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虽然还未结束,甚至有继续蔓延的态势,他当今的世界带来哪些反思和启示?


在诊治靠指南、处理讲循证的欧美医学界,违背指南或者不遵循证据,意味著是错误的、不科学的、也是不可靠的。

尽管,这是面对著百年一遇的传染病;尽管,每天都有大量感染者离开人世;尽管,很多地方成了人间地狱。

感染人数快速增长,欧美感染人数高居前列。几乎所有人都在问:欧美这些世界科技强国,怎么了?为什么如此不堪一击?

正所谓成也循证,败也循证。

欧美医学发达,几乎所有从业者都有高度的职业素养,哪怕是面对从来未听说过的疾病也能够找到处理方法。医疗实践中强调循证和指南功不可没。

指南,其实是目前理解下最科学的诊治策略;循证,则是提供这一策略的科学来源。

也就是说,指南是所有从业者必须尊重的基本诊治方法。而这个指南是由最内行的医生,根据医学科学发展的最新证据制定的。

指南确保了从业人员的底线。在循证和指南两大利器下,可以最大可能降低因为医学从业人员个人水平差而造成的误诊误诊。

但是,特殊情况下如何对待证据?面对最凶险的瘟疫,有没有必要「放宽标准,宁可信其有」?每天都有几十万人感染,每天都有几千人病死。能漠视这些吗?

这些都是科学家都要思考的。

网上黑中药对于新冠疗效的链接比比皆是,然而打脸的是国内确实这边风景独好(当然,不完全都是中药的功劳)。对待非实证主义的中医中药,注重临床疗效的同时,也要分析其药理成分,精确药理和药效。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卫生安全中心主任汤姆·英格莱斯比(Tom Inglesby)表示:「在缺乏强有力证据的情况下,公共卫生领域的真正压力在于是否应该采取行动。而且像面具这样的大规模干预措施也很难研究。」

但是,有限的证据表明,口罩可以将一个人传播给另一个人的病毒数量减少90%以上。所以Trisha Greenhalgh反驳这种迟疑,并坚称,这足以激励人们进行廉价且基本无风险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她说:「在许多政府引入强制掩蔽之前,数十万人已经丧生。有限的证据,但已经足够了!」

在Trisha Greenhalgh的坚持不懈地推动下,欧美政府对口罩的态度终于发生了改变。

在6月初,世卫组织、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以及英国从「声称口罩可能有害,到要求戴口罩转变」。

Trisha Greenhalgh说:「我认为成功的经验是:不要放弃。」

牛津大学创新医学副教授、转化医学教授查斯·布恩特拉(Chas Bountra)说,如果不是因为Trisha Greenhalgh孜孜不倦地推广口罩,会有更多人失去更多生命,这最终帮助了决策者。他说,她面临著强大的反对。

「并不是每个科学家都会有这种勇气。」

对于自己对循证医学态度的改变,Trisha Greenhalgh说:在特殊情况中,只注重技术创新远远不足够,同情心应该起到重要的作用。「作为科学家,我们的目标必须是清除糟粕。」


引用大刘《三体》中的一句话,感觉回答这个问题相当合适: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价值观或许真的没法兼容。

我说,截止到20年5月5日,美国确诊都破120万了,还在上街滋油皿煮。

这让我想到一款游戏:冰汽时代。一开始我们中国玩家玩到最后好不容易让新伦敦人都活下来了,冒出来一个这一切值得吗?

中国人民的在疫情中给出的回答是值得,活著就是最大的值得。

想想这问题给美国人答,或许真的觉得不值吧。


葵花宝宝:新冠病毒(下)——黑暗的视角?

zhuanlan.zhihu.com图标葵花宝宝:新冠病毒(上)——光明的视角?

zhuanlan.zhihu.com图标

对个人来说,加强风险意识,对任何蛛丝马迹的公共安全问题都要高度重视,做好最坏打算。不临险境,提前做好灾难到来时的储备防护。对公共媒体的言论,甚至是专家的言论,要抱著审慎的怀疑态度,多动脑筋多分析。宁可作惊弓之鸟,也绝不作地上等死的呆鹅。自己的命比什么都重要。

给世界给人类的反思和启示?那是你我能置喙的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