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核威慑一向建立在迎击后报复的概念上,报复的目标主要是以对方的城市目标为主,并且我们的核结构中没有战术性质的核弹头,综上我认为美国若对我使用低当量战术核武器,我国一可能使用相同损害级别的常规武器进行反击(反击目标可能是军事目标,也可能是城市目标,不过鉴于美国使用低当量战术核武器攻击我国的军事目标可能性更大一些,所以我国的常规反击也更有可能是针对军事目标),二可能使用少量的战略核武器对城市目标进行还击。

为什么我国不发展战术核武器呢?

这主要还是因为我国和美国对于核武器的使用理念不同,我国的核武器由于提出了「NFU」政策(即不首先使用),因而实际上等于放弃了用核武器进行主动攻击的权力而仅仅保留了吓阻别人对我进行核打击的权力,这等于说我们并不追求打赢一场核战争(核武库数量实在有限),而仅仅谋求事前吓阻和事后报复。

而美国在冷战时期即发展出了打赢核战争并限制自己的损害这样的核武器使用概念(当然这并不排斥美国核武器也有吓阻别人进攻的效果),这种理念需要更加多元和灵活的核力量结构体系,这也是美国发展多种类别多种当量核武库的原因,一个是在核战争打起来后可以自主的控制规模和类型,避免核战争纵向升级,另一个是在彻底升级为全面核大战后也能快速凭借数量与质量获得胜利同时尽量减少自己的损失。

为什么说我们是「迎击后报复」?

这是因为我们的核武器平时处于一个非常低的预警姿态,并且我们对升级预警姿态十分谨慎,我们的弹头和载具是分开保管的,这样一方面会提升我们核武器日常的安全性,但另一方面也会面临在对方先发制人对我方进行第一次打击时的生存性大大降低这一问题。这也是我国的军控学者在计算我国核武器生存性时倾向于保守计算的原因。很多人说我们核武器毁灭美国一次和美国毁灭我们十次没太大区别,这个说法客观上是有些问题的,因为由于我们并不会主动进攻,所以我们的核武器一定是在遭遇进攻后才会使用的,而如果面对美国的先发制人全面进攻加上先进的导弹防御,我国不会有太多的导弹能打击到对方的城市,这种情况会不会减少我们的威慑力,这才是我国学者担心的核心问题。

报复目标为什么以城市为主?

传统军控理论认为发展counter force(打击军事目标)性质的核武器是为了打赢核战争,因为这种能力作为报复能力是非常不划算的。而以城市为目标则在某种程度上彰显了我没有先发制人与打赢核战争的意图,而仅仅只有报复的意图,这与我们的「NFU」是一脉相承的。

所以说核战略里边确实有很多比较骇人的东西,对我个人来讲我希望核武器再也没有被任何国家派上用场的一天。


投桃报李 x

投桃报大西瓜 √


核报复,不可能有第二种反击


怎么反击我不知道。反正结局是世界毁灭。


只要使用,甭管当量多少,直接就是核平了。

相当不恰当费例子(想不出来更好更贴切的了)A男和B男老婆偷情,被B男逮个正著,但A说他们这是第一次,且A男是个快男,就几秒钟,更且,没有那个体内,你说B男是不是就原谅了????

国家也是一样,肯定有啥用啥往死里揍啊,且我国又不是没有核武器,更且,我们还有世界上现存最多的氢弹呢!


美国会像中国道歉,表示误射,然后赔巨量的钱,不然美国就会被全世界孤立


其实国内无需理会核弹来自哪国,只要有核袭来,只管全部往米蒂打过去,最多剩下少许应对其它可能敌人。首先,集中火力才会有更大效果。其次,米蒂有八成以上可能是幕后黑手而我们节省时间避免遭受更大打击后失去反击能力。其三,减少米蒂挑拨他国可能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