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跟中国的战国时代一个名字?


応仁?文明の乱以后の乱れた世相を、当时の公家が古代中国の「春秋戦国时代」の乱世になぞらえ「戦国の世」と表现したことに由来する。

一条兼良の『樵谈治要』の「诸国の守护たる人廉直をさきとすべき事」の条に、「诸国の国司は一任四ケ年に过ぎず、当时の守护职は昔の国司に同じといへども、子々孙々につたへて知行をいたす事は、春秋の时の十二诸侯、戦国の世の七雄にことならず」とある。また、近卫尚通の日记『后法成寺尚通公记』(近卫尚通公记)の永正五年(1508年)四月十六日の条に「戦国の世の时の如し」とある。当时の公家が使った「戦国の世」という语は、直接的には古代中国の戦国时代を指していた。

所以,懂了吧。

为防止有人看不懂,我简单再说一下中文版。

最早的出处是一条兼良『樵谈治要』和近卫尚通的近卫尚通日记。

至于武田信玄,这个说法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不知道哪里流传起来的,居然到现在还没被破除…

《甲州法度次第》是天文十七年的成书,离近卫尚通日记差了快四十年呢,所以,到底是谁先已经很明确了。


很简单,我说的。

我晴信在甲州法度里,清清楚楚的写著六个大字——

天下战国之上。


日本战国时代(1467—1585年或1615年),一般指日本室町幕府后期到安土桃山时代的这段历史。

这个叫法最早出自甲斐国大名武田信玄(1521年-1573年)所制《甲州法度之次第》第二十条,其开篇即写道「天下战国之上」。但酷爱中国兵法的武田信玄实际上是把中国的战国名称直接套用在日本,借此形容日本的政治格局。


日本战国时代(1467—1585年或1615年),一般指日本室町幕府后期到安土桃山时代的这段历史。最早出自甲斐国(今山梨县)大名武田信玄(1521年-1573年)所制《甲州法度之次第》第二十条,其开篇即写道「天下战国之上」。但酷爱中国兵法的武田信玄实际上是把中国的战国名称直接套用在日本,借此形容日本的政治格局。

——————摘自百度百科

所以勉强算是甲斐之虎武田信玄同志命名的吧


谢邀,已经有人回答出处为武田信玄。在此想以另一种角度进行说明。66国2岛只是当时日本的一种地理划分。数以千计的诸侯把整个日本分离的支离破碎。当时全日本所修建的城堡数以万计,以石高4万的飞驒国为例,后世考证的城堡有5.60座。独立或半独立的势力居然有十几家。全国没有统一的政治体系,混战不休。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杀你,主君提防家臣,家臣密谋篡位。这种混乱的情况持续百年。可见以战国来命名这个时代是很贴切的。


武装割据 军阀混战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