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句话说,如果爱因斯坦一辈子没有其他重要工作,仅仅靠这一篇论文,还能否获得诺贝尔奖?


够不上。

在当时来看,光电效应利用的是普朗克的量子物理知识,只是稍微发挥一下,并没有什么开创性的大发现,够不著诺奖的资格。

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理论能获得诺贝尔奖,是因为折中的结果。

1921年大概是普朗克提名给相对论诺贝尔奖,但是遭到很多物理学家的反对,他们都认为相对论是错误的,所以评委就不同意给他这个奖。但是支持相对论的物理学家则硬坚持,支持派和反对派争吵很激烈,最后评委没有办法,才采取折中的办法,把诺贝尔奖给了他的光电效应理论,不过这个时候已经到了1922年。所以他的诺贝尔奖是补发的。

虽然在当时看来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理论贡献不大,不够诺奖的资格,但是否定的声音还不大,而在我看来,他的光电效应理论很难说正确。

爱因斯坦是个根据试验结果拼凑答案的老手,他的相对论,他的光电效应理论,都是根据试验结果拼凑出来的。后来他仍然不断修改拼凑他的相对论公式,以适应新试验结果。

而根据试验结果拼凑答案,削足适履,是科研中的大忌。

科研历史中,根据试验结果或者说观察结果,拼凑答案的大有人在,亚里士多德就是比较出名的一位。

亚里士多德观察到石子比羽毛下落快,观察到雨滴比雪花下落快,树枝比树叶下落快,等等,就说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快,即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有关系。这个理论就是根据试验结果机械地拼凑出来的,它符合很多试验结果。

但是今天我们都知道了,这个理论错得离谱。

今天我们还知道,正确的理论不一定要符合现实中的试验结果或者观察结果。

牛顿的轻重物体下落一样快,下落速度与重量无关,这个是正确的理论,但是不符合我们在现实中的许多观察结果。

地球是圆球,也不符合我们的观察结果。

所以根据试验结果或者观察结果来机械地拼凑答案,这种答案正确的几率很小,所以这才是科研大忌。正确的结论是隐藏在地底下的,并不能被我们用眼睛直接看到,要用脑子思考,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要反对机械唯物主义。

而我们普通人就习惯根据试验结果或者观察结果拼凑答案,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从不动脑子,好像没有脑子,嘴和眼睛直接连接。

爱因斯坦就是这么一位。

他看到了光电效应的试验结果后,就到处找数据拼凑,最后发现利用普朗克的量子知识,把光看作光子来解释,比较接近试验结果,就高兴地采用了。

但是拼凑出来的答案,往往只能照顾到一部分,而不能照顾到全部。这就叫顾此失彼,捉襟见肘。

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只适用于石子羽毛这些物体的下落现象,遇到两个大小不同的铁球就卡壳了。

爱因斯坦拼凑出来的光电效应理论,虽然能解释光电效应试验中的不少现象,但是还有不能解释的现象,还有很多漏洞,矛盾百出。

例如,频率在截止频率以下的多个光子都击中一个电子,这个电子为什么不能溢出?

对此,爱因斯坦的解释是,多个光子击中一个电子,概率比两滴雨打到一只蚂蚁的概率还要低。

这样的解释不能让人接受。虽然多个光子击中一个电子的概率很低,但是毕竟不是0,他的理论并不能解释这个问题。

到了当代,由于激光的应用,已经发现了多光子的光电效应,就是多个光子击中一个电子的光电效应,这让光的截止频率成了错误,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理论就变得很难堪了,而且反而说明原来的经典物理并不那么错。

还有,光子的个数也有立足不稳的地方。光子有几个,谁能数得清?爱因斯坦凭什么说是一个光子击中一个电子呢?现在所谓的多光子光电效应,有三个光子击中一个电子的,有两个光子击中一个电子的,那么光子的这些个数是怎么数出来的?是根据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反推出来的吗?截止频率降低几倍,就有几个光子击中一个电子?如果这样,就是循环论证了,没有任何意义。

光子的质量也有矛盾。如果承认光子有静质量,那么光子的动质量就会无穷大。如果不承认光子有静质量,那么光子的动质量就会是0。可是承认光子的动质量是0,光电效应还有很多其它试验结果就无法解释。最后只好空降一个结论,承认光子的静质量是0,并有少许的,符合实验结果的动质量。光子有多少质量,得我说了算。削足适履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当然,上面的这些无耻的小动作,下面盲目的崇拜者都是不知道的。

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理论,漏洞百出,捉襟见肘。

这样的理论只能彻底推倒重来,不要指望修补。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怎么修补才能正确?无法修补,只能彻底推翻。对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理论也应该这样。

那么爱因斯坦又是怎么成名的呢?

1905年被称为爱因斯坦的奇迹年,这一年他接连发表了四篇论文,其中就有相对论和光电效应理论。可是发表之后,无人问津,如同石沉大海。

而在当时,普朗克正在焦头烂额中。他1900年提出量子理论,没有人接受,受到的质疑批判很多,最后甚至连他自己都没有了底气。

但是有一天他看到了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光电效应,其中用到了他的量子知识,还用到了他的量子能量方程。这让他激动不已,好像抓到了救命稻草。于是力推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成名了,他的光电效应理论被许多人接受了,这就救了普朗克,普朗克的量子理论也就被许多人接受了。

普朗克是爱因斯坦的「伯乐」,爱因斯坦是普朗克的救命恩人,两个人互相利用。


谢邀。当然够得上啊,当时颁给他诺奖时候他的大部分其他理论饱受争议,更像是减分项。光子解释光电效应看似不难,但是其意义绝对是革命级的。

以及建议题主改一下问题。我点进来的时候以为您不知道他光电效应成果得了诺贝尔奖,正准备开喷呢(滑稽)


如果没有广义相对论,光电效应不一定能获诺奖。广义相对论一直有反对的声音,所以不宜获奖,但是,不获奖又说不过去。在当时,爱因斯坦怎么获奖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必须以某成果获奖,作为对广义相对论的肯定。


我觉得是够得上的,因为他彻底奠定了光的粒子性,而不仅仅是波!从此结束了多年针轮不休的光子波粒性,终结一个长期的物理争论应该是够得上诺奖的!


光电效应理论新解。

1:光子是粒子,电子也是粒子,并且光子和电子的动量都是一个范围值。电子的动量范围包含了光子的动量范围。假设电子的动量范围值是1000X-10000X,光子的动量范围是8000X-9000X。不同原子核由于其体积大小不同,质量也不同,因此不同原子核,其所能束缚的电子的动量范围也不同。

2:当光子没有被原子核捕获时,他是光子,可以被任何的感光设备捕获。光子进入感光设备后被原子核捕获,从而成为了感光设备中原子核的电子(光子和电子身份互相转变)。

3:光子不断的进入光电效应板内,由于光电效应板内的原子核可以束缚的电子动量范围包含了光子的动量范围是8000X-9000X,因此光子可以被光电效应板内的原子核捕获,从而成为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

4:光子不断的被光电效应板捕获,因此光电效应板内电子环中电子的密度不断增加,随著光电效应板内电子密度的增大,光电效应板向外散射电子的速度也会增加,当光电效应板束缚电子的速度与光电效应板散射电子的速度持平的时候,光电效应板达到饱和状态。

5:假设光电效应板内电子密度是100(饱和状态),导线中电子密度是10,那么当导线接入光电效应板时会发生电子密度的中和。这时电子的流动形成电流。(这涉及到连续的电子环链,此处不讲了)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我专栏的文章,有详细介绍电流,电阻,静电本质的文章。


爱因斯坦先生的「光子说」及其衍生物「波粒二象性」给近代物理学带来了极大的物理概念体系的混乱!爱因斯坦先生的「光子」在真实的物理世界中并不存在而在物理理论体系中谁也说不清楚它是个什么概念并且这么多年来那么多人吵吵来吵吵去谁也说不清楚它的准确物理定义!是不是很搞笑啊,现实就是如此!所以说爱因斯坦先生解释光电效应的论文不仅够不上诺奖级(尽管爱因斯坦先生确实是凭这篇论文获得了诺贝尔奖)的或者其他任何级别的贡献反而是给近代物理学带来了极大的混乱,不知大家以为然否?


爱因斯坦的解释光电效应的论文够不够得上诺奖级的贡献?

============ 够不上。

因为 光电效应 用惯性原理就能证明。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