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的討論問題,別一上來就是韃清不配和大明沾邊,拜託了 .


湊個熱鬧,就說兩點。

1、「無使朕負殺叔父名」是真·野史段子,不可信,別把建文當傻子;

2、建文為了對付朱棣還是做了些準備的:

三十一二年三月,允炆以都督朱忠調沿邊各衛馬步官軍三萬屯開平,王府精壯悉選調隸忠麾下,王府胡騎指揮關童等悉召入京,調北平永清左衛官軍於彰德,永清右衛官軍於順德,以都督徐凱練兵於臨清,以都督耿瓛練兵于山海,張昺布置於外,謝貴窺伺於內,約期俱發。(《奉天靖難記》)

而玄燁汗撤藩的時候各種迷之自信,「上念藩鎮久握重兵,勢成尾大,非國家利,又三桂子、精忠諸弟皆宿衛京師,諒無能為變,特允其請,徙藩山海關外。」「三桂乃長驅陷辰、沅、常德,自走荊、江,五千里無只騎攔截。」


就沖康熙捨得下死手這一點,朱棣基本上就沒戲。建文倒好,逼死好幾個叔叔,輪到朱棣的時候倒開始懷柔了。


你把康熙弄去解決建文問題可真是大材小用了,老朱都已經把路鋪好了,你就是把嘉慶弄去都能解決靖難,問題是在於建文迷之操作而不是在於靖難和朱棣難以解決。


怒答一發,所說全錯!

你這話說的,一看就沒仔細看歷史,但凡建文帝有點殺心,叔叔也不會過了長江。當時整體實力對比絕壁是建文帝佔優啊,就算朱棣兵臨南京,也沒有絕對把握能拿下的南京城的,要知道這城市可是老朱花了多少心思搞得,堅城不是吹的,若是採取堅壁清野的策略,堅守上個把月,盛庸的部隊只要南下,朱棣基本大勢已去,再加上各地勤王的部隊還不在少數,朱棣真的可能要命喪南京城外了。

畢竟當時朱棣兵行險招,在山東朱棣碰了不少鼻子灰,若不是建文帝怕背上殺叔的罵名,估計朱棣在江北就玩完了,正是明白其中奧妙,軍事卓越的朱棣才得以繞過山東,直下南京,在加上李景隆等一干人的神助攻,這才完成了一項風險極高的投資啊。

想想吧,一支軍隊,離開北京,直撲南京,遠離自己的大本營北京,拉長了補給線,中間還有盛庸鐵鉉大軍,只要南京不投,堅守住,中路盛庸一旦截斷其補給線,來一個南北夾擊,朱棣完犢子了。可是,歷史就是出人意料,就和姜維當年一樣,若不是劉禪直接投降,蜀國還是有撐過去的機會的,而且蜀國當時那麼弱,都有機會,何況建文帝手握那麼大的優勢呢?

這一切怪不得別人,只能怪建文帝自己,人不狠,位不穩啊!

然後,說回問題,把建文帝換成康熙,康熙是什麼人,離我們最近的雄主啊,14歲親政就已經開始謀劃除掉鰲拜了,14歲啊,基本是個初中生啊,這心機,建文帝是比不了的,從滅三番,平台灣幾件事上看,哪一次不是這位爺極具眼光的用人和調配啊,而且在危機時候,敢親征,這份膽魄就強了建文帝不知道多少倍。

別說後來成年的康熙,就是讓未成年的康熙去,估計朱棣也就只能成為藩王了。


如果你稍微了解下三藩怎麼平的,台灣怎麼收的,准格爾怎麼收拾的,沙俄怎麼打的,恐怕就不會問這個問題了


我始終就一個觀點,皇帝不是單純一個人,而是背後要有個支持他的統治集團。

康熙能平叛成功,除了個人素質因素以外,他有個相對建文朝不一樣的比較團結,忠心的政治團體在支持他,如果八旗滿洲權貴出了個和他唱對台戲的親王之類的,你看康熙不下台?

建文帝失敗的原因,有建文帝本人個人政治素質不如老油條朱棣的因素存在,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建文朝廷在民生,經濟治國上面並沒太大過失,不然怎麼解釋朱棣哪來那麼多錢折騰?

建文朝最失敗的地方就是建文帝沒有妥善解決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問題,藩王問題只不過是最激烈的一部分問題而已。建文帝秉承的是洪武帝以來有意識打壓武將勛貴的政策,而對燕王的戰爭恰恰是需要這些武將勛貴的支持。

有一句話「飛鳥盡良弓藏」,替建文帝平叛的那些武將勛貴也不是傻子,洪武帝以來就是故意打壓他們,建文帝的文官政府色彩更濃厚,他們是沒有多少好處,只不過朝廷正統的名義在那裡,不得不替建文帝賣命;然後,即是平叛成功了又能如何,西漢七國之亂的平叛功臣,如竇嬰,周亞夫幾乎都沒好下場,這個歷史先例在那裡。所以這些武將勛貴實際上是在朱棣和建文帝之間耍流氓,玩平衡。那為什麼,後來建文失敗了,實際上要從戰略角度看,靖難之役,朱棣一直是弱勢,建文帝到靖難之役後期的調兵選將的水平實際上明顯提高,提拔了大批像盛庸、鐵鉉等原來的中級官員上來,這種水平與康熙在平定三藩後期提拔大量像張勇,趙良棟之類新將領差不多。這樣一來,那些原來的武將勛貴就會覺得更是地位不保,如果打贏了,建文帝必然要椅重像盛庸、鐵鉉這些平叛戰爭脫穎而出的軍事新秀。這個時候的朱棣自然看透了這些武將勛貴的心理,於是雙方一拍即合,共同坑了建文帝一把。武將勛貴可以保有原來的地位甚至還能搖身一變為開國功臣一樣甚至更重要的「靖難功臣」。這才是朱棣為什麼不敢殺功臣的真相,他成功的水分在那裡,心裡清楚得很。

這也是為什麼後來朱瞻基要御駕親征朱高煦的真相,誰知道會不會有人也是李景隆為代表的武將勛貴(建文叛徒)第二?事實上,朱高煦造反就聯繫張輔,這說明什麼問題,聯絡朝中武將勛貴是個成功的套路(側面證明了這個套路被朱棣當年確實用過,還很成功)

結論:康熙空降到建文帝上也沒戲。

朱棣最真實的歷史面貌:腹黑到了家,被吹噓的軍事成就掩蓋了超級厲害政治才華,以及確實是朱元璋後代裡面最有坐得住那個龍椅的能力的人渣。


靖難成功是建立在建文和李景隆的一系列迷之操作上的,但凡這哥倆有一次靠譜,老四多半就跟後來的寧王一樣了。


康麻子雖然當不得一個聖字, 但也不是泛泛之輩, 你這就好比問一個雖然不是學霸但也考了個 985 的學生去小學考數學能不能考滿分一樣


問題根源不是打不打得過的問題。

朱棣與建文,實力相差懸殊。

建文最重要的不是如何打朱棣,而是整頓內部,對關鍵的大將和其他藩王,皆加以撫慰。

古代帝王術中,有一項叫父與子,必是一文一武。

是何原因?

先貼一個本人之前的一篇短文

原文鏈接:

參謀將軍讀西漢帝王更替表?

mp.weixin.qq.com

讀西漢帝王更替表有感

漢初帝王與年號

漢初帝王大致有高祖劉邦&>惠帝劉盈&>文帝劉恆&>景帝劉啟&>武帝劉徹……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帝王執政時期的政治特色。首先,我們知道劉邦建立西漢政權之初因為連年戰亂,國家積弱,加之北方匈奴又異常強大,因此,漢初直至景帝幾朝基本實行對內休養生息,對外採取和親的國策。然而,即使如此,這幾個帝王執政風格仍有大相徑庭之處。比如漢高祖劉邦(包括呂后當政及惠帝時期)一生征戰四方,雖然與匈奴言和,對內仍在征伐各反叛部署,因此,這一時期可以看作是大休養政策下的「武政」;到了文帝時期,各地基本已經完成統一,真正進入「文政」時期;但到了景帝時期,由於聽了晃錯之言,景帝決定削藩,並平定「七國之亂」,這又回到了高祖時期的大休養小「武政」的特點;國力繼續提高,到了漢武帝執政的中期,中央集權的政治、經濟、軍事均達到頂峰,於是外征匈奴踏破賀蘭山闕,這是標準的以武治國;後來的昭宣中興,又回歸到了發展經濟的文治。

由此分析,執政一般遵行兩個原則:一、奉行大的基本國策(一般都需十幾年,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不等)不變;二、在大的基本國策大框架下適度變化,我們可以稱之為不足與有餘。

那麼,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

第一條應該比較容易理解,比如漢初的基本國策是對內休養生息,人都沒吃的了,怎麼交稅?所以先得讓老百姓活下來,徐徐圖之;對外和親,漢高祖劉邦帶著最善戰的軍隊,都搞不定的事,換你也沒戲,因此,得執行。

那麼,第二條有必要遵循嗎?有必要。因為他們可以通過正與反微調,你嚴刑,我就寬仁,你重農,我就重商!這樣有倆個好處,第一,人不能閑著,讓大家動起來,要不然就會懶散,就無事生非做壞事!第二,通過糾正上一代領導的小錯誤,增加老百姓幸福感的同時,也使現任領導樹立了威望,獲得擁戴!另外,這也是一個不斷試探的過程,我們可能也不知道究竟要休養生息多少年,因此,寧可冒些小的風險多次觸碰,這樣就能較準確地知道改變國策的時機。其實,這一條的智慧來源於易經的《損》、《益》二卦之啟示,我們知道「天不滿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就連天地尚有不足,何況乎萬物?因此,為了改善不足或多餘的狀況,萬事萬物有志於損有餘而補不足,才有了運行周天的日月星辰,才有了萬靈之長的人類在天地之間為了追尋永遠也到不了的幸福彼岸(人類沒有絕對的的幸福,比如我們能說有台電腦就是最幸福的嗎?可能還需要一輛轎車,還需要有不動產……隨著時間變遷,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斷變化)而生生不息,以及動植物的億萬年進化,這些的變化與進步又構成了易經的「天行健」,永動,永生,永變。而損有餘而補不足進步的過程中,又需要或這樣或那樣的物質、精神等諸多的條件輔助,比如植物需要水、土壤、陽光等。因此,易經又引入了坤卦,給予支撐。你看,小小的一個執政的原則就體現了易經的損、益、乾、坤四卦的大智慧。但如此一來,有了易經的解構與理論支撐,是不是又可以讓我們對很多事物理解的層次更深一些呢?

對於國家的重大問題,上一代帝王可能因為種種原因,迫切需要施以「武政」,那麼,到了下一代,或下一個時期,只要沒人眼看著就要顛覆國家這種危急情況,繼任者就應該老老實實安撫內外。

漢景帝削藩時機不成熟,所以,他最好的策略是繼續他父親政策就好。這個不是勉強的。

在明初時期,朱元璋太強大了,他做的很多事都十分過分,殺的太過了。當然,這並不能說他殺的不對。

但是,作為繼任者的建文帝,再做類似的舉動,就不合適了。

這裡有兩個根本原因:

1、沒有自知之明

記得漢初也有類似的例子:漢惠帝劉盈和相國曹參,一次漢惠帝問曹參:「相國,你為什麼啥事都不創新,凡事都是按部就班,照搬蕭相國時的策略呢?」曹參就說了,皇上,您覺得自己與高祖皇帝相比,誰更強?高祖。那麼,我和蕭相國呢?當然是蕭相國。

對啊。所以,我們當前最好的國策就是遵循他們制定的就好,國家需要休養生息,我們又沒有足夠的智慧推翻他們,就照著做就好了。

你看,這才是明白人。

建文帝集團呢?水平一般,還不自知,今天動動這個,明天動動那個。其實,他現在只要一動藩王,不僅是藩王害怕,將領們更害怕。

被重八真的嚇破膽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這句話真是太貼切了。

將領與藩王們由極度恐懼到心生厭惡,進而生出造反之心,這都是順理成章的事。

而朱棣被逼發起靖難,正好給他們一個睡覺的枕頭。他們樂不得暗助朱棣。

這就像曹操和袁紹打仗,他部下好多心腹都暗中給袁紹寫信,可謂是首鼠兩端。人心都是如此。

當然,這些人都是有頭腦的,只能暗中襄助,他們給朱棣寫信,其他內容我不清楚,但結尾必有句:我舉報了,我投誠了,請給我保密。立功了,不必獎勵我,我只要求,匿名,匿名,匿名,闊以嘛?

總結一句話,建文帝沒有自智之明,他不知道自己的軍隊是個什麼樣的狀況。但凡有這方面的考慮,別說朱棣造反,天蹋了都不怕啊。

2、年齡與歷練問題

歷史上,康熙十六歲除鰲拜被傳為美談。

那麼,我想問問諸位,他這樣做是不是冒險?

絕對是!

十六歲,你再聰明,智慧也是有限的,這裡萬中有一,清朝歷史就得改寫。

我們再看,朱棣發起靖難時,正值壯年,39歲,這對於一個以軍事才能著稱的藩王來說,正是最厲害的年紀。

建文帝剛登基一年,22歲。雖然說,也成年了。但論兵事,遠不及朱棣。滿朝文武,殺的殺,死的死,也沒有一個靠譜的帥才。

史書記載,建文帝多施寬仁這政,這也我在上面提到的倒是符合的。但注意,他在們也就4年不到的時間,對於國家大政來講,沒有十年,都不敢說有成效。

他在繼位不到一年的時間,就開始各種削藩。這純屬逆天而為啊。

正確的做法,等自己翅膀硬了,再正面剛。或者等朱棣老糊塗了,再打,放心,兒孫輩的能力一般都會極速退化,到時,勝算大得多。

以上


朱允炆的迷之操作沒有幾個皇帝能幹出來,能把極大優勢玩成自殺局,也是沒誰了。話說他一開始就把朱棣逮了,殺了囚了不都行嗎,幹嘛迷之操作呢?你看看清朝皇帝,哪個殺兄弟殺叔叔殺親戚手軟了?趁你病要你命才能笑到最後啊。


朱允文太水了……

換個問題:把康老三放到曹操的位置上,他能不能實現統一?相信這個問題下的回答會精彩得多,爭議點也會比較刺激、銳利。


明朝除了建文和英宗外,清朝除了同治和溥儀外,其他應該沒什麼問題。這本來就是飛龍騎臉的局。


不能,證明很簡單,要不是老吳歲數大了死的早,他早跑到大興安嶺去射兔子 去了


那就不會有靖難了,朱棣直接回南京養老就行了


放我在建文帝的位置上,都做得比他好,不是我自誇


個人認為起碼平三藩就比打燕王就難了不止兩個量級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