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中醫打著祖傳旗號,卻連有陰陽五行,八綱辨證,臟腑經絡都不清楚,這樣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


這也是中醫的尷尬之處。科班裡的那一套成熟的陰陽、寒熱、五行的說法,並不比江湖神醫自己編的說法更嚴謹或是籠絡人心,但偏偏又不能像科學一樣掄起實證主義的七傷拳。

所以說,「如何看待這些江湖名醫碰瓷中醫」也是一件很魔幻的事情:在這個問題上,「反對」和「制裁」這兩個立場居然是對立的:中醫希望尊王攘夷,但在邏輯層面毫無說服力,甚至連辨認異己都難以做到;另一方面諸如車庫龍的比喻,甚至現代醫學常識都可以作為制裁江湖神醫的強力判准,但這些頗具殺傷力的邏輯卻難免碰倒中醫的瓶瓶罐罐。

這也就構成了如今投鼠忌器的尷尬局面:不管我們的初衷是什麼,傳統醫學的保護傘下,一定會變成神棍的樂園。無論是中藥注射液,還是年初的神醫李躍華,只要它們打起「傳統醫學」的名號,就一定有一群mdzz說他的好話,甚至給予政策上的傾斜扶持。

再往後?就是「檸檬市場」的讖言了:

傳統醫學的檸檬市場?

www.zhihu.com圖標

——劣幣驅逐良幣。終有一天,雖然大家的期待一如既往,但是杏林之下,只剩蠅營狗苟

哎~


我覺得完全可以。

醫聖張仲景要是能得見現代醫學的生理學、病理學等,我敢保證他一定欣喜若狂、如獲至寶,因為這可以幫助他突破認知,從更完備的層面來構建傷寒論的理論模型,而不是反過來被概念給鎖住。

陰陽五行,經絡臟腑只是符號,換成或分解成更符合現代認知的符號:體內參與代謝活動的物質多寡、新陳代謝水平的高低等等,雖然無法像陰陽一樣把所有的都給統進去,但是勝在具體,對初學者比較友好,不讓人覺得是在學玄學。學的深了,有了整體觀了,再引入陰陽概念,則心有所悟,水到渠成。

而且和現代醫學的概念對應關係建立起來後,中醫也能更好的採用現代化檢測手段,將辯證簡單化具體化;現代醫學治癒的案例也能夠供中醫進行分析總結,中醫的案例也可為現代醫學研究提供參考,不是挺好的嗎?

中醫不是玄學和哲學,就跟物理一樣,是先發現了治癒案例(實驗現象),然後通過案例來找理論(公式)的經驗醫學,是個模型。物理在宏觀低速條件下找到的是牛頓定律,中醫在古代找到的是陰陽五行、臟腑經絡,都能在很大範圍內表徵符合實驗現象的規律,但受限於認知水平,也存在局限性,所以與時俱進是必然也是必須的。

就好比用幾千年的疾病治癒樣本訓練了一個神經網路診斷模型,但是我們知道模型的參數乃至結構其實都不是唯一的。只有不斷引入確定的已知信息,來對訓練方向進行約束和監督,才能得到可以解釋又有高正確率的模型。因此中醫也需要引入新的正確信息來使中醫理論模型繼續向正確的方向迭代。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需要用現代醫學的人體生理、病理等確知的信息,來解釋中醫理論模型中的概念、參數的現實意義。

雖然中醫現在還無法完全解釋,但是有很多人就咋呼著說把中醫這個訓練了幾千年的好模型消滅掉,這樣的人不是壞就是蠢。模型不能解釋,但完全不妨礙使用,現在的AI有幾個能對參數結構進行解釋的?包括醫學腫瘤圖像識別AI,正確率遠比人工高,它的模型幾十上百層,幾千上萬個參數,解釋個屁。自動駕駛AI已經在大街上跑了,它的模型參數物理意義是啥?這同樣解釋不了,但不妨礙它使用。你說它解釋不了,我們要消滅它,這不是蠢壞是什麼?

只是中醫作為一門學科來講,如果拒絕被解釋,或者不能被解釋,就只能一直停留在原地,無法享有現代和未來醫學的信息補充繼續迭代,也就只是一個效果較好的模型,大家學的只是模型的使用方法,不妨礙用這個模型有效治病,只是難以有所創見和進步。


不懂這些肯定不能算中醫。

如果不懂還要打旗號,那就叫騙。導致的後果就是這孫子會蹲監獄。


連騙術的基礎理論都不懂,當然不算「中醫」!


不誇張的講,假如離開了陰陽的觀念,中醫這個大廈,根本就建不起來。

一 陰陽有什麼用?

我們想想看,中醫要認識疾病,首先得了解疾病的性質,是寒還是熱?是虛還是實?寒的問題,就可以用溫熱的方法來治療,比如乾薑、肉桂,比如艾灸;熱的問題,就需要用清瀉的方法,比如黃連、大黃,比如指尖放血。這裡的寒熱、虛實,背後其實都有陰陽的觀念來指導。假如不了解陰陽,我們對疾病的理解就很難把握住本質,治療往往也就只能停留在比較膚淺的經驗層次。或許有人要問,陰陽真有這麼重要嗎?受涼了就喝點熱水,上火了就吃根冰棍,我不用學陰陽,也知道呀。好,我們不妨先來看一個例子。皮膚上起的疹子。

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疹子和疹子不太一樣,其中就有這麼兩種。一種專門長在人的上半身,頭上、臉上、脖子上、胸口,都在上半身;有的上半身沒有,下半身才有,小腿上、腳上、腳指頭上。問題來了,這兩種疹子,區別是什麼?我們應該怎麼認識?怎麼治療呢?假如沒有陰陽的角度,我們要認識這兩種疹子,就會有點困難。一個在上面,一個在下面,這能說明什麼呀?

有了陰陽的角度,我們再看人的時候,會先把人分出個陰陽來。最常用的方法,以肚臍為界,肚臍以上,上半身為陽、肚臍以下,下半身為陰,好理解吧?接下來,陽的位置,就容易受到陽邪的影響;陰的位置,就容易遭到陰邪的攻擊。那麼,誰是陽邪,誰是陰邪呢?最典型的陽邪就是火,大火燒起來,火苗都是往上走的;和火相對的陰邪,是水,水都是往低處流的。

現在再看兩種疹子,他們發的部位不太一樣,表示背後邪氣的性質也不一樣。發在頭上、臉上,主要考慮陽邪,尤其是火邪;發在腿上、腳上的,主要考慮陰邪,尤其是水濕邪氣。因為這兩種邪氣的性質不一樣,雖然都是在皮膚上起的疹子,我們治療的思路,就完全不同了。對火熱邪氣,我們就需要清熱涼血;對水濕邪氣,就需要利濕燥濕。這就是用陰陽來指導臨床的一個典型例子。

二 陰陽是什麼

好了,現在我知道陰陽挺重要的。那陰陽到底在講什麼呢?我怎麼能知道,這個東西到底是陰還是陽呢?為了方便理解,我們不妨先把陰陽看做是古人認識事物的一種方法。他告訴我們,世界上存在兩種剛好相反的性質,比如說有寒就有熱、有上就有下,有內就有外、有動就有靜,等等。這些成對出現的性質里,總有些是偏於溫暖的,積極的,躁動的,就像太陽一樣,光芒萬丈;另一些則是冰冷的,憂鬱的,晦暗的,就像月亮那樣,寧靜安詳。前面那種屬性,我們就稱為陽;後面的,稱為陰。

實際上,對陰陽這種區分方法,作為中國人,我們一般只憑直覺,就能分辨個八九不離十。比如白天和晚上相對,那一定白天是陽,晚上是陰;兩個人,一個高大一個矮小,那肯定是高大為陽,矮小為陰。不過,還是有一些情況,在我們分辨的時候,可能就不是那麼確定了。比如有形和無形,到底誰是陰,誰是陽呢?我自己讀大學的時候,就被這個問題困擾了挺長一段時間。直到有一天,讀到《內經》里一句話,才徹底搞明白。就是「陽化氣,陰成形。」

這句話什麼意思?我們舉個例子來看,比如說水。水是個挺有意思的東西。你說她無形吧,明明是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你說她有形吧,她又沒有自己固定的形狀。更有意思的是,假如給水加熱,它會變成水蒸氣,就完全沒有形狀了;假如把水放進冰箱里凍起來,她又會變成冰,形狀就固定下來了。

回想這個過程,同樣的一盆水,能化成氣,也能結成冰,靠的是什麼呢?化氣靠的是火熱,結冰靠的是寒冷。火熱就為陽,寒冷就為陰。有了火熱這種陽氣的作用,水就能化成無形的氣;就是所謂的陽化氣。在寒冷這種陰氣的作用下,水就會變成有形的固體;這就是所謂的陰成形啊。

我聽明白了,可是這不就是很簡單的物理現象嗎?這和中醫有什麼關係嗎?關係當然有,而且很重要。

先講一個今天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減肥。有了上面對有形無形的認識,我們再看肥胖,那就是有形的部分太多了嘛。有形的部分怎麼出來的?一定是陰的部分太多,或者陽的部分不足了,才會化氣越來越少,成形越來越多。那面對這種陰太過,陽不足的情況,我們該怎麼辦呢?動呀。運動屬陽,通過運動,人體的陽氣會在鍛煉中變得越來越強大。隨著人體陽氣的增加,化氣的能力不斷提高,那些有形的陰,就會越來越多的陽氣給化掉,人也就是隨之瘦下來了。也就是說,在中醫看來,跑步減肥,並不是把身上的肉給累下去了,而是通過陽氣的增強,把過多有形的身體部分給化掉了。有朋友說,你這只不過是解釋不一樣,實際上不都是在讓少吃多運動嗎?

要增加陽氣,多運動當然是很重要的方法,但中醫可以激發陽氣,祛除水濕的方法,還多著呢。我們可以用中藥健脾益氣、溫腎利濕,可以用針灸溫補脾腎,祛除痰濕的阻滯。而這些治療手段,都會對減肥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而他們背後的道理,無不是咱們剛剛講到的陰陽思路:陽化氣陰成形。

除了身形上的胖瘦,中醫在診斷時,按脈察舌,從脈象的粗大和細小,以及舌頭的胖大和瘦小,也都可以判斷出人身上陰陽的有餘不足,靠的同樣也是這個道理:陽化氣陰成形。

好了,我現在已經大體明白了,什麼是陰,什麼是陽。陰陽學到這是不是就可以了呀?別著急,陰陽的知識,主要包括兩部分。首先,陰陽的屬性應該如何區分。在咱們的教材&里,還舉了不少陰陽的例子,除了上面講到的動靜,其他的比如上下,內外,剛柔,明暗,聚散,等等,都可以用陰陽的方法來區分。不過,這些理解起來,難度不大,自己看一看,想一想就能明白,我們這就不再多講了。

三 陰陽之間的關係

除了對陰陽屬性的劃分,更重要的內容是,我們需要了解陰陽之間的關係。歸納一下,陰陽之間,最重要的關係有兩種:對立和互用

對立好理解,我們常說水火難容。一盆水,一盆火,直接放在一起,水一定會把火給澆滅。一小杯水,一大盆火,直接放在一起,火一定會把水烤乾。也就是說,把水和火直接放在一起,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我們發高燒的時候,嘴唇都能幹的裂口子,就是火太大,把水給燒乾了;我們水腫了,腿上一按就是一個大坑,半天起不來,就是水太多,陽氣完全化不動了。也正因為陰陽之間這種相互對立的關係,給我們的治療提供了最基本的思路。

舉個例子。有個老人家,六七十歲,常年手抖,不停的哆嗦,開始是用筆寫字寫不了,後來慢慢端碗也費勁,只能把碗放在桌子上吃;最後連拿筷子夾菜都困難了,生活就很受影響了。我們來看這個病,他的特點是動,動的太過,我們用陰陽的眼光來看的話,這動屬陽,說明這個病是陽太過,缺少陰的滋養引起的。我們要治療,就需要一方面用涼血葯,丹皮、丹參,去掉過多的陽;同時用天麻、地黃,去補充不足的陰。用針的話,就會重用太溪、復溜這種激發陰為主的穴,去輔助培補。

這就是,動的太過,陽有餘,陰不足時,我們會給出的治療策略。反過來,假如是太靜了,動不起來,會怎麼樣呢?

再舉個例子,有個小姑娘,二十齣頭。別人都想怎麼減肥,這小姑娘一心想的,卻是怎麼能多長點肉。為什麼呢?胃不好。每次剛吃下一點東西,比如說三根麵條,或者吃倆餃子,心口下面就堵起來了,摸上去硬硬的,有一個大塊。中醫管這種情況叫做心下痞滿。就是氣都聚在一起,不動。那怎麼辦呢?

用中藥的話,有一張經典的處方來治這個問題,叫做半夏瀉心湯。你不是不動嗎?不動屬陰,我就多給你一點陽氣,讓你燥動起來。所以裡面用半夏、乾薑,這種大辛大熱的葯,去化解胃裡堵塞的狀態。用藥的關鍵就是陽化氣,主動。能讓這些聚在一起,成形的氣,化掉,散開。如果用針的話,重點就在足三里配公孫,目的一樣,讓聚集在胃裡的氣,動起來。

當我們回過頭看上面的案例,那老爺子陽太過,手一直動,我們怎麼治療的?我們會用涼葯去平抑他體內過多的熱,再用補陰葯去扶助體內不足的陰精。這小姑娘陰太過,吃東西很容易心口堵,怎麼辦呀?需要用陽熱的葯,讓堵塞在一起的氣,動起來。我們努力的方向,都是幫助身體,重新恢復到一個陰陽平衡協調的狀態。而方法,都是用陰葯來平抑陽,用陽葯來消散陰

需要注意的是,陰陽之間,並不是只有對立,他們還可以合作。還是用水火來打比方,把水火直接放在一起,那就是你死我活;但如果水火之間放個東西隔開呢?比如先放個鍋,再把水火放在一起,我們會發現,情況有點不一樣了。我們可以用它來燒水,煮飯,甚至可以做成蒸汽機,拖動幾十節的火車。在我們身上,這種陰陽一起合作的機會就更多了。從脾臟的化谷生精,到肝臟的體陰用陽,再到腎臟的溫水潛陽,到處都離不開陰與陽的合作,互根互用。我們後面講到五臟時,再和大家逐個詳細解說。

總結一下,今天咱們課上主要講了三點:一,陰陽是古人認識世界的一種方法,通常我們靠直覺,就可以對事物的陰陽屬性做出準確的判斷。二,陽化氣,陰成形,是中醫對人體與疾病現象的深刻洞察。三,陰陽之間,有對立的一面,也可以一起合作,這兩點對我們認識人與病,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思路指引。好了,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裡。無疾學社,中醫路上,我們一路同行。

無疾按:以上是無疾學社精品課,《中醫入門100講》,正課內容第一講的全景實錄。20多年來,無疾對中醫的思考、鑽研,教學、實踐,精華部分,全都凝結在這門課里了。心血之作,傾囊相授,希望能成為愛好者學中醫,最經典的入門課程。

詳情請參閱「天下無疾」微信公眾號《陰陽,中醫大廈的基石(音頻+圖文)》篇

點擊鏈接https://m.lizhiweike.com/channel2/420773,收聽無疾老師的中醫入門100講課程。

搜索公眾號:noillclub,關注即可了解無疾學社全部內容。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