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2到2013年陆续有5部蜘蛛侠,今年又上一部蜘蛛侠,为什么像蜘蛛侠、绿巨人、钢铁侠等超级英雄多年来翻拍数遍,人们总是争相去观看呢?


按照蜘蛛侠第一代的拍法,拍个七部左右帕克身边的亲友基本上就全死光了。所以说哥伦比亚公司还是没洞悉到这点。


如同原作漫画有重启(重写起源、更新背景时代的价值观和文化梗)一样,超级英雄作为一个类型可以与时俱进地迎合不同世代观众的欣赏口味和需求,老人看上世纪的动画、影片系列、新人看近年的大制作电影系列,每个人都有最接近自己价值观感受的一个版本,而英雄所代表的核心正能量价值观念不变,这样就成了一个永恒的IP供创作者变著花样使用,减少完全创新的风险。

IP年轻化:

更年轻的观众需要更年轻的蜘蛛侠们

首先,「年长版」的蜘蛛侠越来越贵。托比·马奎尔的片酬越来越高,后来两部的主演安德鲁·加菲在《血战钢锯岭》之后也是冉冉升起的巨星,片酬肯定少不了。这就要求剧组像当初用加菲换掉马奎尔一样,需要培养更「实惠」的新星。年轻版蜘蛛侠「物美价廉」。在《美国队长3》里由彼得·帕克扮演的小话痨版的蜘蛛侠备受大家欢迎,这也更坚定了剧组的信心。

其次,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走进影院,他们或许不具备太专业的观影专业知识,他们更看重青春元素和演员的颜值,更年轻的观众需要更年轻的《蜘蛛侠》。

另外,避免审美疲劳,需要新的视觉冲击。当然我们都有怀旧情绪,但是一代新人胜旧人,只要故事好、特效好,我们完全可以甚至期待有新的面孔来饰演心目中的超级英雄。就像克里斯托弗·诺兰搭档克里斯蒂安·贝尔,重新演绎《蝙蝠侠》巅峰;《绿巨人》换了三位主演,但是能力超群的浩克仍是很多人最爱。

最后,现在的超级英雄普遍年龄较大,在他们「退役」之前,需要接棒人。随著《哈利波特》各位主演年龄的增长,曾经呆萌可爱的哈利·波特再去玩魔法,多少没有小哈利那么惹人怜爱,《X战警》原班人马也为了拍续集不堪疲惫选择相继退出。培养新人,也是未来铺路。

人物接地气:

他是孩子,也是个英雄;虽是英雄,仍是个孩子

通常来说,人物的性格决定故事的发展。我们发现漫威的人物越来越接地气,不仅在影片中直接吐槽像美国队长那样教科书式的人物,主角还会充满欢脱与逗比的气质和吐槽力爆棚的能力。像这次蜘蛛侠的定位就是青春英雄,不像其他超级英雄,背负太多的责任。但也会遇到一些小尴尬,比如没有参加高中重要的比赛而被同学误会;在聚会半途离开而被朋友抱怨;暗恋的女生竟是大BOSS的女儿等等。

小蜘蛛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著各种单调乏味的超级英雄活动。如抓偷自行车的小偷、给老奶奶指路、维护社区治安等。与其他超级英雄比起来,彼得·帕克完整的人生经历设定也更容易让大部分普通人有代入感。读书,恋爱,工作,生活,除却打击罪犯不停进行冒险之外,他与你我别无二致。

因为除了他作为超级英雄的光环外,他仍然保持孩子的可爱和乐观,面对接踵而来的失败,他而毫无保留展现了他的不完美,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精良的制作:

科技英雄开启漫威宇宙之旅

谈到好莱坞影片,就不能不说他们的特效。前段时间的《钢铁侠3》,就能让人感受了一把黑科技:全息投影,人工智慧,仿佛这一切就是未来科技的方向。科幻这一元素被好莱坞玩得炉火纯青,满屏黑科技,但又不脱离现实。

这次《蜘蛛侠:英雄归来》电影中,蜘蛛侠除了大量还原漫画的造型之外,也展示大量从未出现过的黑科技:滑翔翼、机械可动眼、克伸缩制服、蛛网榴弹和小型蜘蛛侦察机,以及与钢铁侠一样的智能AI系统。

彩蛋文化:

有仪式感的吸金法则

漫威电影的彩蛋吸金法则就是这样,铺垫一箩筐,迫使你坐等下一部、再下一部。

看「漫威宇宙」电影,等彩蛋是仪式。彩蛋从一个变成多个,再到后来完全不知道彩蛋出现在何时。

纵观漫威的超级英雄系列电影,他们的「彩蛋」有三大优势:

第一,揭示或者补充一些电影中原来没有的因素或情节,连接各部相关电影;

第二,构建独立而有关联的世界观,加强大家对电影宇宙的认知和感触;

第三,有留白的补充,脑补的空间让人回味,鼓励观众形成以「彩蛋」为核心的自发讨论。

像本片的彩蛋就很有意思。不仅是近年来与该系列关联最少的一个,而且分工明确:第一个为下一部铺垫,第二个调戏你。而隐藏在电影中的数十个彩蛋,成为了网友津津乐「扒」的趣事。


因为人们总是相信会有超级英雄呀


因为任何人带上面具

之后都是超级英雄


因为现实世界的不公不会消失


分析市场都是浮云。。因为当初漫威没钱各种卖版权的时候。。。跟sony合同写著要是7年还是6年Sony不拍蜘蛛侠电影,版权回收。同样可以参考神奇四侠。。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