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面世2500多年來,成千上萬人註解它,至今沒有一個令眾人信服的版本面世,處於誰也說服不了誰的局面,原因何在?是什麼阻礙了沒能全面破解《老子》?


不知道,不聞道,不安道

難解,只是我們這些《老子》的讀者(也就是聞道者)的觀點,並不是老子自己的認識。

易懂,這是老子自己對《老子》所作出的判斷。

面對共同的《老子》,我們卻得出了跟老子完全不同的結論,這才是我們需要關心的問題。

我覺得,我們跟老子產生分歧的根本原因,還在於雙方價值追求、價值判斷,以及由此引起的思維習慣、思維方式乃至看待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都產生了巨大差異。

《老子》第1章里說,「夫禮者,忠信之薄也,而亂之首也」,非常明確地表達了老子對以《周禮》為基礎的禮法制度的態度,那就是徹底的否定。

老子能夠徹底否定禮法制度的價值,擺脫禮法制度的約束,我們做得到嗎?

做不到,原因有二:

其一,作為禮法制度基礎之一的財產所有制,經歷了兩千多年的變遷,依然存在。我們依然要從利益出發去考慮問題。

其二,建立在禮法制度基礎之上的道德觀念,經過儒家思想的不斷傳遞,我們依然保留了其中的大部分。

生活在一個被名利所充斥的社會環境里,想要擺脫名利的影響來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根本不可能!

名利觀念對我們最典型的影響:凡事都在三思而後行。要把一件事情的方方面面都了解清楚,作出了準確的判斷之後,才著手去做。

這種習慣使得我們在面對《老子》的時候,首先思考的是《老子》對我們有什麼價值。要回答這個問題,就無法迴避老子之道。

在2500年前的春秋時期,我們有能力去認識老子之道嗎?不能。我們沒有能力認識道這件事情,能承認嗎?不能。特別是在沒有人帶頭承認自己不能的情況下,這是一件非常丟臉的事情。

有句老話說得好,「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臉都沒了,那叫沒臉活了。

不懂還不能承認自己不懂,怎麼辦?繞唄,顧左右而言他。在這裡,可以用「夫禮者,忠信之薄也,而亂之首也」後一句為例來說說這種繞的高招。

「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要理解這句話,關鍵是要理解「前識」這個詞語的含義。「前識」是由「前」和「識」兩個單字片語成的複合詞。「識」的含義不容易理解錯,認識、知識。「前」,是一個時間概念,存在兩種完全相反的含義,過去或者未來。因此,「前識」既可以理解為過去積累下來的知識,也可以理解為現在還不擁有在未來才擁有的知識。

無論從過去還是從未來的含義去理解「前識」,都是對自己現在認識道的能力的否定。怎麼辦?

在過去與未來之間創造出一種新的知識,而且還要保證這種知識不是現在的知識。韓非認為,前識是「先物行,先理動」,是「無緣而妄意度」;河上公認為,前識是「不知而言知」;嚴遵在《老子指歸》里認為,前識是「預設然也」;王弼認為,前識是「前人而識也」。

說到底,我們覺得《老子》難解,還是因為我們跟老子沒有處在同一頻率上,老子說老子的,我們理解我們自己的。

雞同鴨講,怎麼講得清楚?!


《道德經》難解難在哪裡?

致少可以從言、象、意三個方面來回答此問題:

一、言:

《道德經》一書所用的字看似不難,但都是多義的,而且許多關鍵字的意思,在字典中都未列明,叫人如何確定?結果只好望文生義。

例如,第一章的「名可名「中的第一個「名「字,絕大多人都將其解為名字、名稱、定義、概念等等,其實這個字在此作「引導」解。「引導」是「名「字的基本義,這在《道德經》道經第一章該怎麼解?一文中有解釋。但字典並無列出此義。

二、象

《道德經》是以九象為基礎的八十一個象組合作為其類象體系。其作者在創作《道德經》一書時運用了一套包含八卦在內的、可被稱為九象的類象體系,並因此而獲得寫作《道德經》各章內容的豐富而生動的靈感(見八卦九象和《老子》的創作方法、分章及章序)。了解此點,讀者不但能知《道德經》原文本的分章和章序,還能夠藉助各章對應的象組合來了解各章的文義。但是可惜的是,《道德經》並未列出與各章對應的象組合。讀者如何能知曉?不知又如何能利用?

三、意

到底《道德經》想表達出什麼思想或哲學觀點?而且其思想或哲學觀點能夠自成體系而不會自相矛盾嗎?但《道德經》並非是學術文集,就其內容形式的特點(精簡而易記易背)看更象是來自於一個口耳相傳的傳承。而口耳相傳是需要導師面授的。但這種口耳相傳的傳承早己未見繼續,讀書者有問題也無法從師承這一傳承的人得答案。結果就是各人按自己的思路來解,各說各的。


誰也不服誰,爭吵不斷,其實只是表象。大部分註解,表述不同,老子的基本意思,還是大體整明白了的。認真研究過古文的人士,這點基本功還是有的。但是,千人註解,萬人爭辯,是書生意氣(百無一用是書生),浪費有限的時間和精力。須知:老子可不是書獃子,也不靠出書謀生。老子的學問,是用來踐行的,是人類幸福安康的行為準則,因本質就是天文地理的取象比類,俗人難懂,認為是玄學,是深奧的學問,是世人能力智慧缺乏的表現。舉例:馬克思主義,資本主義,是高深的理論嗎,再高深的理論,都得要不斷踐行,試錯,修正,絕知此事要躬行。所以,老子5000千字看下來,能一再感受到老子的苦口婆心,對人類未來的擔憂。

書齋里的書獃子們,天天痴迷於文字遊戲,忙於註解爭辯,吹毛求疵,自得其樂,自迷迷人,能開竅嗎 唉

要想全面破解老子的思想,只有不斷踐行。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就知道了。萬物同宗,萬物一理。個人踐行,可保人生更多的福壽安康。

沒有標點符號,研究了大半輩子結果新的研究說你斷句都斷錯了

那就很尷尬了


因為作者自己也沒有說明到底道是怎樣的存在,何況我們。
主要是你文言功底不行吧
只怪當初沒有標點符號...
因為註解的都是為了註解道德經而註解道德經因為中國豬狗不如的太多,而一般p民也不太關心這事,同樣也是畜牲行徑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