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

平民和貴族的鬥爭從公元前5世紀就有了,保民官的職位以及權力,包括平民大會的權力等等,其實都是平民和貴族政治鬥爭的產物。這些東西看起來離羅馬帝國很遙遠,但是都是羅馬共和體制後來難以維持的原因之一。

從第一次布匿戰爭開始到格拉古兄弟改革,因為戰爭導致了社會結構的改變,貧富差距迅速拉開。在那之前,元老也好,平民也罷,都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種自己的田,有的多點有的少點,但是沒有特別大的差距。從稍微早一些的辛辛納圖斯到後來的老加圖都是如此。羅馬社會有奴隸但是沒有發展到奴隸可以負擔絕大多數耕作的勞動。但是從布匿戰爭開始,大量有產階級羅馬公民在戰爭中被消耗,大量奴隸和財富湧入羅馬社會加劇貧富差距,到了這個時候共和制開始出現了問題。

但是把問題激化的人,其實就是提比略格拉古。提比略出身名門,他的父親老提比略格拉古是兩次執政官,是極有威望的人,他的媽媽是大西庇阿的女兒,自己的姐姐嫁給了小西庇阿。這樣的一個人,如果想要走普通的晉陞路線去當執政官,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但是如我在之前其他的回答裡面說到了,提比略是一個憂國憂民的人,他想要推動改革,而他意識到執政官這條路因為元老院的阻礙很可能走不通,因此他纔看上有一票否決權的保民官,以及可以不經過元老院和執政官認可就可以通過法律的人民大會。誠然,通過保民官立法,的確可以推行他的改革思路。但是他這麼做,幾乎就是在說他放棄了跟貴族控制的元老院達成某種協議的思路,想要通過人民大會的權力強制推行自己的提案。同時,他也給後來的野心政治家提供了先例,只要能夠煽動民眾,保民官在立法問題上幾乎是為所欲為。

而貴族元老院則在這個問題上用了更加激烈的方法,也就是使用暴力。羅馬共和國把暴力政治常態化其實也就是從格拉古改革開始的。凡是看起來不好處理的問題,最終幾乎都是用暴力解決了。除了格拉古兄弟之外,還有提議把公民權授予義大利同盟者的德魯蘇。用暴力手段剪除政治對手,來的比常規流程看起來容易多了。這一系列事件,其實都在加劇平民和貴族的矛盾。但是因為人民大會的決議根本不需要元老院的認可,因此最後都延續了格拉古的思路。

問題就在於,在這一系列的政治鬥爭中,其實什麼問題都沒有解決。比如格拉古一直擔憂的羅馬平民沒有土地,有少量土地的羅馬公民大量破產。同時,羅馬兩個執政官分權掌軍的問題也從來沒有得到修正。最終因為辛布里戰爭中的軍事災難,馬略不得不進行改革。而平民派的馬略和貴族派的蘇拉的鬥爭又給後面的人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改革之後,能成為政治資本的除了平民的支持外,還有軍隊的支持,想要什麼,完全就可以通過暴力手段來實現。而在蘇拉掌權之後的一系列操作,看似在恢復共和國的傳統,但是其實對解決社會問題來說,除了進一步激化矛盾,沒有任何正面的東西。如果他留下了什麼,恐怕就是進軍羅馬成王敗寇的先例,而且蘇拉對平民派的屠殺也明白的告訴了後人,平民派和貴族派的矛盾已經不再是以前那種良性的鬥爭,而是不死不休的黨爭。


這個問題太宏大了,我hold不住。不過我還是想從近二十年的一些學術研究中提幾個點,有空再補充吧:

1.看到另一個回答下面題主的評論。 題主可能把兩組概念搞混了。共和國早期的patrician-plebeian之爭,又稱「Struggle of the Orders」,和格拉古之後的"optimate-popularis"之爭,是需要嚴格區別的。這個誤會可能來源於翻譯(不太清楚國內是怎麼翻譯這兩對概念的,比較瞭解的朋友可以補充)。用貴族-平民的二元身份去理解patrician和plebeian,是非常不準確的。Patriciate是一個以氏族(gens)為標誌的、自我定義的、逐漸壟斷羅馬政治的政治集團(Smith,2006),而plebs是與之相對的政治集團,以直系血緣的小家庭為特徵。雖說plebs後來成為了patricians在羅馬人(populus Romanus)中的補集,但早期的plebeian可能是指鮮明反對氏族集團的政治羣體,而patricians的附庸們(clientes)到了後來才加入這個序列。plebeian各家族中不乏舊王室和早期共和國政要的後代(Junii,Marcii等)。保民官也非「設立」的,而是一種plebs內部自發的創製,後來在羅馬社會糅合的過程中得到了確認。Struggle of the Orders不是所謂平民和貴族之爭,而是一個逐漸壟斷政權的政治集團和逐漸被邊緣化並另立中央的政治集團之間的角力,最終以妥協告終。然而這些對於依附這兩個集團中精英的普通老百姓來說意義並不大。前367年之後,plebs中的政治精英與patricians合流,形成了一個以祖上官職(做過執政官)為基礎的新階層nobiles. Nobiles這個概念其實更加接近我們現在所理解的「貴族」。

2.格拉古兄弟之後所謂平民派(popularis)和貴族派(optimate) 其實並不是鐵板一塊的,不能用現今意義上的政黨去理解。政治實踐是以個體的身份去參與的,而個體的政治行為並不遵循固定的意識形態,個體的心理動機更是無法把握(當然除了西塞羅這種有大量文本存世的)。如果沿用從蒙森一直到梅耶的分法,共和國晚期的「貴族派」包括蘇拉、盧庫魯斯、霍騰修斯和小加圖,更加註重「元老院的權力」;「平民派」則包括格拉古兄弟、薩圖恩尼努斯和克洛狄烏斯,提倡「人民的力量」。但是在實踐中,「平民」和元老院並不總是衝突的,主張對平民進行物質補助的政策(津貼、分糧食乃至分地等)往往也不分黨派,有的提案元老院甚至會全票通過。小加圖曾經也有分糧的政策,蘇拉甚至是分發義大利土地最多的政治家。

無論是西塞羅還是薩盧斯特,都沒有將這兩個概念當做黨派來理解。所謂 「貴族派」 (optimate)的本意是元老院的領袖,不拘哪個黨派。而平民派(popularis)在羅馬政治語境中的使用更是褒貶中三義皆有,可以用來指責政敵煽動民粹,也可以誇讚一個人受人民愛戴,並不是某一個黨派的代名詞。這兩個概念甚至能同時使用在一個人身上。至於誰能代表「人民」(populus)這個問題,更是撕扯不清。西塞羅就認為克洛狄烏斯代表的不是真正的羅馬人民,而是一些花錢僱的暴民(當然這也是西塞羅的一面之辭)。對於一個羅馬政客(尤其是走保民官這條路的)來說,在某一階段支持某一個特定的政策,並不能說明就更加傾向哪個階層。

近現代基於意識形態的政黨政治是「平民派」和「貴族派」粗暴二分的來源。馬略-秦那-凱撒一系確實很容易讓人誤認為是所謂「平民派」,即使這三個人都沒有推出多少實質惠及平民的政策。馬略從基本盤上相對更傾向於騎士階層(eques),而蘇拉則是元老階層的代言人,這兩個精英階層的鬥爭對於普通羅馬人來說其實都不存在說誰更「平民」。(Mouritsen,2017),兩個人的基本盤也有很多重疊之處。元老們站隊時更多是出於親緣和政治投機的考量,而非意識形態。馬略支持薩圖恩尼努斯給老兵分地,然而類似的事情蘇拉也同樣在做。如果說凱撒是所謂 「平民派」的後繼者,那蘇拉的嫡系龐培真的是所謂「貴族派」嗎?克拉蘇怎麼辦?西塞羅呢?喀提林呢?因此,用傳統意義上說的「貴族派」和「平民派」來理解晚期共和國的政治是根本行不通的。這種粗暴的宏大敘事其實不太經得起推敲。共和國晚期的黨爭主要還是以個人為中心的,成敗也更多是精英階層權力的重新分配,下層的平民則是各自爭取的對象。

3. 共和國和帝國之間的斷裂一直以來被誇大了。在此基礎上進行二元的制度討論會出現很多問題。在制度變革的意義上,前49/43/27年的斷裂性未必有共和國近五百年內部不同時期的斷裂性來得大。(Flower,2010)羅馬人自己也沒有「帝國」這個概念,對於前一世紀的羅馬人來說,奧古斯都之後只不過多了一個元首,元老和騎士階層都還在,只不過洗了很多牌而已。當然,這個命題就更大了,但是有這個意識再去看問題會很不同。

手機打的,比較草率。希望對題主有幫助。我現在的水平也不足以對這麼大的命題提出一個完整的敘述,只能說指出一些思考的角度吧,還請大家指正。


簡單來說就是馬略軍改後的軍事野心家找到了一條通過與平民派結盟來一同對抗貴族派的道路。最終軍頭們和平民派一起蒸壓了貴族共和政體和元老院勢力的支柱——羅馬貴族和騎士階級——的反抗,為募兵制下的軍事強人進行毒菜創造了條件。


羅馬共和末期的社會動蕩不是一個簡單的平民與貴族之間的鬥爭,而是一個階級問題。羅馬共和初期兩百餘年的時間中,平民與貴族的矛盾主要是來源於平民對自己在政治進程當中沒有足夠的話語權而產生的反抗,但是羅馬在公元前三世紀一系列的對外戰爭後已經可以說是自己將這個問題消化解決了。事實上在共和末期,羅馬傳統貴族(patrician)與平民(plebeian)在社會和政治當中的區別已經不是特別明顯了。在共和末期反反覆復的內戰當中,你會看見傳統貴族出身的羅馬人站在平民派當中,也可以看見平民站在體制一方。至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就像另一個答案所說,這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社會演變,我首先自己沒能力以及時間理清,也更不可能通過簡單的一兩百個字解釋明白(如果我可以做到前者的話,請給我一個古典歷史的phd/狗頭)。

想要了解羅馬共和末期的社會動蕩,就需要明白不同於共和早期的社會問題,羅馬共和最後遇到了一個歷史上很多國家亡國之前都會遇到的問題,那就是財富分配不均。即使在共和早期的等級鬥爭中,也有貴族主動選擇向平民讓步,給平民更多政治權利,但是這個時候羅馬還只是一個城邦,而且實在是太窮了,周邊鄰國都瞧不上;普通平民和傳統貴族之間除了政治權利上的不同,在經濟能力上沒有特別離譜的差別。然而在第一次第二次布匿戰爭之後,羅馬得到了大量的海外領土,這時羅馬的經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但是經濟的增長影響到的不光是那些傳統貴族,還有那些政治地位在這之前已經得到很高提升的平民。在公元前二世紀到一世紀就可以看見很多平民的經濟地位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同時也可以看見很多貴族出身的羅馬人家道中落。

沒寫完。。。


平民派在通過一系列挑戰傳統的舉措確實帶有滑向個人統治的現實後果,即便本人並沒有這種初衷。這種挑戰本身又是莊園經濟擴大、農民失地引起的社會刺激的後果,只是大西庇護之前元老院總是有辦法在逐步改良中與平民相互妥協並且拉攏平民代表,西庇阿之後出現能夠威脅傳統的個人,其魅力和庇護關係已經慢慢重要到能對抗整個元老院。解決小農經濟危機需要這樣的個人魅力代表平民對抗元老院的保守和滯後,這樣的個人魅力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創設制衡措施防止其滑向專制;不解決小農經濟危機,元老院就喪失了其通過財產制確定的真正效忠元老院的兵源和軍事基礎,這又容易導致出現馬略這樣的軍閥並且可以順暢頂著平民派的帽子。平民和貴族的鬥爭誰都沒勝利,最終獲勝的是軍閥,軍閥下一步當然就是帝制了。


提問者這個問題提的太大,很難回答。

只能籠統的說直接做用或者主要作用吧。

平貴鬥爭的結果就是元首制的建立。

建議看一下塞姆的《羅馬革命》湯姆霍蘭的《盧比孔河》還有劍橋古代史也出來了第九卷可以看一下。


好不容易終於解封了…

這其實是個非常宏大的問題,但我更加好奇的是題主問的平民派和貴族派分別指的是什麼?是plebeians和patricians還是populares和optimates 之間的矛盾。如果是前者的話,對於共和國的衰敗並沒有起到很大的影響【這點會在後面詳細解釋】,更多的體現在建立共和國之後,最嚴重時期莫過於conflict of the orders 【500BC - 287BC】,裡面產生了多次平民【plebs】拒絕參軍等事件。這在最後367BC才由Lex Licinia Sextia,給予了plebeians和patricians相同的政治權利,i.e. 擔任dictator,censor,還有consul的權利;以及一些其他plebs的債務和土地問題 - 由於義務兵制再加上常年的作戰,plebs無法很好的留在羅馬耕種,從而導致自身債臺高築,最後還不上債而只能賤賣土地失去財富來源。

而對於後者,i.e.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populares and the optimates,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兩者的差別不再由自身的出生來做決定,也就是說一個plebeian出身的人也可能成為optimates的支持者,最顯著的莫過於M. Cicero。反之亦然。

目前先寫到這邊吧,主要是自己也懶。希望能幫到題主。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