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不模糊。

同酒店等級一樣,3A其實指的是遊戲產品至少要有主要的幾方面很出眾,而且非常出眾,起碼要一看就是賊費錢!賊費人!賊費顯卡CPU!效果賊好!

舉個栗子:餐廳飲食,有各種國際官方機構評級;汽車安全性有各種國際評級標準;景區,有各種評級標準;最典型的是酒店,普通的 豪華的 4星的 五星的 七星的 等待。

他們都有個共同點:這種等級基本代表了業內頂尖水平。

而遊戲業界一直沒有一個非常權威的評級標準(杠精勿擾),於是乎就出現了這麼一個民間公認為「頂級大作」的詞語。

1.資本投入:你沒見過花幾百萬就能開個五星級酒店出來吧?但凡在國際上享有盛名的頂級酒店,裡面各種食材、傢具、布置、都是成本不菲的,起碼從故宮搬個唐朝茶几、日本來個黃金馬桶啥的;便宜的成本是做不到3A的。(我是舉例子)

2.要做就做最燒機器的!大多數3A都很容易變成各大顯卡 CPU 廠商考驗和評測自己硬體的參考標準,為啥,因為你是3A!3A就是在接軌機器的最高限制,最高幀數、最好的畫質。你要是做一款遊戲畫面賊真實、但是發現2500塊錢的機器都能跑100幀,那你很難被叫3A。

3.優秀的遊戲概念、設計思路、頂級製作團隊、和頂級的操作體驗,這個我想就不用說了,你都花幾個億開五星級酒店了,你會找老大媽老大爺去當門童和前台接待?

其他的我就不一一補充了,其實我理解的3A,一方面是民間給與一個遊戲的最高評價,也是最燒開發商的錢、最燒自己錢包里的錢、且是最能代表當今電腦配置的一線大作。就叫3A,這模糊嗎

沒啥根據,純屬胡說的哈哈


其實3A並不是定義模糊,而是泛濫的傳播讓3A的本意受到了些許歪曲。

寬泛的講, A一般指該方面最高的評級,3A可以用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說道的「5a級景區」「4星級酒店」類比。3A遊戲可以理解為各方面為業界高水準的作品。

也有較為具體的說法:花費「A lot of money(大量的金錢)」「A lot of resources(大量的資源)」「A lot of time(大量的時間)做出來的遊戲稱為3A遊戲。從這方面來講,《原神》也能算得上是一款3A遊戲。

但事實上,國內的單機玩家群體遠不及網遊手游群體,信息技術的發展讓更多不知情的玩家了解到單機大作,而他們最開始接觸到的,照常理來說也應該是,類似「只狼」 「黑魂」 等有火出圈外的「梗」的作品。在了解到這些作品是3A大作後,就會先入為主的認為3A遊戲,就是要有精緻寫實的畫面,強悍激烈的戰鬥,併產生「有體力條就是魂系」 「有格擋就是只狼」等的錯誤理解。

而無知往往會促成無畏。

在這些錯誤理解的牽引下,網友們就會產生錯誤判斷。 最近《原神》鋪天蓋地的差評,或許並不關乎它本質上是否為3A遊戲,更多的是玩家單純覺得遊戲不好玩,沒能達到自己心目中預想3A遊戲的水平。 同時也出現隨便看看《黑神話 悟空》的實機演示,就跳出來發表「魂系」 「只猴」 等言論的現象。

希望國內能少些濫用「3A」,多多產出「3A」。


拋開專業硬性標準不談,所有的定義都是由人產生的。人作為如此複雜的動物,能同時說出「最毒婦人心」和「無毒不丈夫」,試問又有什麼「定義」是能夠讓所有人都認可的。你說「1+1=2」都會有人跳出來說無法證明。因此,「定義」只是用來滿足多數人的認知罷了,自然無法真實而確切。


擁有多少財產才叫富裕?


你認為有多模糊那麼就有多模糊,標準是人定義的,如果你的專業度夠高,你也可以定義3A的標準,不要人云亦云,自己沒主見。


3A是老外起的,百度查一下大概3個大量之類的。

但實際上並沒有嚴格的標準,這個標準也很模糊。

既然模糊,那為啥國內的手游不能叫3A?要叫氪金?

那這裡3A的定義起碼是有高質量一說的了,那為啥歐美的遊戲能叫3A,歐美的遊戲,偏寫實,完整的虛擬世界,劇情完整,看得出來他們是真在做遊戲。

國內的遊戲,偏氪金,看得出來大家等著你充錢開飯,有飯吃的等你充錢換輛車,看得出來的。。。


定義模糊到連業界都不拿幾A遊戲來打分,模糊到每個人心中的3A遊戲都不太一樣,就是個沒有意義的商業噱頭!


我覺得AAA是

頂級貼圖、頂級場面、頂級特效

AA是

優秀貼圖、優秀場面、優秀特效

A是

良好貼圖,良好場面、良好特效。

貼圖建模代表著平均畫質水準(密度)

場面宏大代表著貼圖建模數量(面積)

史詩特效代表著最關鍵的美感 (高度)

三者融合在一起才是 畫質(質量)

這是我自己瞎編的,但是我覺得比(a lot of)民科定義強多了。

中國玩家喜歡把AAA翻譯成3A。因為中國人喜歡3這個數字,中國人從來不會關注2A、1A遊戲。有句話叫做要麼當第一名,要麼什麼也不是。對於中國玩家來說,一個遊戲只要不是3A就是獨立遊戲,沒有任何中間過渡。

遊戲外觀就是擺在第一位的,而思想內涵和真實性和數據都是次要的。

按照lots of的定義,所有遊戲的開發時間基本上都挺久的,資源和錢是對等的,開發遊戲當然要要花錢了,哪怕一個人開發也需要購買電腦和開發軟體。

然而,需要花錢和花錢越多成品越優秀是沒關係的。

對於遊戲公司來說錢基本上等於工作室陣容。你讓一個普通人研發原子彈,當然越多資金,研發出來的可能性越高,以窮做為參照物,一個人越有錢越容易成功,你花100w達到的成就肯定要比20w優秀的。但是如果只是以你的成就作為參照物,很多時候你花100w達到的成就別人花20w就能做出來。所以我覺得談開發資金,不管任何行業也好,這一點都不是最關鍵的。花大錢辦傻事在歷史上無比常見。

從另一方面,遊戲公司有效人力100人不能再多了。超過這個數量,遊戲質量就和開發投入沒啥卵關係了。100人是完全足夠開發各放面遊戲結構的。這就好比一個說唱歌手的有效開發成本是1000w,200w買設備,800w買衣服,別的都靠音樂實力了。超出100w後音樂質量就很難和編曲成本成正比了。

騎砍戰團的時候團隊只有12人,現在100人以上了,還不是拉胯了?怎麼沒見音樂好聽10倍、遊戲性提升10倍、開發速度提升10倍?2014年起遊戲團隊49人。平均75人,那也是7倍。怎麼我看到的是遊戲投入和遊戲質量成反比?

哪怕是3A遊戲之間對比也是如此。東歐蠢驢沒西歐育碧有錢吧?怎麼蠢驢做出來的3A明顯比育碧優秀呢??

如果只看畫面質量,開發團隊越大做出來越好,其實也沒毛病。因為畫質的本質是貼圖解析度+史詩浪漫主義特效,如果這就是開發目標,那麼人數越多畫質越高是不成問題的。這就好比3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數量堆砌質量,是很無趣的一種價值觀。

3A遊戲的官方定義真的就是遊戲畫質好而已,你舉個反例試試?舉個沒畫質的3A遊戲或者高畫質而不是3A的遊戲試試?我洗耳恭聽。(注意:畫質官方定義是特效+場面+建模)

上一階段的奧斯卡標準就是場面是否宏大、是否具有史詩的感覺。現在呢,全片幾個演員在小屋子裡講騷話的舞台劇式電影都能拿到奧斯卡金像獎了。

AAA遊戲不過是一種暴發戶審美罷了。


跟電影的「好萊塢大片」一樣


如果你已經厭煩了整日沉淪在MOBA,FPS,RPG這樣的遊戲里。

如果你想體驗一下更加絢爛多姿的虛擬世界,如果你想要提升自己的逼格,追求更為極致的遊戲體驗。就去試試3A大作吧~

提起3A大作,在很多玩家的認知上是高質量,高投入,高回報的作品吧

從早年的巫師三,再到近期的GTA5.從策划到研發再到最後的發售,每一環都有著美金與顯卡混合燃燒的味道。3a作為單機遊戲界的標杆之一,只要被打上了3A的標籤,都是可以花時間去玩一玩的,但是什麼才算是3A大作呢??目前的國內玩家對其眾說紛紜,3A其實是一種美式概念,3A代表著美國最高等級,算是一種比較抽象的概念。aGta5耗時五年,開發成本2.65億美元,團隊近千餘人;

投入8100萬美元,千人團隊開發三年的巫師3a玩法多樣性、劇情內容豐富使得遊戲耐玩性很高。a3A的概念不僅僅在於這幾點之間,視覺與聽覺的極致享受,藝術與技術的完美結合,愉悅的遊戲體驗,龐大的世界觀架構等才能算得上是3A大作aTHQ開發製作的《黑道聖徒》、《國土防線》等作品都有著非常高的評價,銷量也不可謂差,a而「他們」做的遊戲投資呢比塔克拉瑪乾的沙子還要多吧但依然入不敷出最後是慘淡破產。。。國內遊戲大部分都是以傳統網遊為主,開發費用並不高但是收入還蠻不錯的,無論是網易還是騰訊都以此獲得了大量的收入。。

用心做廣告,用腳做遊戲的遊戲廠商們。

投入少量資金卻能回報的更多, 跟作為藝術品的3A來說,成本的預算和收益的不可估計讓遊戲成為資本家們刷幣的工具

做什麼3A,只是想搞個噱頭而已~~

定義很模糊,但是國產遊戲勢必會在層層的更新中走向優秀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