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本人没有爱好,没有擅长,我做的事就是我所学的专业,性格居中,不外向,也不内向。


谢邀

其实工作之余做的事情有很多。对我个人来说,有意义的事就是让我觉得做起来可以有幸福感的事情。

题主觉得自己没有爱好,没有擅长的事,其实只是自己没有发现而已,或者还没有培养出来。听歌,看剧,散步,健身都可以作为爱好,只要让自己喜欢就可以。同样,擅长的东西也是,不要觉得自己一无所长。人际交往,言语谈吐,生活技巧,电影欣赏等等很多方面,都可以是擅长的东西。

好了,言归正传,我还是推荐几件适合充实生活的小事吧。

1.养几株盆栽或者养一只宠物。

我现在还在读大学,想养宠物还是挺难的,但是在宿舍还是养了两株盆栽。前几天路过植物店,心血来潮买了两株盆栽。这两株都是在店里的角落,可能就是因为不起眼所以才让我对它们有好感吧。在路上就想好了名字,一株叫傅里叶,一株叫拉格朗日。哈哈,心想必须要好好对待他们,养坏了就得受到专业课挂科的惩罚了。。。有空就拿出去给他们晒晒太阳,看他们慢慢成长也是挺有意思的。题主可以试著养只宠物狗,或者宠物猫,当铲屎官虽然有点麻烦,但是也能收获很多乐趣。

2.跑步,跑步是最好的塑身运动,也可以很好的用来消磨时间。

题主是朝九晚五的工作的话,如果不愿意早起,夜跑也是很不错的。我们学校附近有座湖,有的时候无聊了我就会去绕著湖跑一跑。一边欣赏自然风光,一边享受塑身的乐趣。

3.背单词,学英语永远都是最时尚的。

不仅仅是为了考级或者出国,更是为了能够了解更多的东西。听朋友说,读完一本原版国外小说,心里有无比强大的成就感。或许为了心里小小的满足感,去好好掌握一门语言也是很值得的。

4.看电影,经典的电影值的反复欣赏

隔了一段时间再去回顾经典电影,可以产生很多不同的感悟,发现很多以前没发现的细节。或者,去附近的一家电影院,看一看最近上映的电影。电影的好与坏无需他人评说,自己心里有杆标尺就行。

5.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

其实我是一个不爱看书的人,我很难沉得下心来去看。所以平时我喜欢看一些杂文,散文,微小说等篇幅较短的。不过,书读的多的确会多一些自信,多一些涵养。找到一本自己能耐得住性子去读的书,就像找到一个朋友相知相交。

6.去找朋友聊天,以面对面的方式

我不喜欢文字聊天,在我看来那是一种很冰凉的交流方式。不如找个酒吧,找个咖啡店,点杯饮料,坐下来好好分享自己的感受,让友情升温。很多时候因为我们有了各种即时通讯工具,冰冰凉凉的文字传输,才让我们感到孤单无聊。

7.去找个男(女)朋友

当你做一件事无聊的时候是因为没人与你分享,去找到那个与你分享喜悦与痛苦的人,就连挤公交都是一件幸福的事。

8.去没有去过的店品尝美食

人是感官动物,美食的诱惑自然无法抵挡。去尝试新鲜的东西会带来一种期待和愉悦。身为吃货的我,享受美食就是在享受生活。

当然还有很多方式。比如放假去远一点的地方旅游,去听一场演唱会或者音乐会,看一场话剧,或者爬山,骑车等等

其实,说来说去,想要让生活变得充实,不是去找事情做,而是去找事情做从而获得幸福感。别人能在一件事上收获无限,而你却可能相反。生活是自己去过的,自己去找到乐趣才是真正的快乐。希望楼主能找到一种充实的生活方式!
做什么工作

谢邀。

1、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发散思维,寻找爱好。如果题主热爱自己的专业或工作可以试试。举个栗子,程序员,业余可以编小游戏玩;摄影师,业余可以做点自己的纪录片。最重要的是,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自主学习,本身就是有意义的事情。居安思危,万一你被辞职了你该怎么办。我觉得这是必然要思考的事情,同时这也是向前的动力。

2、(没有爱好我是不信的,只是你没有发现)。你看到别人养猫养狗,看到有人拿著单反拍照摄像,看到有人去健身房锻炼,看到有人在厨房做饭,看到有人周末爬山……世界上事情那么多,为何不去试试……说不定就感兴趣了呢。没有什么是没有意义的,只是看你怎么定义「意义」了。以这个逻辑来看,你只是懒,没有执行力~

3、没有谁能给出什么明确的建议,其实就是我第二点所说,你看,提议画画、种草、瑜伽、练琴等等等等,这些提议不是这里才提出的,而是你生活中早已看到过无数次别人在做,而你只是看了而已,并没有进一步去看、去考虑尝试- -

(鸡汤有点浓,多退少补哈~)


要我选的话,我会去学画画。把自己脑海里的大世界说的画出来。不过我太懒了^_^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