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共情抱持的技術促進來訪者的退行,讓退行的來訪者在諮詢師的抱持中獲到療愈」,這種治療方式採用的什麼理論,針對什麼問題的來訪者,這樣的治療方案有什麼風險?需要注意什麼?

當來訪者已經知道這種共情和抱持是一種治療手段後,它還具有治療效果嗎?


簡單說幾句。

1. 我第一次了解「抱持」這個概念,是從這篇文章開始的。感覺很親切。

花火:抱持?

zhuanlan.zhihu.com圖標

2. 不見得被冠以「抱持」名義的行為就是好的。

我遇到過以「抱持」為名對來訪者PUA的,合理化諮詢師的自戀的,或者發蠢浪費來訪的時間和錢的。挺多。

特別是,知乎著名CAPA七百塊吉祥物,過去經常表現出「抱持就是把來訪當作寵物養」的態度,有夠噁心。

3. 我正在讀這本《心智化臨床實踐》的第七章說創傷治療。有如下敘述:

以上內容從第207到209頁。


這是精神分析中,客體關係流派的治療觀點之一。

客體關係流派三位立派大佬:克萊因,溫尼科特,費爾貝恩。溫尼科特認為,退行是治療的必經之路。

來訪者在治療關係中退行,心理狀態退回到童年時期,心理上將治療師體驗為父母。

治療師作為治療關係中,來訪者心理體驗上的「父母」,為來訪者提供的互動體驗,不同於其早年童年經歷過的父母養育方式,而是一種溫暖、適度等良好方式回應來訪者,既能滿足來訪者的情感需求,又不會讓來訪者感到侵入、過度依賴而妨礙獨立等。

這個過程,需要治療師能「抱持」來訪者的反應,既不無動於衷,又不會過度捲入。好比兩個刺蝟取暖的故事:既不會刺傷,又能取暖。

精神分析的另一派自體心理學立派祖師,科胡特提出過治療師要「不帶敵意的拒絕,不含誘惑的深情」,與「抱持」有些類似。

對來訪者退行的抱持,讓來訪者體驗到不同於早年的經歷,獲得「矯正性情感體驗」,從而產生改變。我個人認為,「矯正性情感體驗」通過產生新的突觸連接,在大腦神經層面的變化,是治療改變的重要機制。

說明中涉及一些精神分析專業術語,可能大家聽起來有點暈。我試著舉個例子,簡單說明。

假如路人A,小時候的成長環境,每次表達負面情緒,都會遭到父母指責、呵斥為軟弱、愛哭鬼、惹禍精等,A就學習到有負面情緒是不好的,表達負面情緒是不好的。A對此形成根深蒂固的看法,和自動化的行為反應——不表達負面情緒。

A進入心理諮詢治療,有次無意表達了負面情緒,治療師沒有像其父母早年的指責方式,而是理解、接納,讓A體驗到表達負面情緒不是問題,可以表達負面情緒。

即使A成年後,早就理智知道有權表達負面情緒,可是習得的不表達負面情緒,已經成為自動反應。當在心理諮詢治療中,來自治療師提供的抱持體驗,在感受上經歷過,表達負面情緒也不會受到指責的新體驗——在神經生理層面產生改變——才會推動心理行為層面產生實質性變化。

這個過程不是一次抱持就產生,而是治療師持續提供抱持,營造的關係氛圍,產生療愈效果。


解釋完了,說我的看法。這樣的觀點,對治療過程和效果,有一定的解釋性和實用性,但不是唯一的途徑。

即使精神分析內部,對於退行是治療的必經之路的觀點,爭議也很大,並非完全認同。有些甚至強烈反對,認為來訪者退行時,要將來訪者拉回成人狀態,而不是停留在童年狀態,阻礙改變。

抱持來訪者的退行,對治療師的要求很高。好比來訪者退行後,需要的抱持是一件加厚羽絨服,治療師只能提供一件T恤的抱持,結果來訪者凍得不行,再次受到傷害。

國內很多半桶水都不到的所謂精神分析/動力取向從業者,根本沒能力抱持來訪者,卻總從童年經歷回溯來訪者問題,鼓勵退行,這是很無能又缺德的行為。題主問的風險和注意,這是很重要的方面。

CBT在這點上要好很多,減少把治療師自己作為工具,即使一個半吊子CBT治療師,對來訪者造成的傷害也小些。

我不是否定精神分析治療。我認識的一些精分/動力取向治療師,有很靠譜的;我自己也接受過精分取向的督導師個督、團督,學習很多。

我否定的是學點皮毛瞎用精分,侵害來訪者利益的不靠譜從業者。

題主問如果來訪者知道共情和抱持是治療手段,是否還有效。如果原本起效,不會因為知道而無效。

這不像看電影,或猜謎,知道答案便無趣。

共情和抱持的療效,在關係氛圍帶來的感受過程。這個過程促進了新的突觸連接,在神經生理層面積累改變,進而體現為心理行為層面的改變。

我最近在看的一本心理治療英文書,談到從DNA、蛋白質的微觀變化,到心理行為層面宏觀變化,理解心理治療,我比較認同。


「退行」是經典精神分析里就很重要的——這在高頻諮詢里比較容易發生,一開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每周七天,然後改成了六天,現在最少也要每周三次的在躺椅上的自由聯想才行。只不過現在絕大多數來訪者已經不願意這麼做了,倒是給諮詢師做個人分析,或者諮詢師要通過哪個認證會需要徵集這樣的來訪,所以現在想學高頻分析,弗洛伊德還是比較重要。

也是為了促進退行發生,之前的諮詢設置里有過諮詢期間不能換工作、結婚、離婚甚至姓生活的條目,不過最後都失敗了。

這裡的目標主要是為了讓「無意識意識化」,在退行的時候人會有更少的防禦,呈現的也更多是無意識的內容。所以對應的,諮詢師也要足夠中立和剋制——這很容易讓我想起祈禱或者懺悔的場景,諮詢師在這種條件下也很容易被神化(信教的人可能體會更深,把精神分析當信仰也行)。另一方面就是療程很長,需要來訪者投入大量的精力和錢,我估計現在除了那些家裡真的有礦的,也就要認證的諮詢師會這麼做吧。

然後還有大量「不可分析」的病人:來諮詢了,但是無法進入自由聯想的狀態。我自己感覺就是:能長期進入自由聯想狀態的人,已經在心理上能對周圍環境產生足夠信任的感覺,這對很多人來說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所以適用範圍大概就是一小撮人格穩定,有點問題又不愁生計的人吧。而且諮詢師可以更省事,容錯率還很高。

比較強調「共情」「抱持」的是溫尼科特,和這兩個概念相關的是「再養育」的問題:很多人不是童年有創傷或者養育環境不好嘛,那就在諮詢里重新被養育一遍吧。溫尼科特的「小豬豬」的案例就是典型,化名「小豬豬」的女孩子從2歲開始到5歲,一共諮詢了12次。全是她想來就來,她和溫尼科特的對話詳細地寫在書里了,有人說溫尼科特的註解太少,讓人不知道他在幹嘛,我的感覺是溫尼科特可能在意的是他對一個孩子的再養育,而不是理性上的技術問題。

極端點的情況是,有人實驗過,找到一批病人和諮詢師,讓病人們在沒有外界壓力的環境下生活,而且諮詢師隨叫隨到。只不過實驗因為很多病人情況不斷惡化、社會功能受損而被叫停了。

很多人對「共情」這個詞具體指什麼還是有爭議的,在我看起來總體上是:把自己置身於來訪者的視角,並和自己的感受待在一起。這和來訪者真實的感受是有差異的,諮詢師不能代替來訪者的表達,而是通過互動讓來訪者自己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感受。

「抱持」一開始是指母嬰關係,不是說母親要做到完美,而是做「足夠好的媽媽」或者「60分的媽媽」。既能關注和理解孩子、不斷調整,也要有「恰到好處的挫折」,在不斷被破壞的過程中修復兩個人的關係,並面對新的問題。也需要母親能照顧好自己的感受,能享受兩個人的關係。

以上這些概念其實都不能當成一種技術去追求,只能在諮詢的過程中自然呈現或者來訪者自己體會到:追求退行,好像諮詢可以無所不能,會破壞來訪者本來面對問題的方法,也很容易成為諮詢師貶低、輕視來訪者的詞;追求「共情」「抱持」,會讓兩個人的關係變得虛偽,來訪者會覺得更不安全,諮詢師會覺得更難受和不自然。風險除了來訪者本身的規律,也主要在於諮詢師自己僵化的態度。


不知道是什麼理論,聽起來怪怪的,像是某種借用了精神分析中的部分概念、自創的雞湯理論。創造者可能自己也搞不懂「抱持」是啥意思。

「抱持」不是擁抱!

「抱持」(holding)這個詞被濫用得很嚴重。它的本意,是母親對嬰兒的一個動作,就是把孩子抱在懷裡,讓TA有一個安全的、寬鬆的、但也是被約束的環境;孩子可以動來動去、可以好奇地看這個世界、可以和母親有親密的互動、甚至可以對母親有一些攻擊性的行為,但不至於被掉在地上去。

就是這麼一個簡單動作,每一個媽媽都知道怎麼去「抱持」(holding)她的嬰兒。但是每個媽媽可能也都困惑過怎麼「抱持」她的嬰兒。因為你抱太緊了,TA不舒服;你抱太鬆了,TA有可能會不安全。總之這是一個微妙的互動。

換到諮詢的情境里,這個辭彙有了象徵性的含義。諮詢師不是去「抱」來訪者,促進來訪者「退行」,而是為來訪者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讓來訪者有機會去自由表達;同時,諮詢師也設置這個環境的界限,讓來訪者不至於跑到界限以外去。

也就是說,如果說這個象徵情境中有「媽媽的懷抱」,那也是這個「溫暖、寬鬆、自由、但有邊界的諮詢環境」等價於「媽媽的懷抱」,而不是「諮詢師的擁抱」等價於「媽媽的懷抱」。

「抱持」不僅僅有溫暖的、共情的部分,也具有邊界的含義;所以,「抱持」並不一定促進退行,也有可能制止退行。

諮詢師對於界限的設置、必要的時候對於「制止」的使用,同樣也是「抱持」的一部分。如果沒有這個部分的話,相當於我們沒能夠「holding"住懷裡的那個小嬰兒,任由TA隨意亂動,結果TA就有可能掉到地上去。


刪了,都過去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