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魔幻现实主义」是一个概念,而不是一个命题。凡是命题皆由主项和谓项构成。

伪命题,尽管无法判定真值,但也应具有命题的形式。

所以,说「魔幻现实主义是一个伪命题」或「魔幻现实主义不是一个伪命题」都是伪命题,因为这样的说法既非真也非假,只是一个无意义的说法。


用对现实的刻板印象去看肯定觉得魔幻现实主义是伪命题,但是加西亚马尔克斯本人也说过他不喜欢魔幻现实主义这个说法,因为他写的就是拉美的现实,并没有什么魔幻的成分。这里所谓的「现实」并不是客观真实,而是拉美人生活于其中的一种特殊状态。所谓的「魔幻」,实际上是采用了旁观者视角的读者的体验。

拉美地区作为被殖民地经历了几百年的战争,从追求独立再到追求民主共和,长期处于动荡、撕裂、孤立之中,再加上殖民、印第安人、黑人等多重文化的交融,从而产生了一种特别的生活体验。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多拉美人对待民间传说的态度是认为确有其事。而里卡多·帕尔马的《秘鲁传说》这一拉美文学早期经典更是使得「传说」这一特殊形式具有了独特的风格,这同样对后来的魔幻现实主义有所影响。

我个人觉得,提到魔幻现实主义就只能想到加西亚马尔克斯和《百年孤独》不是什么好习惯。在一部分讨论中魔幻现实主义甚至成了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个人风格一样,实际上魔幻现实主义远不止这一种写法。拿我最近读过的书来说,阿斯图里亚斯的《玉米人》就是非常能体现另外一种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它吸收了很多印第安文化,不仅仅是神话,更将土著人的思维也融入其中,被认为是玛雅经典《波波尔·乌》的继承与发展。表面上看这部作品非常荒诞不经,例如其中的一大主线就是人与动物具有某种二元一体的神秘联系,但是放到印第安人的生活传统中,这就是他们的现实,作者是通过对这种思维和文化的运用来展现殖民时期印第安人的生存状态,他所写的就是普通印第安人所理解的。

如果这么说显得有点抽象的话可以试试从略萨的《世界末日之战》来理解,当然这本书不太算魔幻现实主义,但是这本书的写作手法是略萨拿手的多线写作,而且作者取消了单一的权威存在改用不同阵营的多声部表现来突出人与人的不理解。各方阵营都认为自己是在为真理和大义而战,其中最特殊的就是「劝世者」领导下的「甲贡索人」这一群体,他们坚信共和党要恢复奴隶制、搞种族歧视和宗教迫害,并认为「劝世者」是圣人,最后甚至把卧病的「劝世者」排出的稀薄排泄物当做是上帝赐予的甘露。但是在「甲贡索人」这一群体中也确实发生了很多有如神助的事件,这使得他们不断坚定了信仰,最终走向这样一个极端。而另一方面政府军则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坚信甲贡索人和英国势力以及保皇派相勾结,并在攻克甲贡索人的根据地卡努杜斯之后进行了种族灭绝式的大屠杀。另外还有无政府主义者等视角下的观点,就不细说了。实际上这本书很好地解释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原理: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导致历史的客观真相被掩盖了,只有各个亲历者的主观体验留存下来。又由于拉美地区人民的文化特质,这种主观体验在外人看来显得很魔幻,但是在那个年代的拉美人看来这就是现实。

话又说回来,还是用大家最熟悉的《百年孤独》举个例子。在书中有一段写到香蕉公司屠杀起义工人,用两百节车厢装了三千具尸体扔到了海里,然而马孔多的人却像遗忘了这三千人一样一如往常地平静生活著,只有布恩迪亚家族的那个人到死都在说「你要记著,那是三千人!」这段故事在现实中是有原型的,根据考证当时的报纸上写的是死了不到十人,而民间则有其他很多说法,马尔克斯少年时代对这件事很感兴趣,也进行过一些走访调查。后来有一版教材也采信了《百年孤独》中的数据,在注释中提到「据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考证,死亡人数有三千人」。这其实也说明在拉美地区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与现实的距离是非常近的,至少在主观上是如此。


有的东西,不好说,但又不得不说,那就得变著法说。怎么说哩?

甄士隐,贾雨村。


文学的特点至少包括:

1 虚构性,不像社会调查类论文要求必须基于真实情况,客观描述、分析。

2 非理性创作倾向,人文社科调查论文要求遵循因果逻辑,但文学创作自20世纪卡夫卡后非理性倾向愈加明显,19世纪现实主义则是严格遵循因果逻辑,即一份因产生一份果,但自卡夫卡以后,文学创作发生某种转向。


魔幻现实主义在文学上是有一个流派,南美马尔克斯那一类,指在现实主义基础上的超现实写作,国内模仿者也很多,80年代90年代初的莫言,苏童,韩少功等,都将之发展成开山立派的高度。不算伪命题,只是昙花一现,当下显得不那么流行时髦了,就像意识流、多声部叙事等,刚出来的时候光芒万丈,慢慢成为定式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


不管是马尔克斯还是马尔克斯的中国追随者都否认所讲故事的魔幻性,就像你和你的同事们午间聚餐说起从小到大发生的灵异事件,祖先的亡灵如何生活在你们中间。但马尔克斯的确开创了一种新的叙述方式,即他完全去除了叙述的边界——试想当你讲述一件奇怪的家族之事时,是否也同时向听者表达你的困惑、犹疑、半信半疑?那些口口相传的事,其实你并没有见过。在马尔克斯那里,没有半信半疑,雷梅苔丝说飞走就真的飞走了。这就是魔幻本身。


哈???这名词是伪命题?可能我文盲,我回去多看两本书。


不是内在的精神外放。

吉普赛人拿著磁铁,全村铁制家具开始颤动,其实夹杂了全村人的内心震撼激动好奇。

差不多就这意思

把精神写出来肯定是抽象的。

ㄟ( ▔, ▔ )ㄏ

完全抽象的非现实写作叫表现主义,比如卡夫卡,卡尔维诺,安部公房,事实上村上春树也是用过非现实主义创作,只是效果还是服务与他的剧情。

魔幻首先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的精神与现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