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权力转到那些中下级武士出身的尊王攘夷派手里了呢?之后还废藩置县,岛津,土佐,肥前,长洲四藩的藩主不反对吗?


岛津久光:同意废藩是不可能同意废藩的,永远都不可能同意废藩的,可是想打又没有军队打,搞政治又搞不过木户西乡大久保,只有靠秩禄公债才能维持得了生活的样子。

皮完了,讲讲故事(并没有皮完)

是这样的,明治四年的某一天,木户孝允在自己家搞了个饭局,请了长州藩的山县有朋、井上馨、大山岩,以及萨摩藩的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西乡从道兄弟一起过来。吃完饭之后,木户说:要版籍奉还,我话讲完,谁赞成,谁反对。

那到底是谁给小五郎的这个勇气呢?当然不是徐静茹,哦不对是梁静蕾,啊也不对是是是梁茹云。

实在是因为这泡脓不挑它实在是熬不住了。

你也知道大家之所以要起来造反就是为了反清复明——才怪,主要还是因为幕府抢了大家的钱和女人。

所以为了把钱和女人抢回来——哦不对,是为了尊王攘夷——一群维新志士一起搞了大政奉还,打了戊辰战争,基本上军费都是靠萨长两藩出的,而参与战争的萨长两军也是功劳最大的,同时也是伤亡最多的。战争结束之后,军费的帐得清了,倒幕军也一起眼巴巴地等著朝廷给他们发抚恤和奖励——但是钱从哪来呢?

这没道理嘛!对不对?那些藩都是幕府封的,对于天皇一点功劳都没有,却坐拥大片土地划地称王,而为天皇抛头颅洒热血的倒幕军却连抚恤奖励都发不出,怎么讲都讲不通呀。正所谓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小丈夫不可一日无钱,现在又没钱又没权,难不成大家尊王攘夷全是为了兴趣?

当然矛盾点还有很多,比如大隈重信提出要建立全国统一的政令的问题,比如山县有朋希望实行镇府制度,要求全国统一征兵的问题,比如财政预算统一的问题,等等等等,都需要解决各藩这个拦路虎,但是到了明治4年这个节骨眼,导致藩政问题这泡浓不得不挤的,最后还是因为在7月6日负责大藏省的井上馨向木户孝允和大久保利通提出:政府没钱了,军费拨不出去,您两位看著办吧。

所以井上、山县和木户这三个长州藩当家的就一起找上了大都督西乡隆盛。西乡当时管的就是军队这一块,一直就在为萨军庞大的抚恤费用感到头疼,同时也感受到了幕藩制度的局限性实在是弊大于利,于是在萨摩藩内意见就也取得了统一。

然后就有了开头那一幕:明治4年7月9日木户孝允在自家开了个小会,井上、山县、木户、西乡隆盛和从道两兄弟、大久保和大山岩7位萨长重臣全部支持废藩置县。接著又取得了代表公家、土佐和佐贺的三条実美、岩仓具视、板垣退助和大隈重信的同意,基本上废藩置县这个事就成了定案。

当然在座这些人都不是东郭先生。在向天皇奏请废藩置县的同时,早已安排了萨长土三藩的「亲军」完成动员在那备著,哪个藩敢跳出来作死,立马派大军镇压之。

但是,万万没想到,废藩置县,竟然!很!顺!利!

对于废藩置县这个事意见最大的,当属上面吐槽的那位窃.久光侯了。这位老兄自命是维新功臣,对于要撤藩这种事怎么可能乐意?所以他就愤然地回到家里面关起门来——

咔!

嘭!

咣!

放了整整一晚上的烟花。

完了。

是的,没了。

也难怪岛津久光没招。自小作为养子过继给了分家重富岛津家的岛津久光并不是真正的萨摩藩主,只是上任藩主岛津齐彬没儿子,所以收养了他的儿子岛津忠义作为继承人,岛津久光才作为后见掌管了藩务。而藩政实际上都是大久保利通在把持,而军务则一直在西乡隆盛手里,现在西乡和大久保说支持撤藩,连家都搬了去京都的岛津久光能咋样?啥都干不了,只能放烟花出下气了。

这据说是诸藩旧臣之中唯一一个公开表示不满的记录。

造成这个情况的最大原因当然是形势比人强,明治政府既有印把子——大义名分又有刀把子——御亲军。反对的唯一下场就是被就地镇压。其次原因则是,自从江户时代后期以来,因为经济发展物价高涨再加上参勤交代和藩内的各种开销,再加上幕末的战争开销,其实各藩的财政都陷入了严重的赤字状态,全部都债台高筑了。而废藩置县就等于把这些债务全部甩给了政府,还能获取朝廷给予的「赏典禄」,虽然赏典禄的总数比不上原来藩里的石高,但是也没有藩物的巨大财政负担,算起来也并不少多少。

所以在明治四年7月14日,明治天皇正式宣布废藩置县的时候,奉召上京面圣的56个藩主全部乐意地甩了包袱,乖乖接受废藩置县。

顺便给出废藩置县的赏典禄情况(来自日文WIKI)

主な授禄者

  • 10万石…岛津久光?忠义(鹿児岛藩主)、毛利敬亲?元徳(山口藩主)
  • 4万石…山内豊信?豊范(高知藩主)
  • 3万石…大村纯煕(大村藩主)、真田幸民(松代藩主)、戸田氏共(大垣藩主)、岛津忠寛(佐土原藩主)、池田庆徳(鸟取藩主)
  • 2万5000石…毛利元徳(山口藩主)
  • 2万3000石…藤堂高猷(津藩主)
  • 2万石…锅岛直大(佐贺藩主)、池田章政(冈山藩主)、井伊直宪(彦根藩主)、毛利元敏(长府藩主)、佐竹义尧(久保田藩主)、松前修広(松前藩主)
  • 1万5000石…大関増勤(黒羽藩主)、徳川庆胜?徳成(名古屋藩主)、前田庆宁(金沢藩主)、浅野长勲(広岛藩主)、戸沢正実(新庄藩主)
  • 1万石…戸田忠恕?忠友(宇都宫藩主)、秋元礼朝(馆林藩主)、松平庆永?茂昭(福井藩主)、黒田长知(福冈藩主)、津軽承昭(弘前藩主)、榊原政敬(高田藩主)、六郷政鉴(本荘藩主)、有马頼咸(久留米藩主)
  • 8000石…毛利元蕃(徳山藩主)
  • 6000石…阿部正桓(福山藩主)
  • 5000石…三条実美(公卿)、岩仓具视(公卿)、山内豊信(高知藩)、小笠原忠忱(小仓藩主)、前田利同(富山藩主)、堀直明(须坂藩主)、立花鉴寛(柳河藩主)
  • 3500石…徳川昭武(水戸藩主)
  • 3000石…土井利恒(大野藩主)、松平忠礼(上田藩主)、松平光则(松本藩主)
  • 2000石…西郷隆盛(鹿児岛藩士)
  • 1800石…大久保利通(鹿児岛藩士)、木戸孝允(山口藩士)、広沢真臣(山口藩士)
  • 1500石…仁和寺宫嘉彰亲王、中山忠能(公卿)、伊达宗城(宇和岛藩主)、中御门経之(公卿)、大村益次郎(山口藩士)
  • 1200石…有栖川宫炽仁亲王
  • 1000石…板垣退助(高知藩士)、小松帯刀(鹿児岛藩士)、吉井友実(鹿児岛藩士)、伊地知正治(鹿児岛藩士)、岩下方平(鹿児岛藩士)、后藤象二郎(高知藩士)、嵯峨実爱(公卿)、大原重徳(公卿)、东久世通禧(公卿)、生驹亲敬(矢岛藩主)
  • 800石…九条道孝(公卿)、泽宣嘉(公卿)、大山纲良(鹿児岛藩士)、由利公正(福井藩士)
  • 700石…黒田清隆(鹿児岛藩士)
  • 600石…山県有朋(山口藩士)、前原一诚(山口藩士)、山田顕义(山口藩士)、醍醐忠敬(公卿)
  • 500石…成瀬正肥(犬山藩主)
  • 450石…木梨精一郎(山口藩士)、寺岛秋介(山口藩士)、河田佐久马(鸟取藩士)、渡辺清(大村藩士)、前山精一郎(佐贺藩士)
  • 400石…福冈孝弟(高知藩士)
  • 300石…西园寺公望(公卿)、四条隆謌(公卿)、柳原前光(公卿)、西郷従道(鹿児岛藩士)、岩仓具定(公卿)、北郷久信(萨摩藩士)
  • 250石…清水谷公考(公卿)、桂太郎(山口藩士)
  • 200石…桐野利秋(鹿児岛藩士)、岩村高俊(高知藩士)、船越卫(広岛藩士)、四条隆平(公卿)、泽为量(公卿)、桥本実梁(公卿)、久我通久(公卿)、西四辻公业(公卿)、壬生基修(公卿)、鹫尾隆聚(公卿)、岩仓具経(公卿)
  • 150石…中牟田仓之助(佐贺藩士)、曾我祐准(柳河藩士)、山地元治(高知藩士)
  • 100石…土方久元(高知藩士)、江藤新平(佐贺藩士)、岛义勇(佐贺藩士)、大原重実(公卿)、万里小路通房(公卿)、穂波経度(公卿)
  • 80石…谷干城(高知藩士)
  • 80石…前田正之(十津川郷士)
  • 50石…乌丸光徳(公卿)、平松时厚(公卿)、五条为栄(公卿)
  • 35石…青山朗(名古屋藩士)
  • 20石…津崎矩子(公卿家来)
  • 10石…村口村吉(佐贺藩士)
  • 8石…别府晋介(鹿児岛藩士)、池上四郎(鹿児岛藩士)、筿原国干(鹿児岛藩士)、高城七之丞(鹿児岛藩士)

赏典金

  • 5000両…松平忠和(岛原藩主)、锅岛直虎(小城藩主)、松平乗谟(田野口藩主)、牧野贞宁(笠间藩主)、大田原一清(大田原藩主)
  • 3000両…细川护久(熊本藩主)、松浦诠(平戸藩主)
  • 2000両…蜂须贺茂韶(徳岛藩主)、松平定法(今治藩主)、奥平昌迈(中津藩主)、柳沢保申(郡山藩主)、戸田氏良(大垣新田藩主)、井伊直安(与板藩主)、堀之美(椎谷藩主) 、内藤頼直(高远藩主)、佐竹义理(岩崎藩主)、有马氏弘(吹上藩主)、鸟居忠文(壬生藩主)、本堂亲久(志筑藩主)


大战之前难道便掌权吗?不是的。

萨摩当时实际代理藩主事务的岛津久光事实上更倾向于公武合体派,在王政复古前夕还在摇摆;但无奈西乡已经掌握了藩里军政大权。

毛利敬亲则在高杉晋作兵变后放权于攘夷派,其中不乏以他们作为白手套的心思:功成则毛利家便飞黄腾达;兵败便还有推卸责任于攘夷派的余地。

但最重要的是,萨长土甚至全国诸藩财政均面临赤字已久,若还是拘泥于一藩则债务未必能还清;索性把烂摊子扔给新政府,自己卷了钱当财阀。由地主到资本家,仍不失上人之位


谢邀

我个人觉得有这几点原因

首先,明治政府的高层里都是长州萨摩的人,换言之,政府高管像大久保,伊藤,井上,木户等不是长州就是萨摩的,可以说内阁还是以四强藩人员为主。藩主也表示支持,只是因为藩主的政治水平等都不及他们,而新政府急需人才,藩主们也未必能掌管新政府内政外交,出于实用性还是启用了他们的藩士。

其次,本著尊王的旗号,只要天皇掌握了大权,其他都无所谓,这就是为什么强藩无所谓谁主持,只要天皇亲政就行。

俗话说,长州出相,萨摩出将。藩主直接给养老金在家里养养老,脏活儿累活全给别人干,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结果。至于岛津,毛利等人目标达到了,没有想过继续执政这样的结果也是可以理解的。


很简单,因为藩政旁落是早于戊辰战争的。

而主导戊辰战争的,是四强藩中的倒幕派,而不是藩主们。


萨长旧军人摇身一变都成了新政府里的高官了啊,至于藩主,纷纷成了大企业家,真金白银拿著不爽吗?生活水平不一定比当藩主的时候差好伐


主导四藩藩政的人 早在戊辰战争之前就不是四藩藩主了 不过四藩家族也不亏 他们美滋滋的赖掉了债务 还混成了财阀 学者之类的


「长州藩的PY交易」

山县有朋坐镇的陆军省把公款借给御用商人山城屋和助还有三谷三九郎,井上馨不仅帮助陆军省解决这件事,还给低价把秋田县尾去泽铜矿卖给了长州藩的商人冈田平藏,肥前藩的司法卿江藤新平命人追查这些事情。后来肥前藩的江藤提出了一份司法改革预算,同时肥前藩的文部卿大木桥任也提出了学制改革的预算,都被井上以财政紧张大幅削减预算,然后山县有朋的预算完全同意。

井上馨和江户日本桥三井家PY关系,就是公开的秘密,没有汇兑十人组这种级别的财阀在背后支持,还能有明治维新?不然西南战争的士族怎么被平定?为啥江藤新平要搞佐贺之乱?萨摩藩的西乡从道为啥要出兵台湾?这都是权力斗争的阴毛啊!下克上就是背后这群大佬们搞权力斗争的体现......


简而言之,四强藩不是一强藩,所以才可操作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