分的课业并 行确实有点艰难,但保持好心情也是保持科研效率的关键(?)不定期的和朋友玩耍(狼人hhh)能让你觉得黑暗前行中没那么孤独。大部分研究生的圈子确实会小很多,尤其到后期每天面对的就是组里的几个同学。但适当的保持对外的触角,也就不会发生题主所担心的外向型自闭啦。
  3. 学会给自己设置ddl。一个工作不能无限期的做下去,定一个稍微有些紧迫的deadline能帮助你更快更好的找到自己的pace。这里要感谢我导的push让我研一上没有白白度过,收获了人生中的第一篇a会~

还在路上,有新想法的话会继续更新~

2020.05.22

分享两点新的感受:

  1. 进入一个好的正反馈很重要。不管是做研究也好,投稿也好,在起步的初期要对自己有信心,自我预言的强大心理暗示能够帮助你实现这件事,从而进一步加强信心,实现正反馈。而反之可能会进入屡挫屡败的负面正反馈中。即使你对这件事情的结果并不足够有信心,"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 同时在面对失败时(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也要客观地接受这件事情并寻求破解之道,不沉溺于情绪之中。
  2. 刚刚被人问到关于未来发展的问题,提问者得到我的回答之后很惊讶,惊讶的原因只有五个字:「你是女孩子」(笑)。与其把自己限定在女性的性别角色里面,我认为更好的方案是去探索并认知自己的性格偏好是什么。传统的性别判定的底层逻辑可能基于一定的刻板印象,例如预设女性是更追求安稳的。但自己的人生,还是要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呀。毕竟,You only live once.


女博士,读的不快乐,没抑郁但是不远。我觉得读博是没办法欢乐的。做的课题很难,要上课,压力一直处在很大的状态。我现在回去见到以前博士同学,他们都说,姐你现在整个人变了个样,以前总皱著眉头不说话,现在毕业了感觉你总是乐开花。所以还是要做好不快乐的准备。但是你的性格不会变。


有!!!!万年知乎潜水,刚刚在搜「读博很开心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碰巧看到这题 今晚开心得不行必须首答一发 虽然严格来说我好像还不够格回答这个问题...不管啦

第一年lab rotation,刚刚和第一个要rotate的实验室的导师+同组一个二年级漂亮PhD小姐姐Zoom远程确定了一下课题,发现刚刚好是我想做的——不只是 「我看过老师的paper后觉得下一步应该这么做 然后发现刚好和老师想到一起去」 的惊喜; 而且是 「从初中起就很感兴趣的一个方向 历经岁月 如今终于到手了」 的 增添了时间加成的幸福感

这感觉很像 当初硕士转专业 第一年第一节专业课之后 老师课上讲英文再加上没有相关背景听得糊里糊涂 可是站在露台上往下看夕阳里来来往往的人 幸福感就像从泉眼汩汩往外流 一大堆听不懂的内容也开心到忍不住要在同样万年潜水的朋友圈发条动态 虽然人生本来是条波动的弦函数 可是那一刻还是恍惚有种「一切开始走上正轨 所有事情都变对了」的错觉(ps 硕士的科研其实有一点点艰难,自己找课题,为自己的课题找各种资源,找可以合作的教授和lab,联系各种厂商,感觉在提前训练自己成为未来的导师哈哈哈哈哈 不过回想起来超有成就感 而且也正是硕士的科研把我带到如今的路上~撒花

其实自己还挺笨手笨脚 硬要说出一点天赋也应该在文科而绝对不在工科 这个lab也不知道最后会不会留下 这个课题老师也说不知道可不可行只是一个想法 而且也过了自以为可以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幼稚年纪 再而且也早就想清楚人生一世没有什么值得大悲大喜 可是现在还是 超! 开! 心!啊

感觉知识比恋人更让人快乐,不知道怎么形容,后者更像人类小伙伴 一起玩耍 有时会因为虚幻而突然走神(当然优秀的恋人会潜移默化地让我们变成更好的自己也非常棒!) 可是知识是完全不同的 很踏实的 给人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到的幸福感的事物

额跑题了 题主不要怕呀 就把读博当成工作啊 领薪水做事情 最差的情况也只是晚毕业 晚毕业也只是领低薪水的时间长一点 这样一想是不是也没什么恐怖的[拍拍头] 而且答主之前读硕士时候班里同学基本都是博士(因为外国人喜欢科研一般本科毕业就直接读博了LOL) 遇见了好多超级好超级厉害的小哥哥 喜欢的小哥哥一脸专注帮你改代码or穿著正装挨得超级近站在你身边把presentation QA 难回答的问题通通拦下来解决的时候 智慧光芒和阿尔法气质帅到不行好吗!!!而且还有很多讲座可以知道整个大领域的前沿 总之很开心的啦


读博士快乐与否和性别关系不大。读博士的生活质量(即快乐与否)取决于博士选题的水平和博导在多大程度上帮助你。对于博士选题而言,提出问题即意味著解决了一半问题。以我读博士的切身经历来看,我周边的女性文科博士生的幸福指数总体上高于女性理工科博士生。当然,这可能和自身的人文素养有密切关系。


还有一年多毕业 物理材料女博士 表示读博很快乐 995 每天按部就班做自己的事情 课题研究也顺风顺水 最近在准备实验的收尾工作和论文的撰写 每天吃的健康 努力运动 喜欢画美美的妆 偶尔剁手买自己种草的东西 周日会放空自己一整天 或是去hiking 会给自己做好吃的 给自己理发染发 打扮的美美滴 一直坚信 读博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不会熬夜忙工作 也不会早起赶实验 一切都按部就班地进行~希望能顺利毕业 找一个好的组做postdoc


有,但是很少

博士同班的几个女同学,到毕业的时候面相明显看起来老了很多。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