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合伙人開出的餐飲店不少,但是招人對於我們來說到現在還是個頭疼的問題。有很多原因吧:

1、餐飲是真累。前廳服務員還好點,後廚是真的累死累活,我在後廚干一天就得全身上下腰酸背痛,而且接觸各種油水混合物,年輕人沒幾個受得了。餐飲行業基本都是做六休一,沒有完整的周末,工作時間各家不一,但是多數是12小時一班,基本上沒什麼業餘生活。

2、餐飲行業要求你完全沒脾氣。平時遇到各種擼羊毛的客戶,貪便宜客戶,斤斤計較的客戶,甚至還有很多提出奇葩要求的客戶,這都得忍。更不要說,平時還得和各種供應商、物業、城管、工商局、食葯監還有社會各方人士打交道,這些人中免不了有喜歡雁過拔毛、狐假虎威的人,有時候連個收水電費的都能過來大呼小叫,要求你的員工得完全沒脾氣,笑臉迎人,這又不是員工的店,誰受得了氣呢?

3、員工看不到職業發展空間。說到底,如果只是三到五千的工作,在哪裡做對於他們來說都無所謂,關鍵還是要能看到以後能賺不止這麼點錢的可能性。員工也不是傻子,他們會觀察你現在的生意,如果老闆一個月都不一定能賺一兩萬,員工也就知道自己長期做下去,工資是不可能有多高的。更不要說,有沒有什麼崗位的提升和變化,非連鎖的小店對於員工來說就意味著長期只能做操作工了。

4、低工資的條件下更看老闆個人。三五千的工資,在哪裡做都一樣,如果確實周邊的工作中都是類似的崗位,員工則主要看老闆人如何,是否通情達理,是否給人親切感,工作環境是否舒適,工作同事是否好相處。老闆比較和藹、親切的,確實員工願意留下來做的可能性更高一些。

5、餐飲找工作的人的招聘信息來源太少。其實這行找工作的人,很多都是聽朋友介紹找到的工作,只有一些比較年輕又比較會用手機的人會在各種網路渠道上找餐飲工作。大量的人找工作都找不到,同時又有大量餐飲店找人招不到。信息不對稱始終存在,但是作為餐飲老闆我們只能盡量擴大信息發布的渠道~~~

其實餐飲這行找工作的人真的不少,不過多數人也是一邊找一邊觀望的狀態,也是,現在誰沒了兩三千活不下去呢?有一些無業青年是做兩天兼職賺點錢然後又休息一段時間的狀態。在招人方面,我們一般會鋪信息在各種渠道:

一、門口貼招聘廣告

適合在人流量大的街邊店,答主之前在蘇州的觀前街開奶茶店,人流量那叫一個巨大,門口只要貼個招聘廣告,把工資,是否包吃包住寫清楚,常有路過的人來問。但是如果是在很偏僻的沒什麼人的地方,這一招就沒啥用。

二、使用招才貓、店長直聘等app

其實招才貓是和58同城後台打通的,58同城的後台實在有點難用,招才貓是專門用來招人的,管理各個崗位非常方便。店長直聘也是一樣的用法。這樣的招人app有幾個使用要點:1、必須註冊綁定公司執照成為認證用戶後,發布的職位才能成功上架,否則未認證用戶發布的內容看似好像發布的,其實並沒有上架,也就沒有什麼瀏覽;2、寫職位時盡量讓標題里就說清楚工資,因為在這種app上找工作的人其實都不太有什麼耐心的,很多人只看看標題就投簡歷了或者就略過了,所以最好在標題上把工資待遇寫清楚;3、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要花錢!!上了58、招才貓、店長直聘這樣的軟體你還想免費獲得流量?洗洗睡吧,經過我多年的使用經驗,不花錢,招聘效果多數約等於無,但是招人一般都是比較緊急的,所以還是花個錢吧!我一般不選擇置頂,改為選擇招才貓的優選推廣,大概100元能換來8份簡歷。有時候發的職位效果好的話,100元也能換來10多份簡歷。

三、到附近要轉讓的店去問員工是否找工作

一般要轉讓的店門口也會貼店鋪轉讓的告示,像是這種店員工也擔心轉讓以後自己沒有工作,所以常常在還沒轉讓出去的時候就會去主動找工作了。所以當你去找想要轉讓的店鋪問裡面的員工是否要找新工作,多數都會積極響應,至少也會和你留個聯繫方式,所以這個方式還是比較有效的,但是就是需要多跑跑。

四、問附近外賣小哥有沒有身邊人找工作

外賣小哥是餐飲店經營中常常會遇到的人,這些小哥他們內部人員的流動性也是非常大的,常常送送外賣煩了可能又想換個工作,所以他們內部常有人私下聊說要找工作。再加上有的外賣小哥的老婆、父母等也是跟隨他們來大城市生活的,很多沒有信息渠道於是找不到工作,這時候如果你問了外賣小哥,相當於問了個消息通,如果需要的話可以承諾他找到人給他個大紅包,那麼外賣小哥會幫你到圈子裡去問一問。我們很多店是靠這種方法招到員工的。

五、加入本地兼職qq群找

qq是能按關鍵詞搜索qq群的,我一般搜索「城市 兼職」這樣的詞語組合,然後就加入了某某城市的兼職群。之後在群里刷屏發招聘信息,如果說是長工比較難找,也可以從找兼職開始。因為很多做兼職的人並不是說不願意做全職工作,這些人就是不想一次就把自己捆住去做某一份工作,萬一工作不喜歡或者老闆人不好呢。所以也可以先找兼職,等兼職多來一些,然後一個一個問是否願意留下來做長工。

那,應該如何改善招人的問題呢?就算招到了人也得讓他盡量能留下來而不流動不是么?

我認為餐飲行業的老闆首先一方面也得提升自己的待人處事的能力,和員工之間產生共情,這種能力真不是每個人都有的。人都不是冷血動物,在三五千的工作面前,有時候還是員工對老闆的信任感、信服感能決定員工的去留。很多餐飲店老闆自己素質都不太高,對員工尊重不夠,對於店裡很多事情自己都搞不清楚,不主動了解員工的思想動態,也不關心員工的內心訴求。有這樣的老闆,員工的狀態就很不穩定,很容易因為遇到一些挫折,或者遇到了相對更好一點的機會而選擇離開。

對於招人這事兒吧,我覺得不必悲觀,實際上所有行業招人(或者說招到合適的人)都不容易,去年底我們公司招個運營助理,我一天之內面試了18個人……現在要找工作的人其實很多,不過合適的人比較少,還是需要花費耐心慢慢尋覓~~~


餐飲是體力+腦力工作

工資是最底層的工資

一邊要提升顧客滿意度

一邊又不肯給員工增加待遇


工資低,待遇差,風險還大,弄髒衣服,燙傷,等等


謝邀

我是一個學生,平時會幹兼職,乾的都是餐飲相關

這麼說吧,一個沿海二線城市,餐飲時薪一般在15以下,尤其是那種中餐廳,也就是所謂的「飯館」,一天80-100,但是工作時間在10小時左右,算下來時薪不到10塊錢。

10塊錢好乾什麼???

夜市上最便宜的章魚小丸子都要10塊錢6個

coco的鮮百香雙響炮都要15

工資低,活又多,待遇也不高,碰到沒素質的客人被罵的狗血淋頭也要陪笑臉

我現在在一家法餐餐廳兼職,時薪15,全職的服務生第一個月2800,第二個月之後一個月3000,我當時很驚訝,原來這麼少嗎?我的主管比我更驚訝,她說:

「咱們這工資還算高的了,最起碼還給投保,管飯」


餐飲行業作為「百業之祖」,一直是一個能夠吸收大量就業人口的行業。不過,近年來不僅「人難招」且人難留」,很多餐飲店門口常年都貼著招聘廣告,老是在招人。這也導致很多餐廳都採用了大爺大媽做服務員,年輕服務員成為了稀有人才。

招人難,留人更難,這已經成為餐飲行業的老大難。

不過,出現這種情況也都是有原因的。那麼,餐飲行業在面對比較高的離職率的時候,都是因為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一起跟著小編來看一看吧!

最大的原因:無非是年齡結構的問題,年輕人越來越少,老齡化逐漸嚴重。

小編給大家一個數據,90後比80後的總人口數減少了大約40%,00後比90後又減少了大約30%。

也就是說,未來十年,中國將從一個9億人工作,5億人養老的狀況,逐漸演變為9億人養老,5億人工作的情況。

餐飲行業太辛苦,沒勁頭

眾所周知,服務員的工作,待遇不算高,同時又辛苦。大多數的餐廳服務人員均來自偏遠的小城市且沒上過大學。懷揣著夢想滿腔熱血,他們背井離鄉來到遙遠而陌生的大城市舉目無親。上班就要站立,甚至穿著高跟鞋和制服,要保持微笑,要來回跑動,要忍受顧客百般的挑剔和訓斥。

一旦出現了爭執,老闆一定遵循顧客是上帝,服務員就是受氣包。

生活中我們常見這樣的場景:有些人只要一進飯店,立刻找到了翻身農奴當家做主的感覺,特別喜歡在餐廳對服務員挑三揀四吆五喝六大呼小叫,動不動就訓斥人家,動不動就說:把你們經理叫來!

餐飲行業的社會認同度低

雖然說現在的社會已經發展了,但是社會的很多人對餐飲人還是一個俯視的姿態,他們認為餐飲從業者就是低人一等的。不僅社會認同度低,得不到尊重,而且受到的管理方式也簡單粗暴。這也成為了的服務業容易出現離職的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

餐飲行業晉陞空間不夠

餐飲企業大部分崗位都是單調的重複性勞動,員工長期高強度地在一個崗位上重複簡單的工作任務很容易就會因厭倦本職工作而離開企業。同時許多餐飲企業不能為員工提供發展的空間,也缺少職業生涯規劃明確的晉陞渠道。

雖然餐飲企業的大部分員工大都來自農村,但是他們也有自己的職業理想,也渴望被重用、 被提拔。往往這一點卻被許多管理者忽略了。因此在難以實現自我價值的情況下,員工自然會選擇離開。

為什麼大家願意去海底撈當服務員?

因為他們在這份工作中不光能掙錢,同時還有了職業歸屬感,發展前景以及更多的培訓機會。

餐飲企業應考慮為就業者提供再學習和再培訓的機會,同時建立起員工考核和晉陞機制,打開底層一線工人晉陞通道,使員工能長久為企業服務,減少人員流失。當服務人員能夠收穫應有的待遇,工作能夠體現應有的勞動價值,合法權益能夠得到有效的保護,這樣職業缺口也許會慢慢縮小。

小尾巴: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歡迎贊同,評論,關注我~不迷路!我會努力創作出更好的內容!謝謝( ′? ? `? )?? 悄悄告訴你,私信一下有驚喜~接頭暗號:鐵子來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