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没有像肖邦 莫扎特 贝多芬那个时代既能写出这么高产且质量高的钢琴曲同时自己还是钢琴家指挥家这样的人才?

或者说为什么现在的社会科学技术等等比200年前要先进不知道多少倍,而音乐乃至美术 建筑方面都不如200年前呢?


谢邀!现在也有像肖邦 莫扎特 贝多芬那样的天才,只是我们不再把他们那样对待。

公认的「天才」需要统一的标准,统一的价值观,也是被塑造出来的。现在社会早已经是多元价值观,每个人关于天才的概念不同,也就没有公认的「天才」了。


建议题主先去了解一下现代的严肃音乐发展.深深感到 您这有的观点 或许是因为不了解.当然李博士说的也很对 价值观多元 自然难以存在普世公认的天才.就我个人的意见来看 当代作曲家有许多非常优秀 具有划时代意义者很多.

首先是政治问题,都说音乐没有国界,但音乐家有,现在政治因素的确限制了部分音乐的发展,注意,是部分而已~

其次,是对比和模仿,现在音乐大多借鉴以前的古典时期作品,比如写一条奏鸣曲,就必须按照曲式上双主题啊中部啊再现的写,也不能偏离太多,而且即使写出来了,也会用以前的作品来对比,这样之下,往往「不同」就代表「不好听」,因为古典这个意义已经被固定了,新古典主义很难在现在再发生一次。

那么,创新呢?创立一个新的流派,风格,这也是个难题,现代人审美观都固定得差不多了,比如一提到「协奏曲」,第一时间会想到勃拉姆斯,会想到肖邦,会想到「皇帝」,然而很少人会第一时间想到「黄河」。那时贝多芬的崛起是在巴赫莫扎特之上,人们听惯了莫扎特,听惯了宗教音乐,听多了海顿,突然来一个特别嗨的交响曲,哇噻,真特么新奇,特好听,然后贝爷就伟大了,一个和弦交织的时代就这么来了。20世纪时,大家都听开了爵士,蓝调,突然来了个乐队,里面全是电子音乐,音乐听起来轰轰地特嗨特带感,然后摇滚就起来了。

所以,现在要是想再出一位像贝爷一样的大师,必定会颠覆这个世界的审美。

以上是自己瞎扯………下面是干货

http://www.zhihu.com/question/34350244/answer/58423623

(有没有人告诉我怎么引用别人的回答)


首先,题主所列举的这些音乐家他们既是钢琴家又是作曲家指挥家,能出这样的天才肯定是有一定音乐背景的家庭,他们可能在爷爷奶奶辈就在音乐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了,由于中国的国情,这个在国内就不多,我们周围接触到的真正音乐世家也比较少,并且很多伟大的音乐家都跑到国外发展,去外国留学了,真正留在国内我们身边的音乐家就少之又少。其次,最重要的是,现在音乐的风格已经不是我们熟悉的古典风格浪漫风格的音乐了,现在的作曲家写的都是现代音乐,是与时俱进的风格,这些音乐风格是不被大众所接受的,就像梵高、毕加索那样的大家他们的画作在生前都是卖不掉的,记得有句话说,天才和疯子只是一念之差,真正的艺术天才在生活中并不会一帆风顺被所有人认可,就像古典音乐也是在后来才慢慢形成风格被大众接受。可还有一点,很多厉害的作曲家他们也都可以指挥或者进行钢琴表演,但是这个社会越来越需要精尖型的专业人才,在古典时期,没有那么多人懂音乐,因此可以一个人多种角色的扮演,但是现在专业型人才越来越多,大家就专攻某一个专业了,自然不会把精力分散到多种方面,但是这里需要声明一点,不是所有的作曲家都不会指挥和表演,只是他们如果是好的作曲家,就只能是一般的指挥家一般的演奏家,好的演奏家只能做一般的作曲家,相信这个道理大家应该都能懂吧。

巴赫家族的音乐生涯是从16世纪一直持续到19世纪,所以现在叫做巴赫的音乐家有一大堆。更重要的是,最著名的巴赫——塞巴斯蒂安,自己根本就没有想到有一天他会获得如此崇高的荣誉。这个巴赫是被一个名叫门德尔松的音乐家复生的,那也是在巴赫死后过了100多年之后的事。如果没有门德尔松的努力,我们今天根本不知道还有这样一个巴赫。门德尔松可算是挖了一手真正的好坟。

再来说一个巴赫同时期的音乐家吧,那个人就是维瓦尔第。维瓦尔第和巴赫不同,他对那些复杂的赋格的兴趣并不是很大。维瓦尔第认为音乐是一种源自于生活和世界的东西,人们甚至可以以音乐的形式来讲故事。所以,维瓦尔第的作品相比起巴赫的来,更通俗一些。实际上,维瓦尔第在音乐上所做的大多数事情,也是当时大多数音乐家在音乐上去做的事情。可以说维瓦尔第比巴赫更顺应当时的潮流。而维瓦尔第的音乐作品从他那个时代一直流传到了现在,其许多作品都成了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音乐遗产。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才是厉害的作品,而维瓦尔第的作品经受了数百年的时间考验。


e想是因为,现代社会的义务教育制度,让每个孩子必须上学,接受全天化的各学科教育。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把精力分散在八九门学科,还要应付各种考试的时候,学音乐的时间必然就缩短了,而学音乐是有窗口期的。如果没有在十几岁之前每天保证六至八小时左右的练习,即使很有天赋,成为大师的可能也微乎其微了。莫扎特贝多芬的时代大多数人职业选择是家族传承的,父亲干什么儿子也干什么,从小就有那个环境,每天每天不间断的练习和学习,长此以往,必然把一门技艺练的炉火纯青。我小时候练琴,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如果能不上学,或者有专门的音乐学校保证每天练琴时间就好了,但是不可能。莫扎特小时候不用上学,每天学琴,他的思路和想法就不会被打断,也不会被分散,这就有助于他早期作曲思维的养成。而且有什么想法顺手就写下来,家里来了乐团的客人,随时可以试验一下,这样的环境现在哪里有?天才的出现一方面在于天赋,另一方面在于培养的环境和方式。如果学过琴就会感觉到,一天练习以两个小时根本不够用,有很多想法,写出来没有地方可以实现,但是你现在让孩子每天八小时在家练琴,学作曲,那就违反义务教育法了。再说那样教育孩子也没有前途,因为现代社会没有以前那样的听众群体了。即使学会作曲,也不能靠这个吃饭,所以大概率上,很多有天赋的孩子长大之后就去学别的了。

再一个,作曲风格也变了。莫扎特时代音乐的受众是贵族和国王,你作曲不好听试试?你像现代的音乐家一样做一个无调性交响曲来?分分钟拖出去的节奏。所以那时候的大师又要调和众人口味又要表达自己的想法,虽然部分的局限了作曲思路,但是有一个好处就是通俗易懂,大家不分什么层次都能听懂,都能体会到音乐的妙处,国王喜欢,平民也喜欢。现代音乐家都在学院里学自己的那一套,琢磨技巧,做一些圈子内自我欣赏的东西出来,学术性太浓,一般人不喜欢听,从直观上来说也不好听。所致也就没有名声传播那么广的作曲家。

第三,现代有好多有才华的作曲家的,只不过没有造成18世纪那时候的轰动效应。18世纪的时候,信息传播速度缓慢,大多数人一辈子看的书,听的音乐都不多,那时候出来一场好的歌剧,就会造成全城轰动,万人空巷的现象,人们都挤在音乐厅外边听,一场戏演完,里面脍炙人口的选段马上开始流传开,大家舞会上也弹,家里自己也弹,公共的餐厅咖啡厅里也演奏,一个作曲家就这么红了,越是神秘越是传的神乎其神,形成光晕效应。现代作曲家里,我认为很大众比较接近的就是影视剧配乐作曲家了,比如汉斯季默,他的才华你一听就能听出来,但是普通人看个电影谁会关注这个电影的作曲是谁?再比如给红楼梦作曲的王立平,给《》我的父亲母亲作曲的三宝,他们做的曲子也特别好,但是大家看电视剧只关注剧情了,谁也不会注意到作曲家。我想现在的天才跟那个时候的一样多,只不过时代变了,音乐方面的天才越来越不受重视了而已。


不说别的,至少我觉得MJ在音乐领域就是一代传奇。


这跟科学史发展上的占坑问题差不多。牛顿一发现三定律,别人就没的发现了,爱因斯坦一发现相对论,别人就不可能再发现一回相对论了。等坑都被前人占差不多时候,就出现了像当代学术界一样的状况,开始灌水了。每个人只能局限于研究一个很偏的细小的领域,容易突破的都被前人突破完了,剩下的,比如治愈癌症、可控核聚变、黎曼猜想、完全跟人一样的人工智慧、物理学大一统理论等都是超越人类智商没法突破的。

音乐、艺术也是这个道理,每种生物的神经是有固定审美的,就好比人不可能喜欢吃屎,而苍蝇喜欢吃屎一样。符合人类神经的最基本的审美,已经被我们的前辈们开发差不多了,巴赫贝多芬们写出了几乎是人类能写出的最伟大的音乐,这类东西后人不可能再搞了。这就是20世纪音乐突然变得如此混乱的原因,各种流派,牛鬼蛇神全上了。因为大家知道,最美的东西已经被前辈玩透了,现在只能求新求怪了。每个作曲家试图在自己的小领域里作出能够符合甚至些许改变人类审美神经的作品,他们是有贡献,不过跟巴赫贝多芬肯定不可同日而语了。而且他们的音乐能被人传颂几百年甚至几十年还是个问题。

换句话说,人类社会目前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瓶颈(极致)。以人类顶级智商(牛顿爱因斯坦)能完成的东西差不多都完成了。现在就期待突然蹦出一个比牛顿爱因斯坦智商还高的超人,把人类的科学艺术带上一个新层次


好的题材都被写满了


是什么让你这么觉得的呢?你的感觉偏差实在是太大了,而且范围太局限眼光太狭窄。你说音乐天才吗?音乐形式都发展出了爵士摇滚电音等等,还用我再说下去?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