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名氣那麼大,被後世尊為醫聖而自己卻只活了65歲?難道他自己不會養生嗎?這似乎說不通。


up見到大家對此這麼感興趣。我更新了醫生壽命的調查報告。[1]

就不說古代了,現代的醫生普遍都沒有病人活得久[1],o(╥﹏╥)o

……

醫生15~歲年齡段的平均預期壽命為60.38歲略低於當地居民,其差值僅為0.37歲。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醫生平均預期壽命與當地居民平均預期壽命的差值呈上升趨勢,到80~歲年齡段時,其差值高達4.37歲。醫生死亡概率,60歲前各年齡段均低於當地居民,60歲以後各年齡段均高於當地居民。

影響醫生壽命的主要死因依次是惡性腫瘤、心臟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損傷與中毒和呼吸系統疾病。不同死因對各個年齡段醫生壽命的影響是不同的。

參考

[1]鄭平,石榮光.唐山市區及區級以上醫院醫生壽命研究[J].中國醫院統計,2002(03):141-143.

醫生好慘,o(╥﹏╥)o

----------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1,張仲景,正史無傳,所以他的生卒年前後人猜的。

2,請題主去查下古代人的人均壽命。

3,張仲景雖然無傳,但是根據其他資料可以推斷出,他的生活年代,是軍閥混戰的時期,大家都在打仗,沒人有心情從事農業生產,加上人心惶惶的,大部分除了戰死的,也有不少餓死,病死的。加上時代的局限性。古人的壽命其實不高的,特別是戰亂年代。

題主可以參考下,非洲和中東戰亂地區的人均壽命。雖然有現代醫學的加持,但是,戰亂地區缺少食物、藥品的情況,一直存在的。而且戰亂地區醫生的壽命也沒見有多長了。


mao主席領兵打仗一輩子連槍都不會放你說有沒有什麼不妥?

名醫又不是太上老君隨時在線續命,你這問題真的不懂,純粹為了秀逗來提的問嗎?


很多名醫都是累死的,要寫書,要看病,無時無刻身邊都有走投無路的患者,很多醫生真的在透支生命。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仲聖生於東漢末年,時局動蕩。軍閥混戰,民變四起。百姓吃不飽穿不暖,死於傷寒者不計其數,瘟疫更流行肆虐。仲聖於此時局中潛心醫學,周遊各地,救百姓於水火;更耗數十年之心血,著《傷寒雜病論》,永傳後世,影響中國、日本、朝韓、東南亞諸國、蒙古等國的醫學發展。仲聖雖仙去一千八百年,但憑藉著我們這些徒子徒孫的手,仍在治病救人。

仲聖一生怕是沒有享受多少幸福生活。我們都不知道生活於亂世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但可以參考利比亞、敘利亞、巴勒斯坦。在那種局勢下,每天要保持三甲醫院醫生以上的接診量,古代恐怕沒有什麼雙休日、按時下班制度。接診之後之後還要琢磨怎麼寫書…在這種生存環境和工作量下,就是神仙也難長壽。仲聖之逝,應是他完成了上天賜予的使命,回到天上去了,但他的知識和悲天憫人之心卻一代代仍在流傳。


題主是誰啊,一點名氣沒有,肯定不會養生,多大歲數還沒得病,不合理啊?這就是你思維邏輯嗎?


因為他自己病了沒別的醫生給他治呀。

醫者醫人不自醫。


你可能不知道,

在那個年代活到65歲是什麼樣的概念。

比例上大概相當於現在活到110歲的那批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