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的內容有些忘了,

她老公有那麼討厭嗎?


其實Lila對待Stefano的樣子,總讓我想起《小婦人》裡面的Jo:我不是拒絕你,我是拒絕婚姻。只不過Lila的拒絕是通過憤怒和暴力完成的。

這個社會對女性有諸多要求:我們不能學歷太高、我們不能太聰明、我們要識大體、我們要低眉順眼、我們要寬容大度、我們要結婚生子、我們要做「一個妻子應該做的事情」——就連形容夫妻之間恩愛,都要用「舉案齊眉」這樣的詞(本意:形容妻子對丈夫俯首帖耳,放著食物和酒的小案幾都會舉到眉毛那麼高)。

《我的天才女友》發生的年代是十九世紀三十年代;而義大利一直到六七十年代纔可以離婚;那不勒斯又尤其落後,女性結婚之後甚至都不被允許出去工作,最多就是在丈夫的店裡幫助丈夫賺錢——人人都是這麼認為的,Lila的丈夫Stefano只是其中一個;事實上,他只是像一個「普通男人」一樣去要求Lila向她低眉順眼、相夫教子而已,他只是做了一個「一般男人」都會做的事情,「自然而然」地認為女人是男人的附屬,女性是「第二性」。就連Lenu都勸Lila說:

他對你提出的要求是合法要求。

但是,Lila不認可:

Stefano想跟任何人賺錢,賺多少錢都無所謂,但是我不會成為他想要的那種女人。

Lila不認為這樣所有人都覺得「理所應當」的「世俗規則」是對的。Lila有一顆寶貴的、獨立的大腦,她同時也是一個無法放棄這顆大腦的可憐人。她超前的個人意識和她無法擺脫的現實泥沼之間行程的巨大落差,就是她痛苦的根源——也是她魅力的根源:男人們愛她,就是愛她不屈服的樣子,愛她不顧一切地毀滅她不喜歡的東西的樣子,這是一種原始的吸引力和征服欲。

Stefano想要Lila懷孕,彷彿懷孕就是Lila向他臣服的象徵,所以他打她、強暴她(這是一種婚內強姦,但是沒人會站在Lila那邊),而Lila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不讓自己懷孕,所以她會主動幹粗重的體力活,在發現自己流產之後尤其興奮。

Lila在對Lenu解釋自己為什麼不想懷孕的時候,那一段獨白真的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我不想成為我們的母親那樣——她們的身體被消耗了,她們的身體越來越像她們的丈夫,再被她們的父親、兄弟利用,結束於廣闊、龐雜的家庭根系中。是從懷孕開始的嗎?是因為要做家務嗎?還是從捱打開始的?

這段雖然是Lila的臺詞,但是鏡頭一直對準的是Lenu和那不勒斯街上各式各樣的女人——幫老公賣水果的女人、正在為了買菜討價還價的女人、在大街上追著孩子打的女人、穿著髒兮兮的圍裙正在聊天的女人。鏡頭聚焦在Lenu臉上,她的表情是困惑的,同時也是恍然大悟的——那也許是Lenu第一次意識到,那些女人不是別人,正是她自己。

我記得我有一次,在芝加哥的一個超市裡看見一個老奶奶,頭髮都全白了,佝僂著身體在超市裡推著購物車買東西。就是那一刻,我的大腦裏突然閃過一個念頭:有一天我也會變成這個樣子。

當時我真的非常恐懼,恐懼的同時又非常悲傷。我給一個朋友發了微信說我害怕老了之後變成這樣,朋友回我:那就不要變成這樣啊——但是,我怎麼做才能不老成這樣呢?

就像Lila和Lenu的小學老師奧利維耶羅老師、Lenu的高中老師,甚至Lenu的媽媽其實一定程度上也同意這樣的觀點,所以她們鼓勵Lila和Lenu學習,正是因為她們看到了女性的「身體被丈夫、兄弟、父親利用,結束語廣闊、龐雜的家庭根系中」、甚至親身參與女性的身體和生命被男性利用、被捆綁、被消磨在這個無法逃離的男權世界裡。

但Lila沒有這些,她已經一腳踏進了那個龐雜的男權根系中,她掙扎著想要不被利用、被捆綁、被消耗,她孤獨而無助,最後生出了想要毀滅這一切的憤怒。


莉拉本來就沒有愛過他。

一開始是因為莉拉想拒絕索拉拉,所以找卡拉奇這種實力稍能平均的人才能打敗索拉拉。那個時候堂阿奇勒據說給卡拉奇家的人留下了幾百萬里拉(不知道有沒有記錯),財富水平在舊城區如日中天,嫁給他起碼財務水平上有很大的優勢。

第二是因為斯特凡諾長大後變成了外表看上去十分溫柔敦厚的人,總是笑著,不像索拉拉兄弟那麼凶神惡煞,莉拉對他的這種「敦厚」有一定好感。

第三是因為斯特凡諾願意幫助費爾南多的鞋鋪,把莉拉設計的鞋子推廣出去賺錢,這樣賽魯羅家能富裕起來,哥哥里諾也會實現自己賺大錢的願望,莉拉認為這就是她的使命,她能嫁給斯特凡諾得到這一夢想實現,她不在乎把自己嫁出去。

但是婚後第一天,這些東西都全部破碎了。

婚禮上莉拉最不想要出現的人——索拉拉兄弟出現了,並且讓斯特凡諾陪著笑臉。

斯特凡諾撕下了自己溫和的面具,露出了醜陋的外表,在婚禮後的蜜月公路上打了莉。

接著他解釋自己是為了家人為了莉拉才和索拉拉妥協,這種虛偽和推卸責任都方式令莉拉厭惡至極。

再接著他在蜜月酒店裡的表現都非常粗俗,表現的鄉氣、沒見過世面,而且喫東西呼嚕嚕和豬一樣,說話聲音也極大,話語極粗。

最後他在蜜月第一晚強姦了莉拉,不顧一切的撕碎了她的身體,也撕碎了她的內心。

莉拉本來就「只對他喜歡一點點」,僅存在談戀愛時舊城區那段時光,滿足她漂亮衣服首飾,滿足她振興家庭的願望,體貼她的想法並且尊重她的意志。

在新婚那一日這一點點好感消失殆盡且變本加厲成了厭惡和恨。

本來莉拉就嚮往知識、教養、思考,斯特凡諾除了看上去有點教養,和知識思考完全不搭邊,怎麼能讓莉拉動心呢?

她不愛自己的丈夫是那麼自然,假如愛斯特凡諾,那就不是莉拉。


關於這個問題,我的看法可能會招致大家的反感。

莉拉不喜歡他老公這件事,與他老公是否虛偽並無關係。莉拉對於婚姻和愛情的理解,在她16歲時,非常明確,那就是:她不會愛上任何男人。也許我對原著的記憶有出入,但是她和萊儂的確非常明確地表達了類似觀點。

所以,對於這個婚姻,我認為最初的施暴者,就是莉拉,而不是斯特凡諾。不管斯特凡諾如何表現,莉拉總還是會厭煩這個沒有文化的商人。

莉拉對於馬爾切洛的痛恨,是她接受了斯特凡諾的主要原因,而戀愛時期,斯特凡諾的表現,不論是表現出的紳士禮貌,還是對於莉拉以及她家人的慷慨大方,我都覺得是無可挑剔的,莉拉仍然多次表達她對斯特凡諾的僅僅只是好感。

斯特凡諾僅讀了小學,雖然繼承了阿奇勒的血統,但是多年以來,他始終溫和熱情,你不能否認,他身上也有很大一部分善良的品質,像他弟弟阿方索一般。同時,男人必須養家餬口,他想在社區經商,索拉拉家族他永遠沒法繞過。清高以及節操不能給你送來汽車和禮服,但是正當的商業往來卻可以,這一點上,斯特凡諾並無污點。

莉拉是一個思想超前的女人,獨立精明,不想依附於任何人。但是,婚禮之前,我認為莉拉也仍然短暫地淪陷於物質生活的虛榮中,因為她會和斯特凡諾為蜜月地等類似問題爭吵。這些爭吵我認為不僅僅是她靈魂中的反抗基因帶來的,同時也是因為她確實短暫地變成了一個普通女人,和大家一樣,愛慕虛榮,享受物質的快樂。

她所享受的,並不是憑空變出來的,是斯特凡諾一點點掙出來的,她的開銷,她家人的開銷,在斯特凡諾這個世俗的商人看來,就是他給予的,自然,他覺得自己有理由去操控一雙鞋子的去留。

鞋子的事情,我持中立態度。斯特凡諾並不知道莉拉的逆鱗,他低估了擅自決定鞋子去留的後果。可是站在他的角度,是一個對未婚妻百依百順的男人,通過一雙鞋子,可以爭取更大的利潤,可以有更優渥的生活,讓費爾南多和裏諾的作坊更快踏入正軌。他當然知道莉拉會有多麼憤怒,可是我認為,作為一個正常人,都會有這種僥倖心理:我為你,為你家人,真的是盡心儘力,這點小錯誤,你應該不會太生氣吧,畢竟,這不是什麼原則問題,而且,百利無害嘛。可恰恰,莉拉對於這件事情是無法容忍的,她痛恨索拉拉兄弟,這就是逆鱗,無解。

一直到這一刻,我其實對斯特凡諾還是有相當的同情心的,因為至少到此時此刻,我看到的都是一個溫柔順從的好男人被莉拉無限PUA的故事。

至於後面的暴力,我覺得就是順其自然了。我堅持認為這樣的暴力是莉拉帶來的惡果,換成其他人,可能沒有婚內強姦,但是毆打一定存在,也許換成恩佐、安東尼奧不會動粗,但是換成其他男人,她捱打的可能性依然很大。因為莉拉的溝通方式太過於暴力,她通過毫不留情地辱罵來宣洩情緒,而幾乎不與斯特凡諾溝通,至少,在書中她與斯特凡諾幾次較長的對話中,莉拉始終攻擊性十足,你說斯特凡諾虛偽也好,城府深也好,但是他卻始終是安撫和試圖溝通的那個。

我們不能以結果去推原因,莉拉不愛斯特凡諾不是因為斯特凡諾虛偽和婚後暴力,而是因為莉拉始終就不愛他瞧不起他,而且是說翻臉就翻臉。這場婚姻的不幸,始於莉拉的施暴和PUA,終於斯特凡諾的施暴和絕望。我甚至覺得,斯特凡諾更加讓人同情。


或許莉拉不會愛上任何一個那不勒斯的男人。

拋開斯凡特諾本身不談,莉拉對那不勒斯社會體系中女性的傳統角色也是厭惡的。她不想成為男人的附庸品,家庭的螺絲,把自己的生命碌碌在懷孕、洗衣做飯和男人們低俗的談論中。她想要跳脫這一切,她不允許自己和這個城市同流合污。

所以即使斯凡特諾人品完美無瑕,莉拉也不會陷入愛情的甜蜜鄉。


首先謝邀。這個讓我喜歡的女孩我必須來答。

莉拉嫁給他是為了擺脫索拉拉,因為他們的財富旗鼓相當。而且買了她的鞋子,能夠讓她的家庭改變現狀,實現裏諾的夢想。兩個富二代爭搶莉拉,不得不選,看過了他們父輩做的噁心事和索拉拉打安東尼奧,以及聖誕節斯特邀請了她們所有人讓莉拉覺得這兩個選項比較,斯特或許可以改變。

這一切都不是因為愛。

小時候斯特凡諾打過莉拉,就埋了一顆種子,結婚前斯特就出軌。結婚之前因為證婚人吵架,半信半疑的莉拉在結婚當天心死了一半,因為索拉拉不僅來了,還穿了那雙斯特買的鞋,那是他們的見證物和莉拉的希望寄託,被斯特毀了。

當一個人已經對另一個人本就不愛的人產生了懷疑態度,那麼接下來就會越來越厭煩,莉拉聰明,上進,努力,不服輸。她渴望知識,想要體面的生活,可是度蜜月的時候,她發現,這個男人是個土豪。在索拉拉的問題上,婚前斯特哄她,假裝信任她,剛一結婚,卻變了臉,甩鍋,動手。

故事的背景是戰爭後的那不勒斯貧民窟,大部分人沒見過世面,可是莉拉讀過很多書,她有期待,有幻想,有學識。所以在斯特喫相難看,忘記付小費,自己提箱子的時候,莉拉對他的耐心用盡了。

自己的處子之身也是被這個男人強迫的,甚至還夾雜著辱罵毆打,莉拉的幻想在那一夜,全沒了。那麼只剩彼此的互相利用,和對人生的妥協。這樣一個人,後來他把莉拉的照片擺在鞋店,早就和索拉拉一起合作,在萊農還沒走就動手打莉拉等等行為,都是莉拉僅剩的,骨子裡的不服輸,而不再有任何男女之情。

說白了,婚禮的索拉拉,蜜月的辱打,已經讓莉拉對他的心死了,後面的所作所為,不過是鞭屍了,或者說是莉拉最後為了生命,家人,萊農的掙扎而已。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