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法国可以说是拥有世界上最多文化遗产的国家之一,也是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文物保护机制和最完善的文物保护理念的国家,巴黎圣母院被焚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情面对,这又可以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来避免同类事情在中国的发生。

相关问题如何看待巴黎圣母院大火在国内的热度甚至要高于凉山大火?

为何巴黎圣母院著火朋友圈被刷屏,兵马俑断指却鲜有关注?


很多人都惋惜了,我就不接著惋惜了。我就说另一个我发现的事。

观点分别来自于我妹妹和弟弟,我妹妹学化学的,我弟弟学艺术的。

巴西博物馆失火(去年9月):

2000万件文物损毁,我弟弟捶胸顿足,说巴西人垃圾,博物馆都看不好,消防措施不到位吧啦吧啦。

我妹妹基本等于无感,2000万对她来说就是一个数字,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与价值。

巴黎圣母院大火。

我弟弟捶胸顿足后表示,有模型能修复,就是费点儿劲,壁画啥的就可惜了。

我妹妹(划重点),她终于开始捶胸顿足了。

根本原因是她看过雨果的名著《巴黎圣母院》,遗憾还没去过巴黎没见过这座举世闻名的大教堂。怎么就著了呢?

所以说,这个文化输出,很重要。

就像你可能不知道杭州古往今来的历史,但是提起杭州,你就会想到「白蛇传」「西湖断桥雷峰塔」一样,文学作品流芳百世,其影响力不可估量。

圣母院失火事件,很多人说惋惜的人是圣母,其实也不是,主要还是「巴黎圣母院」名气大,大家比较熟,再加上一些文学作品的熏陶,就容易产生感情。

你想啊,一个「举世闻名」「相对熟悉」「有点情怀」的世界级人文艺术遭到了损毁,很多人惋惜其实是正常心理。

附言:

但是,卡西莫多敲钟的地方是钟楼,并没有被焚毁,烧的是后面,说「卡西莫多没有家好惨」的朋友圈圈友是标准的「看名著不认真」,扣分。


在巴黎圣母院还小的时候,就认识了岳阳楼。

他以为岳阳楼跟他差不多大,毕竟岳阳楼看起来同样年轻,同样风华正茂。

岳阳楼:其实是前些年这边的孩子贪玩,给我浇了一身火,这会儿刚复活。

巴黎圣母院睁著圆圆的眼睛,说那一定很疼吧?

岳阳楼喝口酒,目光里越过千年,他笑呵呵说,没啥大事,你迟早也会经历的。

还是个小孩子的巴黎圣母院打了个哆嗦。

巴黎圣母院长大的时间很久,从1163年到1345年落成,他成年就是二百岁。

还是少年的巴黎圣母院就见到了法国国王路易第九从他脚下扬起军旗,出征埃及,这是1248年。

即将成年的时候,又有人对抗教廷,召集所有市民在他脚下开会。历史学家说,这是资产阶级市民渗透进政治生活的标志。

这是1302年。

巴黎圣母院常找岳阳楼问,说我还要经历多少这样的事啊?他们刀光剑影,翻云覆雨,我总觉得自己随时要倒……

岳阳楼喝著酒,一副我什么场面没见过的样子。

岳阳楼说,你知道这些年里,我都经历了什么吗?

小圣母院:诶?没注意~

岳阳楼:你那边国王出征的时候,我又被烧了。

岳阳楼:后来天下大乱,英雄流离失所,乞丐和败兵在我脚下盘旋。

小圣母院又是一哆嗦,说老哥,那你不怕吗?

岳阳楼笑著,说没事,死啊死的,也就习惯了。

很快,巴黎圣母院也见到了战争,英法战争之中法国战败,巴黎沦陷。

刚满10个月的婴儿被宣布加冕,就在圣母院举行典礼。

当夜,巴黎圣母院第一次喝得大醉,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觉得难受。

岳阳楼就笑,说神州陆沉,这事谁见著谁难受,只是我们跟人们不同,过些年这些事就都是历史,而在我们眼里都是记忆。

岳阳楼说,我们注定要记住这些,你得抗住。

于是巴黎圣母院振作起来,他不声不响的伫立著,等来法国的反攻,也等来被英国烧死的圣女贞德的平反仪式。

仪式还在圣母院举行,他恨不能仰天长啸,塔尖冲上苍穹,告诉世人自己心中的痛快。

而几乎同时代,岳阳楼遭水灾,又被雷劈了。

劈了李白的诗兴,劈了范仲淹的忧思,劈了米芾的书法,也劈了千年的见证。

巴黎圣母院却不像小时那般惶恐了,或许是岳阳楼的淡定感染了他,或许是岁月赋予了他文明,而文明与记忆,让他不再惧怕死亡。

所以当法国大革命时,巴黎圣母院被毁,他还能笑呵呵的去找岳阳楼喝酒。

他说,第一次残废,还是很疼的啊。

岳阳楼也笑呵呵的,就在这百年的功夫里,他已经又毁于战乱,再毁于火灾。

如今还是活蹦乱跳了。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老哥你真的好惨一楼啊。

随后法国有个不世出的英雄,乃是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加冕。

巴黎圣母院兴冲冲来找岳阳楼,说你知不知道,拿破仑加冕是自己给自己加冕,伸手就把冠冕从教皇手上拿来了,霸气,无敌。

再后来,巴黎圣母院也终于在文化上抬起头,乐呵呵去找岳阳楼吹逼,说有大才写《巴黎圣母院》啦!

岳阳楼看著虎门的烟,挥挥手,没太有心情聊天。

很快巴黎圣母院就知道发生了什么,岳阳楼的朋友圆明园被自己家的狗东西烧了,抢了,还把赃物放到了法国。

巴黎圣母院贼惭愧,像是给自己写书的才子一样,跑到岳阳楼前痛骂自己的子孙。

时光如流水一样逝去,数百年的历史和文明都刻在曾经的少年身上。

他背负著荣誉和愧疚,华美与深邃,久远的神权和多变的人性,终于走到今天。

然后他遇到了一场大火。

疼还是疼的,只是看到人们的悲伤,他终究还是有些欣慰。

那些混乱的时代过去,人们对历史与文明还是心怀敬意,也不枉自己记录了这么多的事情。

岳阳楼说,你也著火了,感觉怎么样?

巴黎圣母院说,感觉不太好,不过我知道,我会像你一样浴火重生的。

然后去见证更久远的时光。


「当巴黎圣母院燃烧,巴黎也开始坠落。」一位法国作家在采访中说道,「它象征著这个国家当前困难重重的状态。」而在法国政治分析师和作家妮科尔·巴沙朗看来,巴黎圣母院遭遇大火,是「人们紧紧攥在手中的、深信不疑的价值遭到重击」。

大火熄灭 4 个月后,巴黎圣母院的重修工作还没有正式展开。

在网路流传的照片中,建筑表面留著火灾后斑驳的痕迹,曾经戳进天幕的塔尖不见了,脚手架密密麻麻地包裹著建筑主体。吊车停在道路上,伸展长臂,与塔楼并立。废墟周围早已竖起围栏,人们只能隔栏眺望。在这座建筑风华正茂的年代,每年前来欣赏它姿容的游客达 1300 万人次,附近约有 400 家商铺和 300 位雇工靠它的人气生存。4 月 15 日的火灾之后,周围商户的收入大幅减少,不少雇员被开除或转为临时工。


法国总统马克龙对著镜头承诺,将重建巴黎圣母院,呼吁法国人团结起来,定下 5 年之约:「把巴黎圣母院重建得更美好,我希望在 5 年内完成。 」


要兑现承诺,困难重重。「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会耗费大量时间。」美国莱斯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约翰·J·卡斯巴里对媒体说。英国肯特大学研究中世纪欧洲历史的艾米丽·盖里博士则表示:「重建工作大概需要 40 年,如果工作效率非常高的话可能要 20 年。」


2019 年夏天,法国被高温笼罩,气温一度高达 39 摄氏度,刷新 70 多年的气象纪录。人们想办法避暑,巴黎圣母院却只能硬扛。热浪带来了第二轮灼烧,被大火焚烧过的建筑石料碎裂、掉落,巴黎圣母院仍有倾塌风险。「几个月以来,针对巴黎圣母院开展的工作不是要恢复其原貌,而是避免其进一步坍塌。」一位法国官员说,「正式的修复工作至少要等到明年才能开工。」


它是法国挂在胸口的徽章,它遭遇重创,震撼了法国人的胸腔,民众普遍感受到焦虑和紧张。

最低 0.3 元/天开通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购买该杂志查看完整 33 篇内容

杂志

科学大观园 2019年18期

聚焦热点话题,探索人与自然;汇集奇闻异趣,网罗超自然现象

¥16.00 会员免费


翻译了几条阿拉伯世界官方如何看待巴黎圣母院被烧的新闻,供各位朋友参考:

一、主流媒体

Mansour:阿拉伯媒体对巴黎圣母院失火的报导选译?

zhuanlan.zhihu.com图标

包括阿拉比亚电视台(沙特)和半岛电视台(卡达)的新闻报道各一篇,有兴趣了解巴黎圣母院建造史的朋友可以直接看这篇文章后面的半岛电视台新闻。

二、宗教界:

1、伊斯兰合作组织秘书长尤斯福·欧赛敏

政治新闻:欧赛敏博士就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失火深表痛心

吉达:伊历1440年8月11日/公历2019年4月16日,WAS(沙乌地阿拉伯新闻通讯社)

伊斯兰合作组织秘书长尤素福·欧赛敏博士阁下就巴黎历史悠久的圣母院大教堂因火灾受损毁一事深表遗憾和痛心。

[伊斯兰合作组织]秘书长强调,在这场火灾中受损的既是法国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也是位列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一处文物古迹,他愿与法国政府、法国人民以及全世界所有基督教信仰者团结一心,应对火灾。

//完//本地时间18:08

0200

原文链接(沙特新闻通讯社,全文):

https://www.spa.gov.sa/viewstory.php?lang=arnewsid=1913643?

www.spa.gov.sa

(译注:伊斯兰合作组织原名伊斯兰会议组织,是由伊斯兰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为联合国常驻机构,该组织由遍及中东、中亚、西亚、北非和印度次大陆的57个国家组成,覆盖的人口约为13亿。秘书处设在沙特的吉达市)

2、艾资哈尔清真寺教长艾哈迈德·塔伊卜

艾资哈尔清真寺教长艾哈迈德·塔伊卜博士

大伊玛目在推特和Facebook上表示:我为巴黎圣母院失火感到惋惜

卢阿·阿里撰稿

公历2019年4月15日周一 10:36

今天(周一),艾资哈尔清真寺的官方推特和Facebook主页以阿拉伯语、英语、法语三种语言发布了艾资哈尔清真寺教长、大伊玛目艾哈迈德塔伊卜博士阁下的推文,大伊玛目对法国首都巴黎著名的圣母院大教堂失火一事表示悲痛。

大伊玛目在「推特」上表示:「我为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失火感到痛心,这是历史悠久的建筑瑰宝,我们的心与法国的兄弟们同在,我们全力支持他们。」

失火的巴黎圣母院是最著名的宗教和观光建筑,坐落在古城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Nahr al-Sayn)岸边,是法国首都巴黎最显眼的历史景点。

艾资哈尔清真寺官推原文

艾资哈尔清真寺@Alazhar

艾资哈尔清真寺大伊玛目艾哈迈德·塔伊卜博士阁下:我为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失火感到痛心,这是历史悠久的建筑瑰宝,我们的心与#法国的兄弟们同在,我们全力支持他们。#NotreDame#Paris#巴黎(Bārīs)

原文链接(埃及《第七日报》,全文):

: - ?

www.youm7.com图标


三、政界

1、沙乌地阿拉伯外交部

政治新闻:巴黎圣母院火灾发生后,王国表示愿与法国团结一心

利雅得:伊历1440年8月12日/公历2019年4月17日,WAS(沙乌地阿拉伯新闻通讯社)历史悠久的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发生严重火灾后,沙乌地阿拉伯王国外交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沙乌地阿拉伯王国愿与法国和友好的法国人民团结一心。//完//本地时间22:170291

原文链接(沙特新闻通讯社,全文):

https://www.spa.gov.sa/viewstory.php?lang=arnewsid=1914276?

www.spa.gov.sa

2、埃及总统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

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

我怀著巨大的悲痛,得知巴黎圣母院教堂塔楼失火的消息.. 失去这个人类伟大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损失。我宣布我和埃及人民都将和法国的朋友们团结起来。

原文链接(http://alarab.com,节译):

.. ?

www.alarab.com图标

3、黎巴嫩总理萨阿德·哈里里(逊尼派):

哈里里评论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失火:这是人类文明和历史遗产无以言表的巨大损失

2019年4月15日 22:09

哈里里(资料图)

黎巴嫩总理萨阿德·哈里里就巴黎「圣母院」教堂发生火灾一事发表评论,哈里里在推特上表示:「巴黎圣母院天主教堂失火的场景让全世界沉浸在悲痛之中。这是人类文明和历史遗产无以言表的巨大灾难。黎巴嫩将与友好的法国人民高度团结。」

哈里里官推原文:

巴黎圣母院天主教堂失火的场景让全世界沉浸在悲痛之中。这是人类文明和历史遗产无以言表的巨大灾难。#黎巴嫩将与友好的法国人民高度团结。#法国

萨阿德·哈里里 2019年4月15日

原文链接(黎巴嫩《白天报》,全文):

https://www.annahar.com/article/961239-%D8%A7%D9%84%D8%AD%D8%B1%D9%8A%D8%B1%D9%8A-%D8%B9%D9%86-%D8%A7%D9%84%D8%AD%D8%B1%D9%8A%D9%82-%D9%81%D9%8A-%D9%83%D8%A7%D8%AA%D8%AF%D8%B1%D8%A7%D8%A6%D9%8A%D8%A9-%D9%86%D9%88%D8%AA%D8%B1%D8%AF%D8%A7%D9%85-%D9%83%D8%A7%D8%B1%D8%AB%D8%A9-%D8%AA%D8%B1%D8%A7%D8%AB%D9%8A%D8%A9-%D9%88%D8%A7%D9%86%D8%B3%D8%A7%D9%86%D9%8A%D8%A9-%D8%AA%D9%81%D9%88%D9%82-%D8%A7%D9%84%D9%88%D8%B5%D9%81?

www.annahar.com

4、阿联酋外长安瓦尔·加尔贾什

安瓦尔·加尔贾什谈论巴黎圣母院火灾:我对这场可怕的灾难深感痛心

安瓦尔·加尔贾什

阿卜杜-拉赫曼·哈立德撰稿

阿联酋外交部部长安瓦尔·加尔贾什博士就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失火一事表达悲痛之情。

加尔贾什在「推特」网站上发文称:可怕的火灾烧毁了N?tre Dame大教堂,我感到非常痛心。这座教堂对法国等欧洲国家而言是一个神圣而重要的地方,可怕的灾难。

原文链接(祖国报,节译):

: " "?

m.elwatannews.com图标

5、巴林外长谢赫哈立德·本·艾哈迈德·阿勒-哈利法

巴林就圣母院大教堂失火发表看法:这将是巴黎人记忆中的悲伤之日

公历2019年4月15日周一9:32

伊丰·马达哈特撰稿

巴林外交部部长谢赫哈立德·本·艾哈迈德·阿勒-哈利法对法国首都巴黎的圣母院大教堂发生严重火灾一事发表评论,表示这将是巴黎人记忆中的悲伤之日。

(译注:此处「阿勒-哈利法」的「阿勒」不是定冠词al-,而是普通名词』āl,以为「...家族」,因此需要译出。「阿勒-哈利法」意为「哈利法家族」,是巴林王室的姓氏。)

巴林外长周一晚间还在其官方「推特」账号中发文补充道:「巴黎圣母院正在燃烧,我们祈求真主保佑巴黎圣母院,我们对法国人民的遭遇感同身受。」

原文链接(Shorouk News,节译):

https://www3.shorouknews.com/mobile/news/view.aspx?cdate=15042019id=5485ecb9-619d-4b06-a888-955dd9ac3006?

www3.shorouknews.com

6、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

巴黎圣母院失火.. 国王与法国团结一致

hespress2019年4月16日 00:26

国王穆罕默德六世致电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就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发生火灾一事,表示摩洛哥支持法国,并与法国保持团结。

国王表示,在这一悲痛的时刻,他以自己的名义和摩洛哥人民的名义,对教堂遭受损毁表示极大的关切。

法国人民将巴黎圣母院大教堂看作是法国历史象征的一部分,国王也表示了他与法国人民保持团结的意愿,他重申,在这场灾难中受损的不仅仅是一个对巴黎而言有著巨大象征意义的历史景观,而且是一个迎接全世界数百万人前来祷告的场所。

原文链接(Hespress,全文):

.. ?

m.hespress.com图标

4、民间

有网友表示想看普通阿拉伯人的评论,我上了一下Facebook,用阿文搜索「巴黎圣母院失火」,一下子搜到了很多相关新闻和网友评论。

我们随机点开几个fb上面关于巴黎圣母院失火的新闻,看一阿拉伯网友就此事留下的心情:

1066人伤心,573人点赞,73人愤怒,12人喜欢

770人点赞,180人伤心,127人喜欢,17人开心,14人震惊

172人点赞,171人伤心,5人喜欢,2人愤怒,1人震惊

可以说,大多数人的心情还是伤心的。

然后,我们再看一下网友的具体评论:

和官方表态相比,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社会阶层和教育背景的阿拉伯网友们的言论要更加复杂一些。

很多网友对火灾表示遗憾和惋惜:

Dania Saleh:重大损失。

Entibah Hammoud:这是最为美轮美奂的历史和艺术珍品之一.. 对下一代人来说是巨大的损失。Miheem Al Hateeb:是个损失。

真遗憾

精美的建筑瑰宝

赞美真主,没有人员伤亡。

好大的损失!

令人遗憾的事件。

为欧洲的悲哀而悲痛,我希望他们能够节哀。

在这个令人痛心的灾难面前我们要团结起来.. 我们都是巴黎人。

我是穆斯林,但我为发生在的事件感到伤心。(这个目测是土耳其网友,她的名字Güzel表示「美丽的」,姓氏Deniz表示「大海」)

当然也有不少不以为然甚至幸灾乐祸的,原因大概分成几类:

1、当年法国人在阿尔及利亚、摩洛哥殖民期间也没少放火(类似于天道好轮回)

2、但更多人认为这哪比得上叙利亚、伊拉克的文物古迹在战争中被毁让人心疼

遗憾的是,我们的文明遗产也在遭受著毁坏。(该用户目测是叙利亚政府的支持者)

叙利亚和伊拉克2000年来的文明毁于一旦

也没见谁为它悲痛啊..

全世界都在为#巴黎建于公元1163年的#圣母院而哭泣,却忘记了阿勒颇的#倭玛亚清真寺建于公元716年,比巴黎圣母院早447年,可它已经被叙利亚政府军的飞机轰炸和焚烧过了,法国在撤离叙利亚之前就不管政府军的事儿了。

如果这事儿发生在伊拉克,大家早就忘了。

5000年的亚述古迹失火

1000年的倭玛亚清真寺失火1000年的阿克萨清真寺失火埃及国家博物馆失火7000年的古埃及遗迹失火5000年的巴比伦和伊拉克史迹失火3000年的巴格达图书馆失火全世界却为了一个不过800年的教堂失火而骚动起来了

也有网友开始猜测为什么著火:

火灾一定是某个醉鬼酿成的。

也有一些阿拉伯网友认为此事和法国的「黄马甲」有关系。

此外,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评论:

好奇怪,里面冒出来的烟不是黑色全是白色,这是为什么?

钟楼怪人他在哪呢?


第二次更新......

本来不想回这种评论,上一天班也累了,但是还是说几句好。

一. 我反复看了几遍我的原答案,我好像只字未提「圆明园」。这位朋友是不是把别人的答案当成我的了。朋友,审题审题很重要!!

二. 我承认自己能力有限,你这文笔,通篇看来我只能认定你想表达的是一种情绪。但还是希望能把我写的内容看清楚,核心思想就两个:感同身受需要时间;反感一切蹭热度以及动不动就带上「全人类」的标题党营销号。

三. 我看了所有的评论,很多人对于这件事都有同样的惋惜,文化陨落,漂亮的窗子没了,我们只是叹息一声,然后继续回归真实。但至少我们也有为自己的生活圈子发声的权利吧。如果你想关注些新闻,所有的热搜全是带节奏蹭热度,势必也会影响你的心情吧。

最后,我再说几句我的想法。

我不想谈「圆明园」,因为我不了解巴黎圣母院,没法对比。但从我接受到教育,我不觉得「圆明园」那段历史有多光彩。从文化上有损失我承认,其他的不提。

我觉得我还是应题目的,至少这件事的连锁反应,看到互联网营销号是如何拿「真正的情怀」消费的,有时候是多么惹人厌。

最后告诫这位朋友,以后说话也好,打字也好,尽量控制使用连续的反问排比句,这样对心脏负荷不好。玻璃心要靠自己治。

这是刚看到的新闻,国际募捐,这位朋友你也是一份子,恢复全人类遗产,你也加入一下呗!

我的历史老师曾经这么告诉我,「要提防网路上的愤青,他们天天在网上喊著打日本,打日本,真正到了战场,没一个敢往前冲的。他们中的大部分根本连抵制日货都做不到。」

同样,假如这个捐款是真的,也请你背负上「全人类」的使命,拿出实际行动来吧。

以下是原答案。


我可能是十分缺少这种情怀和同情心的人,确实觉得很可惜,但也不至于搞得很痛心疾首。

一大早翻社交媒体,给我最大感触并不是那些新闻,而是感觉原来这么多人去过巴黎。

大概现在很大一部分人不是在看新闻,而是再翻当年和巴黎圣母院的合影,要是不满意的还要美颜一下。


看到很多朋友跟我有相同的想法,所以想再补充一些。我也不想让别人觉得我们过得太现实,天天遇到情怀就酸。

说一个早上发生的真实故事。

今天一位同属上班踩点党的朋友,少见的一早就坐在自己工位上了。询问下得知,一大早就被老婆喊起来,让他把前一阵子去法国玩,拍的圣母院的照片倒出来,因为老婆著急要发朋友圈。

世界上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有好有坏,但大部分真的离我们很遥远。我们也为文明的失落感到遗憾,但真实的感情往往就那么一点点反应。

我也看了很多回答,感同身受的感情我能体会,但让我们理解还需要时间。

2001年,我刚上初中。那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911恐袭。当时的我懵懂无知,再加上身边家庭和圈子文化积淀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足,「阴谋论」「叫好」的言论给了我很大的影响。长大后开始苦学英语,看了很多英文电影,有个纪录片很有名吧,《华氏911》。当我看到不断的有人耐不住高温的折磨,从大楼跳下去,我哭了。这就是感同身受的感觉。

我不反感情怀,我也不反感受国外文化熏陶的文艺青年。

只是反感,现在这个时代,不断的蹭热度刷存在感的孩子们。

当然最讨厌那些营销号和标题党。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