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代初华北治安对日本人而言可谓差到极点了吧?在北平城照样可以随便溜达的。

美国也一样,分为「治安区」,「半治安区」与「非治安区」。所谓美国治安差,原因是国人集体主义入脑,理解不了美国并不存在整体性的「治安」概念。

美利坚合众国实行种族区域自治基本国策,是由富人区,中产保留地,红脖子保留地,印第安保留地,黑人保留地,拉丁裔保留地,亚裔保留地组成的。所以在社会层面上,并没有一个整体性的「美国」。

比如说底特律黑人保留地这种比伊拉克还危险的地方,隔几条街就能是路不拾遗的富人区和中产保留地。。。。


美国治安好不好?分地方。

富人区治安好,贫民窟治安一坨屎;农村郊区治安好,城区反而治安往往不好。

去美国的中国人,看到的是好治安的地区,而且去美帝的中国人都会有一技之长,觉得(先不管最终会不会)自己会住到治安良好的地区,加上美帝还有各种其他好处,当然就愿意去了。

其实治安真的只是你需要考虑的多方面中的一个小方面,饮食、语言、文化、交友、你孩子将来不会说中文这些事情才是出国的朋友们需要多考虑的,因为我相信大家都会住进富人区不用担心治安:-)


有舍有得,有轻有重,都是成年人了,不能什么都想要。

你想要住大house,想拥有自己的大farm,想离邻居两英里远,那你就不能要求你家楼下有24小时便利店。你要是喜欢大house,就直接意味著你不在乎便利店,你不介意开半小时车去超市买一大堆东西。你要是那么看重便利店,你就去老老实实住studio。

你要是喜欢极端自由主义的社会环境,喜欢那种「完全的公民权利」,那你就不能要求政府禁枪,你就得积极训练,主动争取武装、珍惜武装,靠自己的暴力保护家庭与荣誉。你要是不喜欢武装,不喜欢糟糕的治安,那你就回中国,去日本,全民禁枪,治安好。代价就是放弃大排量皮卡和充分浪费的生活方式。

买定离手,愿赌服输。美国就是一个达尔文的天堂。你住著大house,又没有枪,不爱玩枪,只喜欢赚钱和用钱搞定安全,遇事息事宁人,然后被人宰了肥鹅,那只能说明你不配拥有大house。


美国各地区的治安和当地人口肤色的灰度值成正比。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美国的治安模式和中国完全不同。也许富人区和贫民区就相隔一条街,但大家一般都井水不犯河水,个自都有个自的精彩。有优秀答案已经提到,国人来定居的地方一般(或者最终居住的)都是富人区,有充足的治安资源、美丽的街景以及良好的学区。以下是我的经历。

上学的时候我寄宿在一个黑人家庭,传统上认为是比较危险的区域。然而即使是那样,我生活了 2 年多依然没有听到或者看到过任何枪击案等。我每天早上 7 点走路 15 分钟左右去坐公交然后换乘地铁,晚上大概 8-9 点回家,虽然街上人很少,但总体来讲治安没有想像的那么不好。

位于 Hyde Park 黑人寄宿家庭街景

后来去了在纽约,经济条件好了一些,住在 Brooklyn 的一个中产阶级区域,紧邻 Chinatown。按道理讲治安很乱,但在那里住了 2 年多依然没有听到或者看到任何的危险活动。

Brooklyn 中产阶级社区街景

现在在湾区,公司和居住的地方都是治安非常好的区域。基本上已经完全和电视上报道的那种枪林弹雨隔绝。

湾区中产阶级社区街景

所以你看,就像高票答案说的,在美国治安适合收入挂钩的,你完全有充分的选择权。只要收入到位,完全可以去治安非常好的区域。那些脏乱差可能一辈子都亲眼见不到。

住在好的区不仅治安好,各个方面都有优势。

  • 好的学区,上学不用操心
  • 社区形象好,前庭后院
  • 房子舒适,可以展开各种兴趣爱好

所以题目的假设都很有问题。由不正确的假设即使得出的答案恰好正确,大约也不是其真正的缘由。


治安可以用钱换的,你花得起就好,你花不起就不好。


知乎老传统,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美国治安好不好?

好。我在美国觉得很安全。没有人会在大街上闹,没有人会在公共场合争吵和动手打架。如果有,美国的保安和警察能在第一时间「物理」和谐你。一旦有紧急事件发生,无论是旁边的城市有枪击案,还是学校里有人丢钱包,所有同学都会收到邮件警告和心理咨询帮助。

美国治安好不好?

不好。我被乞丐要过钱,我的好朋友被三个人堵著要过钱,我们镇上还针对开豪车的中国留学生有过专门的系列案件。每过一两个月就会收到学校的邮件称,昨天半夜两点在哪个酒吧后街有一位女性被性骚扰,寻求证人。前几天Dayton发生枪击案,距离我以前的学校直线距离不到两公里。

所以说,美国治安好不好?好,也不好。

同理,如果有人问中国治安好不好?我也会像上面一样把中国的优点和缺点列出来。

同理,还有法国,德国,义大利,俄罗斯,土耳其,沙乌地阿拉伯等等国家。

中国用仅有的资源和基础,做到了全世界最安全,和平的国家,之一。这是我一直以来引以为豪的理由。但这不代表美国真的就是水深火热。


为什么要去美国?

美国是一个伟大而美丽的国家,有高山,有峡谷,有平原,有大海;有震撼人心的工业奇迹,也有令人痴迷的城市奇观;有四通八达的交通条件,有普遍便利的基础设施;还有善良友善的人民,先进发达的科学和蓬勃完善的经济。

为什么要回中国?

中国是一个伟大而美丽的国家,有高山,有峡谷,有平原,有大海;有震撼人心的工业奇迹,也有令人痴迷的城市奇观;有四通八达的交通条件,有普遍便利的基础设施;还有善良友善的人民,先进发达的科学和蓬勃完善的经济。

我爱美国,这是一个美丽的国家,我更爱中国,因为这是生我养我的土地。


很多答案把美国分为「富人区」 和 「穷人区」,富人区一片祥和穷人区堪比战区,这样的说法不完全对。

美国的乱是乱在大城市和大城市周边一些不可描述的人聚集区。在这些地方治安的确是很糟,只是但凡你是有一定学历有正经工作的人,这些地方和你是一点关系都没有。中国和美国相反,城里住的人多,越是市中心治安越好,但相对而言城郊结合部治安就不如市中心。但假设你住在市区里,生活半径也就是单位和家附近的这一圈,那城郊结合部的治安情况怎么样,和你也没什么关系。

比如离我家20英里的地方,就有美国东北地区犯罪之都美称的新泽西州Newark市。Newark和旁边几个镇比如East Orange或Elizabeth,都是乱区。新闻上只要说到那些地方,都是homicide。但Newark市我大概最近10年也就去了一次,参加陪审团,地点在Newark市内的法院,安全无比。至于East Orange,我从来就没去过。

我有不住美国朋友不太能理解什么叫作这些地方和你没关系。基本上就是说你要办的任何事,都不用去那些地方办。在国内因为大家住城里的多,因此总会有遇到我住B区但今天要去A区办事的事情,因为我要办事的机构就在A区,但在美国基本上完全没这样的事,你需要办的任何事,都能在避开乱区的前提下办成,除非你非要去乱区办。

所以对于大部分美国人来说,都不用住在富人区,只要你不住乱区,那些地方和你没有任何关系。乱区的战火也烧不到好区,因为坏人只是坏,一般不蠢,他去好区烧杀抢掠丢了命的概率远大于在乱区,美国人家里又没现金,入室抢劫冒那么大风险,可能只能抢台电视,回来还得想办法销赃,性价比太低。

当然这样也带来了副作用。你不住乱区,那里的治安你就不会管。每次美国有竞选都要谈到inner city的问题,就是说这些市中心堪比丛林社会的动物园乱象。只是每次都有说,从来没改观。因为住好区的人,根本不在乎乱区里面的人自己杀自己,而且由于好区治安好,虽然持枪率高,但也没街头枪战,所以好区居民对禁枪也兴致不高。住乱区的人整体上来说还是占少数,民主社会一平均,多数人都觉的乱不乱和我无关,就不会愿意政府把资源投入乱区改造。

所以到美国就住个正经一点的社区就行,都不用多富人区,治安一点不差


有些偏题,主要是攻击某位答主错误的数据统计和口嗨某个城市的治安状况 @一直住顶楼

具体到这个题目,原因很简单,美国的治安状况不像大家讲的这么差,很多东亚地区的治安也不像大家说的这么好(的确是好,有的是非常好,但不是网上吹嘘的那种「好」,那样的地方在现实中不存在)。

好的,开始打脸

很多人在讨论治安状况时经常引用的两个城市---上海新加坡

上海治安不错,新加坡更是好很多,但也并不像很多人胡乱吹嘘的那样。

上海

-先简单提下上海,很多人吹嘘的时候简直毫无理智,当他人指出错误后又开始「我们只是在比较,并没有说上海就是没罪案发生」,真的是这样吗?

在 @刘翔熙 知友2019年4月1号发布的一个答案」美国允许公民携带枪支,在发生枪击案的时候,有哪些反击的例子?「里,有一位Lion80知友是这么说的

54个点赞,在那个答案的其他评论中还有更多盲目吹嘘的评论,其他治安有关话题里的也不少,这个问题下的也很多,所以别说什么少数「友善度」才这么想。

-不谈小案子,只说说极其严重的恶性杀人案件,2018年6月徐汇世外小学砍杀幼童、2018年8月遛狗争执打死人,所以我不知道Lion82这位知友的好久是怎么定义的。

-其他更荒谬的言论都有,但找回复很繁琐,就不一一截图了,刘翔熙知友在治安相关话题下也写过几个答案,他从侧面应该也可以证明这么说、这么想的人不是少数。

新加坡 (号称亚洲最安全城市Top3,当然这没什么问题,的确担得起)

-上海也就罢了,新加坡那才吹得凶,经常还有人拿自己待了多少年出来说事,如果你在新加坡待了那么多年和社会还是脱节的,社会的生态环境、经济、政策、新闻啥的都不知道甚至连怎么检索更加真实的信息都不懂,那真是睿智啊

来!一项一项来,一个接一个戳破它!

(1)新加坡每年犯罪报告(真的有那么好?可惜,没有)

@一直住顶楼 知友引用的第一个数据,一个大错特错的数据,等于谣言,可能是BBC的吧?

Google检索资料听起来简单,但其实还是需要分辨的,因为很多资料会自相矛盾,有些资料简直错到离谱,所以需要多方检索再进行比对,那有人要问了,肥仔你个挫货怎么知道自己就对了?

嗯,这个问题好高深啊!可能因为我的资料来源于新加坡政府部门网站吧!

www.police.gov.sg/~/media/spf/files/statistics/annual_crime_brief_2017.pdf?

www.police.gov.sg

呐!基本的英文大家没问题咯,gov for what?police for what? sg for what? 真在新加坡待了多年的人在叙述罪案率相关话题时居然第一反应不是到坡县政府部门查询资料,嗯!很有趣哦!

我在」一直住顶楼知友」答案的评论里给出这个网站后,他为了掩饰其漏洞百出的言论居然又编造了更荒谬的言论

现在很多人不带laptop出门,因为laptop贵不过手机

-我看这位 一直住顶楼知友的自我介绍是「金融知识超强的码农,高新科技」,这个背景的人怎么会对Laptop有如此大的错误认知。这个不需要我at知乎硬体区的大佬们来打脸了吧?又是一个interesting的话题哦!

随便找一个网站,把Laptop的filter选项改成 Price from high to low,如果是gaming Laptop类型更不用比了,会比Smart Phone价格低?你拿最贵的那款Iphone来比都是个弟弟!而且高新科技码农居然只是简单的将Laptop类型分为轻薄与否,现在9012年了哦!Laptop是这么分的吗?难道不是分成Business、Gaming、Creator(这个倒是新出的类型)和一般的Laptop么?

-下面的回复更是无耻,我明明都给出了网址(只是没有把详细的信息截图喂到他嘴边而已),这位知友居然还可以倒打一耙说我只是口嗨?来!看谁在口嗨?

直接点击我上面给出的政府网址,会有一个13页PDF文件,我截取第一页(这个其实也回复了一直住顶楼)

新加坡待了这么多年不懂英文?2016年的Overall Crime Cases就高达33099件,按照在新加坡待了多年的「一直住顶楼」知友的说法,新加坡那是近半年内都没有任何case report的,任何哦!任何两个字是他自己著重强调的,不是我要揶揄他。

如果一直住顶楼知友说的是真的,那就是3万多案件都是在另外半年内发生的?NM这哪是亚洲最安全的城市,这是犯罪之都啊!

建议这位知友把那120-150天无crime case report的具体时间段说出来,好吗?这样我打脸更方便,大家都是知友我友情建议别选6月份,最近一单2016年6月份的杀人官司刚宣判,猜猜别的时间段。

(2)新加坡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嗯!谁来了一年以上还相信这个建议scan脑部(一年内可以原谅,因为网路上口嗨者太多)

一直住顶楼知友的谬论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错误资料来源

-首先我大坡县不说大排档,说煮炒档和basah,煮炒档也根本不需要占位的好吗?有menu给你看的。真需要占位的也就是basah和shopping mall里的Food court、Hawker Centres,几个比较知名的连锁大品牌是Koufu、Kopitiam、Food Republic等等。

这些地方你用Laptop、Smartphone、钱包占座???没开玩笑?还是你不能区分Keys Wallet holder和放Credit card的钱包。

-实际上各种餐巾纸、卡片、伞、装著非贵重物品的塑料袋才是占位神器,最多的其实是一个人占座,另外一个人去买吃,然后交换。港真10几年来真没见人在Hawker Center拿超过20新币的东西占座(除了我自己),也就是我这种流氓无产阶级才会在刚去Fairprice后把买的东西放桌子上占座。

刚来那几年还真有一次把Laptop留在图书馆,马上被工作人员提醒。要不这位一直住顶楼知友提点我一下,你看见用Laptop、handphone、车钥匙占座的是哪片区域或者在哪个shopping mall的food court?既然你说这是常事,那么就表示每天都有如此的情况吧!我明天就去那片实地考察、实地拍照好不好啊?

-再看回之前我截取的Crime Case report,2016年一年的偷盗案件就有14000多起,随便找个图

-哎呀!2015年1月到10月,这么一小片组屋生活区域就有38起盗窃被拘捕哦!这样的广告牌在新加坡到处都是,无论住在哪里,随便走去哪个商业生活区域都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你要笑死人!友情提醒,商业中心区更多哦!

显然,一直住顶楼知友这部分言论也是Fake,属于口嗨!

(3)新加坡治安到底好不好?那的确是很好

-新加坡的治安确实很好,最后个人感觉比北京、上海还要好很多,各种包含新加坡的安全城市排行里都是排行前位,以2019年举例。

-USA Toady Travel:排行第2名 (城市)

-Worldpopulationrevie:安全排行Top10 (国家)

-Japanophilia:排行第6名 (城市)

例子太多不举了,反正只要有新加坡的,排行基本上都在Top10,无论是从城市还是国家的角度,当然新加坡本身就是城市国家,旅居的国人都亲切的称呼其为坡县(无任何贬义)。

Low Crime doesnt mean no crime, 这句话相信在新加坡有过生活经历的人都不陌生,新加坡的治安确实良好,也确实有过面对4万块钱依然不动心将其上报警察局的,但网路上吹嘘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确实是假的,什么一年都没有多少案件更是扯淡了,每年几乎都有命案!你在国内需要注意的到了坡县后最好也不要放松。

(4)一直住顶楼知友的表演

-最后一次这位知友的回复,画风更加诡异了,除了强行挽尊以外,还吹起了自己在全世界都有多套房产,然后又表示自己不是在炫耀这个,我是完全没搞懂这是个什么逻辑。

一直住顶楼知友的表演

-反正只要一问到细节问题,详细资料的问题就开始耍泼打滚,哦!对了,拉黑我更是必不可少的步骤,除了一直说我在杠之外没有任何有效回复。

-我问他房产的大致信息,并不是什么HDB不好,Condo牛13这么肤浅啊(只有他这么无聊的人才想到这里去)!而是为了引蛇出洞,让他在吹嘘中暴露出更多的漏洞,因为无论是HDB还是Condo,新加坡都是有一些政策的,这个他口嗨起来容易穿帮的,虽然他之前的相关言论已经被攻击的一无是处了。

结论:

-检索资料谨慎些,别使用完全不符合事实的论据

-如果论据作假,或者没有基本的检索对比,那么你的观点为何毫无意义,即使观点相同我也要反驳你

-如果详细比对资料的反驳是杠,那我就是要杠死这些口嗨的人

-我有理并不是因为我待了10几年(比某些人更久),而是因为努力比对检索更为详细的数据、资料来源也更加合理。


The older I get, the less I listen to what people say and more I look at what they do.

— Andrew Carnegie

U know, people always vote with their feet.


很多人都说美国治安差,但我想说,这得看你住在什么地方了。

你要是住在富人区华人区白人区,大晚上一个人出门都不用怕。住贫民窟的时候就一点也不安全了。

这几个地方我都住过,刚来美国时,没啥钱住的比较查的地方;后来在美国找到了还蛮不错的工作,就搬到了华人富人区,完全是天壤之别。

住白人区的时候我去隔壁的小溪夜钓鳗鱼,大晚上走回家的时候还有洋人小女孩跑来跑去抓刺猬呢,遇见人打个招呼,谁住哪,什么工作,什么时候有谁会出来跑步你都知道。平时和邻居一起搞点烧烤,品品酒,玩玩狗,一起跑去钓鱼,其乐融融。

有时候青少年喝多了会到处惹事,开派对,但是也都是小麻烦。不过这种小屁孩的确会故意欺负其它人种,包括中国人。比如说大声骂你,按喇叭,向你扔鞭炮,酒瓶什么的。反正就是傻逼无聊干些傻逼事解闷。

隔三差五有喝醉酒的醉汉把车撞进了谁家,每隔两周对面就要吵一晚上,隔壁家垃圾堆著跟山一样,小孩脸上长满疹子,到处都是野狗,电线杆上挂著鞋,还有人的房子前面写著「我这没卖毒品」。暴力很常见。

出门遇到黑哥哥你就要小心了,有时候他看上你的鞋,缺几块钱买烟,都会来抢你,而且通常都是至少2-3个人结群,还带刀带枪,见到中国人还特别兴奋因为中国人有钱。住在那种地方人是要疯的,所以说某个地方特定人种的密集度达到某个程度,其它人种就会开始逃离了。这些地区最大的特点就是暴力,极度暴力,动不动就用枪用刀。

美国的贫富差距是非常大的,难以想像的大,比如说美国一个区可能全是几百万刀的豪宅,相隔不远的另一个区可能就没有一扇好窗户,5美刀就能出卖身体的妓女站街的地方。中国的穷人好歹只要努力就能养活自己,贫民窟真的是一日三餐都保证不上。而且欧美和中国不一样,乡下富人更多,市中心除了商业区之外都是穷人的土壤。

欧美国家过去治安的印象就非常糟糕了。按人口平均过去安全区非常少,而且也不是绝对安全,也会经常受到其它地方的流窜过来的黑帮份子的干扰,一整条街的别墅被撬也是常事。

不同的国家也有不同的问题,或者说,不同的贫民窟;美国黑墨,欧洲绿教难民,德国土耳其,西班牙北非,奥新土著。这些年「全球化」后社会垃圾更多了。特别是近几年欧洲的治安的前景也变得很不乐观了,而且在各种政治正确活动和难民潮的影响下国家主义甚至纳粹主义都更加盛行。

国内的平均治安很不错,而且对毒品还有暴力零容忍,还没有种族问题,这就已经甩了欧美国家的治安八条街了。

哦对了提醒一下,和华人交流随便说没什么忌讳,但是在国外跟洋人聊这个话题的话切记一定要用Socioeconomicly deprived 社会经济资源匮乏来表示哪个区比较烂,而且必须明确表示他们很可怜,要不然种族歧视的帽子就要戴过来了。

而且最新的道德标准是,监狱里某个种族特别多是因为种族歧视,不是因为他们犯罪率高哦,贫民窟也不存在,唯一存在的是白人对特定少数族裔的压迫,敢说不你就要被Antifa还有键盘侠追杀了。(来源:华人生活网)

再回到题目:在美国治安不好的前提下,为什么要去美国?

经济决定一切!!!


美国治安是看区的!

美国治安是看区的!

美国治安是看区的!

而且,基本能保证,只要你不是故意作死,那些区你一辈子都不用去。还有就算是危险的区,也有个概率问题不是。我在Detroit的midtown半夜步行去买过披萨。开车半夜横穿过Baltimore,去过完成没有管理的废弃小镇Centralia, 寂静岭的原型。依然啥事没有。就是个概率问题啊。至于我看到有说美国警察如何如何的,我交通违章被美国警察摁住好几次,感觉还不错,无论是严肃也好,幽默也好,可以感到很浓重的专业气息。

想回复我说我是在好区所以如何如何,然后balabala的。请看清楚,我就是说美国是分区的。并且我也想说,莫非只有你们说的破败才是美国,我在的是个假美国?

说句实话,感觉在知乎上说美国要完蛋都快成了政治正确了。然而事实情况是,就算说的都是真的,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离著C国完爆U国那天还差著远著呢。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美国不只治安差,还没有手机支付,没有5G,基建又落后,还枪支泛滥,出门散步分分钟被乱枪打死,经济已经衰落了,毕竟有中国这个发达国家粉碎机,打仗也不行,都是娃娃兵,我感觉美国其实已经在崩溃边缘了。要不是全球每年那么多人打破头都想拿美国绿卡,考托福考雅思,打破脑袋想拿美国签证,稍有点条件都送子女去美国,不是每天看著美国电影,用著美国设备,喝著美国饮料,做著美国人都生意,每天看著知乎,我都以为美国已经亡国了。

具体死亡人数数据来源

https://www.bbc.com/news/world-us-canada-41488081?

www.bbc.com

真的是枪杀四万啊,BBC虽然屁股歪,这个数字怎么瞎编嘛

至于我说平均数还可以,稍微微嘲讽一下嘛,为什么你们这么较真。

湾区bart垃圾桶见到尸体,奥克兰听到枪声,一年一次保留节目UC Berkeley门口university avenue游行顺便抢银行砸烂一条街啥的,真的你要习惯了其实还好啦。

我入住我现在的公寓第一天,leasing office门口发生大规模屠杀,有个人用乌兹冲锋枪杀死伤9个,具体死了几个伤了几个我记不清。这个也是有新闻的,不过那天下午我睡过头了没赶上热闹,留了一条狗命,可是我真没啥感觉。因为我还住在这儿,不方便透露具体在哪,可能是我天生迟钝吧。不过我这个小区服务还可以,两三天尸体血迹加上警察记者一起被清理走了。新闻热度过了这个劲儿,完全看不出来发生过事情。

------- 原帖-------

新闻放大了局部事件的严重性。美国是个跟中国一样大,人口三四个亿的大国,一年因为枪击死的人数不过四万,其中一大部分是自杀。至于谋杀率,连万分之一都没到,急什么啊?

2016年死了38658,22938是自杀。这部分人不用枪,也会用其他法子自杀的。所以没什么意思。

14415是谋杀。对于一个3亿人多种族移民国家来说,这个真的非常低非常低了。

单看自杀率跟完全控枪的日本韩国比起来都远远不如,16年数据,100000人自杀率美国只有13.7,韩国20.2乌克兰18.5,俄罗斯26.5,连台湾印度比利时芬兰之类的都比美国高的多。美国媒体就喜欢大新闻,没必要在意。注意,自杀有很多种办法,枪杀只是一种。跳河跟玩儿俄罗斯转盘都一样。

至于谋杀率,美国2017年谋杀率100000人5.3个,全球排名89,也就是个平均水平,这还是在美国是个多民族移民国家,人均持枪1.2把的情况下。真的很低很低了。

不看比例看数字都是流氓。

现在这个死亡率,枪击翻几倍再处理都绝对来得及。你看隔壁巴西墨西哥,谋杀十万人三五十,不也好死不如赖活著么。恰饭要紧,怎么能挡了NRA行驶宪法第二修正案权利呢?(狗头保命

------------更新-------

亚洲谋杀率普遍低的多,美国十万人死5.3个,中国死0.7个。这个是17年的数据,来源是NSO,美国真的只是正常国家的正常水平,中国是特别变态的低。

自杀率美国13/100000,中国是8/100000,排名103/189个国家。你非要说89比103高多少,其实也就那样,凑合著又不是不能过。如果你在美国从来不去某些黑人区,"战乱"区,只在中产,富人区呆著,那你过的说不定还更安全呢。

--今年19年武德充沛,10月底数据是死了32555。

他杀12491,自杀20064。

按比例算今年跟16年一样三万八上下,感觉这个数字还可以。并没有上升。灯塔国劳动力变少了,可以引进更多的三哥老墨跟某族充数嘛,毕竟上层白人贵族老爷们还是很宽容,不在乎奴隶什么颜色的区别的。(笑


死亡方式有很多种的。而且治安好不好也是要分地区的。

我在的州,主要都是车祸撞死的,限速40mph的路开65,限速65mph的高速能开到85,撞了不死才有鬼。

像我住这种college town,方圆几十英里除了学校以外都是大野地的,大老远特地跑来这里犯罪都赚不回油钱。抢劫多的地方大多数是大城市市中心之类的,农村相对就少了很多。再比如像在国家实验室工作的,不仅四周是大野地,进国家实验室的范围之内都是要安检的,外面人都进不去,当然就安全了。

但是像我这种地方你治安是好,但是你找不到好工作啊,没工作就没钱啊,没钱就不行啊。所以总是要牺牲一些去大城市啊。

说句题外话,论治安的地区,中国正好是反过来的,大城市,像北京这种天子脚下,满大街朝阳群众就很安全。你再看西部和西南很多县城农村,黑恶势力泛滥,不是还出现过当街把人抓到车里lun奸,作恶多端,判了死刑还脱罪的事吗?


你们这些人呐,就是太怕死——别怪我说的直白。

读历史书,我最钦佩的人是湘军名将李续宾,清史讲三河之战说:

续宾曰:「军兴十年,皆以退走损国威。吾前后数百战,出队即不望生还。今日必死,不原从者自为计。」

再读一遍这句话:吾前后数百战,出队即不望生还。

这是何等的豪情壮气、对生死看开的豁达?天天担心这个担心那个,还是在家里抱孩子牢靠。——问题是现在这社会,男的在家里蹲著怕这怕那,恐怕连妹子都没有,妄谈什么抱孩子了。

不要谈什么值得不值得,李续宾也是满清治下的二等公民。不甘于在田里耕作996,就从军了,自有其独特精彩辉煌的一生。

回到主题:要是因为治安不好,就不来美国,你还是歇著吧。

理性思考,人生无他,概率耳。一年枪击死4万,刨去2万4自杀的,还有1万6名额。美国人口约3亿,摊到个人身上大概是万分之零点五的概率死于枪击每年。

然而这么算不公平。你天天在公司蹲著的,和天天在街上溜达的概率严重不同。某个种族优待,要多分配很多很多;某些地区比如齐家沟南城、巴尔·地魔、底特律等地分数线不一样额外优待,要多分配走很多名额。

这么算到华人个人头上,可能只有六万分之一的概率。

然后呢?经济情况跟治安成正比,唐人街当然乱的要死,你不会住在城外或是好一些的小区么?最后概率降低到十二万分之一。

美国人被雷劈到的概率大概是六十万分之一。

肯定有人抬杠:那真碰到了,自己当场阵亡,怎么办?

怎么办?再没文化,「郭嘉遗计定辽东」总读过吧?

买满生命保险,8倍基本年薪;这么一算一百多万美元,够家里扛好久了;

乱七八糟的保险什么短期残废长期残废都买著,反正没几个钱;

立好遗嘱(我只花了15美元),安排好钱财、继承问题以及孩子抚养问题等;还有包括万一没有意识了谁来决定拔管问题等;

我当年manager名言:咱死不怕一定要提早立好遗嘱,不能让政府多征到税!这话听得我壮怀激烈:manager人赚那么多钱,都不怕死,咱当小兵的,就更不怕了!

这么一想,怕什么啊。

人生,贵在快意耳。想想Brazilian Cheese Bread,家门口饭店的虾,Texas Roadhouse的牛排,我就觉得能爽,比什么都重要。畏畏缩缩战战兢兢地活1000年,也没有痛痛快快地活50年舒服。

这个世界的规则,恐怕也是照顾有勇气的人。死神挥镰刀收割的时候也是捡软柿子捏不是?

勇敢但又不作死。机械化步兵走天下,我这么多年没听说过有拿巴祖卡拦截车辆的。到了新区谨慎行事,白天也开著真视(True Sight)技能走路,碰到暗夜精灵赶紧先溜为敬。

怕,怕什么啊。


Dr.Strangehate:美国不安全?我们认为不安全?还是对我们更不安全?

作者 | 扛霸君

编辑 | DaisyJou

来美国这边前,就一直听一些中国留学生说这里非常不安全,人们经常在当时的QQ群里说些安全问题,搞得大家人心惶惶。

来美国后,由于这些影响加上人生地不熟,我开始时也很担心安全问题。系里的迎新会中一个活动是去酒吧开派对,结束后大概晚上十点过。虽然酒吧离家不远,我和另一个中国同学都不敢走回家,高年级的美国同学则非常不屑,自己走回家了。一个住在附近的美国新生可能理解我们担心,所以和我们一起走到他家然后开车送我们回去。。。其实他家离我们家都很近。。。

之后有一次,我和一个中国女新生一起走在路上,我看了下路边在搬东西的黑人,她就立马叫到,「你看别人干嘛?」她说得好像有道理,因为不少国人都会像她那样不看别人。之后才知道其实她的做法才是有问题的……

后来,对城市和社区熟悉了之后,我也就经常一个人回家了。很多时候都是很晚一个人走回家,比如十点,十一点,凌晨,等等,都有过。到现在,无数次一个人深夜走回去。我住的区域不算是人们认为「安全」的地方,毕竟听到过枪声,也看到过一些有学生被抢等的安全报告。

壹 反思

这些都不算什么。但有一次事件,让我开始反思这个所谓的「安全问题」。在这里夏季周末午后时,人们也去酒吧,很多人喜欢坐在酒吧门外的桌椅上喝酒聊天。有一次我在街上走,当我路过两个白人身边时,一个身上有不少纹身的穿著死亡金属印花短袖的三十多岁模样的白人男性跟我说:「嘿,你有没有闲钱能分我一些?」我看了看他,一个看起来非常正常的人,不像是缺钱或者无家可归,而且还能在酒吧喝酒聊天,怎么会缺钱?而且有手有脚,怎么不去工作,而是在这里向一个中国留学生要钱?我就很自然地说没有。他立马跟他的朋友嘲笑我道:「你害怕了吗?你看起来害怕了。中国人都害怕。」

这句话让我震惊。因为我没有表现得害怕,内心也很平静。那他为什么说我害怕?为什么他要对一个中国人而不是其他人比如美国人说这话?大家该思考下。

想了一段时间,我意识到,很可能是因为一些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留学生,给美国人的印象就是容易害怕。所以他才这么说。

贰 被拦

来美国的第一次元旦节,我本想去市中心去看看一些景点,但没料到当时景点没营业,街上人也非常少。我想既然来了,那就在四处看看,我就从市中心边走边看,走了三公里,路过许许多多历史老建筑,路过老法院,外面竖立著一对黑人夫妇的雕像——斯科特夫妇(Dred and Harriet Scott)。1846年的美国仍然有奴隶制度,这对黑人夫妇向美国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获得自由,1857年美国最高法院判决所有非裔美国人都不是美国公民。该案的判决成为南北战争的关键起因之一。直到南北战争后《美国宪法》增加了修正案,才废除了美国的奴隶制,并给予非裔美国人平等的公民权。

雕像是黑人夫妇伫立在法院外焦急地等待判决的样貌,看著远方,尽管远方对他们也没有希望。当时参观雕像对我产生了震撼和感动。历史总是在不经意之间因为某个或某几个人物的强大意志力和行动而发生改变。平等是奋斗来的,安全也是。真正的安全感是需要打破刻板印象、直面自己内心的恐惧之后生出的。

我还路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警察雕像,路过了朝鲜战争纪念碑。就因为街上一个人都没有,感觉整个世界都是我的。这是我在美国感受最自由的一次经历。

之后我走到了历史上的一个老火车站,这里一样成为了景点。在景点内参观完后向外走,看到楼下有两个黑人在下面晃荡。他们穿著像是小混混的样,当时觉得有点奇怪,感觉不对劲。我就稍微犹豫了下。两个白人老人嘻嘻哈哈地先下去,我看到他们没遇到什么情况。然后我就也下去了。但这时,一个两米多高的黑人就叫我,想拦我。我这时心里一紧:他想抢劫?但我很快判断,这白天在外面,虽然几乎没人,但估计他也不敢太大胆地抢劫;就算抢我,我跑他们也不太可能追我;就算追我,他们也不太可能追的上我。

所以我就没理他,快速地走,尽快和他们拉开距离,当时想的是如果接近,我就加速。但回头一看,没有追过来,我就继续离开了。 他为什么不去拦那两个白人老人?因为他们是两个人?但岁数都很大啊。那为什么要拦我一个亚洲面孔的人?这些问题大家都该思考下。至于他后来为什么没追我?后文会有分析。

大概我在美国的第五年,又遇到一件事情。在街上时遇到两个看起来十五岁左右的的黑人小孩,抓住我的自行车说,这自行车是他们的,我偷了他们的车,然后说要报警。 因为那时的我比较了解美国黑人群体,知道一些黑人很喜欢开玩笑。所以我就说,行啊,你报警吧,我等著,就站在这里不动。他叫另一小孩报警。一会儿后,他看我不为所动,就说,哈哈,开玩笑的。然后要我捐款给他支持他的足球队。我就说我只有几个硬币,几美分的样子,你要不。他要。我就给了。然后另一个黑人小孩觉得我的自行车很好看,说要骑骑。我想,你们开玩笑,我可以陪你玩,要捐款,我好心可以给你一两美元。但要骑自行车,你骑走了怎么办?所以没给,然后我就走了。 大家想想,这两个小孩为啥跟一个亚洲面孔的人而不是其他人开这些玩笑?

答案就是:很多中国留学生对一些美国黑人或者其他人有刻板印象(stereotype,专指人类对于某些特定类型人、事或物的一种概括的看法。刻板印象大多数是负面而先入为主的,并不能够代表每个属于这个类型的人事物都拥有这样的特质),认为他们可怕,会偷抢,所以害怕。其实正是这种思维——刻板印象和过度的害怕,被一些美国人意识到并加以利用,认为中国人就是胆小怕事好欺负,也就间接造成了他们容易欺负中国人。

以前也写过一篇关于刻板印象和偏见的文章,大家可以参考:扯吧~非洲居然有超级国家?|我们那些冥顽不化的偏见。

大家可以看到,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都是双向的。当你们觉得某个种族的人都危险时,后者可能就觉得你们弱小。当你们害怕某个种族时,后者也可能就觉得你们好欺负。

散布偏见和歧视,也许能暂时发泄一下情绪,但对解决问题一点用都没有,反而只能加剧矛盾。

所以面对这些问题,要有自信,不要怕。如果要面对警察,谁怕啊,让大家远离自行车看谁能说出更多细节。 首先要自信才能不被欺负。其次,多了解不同的人,以减少刻板印象和偏见。 可以发现,美国各级政府和很多美国人都在不断努力加大种族多样性和包容性,力图让各种族和睦相处。作为海外留学生的我们,也该参与进来。

叁 害怕

说道「害怕」这个问题。有一次,我要做讲座,会涉及一些中美文化差异,系里的学生也收到了邮件通知。 讲座前,我跟几个中国新生聊到这些问题,然后慢慢话题转移到了一些美国新生的不友好行为,一个新生学妹就问,「难道你说的文化差异就是这个?」她不等我答复,就立马说:「好害怕」,然后和另一个学妹就相互抱在一起。我感到一头雾水、莫名其妙。。。这两人是在自嗨,还是「自怕」?我没说要在讲座里谈美国新生的不友好行为啊。。。就算要讲,也是我的事啊,她们几个女生害怕干嘛?后来意识到,其实这是中国教育里面缺乏培养解决冲突的能力和技巧。这也是不少中国留学生在面对一些冲突乃至安全问题时手足无措、只是害怕的一个原因。

在中国留学生的群体里,一旦提到安全问题往往就容易提黑人,好像都在指示黑人很容易犯罪,而且往往把他们叫做「黑哥哥」。这也直接导致很多留学生一见到黑人就害怕,就在心中假定黑人就会对我们有危险。当然,这对不了解情况的乍来初到的留学生来说,肯定会造成或多或少影响。

刚来美国后不久,有一次我去超市购物完后,在等公交。有个黑人向我走过来,并说:「how are you doing?」他看到我好像有点紧张,然后就很尴尬的说他是超市员工,然后给我看员工证。我的紧张感也随之消失了。

后来,一个周末的早上,我从家里走往学校,路上就看到一个很强壮的黑人,他手臂非常粗,大概有普通身材的中国男人的三个手臂那么粗。那时候我依然被「黑人危险」的刻板印象笼罩著,但走近后,他对我点头,并打招呼说「how are you doing?」我心中那么一点的紧张感也立马就消失了,立刻感到对方很友好。

其实我们这种对黑人群体的刻板印象和偏见,对他们是非常的不公平,很多友好的黑人就因为别人的偏见导致被区别对待。就像美国人认为东亚人弱小一样,对我们一样也不公平。

肆 预防

由于很多人担心安全问题,我们学校的国际学生办公室也举办过一次有关的活动。校警来给我们做一些安全方面知识的普及。我一听,意识到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明显都来自于中美文化差异。校警说,在路上走,有人迎面走来或从身边经过,要看对方的眼睛,并点头,或者微笑,这样有两个目的,一是表示友好,我对你没有威胁,二是表明我注意到你了。如果对方图谋不轨,你这样表现,可以告诉对方,既然我注意到你,就会有所准备,这样你就很难得逞。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文章开头那个女生所说的有多错误,走在路上就应该注意别人。

一些国人习惯了走路不看前方,而是低著头走路,或者看手机,这样不但意识不到前面路面状况,而且还可能导致图谋不轨的人趁机对你造成伤害。

大家可能听过一个故事,以前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著周总理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著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著头走路。」 此语一出,话惊四座。周总理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周总理的回答让美国人领教了什么叫做柔中带刚,最终尴尬、窘迫的是美国人自己。

在面对这样可能带著傲慢的质疑时,在外交场合肯定要反驳。但这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要低著头走路?行为心理学认为,低头走路,会无意识地给人以不自信的感受。不自信的人,就会被一些喜欢欺软怕硬的人欺负。不过,当我曾跟一些中国新生提到这个问题,让他们不要低头走路时,他们的回应是,哦,第二天看到所有人都看著天走路了。他们用这话来嘲笑我。。。

我们回到校警的讲座中,他还教我们走路时,要注意周围无论远近的人的位置和动向。我把这种意识和行为叫做,defensive walking(防御性行走),就像在美国学驾车时政府提供的免费官方驾驶教程都会要求大家要defensive driving(防御性驾驶)。无论驾车还是走路,都要注意周边人的动向,预防可能危险的发生。尤其是晚上,我们更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如果觉得前方人的行为异常或者你感觉可能有危险,那就不要继续走原定的路线,可以穿过马路走左边的道路,和他保持距离。这也是我在美国夜晚回家时一直采用的方法。路上我会注意前方和左右的情况,也会不时回头看看后面有没有人。我夜晚一个人走,会很谨慎,但不会害怕。希望大家也不要「害怕」,不过有那么一点「害怕」也不算坏事,千万不要过度害怕。

说到这里,我的一个中国同学(男)有一次在晚上六七点回家,就被一个大概十六七岁的黑人小孩儿打了。他跟我说,那人就从他背后接近然后打他,所以他没发觉。那人也没说啥,就只是打,然后跑掉了。所以一定要注意周围的情况。另外,这个小孩为啥要打亚洲面孔的人?依然思考下。

校警还说,如果遇到危险,比如别人拦著你后要你给钱包,那就给。我还问校警,我能不能跟他说,我只给他钱,不给钱包。校警说不行。我刚来美国时问美国朋友这个问题,有几个美国人特别好玩,一个说他会把裤子脱了摇晃身体装疯,吓跑对方。还有一个姑娘说,她会大哭,说她生活如此艰难,不要再难为她了。还有一个美国朋友跟我说他会跑,他能够跑非常快,别人追不上。但大部分美国人,无论高矮胖瘦,强壮瘦弱,都说遇到危险时要给就给,不会犹豫。没必要冒险。大部分情况,你给了他想要的,他会立马跑掉。对犯罪者来说,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后,没必要伤害别人。因为他们心里很清楚,抢劫能判多久?但伤害罪可就能叛非常久了。

大家可能知道,动物在捕捉猎物时,一般会本能般地选择弱小的猎物,狮子或狼群会选择攻击羊群中的幼崽,但不会倾向去攻击强壮且迅捷的公羊。同理,抢劫犯也会寻找「猎物」,会挑选比较容易得逞的对象,而不会倾向于去选择抢劫有防备的人,或看起来很强壮或者能跑很快的人。当需要冒的风险越大、需要花费的努力越多,他们实施抢劫的动机也就越小。所以在面对可能的危险时,我们要把被抢或被伤害的风险减低,这就是孙子兵法里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只要做好足够的准备,就能减少别人的可乘之机。

回到前文中的历史火车站的那个故事,为什么那个人最后没追我?因为他意识到,要追我会比较困难,我也不会那么容易就把钱交出来,所以他选择不冒风险。

有一个阿根廷来的朋友,每当有人提起我们所在城市的安全问题时,他就非常不屑。有一次,我在Facebook上转发了一个有关本地安全问题的帖子,他就转发我的,并说,这里跟他在阿根廷的家乡比起来,完全是天堂。据他说,他们那儿才是非常不安全。他跟我介绍他如何防止被抢的经验,他说,你在不安全的地区要不想被抢的话,就要装作你是要抢劫的人:模仿可疑人物的眼神和表情,一直盯著路过的人看,仿佛是在寻找猎物;把外套拉链敞开,一只手放在外套里面假装在摸武器。当然,这个方法只需要在真正危险的地方尝试。

文章里提到的这些技巧或防范措施,无论在美国还是在国内都可以使用。因为人的本能、心理学基本内容都不存在国界。

伍 对比

最后,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国内和美国的安全问题。

国内有些与安全有关的消息会被封锁,学校也会通过关系来封锁消息。比如,我大学时有学生去世了,家人痛哭著来学校要求给个答案,吸引了大堆学生围观。这时就有一个老师,凶狠狠地前来处理,脾气非常大,不断注意周边人们的反应,并且对拿出手机的学生厉声喝到,不要拍照!

美国当然也不是全部消息都那么透明,但你会看到校警每隔一段时间公布一些治安犯罪事件提醒大家注意安全,所以相对与国内来说,美国的消息是比较公开和透明的。

人们通过对比国内和国外有关安全消息的差异,来判断美国就是不安全的,这是不准确的。一方是有问题但不透露,而另一方是有问题也透露,所以很容易造成了人们意识上的误判。

美国学校和校警给学生发的安全报告都是官方声明,里面肯定会让大家做最佳最谨慎的安全措施,比如让大家晚上不要一个人走路。但这也不该作为大家不出门的原因。

我时常在夜晚街上注意观察人群,尤其是周末,街上大部分都是美国年轻白人黑人等在玩,基本上很难看到东亚人的面孔。一些中国女孩子说:我们晚上都不出门的,宅在家里。而我问美国人这些问题时,他们就耸耸肩,说就那样,然后依然出来玩。

人们的情绪会受周围人影响,这就是从众效应,羊群效应(Bandwagon effect,指人们受到多数人的一致思想或行动影响,而跟从大众之思想或行为)。当大众开始在担忧时,剩下的人们也会担忧,其结果是人们的担忧会加倍。人们传播让人担忧的事,三人成虎,传播过程中经过人们无意识的夸大,事实逐渐就被被担忧和恐惧所扭曲,就造成了群体性的过度恐惧和过度反应。

对于安全问题。我不否认我和其他中国留学生在美国遇到的各种治安事件。我也并不期望也不能够通过几句理性分析来改变所有人的想法。但我希望大家可以想想,为什么一些美国人会选择欺负中国人和东亚人。美国到底是不安全,还是我们认为不安全,亦或是对我们更不安全?

希望我的话能在你们心中埋下一颗种子,也许今天明天或者今年都不会看到树苗冒出来,但也说不定,未来的某一天再来看时已成为参天大树。

往期推荐

Dr.Strangehate:扯吧~非洲居然有超级国家?|我们那些冥顽不化的偏见?

zhuanlan.zhihu.com图标zhuanlan.zhihu.com?

zhuanlan.zhihu.com图标zhuanlan.zhihu.com?

zhuanlan.zhihu.com图标zhuanlan.zhihu.com?

zhuanlan.zhihu.com图标

如何在跨文化环境中有效交流——社交、课堂、与导师沟通

我观察到的一些中美思维和交流方式的差异

美国公司告述你,中国留学生在工作中到底缺什么?

我身边的白人女孩对性别歧视的抗争史

我在美国是如何捍卫和争取自己的权利的

大部分工作申请都到达不了HR手中 | 如何使用词云来为申请加分

中国艺术品的外国收藏巨头|中华文物大转移(下)

长按二维码关注!也欢迎对传统文化和历史,或对海外留学有经验分享的有志之士加入我们东观西望团队!


我一铁哥们,律师同行,平时经常给高利贷债务人做代理,睡过火车站旁的招待所,也待过桥洞,和讨债公司的人斗智斗勇不计其数。

有一次他带人去印度考察,回来毫发无损,据说他人一站在马路上印度人都绕著走。

后来他决定去印度发展,我一开始觉得他脑子烧坏了或者惹了不该惹的人要出去躲一阵子,还设宴给他饯行。一年后回国过年他回请我吃饭,细数他在印度的生活细节,过得十分滋润,我意识到只要你人够狠,在印度你真的是可以横著走的。

所以不管去哪前提是你自己得牛逼,牛逼的人在哪都牛逼。


先说说治安,至少在我经历的情况下确实感觉不是想像中的那么好。

就不从哪里哪里枪击案这么骇人听闻的角度来讲了。

毕竟还算是少数。(虽然近年来枪击案数量增多,尤其是恶性案件)

就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来说

在佛州,同事驾车去downtown酒吧一条街。

喝完酒出来后发现车窗被砸了,个人物品全部搜刮一空。

同事是美国人,看到这一场景人都呆了。

我想,又是大晚上,又在酒吧一条街这种地方,同事自己应该去注意点,提高警惕的。

这件事情也没有什么后续,路上又没监控,只好自己忍气吞声。

还有一次,在洛杉矶,朋友开车去市区超市买东西。

大早上的,买好东西出来,发现车窗被砸了。。。

后座的笔记本电脑还有其他电子产品全被拿走了。

朋友去找警察,也没有后续,毕竟又没有监控

频繁发生的砸窗事件让我感觉治安好像是不太好。

但我觉得却是可以避免的,因为他们都将贵重物品留在了车内,才被盯上的。

再来说说我的角度理解为什么要去美国。

最近我的一个朋友,前往美国洛杉矶留学读硕

我调侃道:「哟,可以啊,苟富贵勿相忘!」

然后各种恭维开玩笑。

他叹了一口气,说自己如果可以的话还是想待在国内。

然后我问为什么不呢?

他解释道,因为自己是做科学研究的,但在他科研的领域在国内并找不到方向。

可以这么说,他的领域在国内的科研大多数是空壳,就是给你一张桌子让你做科研,其他东西都要到别的实验室东拼西凑借过来用,很坑。

这里我也不是很清楚,有可能朋友的想法较为主观片面。

但从他的眼神中我清晰地看到一种坚定,一种想做些什么的冲动,更多的是真诚。

并不是「哈哈哈我要去美国啦」的那种兴奋。

他还说如果可以的话还要留下来读博。

和他边吃边聊,我说到我在美国的时候掉发掉的厉害,他和我谈到分子细胞,给我讲解生物医药理论。

我无言。

玩笑归玩笑

但这里我要说的是,他的选择,并不是为了去美国而去美国。

而是一种教育资源的客观事实。

就最近新出的世界大学排名ARWU来说

ARWU是全球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大学排名之一,在世界各地被广泛报导和大量引用

先放一组数据

ARWU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Via 软科

就全球大学排名前列,基本美国占领大多数。

再来看看国内的大学在世界排名

Via 软科

国内四所顶尖大学挤入全球前百。

当然我十分相信在将来国内高校一定会过五关斩六将更上一层楼。

但就目前来说,这是一个不可争议的事实。

再就人口而言

中国近十四亿人口,美国三亿人口。

很现实地展露了高等教育资源稀缺的情况。

所以就为了教育而去美国深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无可厚非吧。

但美国本科顶尖学府的学费也是感人,同时大多为私立大学,也不是一般人能去上的了的。

至少也是很优秀的同学,或者其他一些因素。

不过相比教育资源,还是具有很大的优势。

还有为什么贵,因为教育资源雄厚。你念著书,发现学校教授是科研界知名人物,拿过多少大奖,出过多少知名学术论文。

这就是差别。

我喝了一口水,拍拍朋友的肩膀,

「到了美国要加油」??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