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看中醫呢,估計是「十個九疳」,用針一紮指縫,就能擠出「疳」來,有理有據,你說服不服?。而且無論男女,看中醫幾乎都是「濕氣大」,你還得祛濕呀!對了,那個薏米紅豆粥,是不是家喻戶曉呀?


腎虛被認為屬於文化結合症候群,或稱文化束縛精神症候群,文化有關特殊精神候群(culture—related specific psychiatric syndromes),即只存在於特定文化下的一種疾病或將疾病的癥狀集結起來並賦予該文化的意義,患者會對精液的流失感到恐慌(因視其為人寶貴的精華),並因此存在焦慮及驚恐的情緒且產生軀體癥狀,腎虛在現代醫學會被視為精神障礙,腎虛已被收錄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及ICD-10第五章附件二 - 文化特有的疾病中,並在ICD-10作出以下的描述:

急性焦慮和軀體癥狀,如疲勞,肌肉疼痛,與男性和女性(也被認為能夠分泌精液)對精液損失的恐懼有關,據稱先兆包括過多的性交,排尿障礙,不平衡的身體體液和飲食,主要癥狀為患者會排泄出白色的尿液,被解釋為精液流失。傳統補救措施集中在服用草藥以恢復精子或體液平衡。


也不知道這個「多是」「幾乎」這些個數據是哪兒來的……一點兒都不客觀……

我就很少給人診斷這些東西。

一般來說這種情況,一是大夫水平不夠,二是患者水平不夠,懶得解釋,隨便說點兒患者能理解的話糊弄過去,兩方歡喜。

然後就有人拿著這個當令箭了……

真是……沒見過世面……


幾個原因吧

1.學藝不精者,行騙者的一些話術,為了糊口,為了推銷產品,看到了商機,有錢不掙王八蛋

2.確實當下部分人的共性病機如此,因為生活方式,工作壓力等原因,大多有相同的問題,但落實到具體個人又有千差萬別

3.提問者自身是否有數據支撐?有無調差過程,調查形式?還是自己信口開河呢


吐槽:

西醫還說「十個有九個半都是胃炎」呢。

好好答題:

不排除有些人學藝不精,一來個病人,辨不清楚證,搞不清楚大概方向,先撿著比較容易調理的方向治。

除開這個因素,是「腎虧」「陽虛」挺常見的。


題主這個問題更像是看了幾個保健品廣告後自己腦補出來的,紅豆薏米粥,應該去問鋪天蓋地的養生廣告呀。賣保健品的偽中醫可以叫中醫嗎?我現在說自己是祖傳西醫,穿上白大褂拿起手術刀,可不可以給你做外科手術呢?


你的調查數據在哪?怎麼得出「多是」這個結論的?


也有骨折,皮膚病,失眠,等等。


用淺顯易懂的話,聊聊女性氣血虧虛。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氣血虧虛;每個月都會來例假,一來就是一周。

月經期是女性身體最虛弱的時期。熬夜工作休息少,上火吃辣喝冷飲… 在種種因素的作用下導致月經量減少或者增多。

中醫上有個詞叫氣行則血行。意思是氣推動著血跑,血載著氣運行於周身。血虛的問題不解決,日久自然會氣虛,就是中醫大夫口中常說的氣血兩虛。

再就是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現情緒上的波動。愛憂傷,生悶氣。

中醫上說的肝主疏泄,其中一個意思是肝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喜歡豁達、心情舒暢,不喜歡憋著悶著。也就是說心情好了,胃口就好,氣色會更好;這是一連串的作用。

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失常,肝氣會郁滯,進而影響脾胃的運化;脾胃運化功能弱了,會不愛吃飯,吃一點就覺得肚子飽脹。

氣血的主要來源是食物和水。胃口不好同時脾胃的消化吸收出現問題,漸漸就會氣血虧虛。不少女性看起來精神不振,臉色蠟黃就是這個原因。


簡單的來說就是男子以腎為主,女子以肝為主。男子以精為用,多見腎氣不足等;女子以血為用,因此多見氣血不足等。


這是由於男女生理結構決定的,十個男人,九個腎虛,十個女人,九個貧血。也就這麼來的,特別是年齡大了,生理機能衰退,都有廣,這些問題的。


中醫老祖患了瘧疾,打擺子,一會兒熱,一會兒寒,恍惚中扯出一套寒熱瘋語。徒弟們不明覺厲,記錄了下來。後來變成了中醫的寒熱理論,沿用至今。


這就是現代社會導致最多的疾病啊,男性有"不良生活習慣",女性則天天奶茶冰淇淋,能不腎虧宮寒嗎?


說實話,很想看這些術語和診斷進入傷殘鑒定,入職體檢要求這類規章制度里會是怎樣一副場景。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