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可以,除了蛋黄,因为蛋黄难消化。记得每次只添一样东西,等宝宝适应了再添新的品种。


可以米糊,土豆泥,南瓜泥,苹果泥,香蕉泥,红薯泥


可以从米糊开始吃,添加奶粉来冲,慢慢的可以添加点蔬菜,蛋黄,肉类


足月儿满 6 月龄后,母乳或配方奶粉仍然是重要的营养来源,但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其对能量以及营养素的需求,必须引入其他营养丰富的食物。

婴幼儿胃肠道等消化器官的发育、 感知觉以及认知行为能力的发展,也需要其有机会通过接触、感受和尝试,逐步体验和适应多样化的食物,从被动接受喂养转变到自主进食。这一年龄段婴幼儿的特殊性还在于父母及喂养者的喂养行为对其营养和饮食行为有显著的影响。

喂养建议

1

继续母乳喂养,满6月起添加辅食

建议婴儿继续母乳喂养,并可持续到2岁或以上。

WHO和香港卫生署也均认为应坚持母乳喂养到2周岁或以上。美国儿科学会建议母乳喂养应至少持续到婴儿满1周岁。

2

富含铁糊状食物开始,逐步食物多样

婴儿最先添加的辅食应该是富铁的高能量食物,如强化铁的婴儿米粉、肉泥等。在此基础上逐渐引入其他不同种类的食物以提供不同的营养素。从泥糊状食物开始,逐渐过渡到固体食物。辅食应适量添加植物油。

注意:每次只引入一种新的食物,逐步达到食物多样化。引入新的食物时注意观察有无食物过敏现象。添加新的食物,建议观察2~3天,如适应良好就可再引入一种新的食物。如在尝试某种新的食物的2~3天内出现呕吐、腹泻、湿疹等不良反应,须及时停止喂养,待症状消失后再从小量开始尝试,如仍然出现同样的不良反应,应尽快咨询医师,确认是否食物过敏。

3

提倡顺应喂养,鼓励但不强迫进食

耐心喂养,鼓励进食,但决不强迫喂养。鼓励并协助婴幼儿自己进食,培养进餐兴趣。进餐时不看电视、玩玩具,每次进餐时间不超过20分钟。进餐时喂养者与婴幼儿应有充分的交流,不以食物作为奖励或惩罚。父母应保持自身良好的进食习惯,成为婴幼儿的榜样。

4

辅食不加调味品,尽量减少糖和盐的摄入

6月~12月龄的婴儿可以从天然食物中获得钠,主要是动物性食物中获得。建议保持食物原味,不需要额外加糖、盐及各种调味品。1岁以后逐渐尝试淡口味的家庭膳食。

强调婴幼儿辅食不额外添加盐、糖及刺激性调味品,也是为了提醒父母在准备家庭食物时也应保持淡口味,即为适应婴幼儿的需要,也为保护全家人的健康。

5

注重饮食卫生和进食安全

整粒花生、坚果、果冻等食物不适合婴幼儿食用。以不同工具(如刀和砧板)处理生和即食/熟的食物,生熟分开。

按照需要制作辅食,做好的辅食应及时食用,未吃完的辅食不宜再次未给婴幼儿。多余的原料或制成的半成品,应及时放入冰箱冷藏或冷冻保存。避免油炸、烧烤等烹饪方法,减少营养素的流失。

6

定期监测体格指标,追求健康生长

体重、身长是反映婴幼儿营养状况的直观指标。

每3个月一次定期监测并评估7~24月龄婴幼儿的体格生长指标有助于判断其营养状况,并可根据体格生长指标的变化,及时调整营养和喂养。对于生长不良、超重肥胖,以及处于急慢性疾病期间的婴幼儿应增加监测次数。


先吃米粉啊,七八个月吃各种蔬菜泥,八九个月才吃的蛋黄。一岁之后开始喝粥,慢慢的添加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