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范围很大,没有解决的问题也很多,我就挑其中的种植业说一说。

说到种植业,我们从事种植业的最想要的就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但真想实现是非常难的。首先先从技术层面分析一下,想要风调雨顺,也就是达到作物最适生长的环境条件,这是非常难的,因为作物生长是要一定周期的,短则十天半个月,长则几年甚至几十年,在整个作物生长周期中,想要一直满足最适生长条件是不太现实的,除非在人工创造的封闭空间内,人为调控环境。

在自然条件下,空气湿度、土壤湿度、土壤肥力、二氧化碳浓度、温度、光照(水肥气热光)等条件都是不确定的,今天可能二十多度,明天一个寒潮降到几度也是常有的事,这种情况对作物就非常不利了,当然如果在算封闭空间内全部人工控制环境,成本非常高,那种条件下生产的农产品估计没多少人吃的起,为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控作物的生长环境,减少环境剧烈变化对作物带来伤害,同时又要兼顾成本,人们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东西——大棚

天际客:大棚菜的大棚起什么作用??

www.zhihu.com图标

当然大棚这东西也是随著科技进步才出现的,首先大棚覆盖物要透光,保温,支撑骨架要结实,所以塑料薄膜和玻璃的出现才给大棚以发展空间,这就算是一个农业上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吧。

空间环境大体算是解决了,现在土壤又出现了问题,比如寿光,中国最早发展大棚的地方,已经种植大棚蔬菜几十年了,终于土壤破坏严重,出现了解决不了的问题,一般来说土壤种植几季后需要休耕,因为种植过程中需要施肥,而现在多使用的是化学肥料,这些化肥并不能百分百被吸收利用,于是吸收不完的肥料就残留在了土壤之中,一年两年还看不出问题,但连续几十年后,土壤盐碱化问题就很突出了,作物根系在这种土壤中根本就长不好,此外,经常种植同科作物,土传病害也会非常严重,比如攀西番茄老产区,种植了三十年的番茄,现在青枯病非常严重,使用农药灌根都控制不住死苗。当然,针对这个问题也有一些解决方案,但对大多数种植业主来说可能技术难度以及成本增加都是无法承受的,土壤破坏,最简单的就是换土,我曾经见过有人用推土机将表层五十公分的表土启去再来种的,当然这种做到成本高,且有竭泽而渔的味道,非常不提倡,此外比较提倡的是合理休耕与改土,曾经也看到过在种植了一年后在第二年夏天种一季水稻,将田里灌满水,将多余的残留肥料给洗掉,然后往田里施入足量有机质(腐熟的秸秆粪便等),再施入有益菌,这样土壤得到养护,可以保证能够长久耕作,这方面日本农业做的是非常好的,当然还有更高端一点的,也就是无土栽培,想要成本低可以学我这种,

天际客:种地不完全手册(六)?

zhuanlan.zhihu.com图标

想要高端的,可以学学荷兰的,当然那个成本不是一般人能玩的。

虽然成本高了点,土壤问题勉强也算是解决了吧,下面还要说说作物的天敌——病虫害,病虫害可以说是大自然带来的,有了植物之后病虫害也跟著来了,而且两者是协同进化,你进化出了抗病性,我也跟著进化出致病性,后来,科技进步,人类发明了农药来帮助作物对抗病虫害,在最初的日子里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几十年后,致病菌与害虫进产生了抗药性,曾经百用百灵的敌敌畏,如今害虫品品,嗯,还行,晕一会儿就又活蹦乱跳了,而这些高毒农药虽然毒不死害虫了,但残留的农药对人体危害还是有的,毕竟人类可没法在几十年内进化出抗药性,致病菌的进化就更快了,一种针对作物病害的药,一季连打三次基本上就按不住该病害了,因为微生物变异太快,时代繁殖也太快,你可能打第一次药杀死了99.9%的致病菌,但残留的那0.1%没死的致病菌可能就含有抗药基因,要不了多少天,这些含有抗药基因的致病菌就又大量繁殖了,可能再用一次这个药还能解决大部分致病菌,但越往后效果越差,直至最后毫无效果,当然一般种植者会针对一种病害配几种药,轮换使用,一般一季还是有用,但随著时间增长,几十年后致病菌对你所用的所有农药都产生了抗药性,你就束手无策了,现在一些超级细菌就属于人们无能为力的物种了,现在农药新药的开发速度已经赶不上病菌抗药性的速度了,可能你开发一款新药要几年时间,花费数亿元,人家致病菌一两年就产生了抗药性,分文不费,在这个问题上,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当然,随著科技的进步,一些转基因产品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也存在一些争议,相信未来科技再进步些能找到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

目前来看,如果不考虑成本及收益问题,种植上大部分技术问题都能够解决,毕竟人类像外太空进军还是要解决食物问题,走的远了不可能一直从地球发食物过去,所以在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火星都能一片绿。但目前对于种植业来说,除了技术问题不好解决,成本问题也很头疼,地租在涨,劳动力在涨,农资在涨,可菜价确不咋涨,而且近些年全球气候异常,时不时来点天灾,更是消受不起,也许这才是目前种植者所面临的无法解决的问题吧,毕竟这背后牵扯到的问题太多,国家层面、社会层面的诸多问题,也不是一两句能说的清的,也不是一两个人能解决的。

以上,技术与利益应该是种植业中问题最多而没有解决的方面了。


最大的问题就是工业化问题啊,哈哈哈。就是农业工业化问题至今未解决,起码在国内没有解决。我觉得这是巨大机会,往往被忽略了。


1.耕地纯化除草问题没有解决。

2,作物轮作广谱性没有解决。、

3,品种多样性和稳定性同样没有解决而且逐渐的受控于部分种子公司。

4,肥料利用率问题始终没有解决

5,农药效果发挥收到各方面影响无法很好解决。

6,农产品商业规范并没有解决。

.........


销售和分利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农业的贷款很难,除了气候,就是价格不稳定,如果价格稳定,贷款,保险就会进入到农业,解决了资金问题,科技也会进入农业,所以销售非常重要,现在销售一般是农贸市场,生鲜超市,电商。

农贸市场销售主要是小摊贩,农民部分城市居民,随著时代的进步,农贸市场模式越来越成为农业产业链整合的阻碍,价格高,小摊贩抢著批发,价格低,对不起,农产品是垃圾,根本不管你的质量,农产品生产预警更是无从谈起。

生鲜超市,要么高端,要么低端,加上有农贸市场,有的甚至采购于农贸市场。既无法淘汰一般农产品,也无法甚至不愿做农产品预警,一心追求利润最大化。根本不会想产业链整合的想法。

纯电商,包括直播带货的收入再高,不想著分利,无法解决三农分配问题。新农人把老农民的土地流转后,新农人再有钱,除了工资,流转费用外,想过农民退出后,老了无法劳动怎么办?难道自生自灭?农民为什么不愿意租,除了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外,就是对未来缺乏保障而担心,包括国家也担心,当然也怕以租代征。

以后要建立一个线上线下融合,绿色,无公害,有机协同发展的生鲜超市,以微利为导向的,进行产业链整合的,以工人的保障相似的保障机制,以降低社会运营成本为宗旨的新型销售平台,这个平台除了让市民买到价廉物美的农产品外,要向生产者提供预警信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帮助农民缴纳失业保障,培训,退出保障,医疗保险,改变培训模式,用好国家补助,保证自己合理利润的前提下,尽量把利润返回给农民。当然不是发现金,而是以降成本促销益,最终降低社会运营成本。逐步淘汰农贸市场,及纯生鲜电商。

因为利润最大化最终会被利润合理化取代,利润合理化会成为我们的共识。


没解决的很多很多,也可以分几点来说,当然这个不是很全面的,要是想了解可以看看农业农村局的政策是怎样的,这样可以比较直观的理解现在农业上面存在的问题,我就简列几点:

1 农业耕地闲置越来越多(有劳动力的都在已经在城里打工,务农的越来越少)

2 机械化程度低,现代化农业进度缓慢

3 肥料,农药价格高

4 农产品价格浮动大,溢价能力低

5 人工成本高


推荐你看一下陈锡文教授写的书,大都是关于农业的,其中有几本数据翔实,分析全面,也包括国家一下政策尝试和结果。


民族自信心足了,才会有自我民族农业品牌,首先我们的政策才刚刚开始转向农业。说是乡村振兴,但是落实到你愿意不愿意回农村工作的时候,大部分都会放弃,为啥?或者我走访过的八零后,做到一半,先生出去打工了。因为太有情怀了。


农民种地收入不高


不好意思,真的不知道,没有了解过这一方面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