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后面的学习和工作,需要掌握到什么程度,每一块骨,每一块肌肉,每一根神经,每一条血管都需要了解吗?

另外,网上的曹郁琦教授的视频讲的是第几版的?听这个课+看书有效果吗?


应这么说吧:解剖学(不仅仅是系统解剖)对于所有医生(不仅仅是外科医生),学习都是一辈子的事情。在第一次接触解剖学的时候,是不可能完全记住所有内容的,就算记住了,你记得也不一定是有用的东西。不断深入学习医学的过程中,你每次重新学习解剖学(比如考研,考职称,入职后的专门学习),都会有新的认识,新的收获。所以说,在第一次学习解剖学的时候(系统解剖学),主要目的不是记住多少块肌肉,而是知道学习解剖学用来做什么,如何为后面的再次学习解剖学打基础。

具体可操作的有这么几点:

1)再记不住细节,考试也一定要过

2)结合临床,这个主要靠老师,以及教学方法的改进,如PBL教学。我们那时候就是死记每块骨头,每根神经,结果很快都忘了,关键是没有将记忆的内容依附在具体的临床问题上。比如:脑干的面神经丘在哪里?面神经丘深方是什么结构?这个如果纯背诵脑干神经核和纤维束是无法回答这个问题的,但是如果看到一个脑桥海绵状血管瘤的患者,甚至年资高了之后做过一个这个手术,发现他们同时发生面瘫和眼球内收,你再看一遍解剖书或者图谱,就完全知道了。

3)背教课书目录,当然有些内容不一定在目录中。目的是即使记不住具体内容,但知道系解是关于什么的,比如你可以记不住脑干每个神经核位置,支配,但应该知道有哪些神经核,至少知道有哪几类神经核。

4)各种什么记忆法,记忆APP,以及所有可以帮你记忆的工具(笔记,画图,同学之间考试,甚至上解剖课之前喝一罐红牛)都可以帮忙,方法没有优劣,都是为目的服务的。

5)看往年的考试题,不仅仅是为了更顺利地通过考试,关键是考试题就是你需要记忆的重点,就是这门课程的精华。

6)除了教科书,至少再看一本解剖书,这不是增加负担,而是减轻负担。人在什么时候对知识点记忆印象最深刻?就是「啊,这个我在另一本书里看过啊」,而一本书看两遍是达不到这个效果的。


医学生?我们学习的解剖是临床导向的解剖学,只关注与临床相关的解剖,有些教材如姚志彬《医用解剖学》、《Essential Clinical Anatomy》等就有一些小框框专门标明对应的临床应用,那些地方就是临床重点。例如一堆皮神经、肌肉附著点、肌肉走向,这些在学理论时都不用记的,看看就行

理论学习的时候跟著学校教学大纲和往年考试题走就行。


临床专业,目前大二

系解是我大一上学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刚从高中上来就接触那么厚的一本书,并且我们学校还有实物录像考试,分为三次,分别是①骨头,肌肉②血管神经③器官 三次的实物录像成绩就是系解期末的平时成绩,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也不敢荒废。

第一次考骨头肌肉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复习,怎么记忆,把很多的细小的结构都记了下来,然后考录像的时候,发现都是一些重点且并不是很细小的结构。

曹郁琦教授的教学视频我也看过,教授也说过有些地方不用特别掌握,只要知道有这个东西就可以了。系解学的好对后面局解的学习也挺有帮助的。

系解也就是为解剖学打好基础,将来去医院见习的时候,到了哪个科室,再把系解拿出来翻一翻,不然到时候老师说什么都不知道在哪里。

大概就这样吧。


想到啥写啥,有些乱。。。

系解,基础医学课程,其实,我们所学的基础医学课程都是在为后来打基础啊。

学到什么程度,我觉得,教科书上的内容基本都要掌握,至少保证你们的考试可以相对轻松地搞定;但似乎不需要「每一块骨,每一块肌肉,每一根神经,每一条血管都需要了解」这么夸张,后面还回学局部解剖学的;

我想到这样的,姑且说「例子」吧,心脏听诊的时候,听第一心音、第二心音,你能在患者身上找准吗,还有各个心腔的位置;如果你想当一名神经内科的医生,没有扎实的神经解剖知识行吗。

我有种想法是,最后在临床上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我们意想不到的问题,如果是急诊,而只有你一个人值班的话更危险,需要「很偏」的知识,可是你不会怎么办;所以,我觉得最好还是尽力掌握,尽力去学,比如你可以把系解书看他个3/4/5/6遍!

还有,系解学好了也是为后面生理什么的打基础啊,作为一个自我感觉系解学的不错的人,生理学到神经那里的时候,差点跑去翻系解书,因为已经忘得差不多了。

与临床有关的知识都要记住哦。

还有,一些体表标志、触诊区、动脉搏动都在自己身上找一找啦,你自己的身体也是学习的材料。

在医院实践的时候,见到老师们还会翻书看,因为知识确实容易忘;但这不是可以不好好学、以后需要用再学的理由,他们都是学过、理解过了,回来再看很快就会明白的那种,我的建议也是,好好学,先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会轻松一些。

那个视屏我没看过,不清楚;课堂上听老师讲课呀,看书,有问题可以问老师多好了。

系解是一门形态学科,需要记忆,但也需要一部分的理解,似乎是80%记忆,20%理解,但理解也很重要哒!!!比如说,肌肉那里,某一块肌肉瘫痪了,那些运动受到影响;吸气肌有哪些,呼气肌有哪些,可以从它的位置(起点在哪里、终点在哪里)来理解。

我知道有个手机软体3DBody解剖蛮好用,可以弥补课本只有平面图像的缺陷;另外可以去图书馆找解剖图谱看,不建议买,因为我觉得APP+课本+实验课标本差不多够了;如果觉得哪部分理解得不够可以百度搜图的,我就这么干过,不过是在学生理的时候,感觉还可以,能找到最后让自己解惑的图片(同理,组培也是形态学科,也可以这么干),麻烦是有些浪费时间,课后学习时间充足的话还好,复习备考的时候就不行了。

一些地方可以找或者自己编口诀来记的,手、足的骨头,腹膜后器官什么的。


跟你的目标科室有关吧,如果你外科,你最好努力学,其他的科室,60分万岁(′?皿?`)
我学的中医,诊断老师说学到能上60分就行了
大概了解哈就OK,大二也细细掌握不了,有个概念就行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