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或者现代建筑学的起源不在中国,而是西方,这就难免会和中国的传统思维产生一些隔阂。我认为建筑学首先应该培养一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针对现状,而历史文化甚至哲学细想只是现状之一,但是现在感觉过分的强调一些像之乎者也一样的晦涩难懂的文案或者思想,而建构材料甚至被轻视的造型逻辑都显得不被重视,仿佛大家学了建筑学以后从以前的理科生一下子变成了一个熟读四书五经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有哲学气息的文人,动辄就对文化历史侃侃而谈,仿佛这个文化内涵成了一个标签,而真正需要解决的现状远不止这个。谈到文脉历史便是所谓的地域文化设计内涵吗,我觉得解决现实人的需求以人为本也是不可以忽略的一个要素,甚至是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诚然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 而古建筑曾经也辉煌无比,但是一切都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我们在侧重历史文化的同时也要跟著现代建筑学本身的发展逻辑来看,虽然很多学科学术的尽头是哲学,但还是先培养一个匠人,一个工程师,再谈哲学家思想家吧。

可能圈子的风气就是抱团,吹捧,踩踏,才会导致这样的现状产证吗。

第一次发问还是想请教一下@阿尔瓦 谢谢。


国内建筑学啥时候强调过内涵的

强调的是拍脑瓜式的开脑洞,然后自我感动,然后怼天怼地怼甲方

——————————————

仿佛大家学了建筑学以后从以前的理科生一下子变成了一个熟读三书五经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有哲学气息的文人,

——————————————————

真要「熟读三书五经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那就好了

问题恐怕是熟读「三书五经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12个字吧

对了是四书五经。


个人认为,没有任何理论基础(实践所得)作为支撑的内涵或者思想都是空谈

但是,两者没有孰轻孰重之分

简单来说,将任何一种成熟思想的形成大都是类似DNA的双螺旋结构,那么理论+实践所形成的上升轨迹就是构成这个思想的基础。

由于国内的建筑学发展也是处于螺旋上升的阶段,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实践和理论的沉淀,才能慢慢出现符合我们自己的真正的中式建筑或者新建筑。那么在这个上升过程中不同的阶段就会有不同的思想出现,没什么奇怪的,只是反映了现在的建筑文化发展的趋势罢了。

题主说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就是单个「理论+实践」的结合,具体来说,遇到一个特殊造型结构问题时,运用现有的力学原理和材料性能提出最优的解决方案,并且通过缩小比例的模型的实验来检验方案的可行性,换到方案设计也是一样的,交通流线、功能排布等等也都是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不断模拟实验,最后落地的。这个过程就相当于「一小节DNA」。

因此和题主相反,我倒觉得现在由于对规范的严格要求和城市化的快速扩张,反而让建筑丧失一些人文气息和所谓的情怀。况且,造建筑是要钱要地的,大环境下,所谓思想和理念在甲方爸爸们的眼里都不如安全,省钱,销量好这些市场因素重要。

那么真正的思想是什么?

往往,通过大量的「单节」积累以后,就会慢慢形成了一种大趋势,或者大特征。

比如柯布西耶的著名五条原则,安藤的混凝土,或者扎哈的非线性理念,都不是突然冒出来的念头,所谓的大师和名人都是在经历了背后不停地摸索,无数次的理论和实践的经验,最后提出了人们现在看到的东西,而这些最后出现的,往往是相对价值比较低的,但讽刺的是这些确实最吸引人去模仿的,说实话,放到今天,柯布西耶的五条原则的局限性依旧非常大,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是现代主义建筑最伟大的奠基人之一。

相反,现在的一些所谓的网红建筑师的思想和理念,经得起推敲的少之又少,但也正是因为有资本和影响力,才吸引了最多的关注,年轻时去了解和学习,当作增长见识的途径是挺好的,真的要到了不惑之年再去弄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一般结果都不太好。

因此,多去了解有成熟思想的建筑师的思维过程和变化轨迹,发现他们蜕变的点以及背后的原因,才是最有价值和参考意义的。

最后提一句,目前国内建筑学的教育对于成熟思想层面的关注非常少,理论课很少会涉及当代建筑师的理论研究,毕竟这也不是本科教育的重心所在,如果有兴趣,读研甚至是读博都行。相反如果对设计感兴趣,多去学习现代的建造技术和去大量实践,慢慢摸索出自己的设计语言,才是应该做的。

刚刚本科毕业,所以感悟比较多,欢迎讨论。


要强调玄学造词能力,不搞点高大上让人似懂非懂的语句就不能凸显这个专业的神圣性


在我为数不多但也还算漫长的建筑学学习过程中,完整体会到了从大一充满向往和好奇到大二迷茫大三油腻大四糊弄大五逃离的过程。

私以为建筑学学习过程的核心竞争力是感动别人,敢动自己。

强调思想是必须的,这是你感动别人的归宿,也常常是自己做方案的入手点或执念,可是这个思想有没有内涵,有没有真正的内涵就不一定了,一个普通刚上大学的小学渣每天的课被塞的满满,课上时间抓紧睡觉打游戏逛淘宝,晚上和姐妹逛街觅食,大半夜不睡早上起不来旷课,很少有人坚持读书,不知道思想会在这样的生活的哪个瞬间变得深刻。

解决问题也是必须的,这个是避免课堂空洞无聊的最好解药。一群超高学历的老师带著一帮小孩讨论著高大上的话题,为人著想,以人为本,帮人解决问题,于是开始凭借空空小脑瓜开始想问题,想到了就能往下聊,想不到就去和老师唠嗑看看能不能空手套白狼。实在不行还可以靠建筑设计规范制造矛盾来解决,不解决问题怎么讲故事?不解决问题怎么忽悠终期评图的评委老师避免他们拷问灵魂?

但是怎么解决问题就看你了,偷懒好用省事好看的办法很多,比如加个连廊,连个步道~加上好看的效果图,大功告成~

等到实习的时候。。强调内涵?解决问题?一切问题都要向甲方爸爸低头,钱和利益决定一切~

学习期间开心就好~反正工作了就是无尽的加班,cad,su,犀牛,ppt,ai,ps~尤其是密密麻麻五颜六色的cad,看了使人心情愉悦,无比舒畅~


就我校而言还好,整个系的同学的设计作业大多都是比较实际的,大家都注重场地,流线,功能关系以及排版和图面效果,非要硬凹概念的话也是简单地美化一下设计理念,手法类似于房地产广告。老师们在评图时也是以场地,流线,功能是否协调为评判标准,设计理念和内涵思想往往都是锦上添花的元素。但是老师们也会鼓励我们玩概念,但前提还是把握场地,排好功能,理顺流线。同样完成度的方案,概念玩得好的那个会多个五分~十分左右,可以认为是老师们对思维较活跃的学生们的一个小小奖励吧!


在家里去上厕所拐八个弯然后放雨伞的那个地方,叫灰空间


强调思想轻视解决问题,这是谁说的。。。。。

内涵,概念永远建立在你能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没有一个房子是完美的,但是最起码要没有硬伤,之后才能去玩空间,玩概念,玩手法。

自我感觉我的学校培养路线就是这样的,大二一年都是在强调功能和规范,到大三才开始接触概念这种东西。而且平时接触的老师也是非常务实的,达成的共识就是要求强功能的建筑一定不要瞎玩,可以瞎玩的再去玩。

可能是校风校训使然?

(汇报方案的都是清华的? )


教过我的一名暖通专业的老师质疑过现在建筑行业分的这么细你们建筑学除了会设计个外壳还会做什么?

结构有土木的在做,还有电气,景观,水施一系列配合。


一直觉得思想这个东西对于建筑学来说永远来源于技术与实践,否则全是马后炮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