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这个问题我从本科到工作再到读研这个历程中 经常会不断反复问自己

到底什么叫做建筑学?选择建筑学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不知道题主现在处于什么阶段 但是我个人的简要心路历程如下:

【高考填报志愿时】:选建筑学感觉听起来还挺高大上的,而且好像对数学水平的要求不高,看建筑师们随手画画做设计感觉还挺有趣

【大一】:那么多的绘图软体为什么不用?为什么偏偏要手画图?为什么线条总是画不直、仿宋字总是写不好?裱的纸又崩了!渲染又毁图了!为啥建筑大师都爱戴黑框眼镜?我究竟在设计什么?高数好难 熬夜画图太崩溃

【大二】:终于会一点软体了但是为什么还要手画图?空间、灰空间、流动空间这些都是什么啊?我的设计感觉怎么比同学差那么远?为什么还要考英语?熬夜画图太崩溃

【大三】:终于全部出机图了,但是为啥画图还是这么慢?学校列印店太坑了,交一次图做一次模型真心费钱!买个单反吧,可以记录喜欢的建筑;买个游戏本吧,不仅可以渲图还可以宿舍开黑;设计总算有点感觉了,但是总觉得不能完全展现自己的才华!熬夜画图太崩溃

【大四】:场所精神是建筑设计应该追求的内在?形式追随功能这句话到底是不是金科玉律?设计中除了完成任务书的功能要求之外,是否在空间上体现序列感?我究竟毕业后还要不要从事建筑设计,一辈子画图?要不要开始复习考研?社团里别的专业的朋友都要毕业了,送走他们,我还要再呆一年;熬夜画图太崩溃

【大五】:马上就要考研了,不论怎样为自己争口气;庆幸考研不用考高数,不然肯定没戏;快题班、理论班大家都报名了,我有没有必要参加?终于考完了,但是又到了毕业设计开题,真麻烦;考研失利、但马上就要毕业了,怎么样面对选择,是否出国?熬夜画图太崩溃

【毕业进入设计院】:一定要搞好同事关系,与大家好好相处;居然发现和我一样考试失利的应届生还挺多;什么时候能不加班?什么时候能双休一下?什么时候能有时间谈恋爱?熬夜画图太崩溃

【二战成功读研】:终于又回到学校了,这次要好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我的天,研一居然还要考一年的英语和政治,我以为考完研这辈子就不用学这两门课了;课堂点名、讲座签到、会议签到、参加学术会议、社会活动盖章、每天安排的满满当当;参加导师的项目、写结课论文、看理论书籍、看会议论文收录集、总结心得、期末考试;还是熬夜画图太崩溃

【研二】:突然成为了师兄感觉还有点小不适应;课程虽然修满了但是还是要参加讲座、学术会议;写论文、发表小论文;去大一新生的设计课当助教,这些学生画的比我当年好多了;做老师的项目同时自己接一点小项目;突然发现建筑学原来是这么多元的构成;熬夜画图太崩溃。

以上简要的描述了一下这些年来我能回忆起来的心路历程

此时此刻作为研三的我 自然面临著又一次的选择

但是相比三年前我对于建筑学的理解已经完全不同了

对于我而言,建筑学是一个需要靠【「技术」】吃饭和坚持的专业

并且「技」和「术」绝对是需要相辅相成、齐头并进的

「技」可以指 手绘功底、构图功底、软体掌握程度、软体熟练度、效果图表现能力等等

这些东西是工作和学习所需要的必备技能,也是可以通过堆砌时间练习进行逐步提高的技能,但绝对不是可以一直依赖下去核心竞争力;

「术」可以指 理论掌握程度、建筑史学习程度、空间的解读能力、形象思维与文字阅读表达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空间感、时间感、仪式感、多元信息学习能力等等

这些东西很多并不是可以用图纸完整进行转译的,但是确实会出现在图纸上每条线构成的图形或者空间当中的。提升这些单纯靠时间的堆砌做机械式的工作不能说无效,但是收效甚微,时间久了也便觉得只在「技」上够用、「术」学不会还可以「借鉴」

所以每个设计院总有那么几位只愿意或者只会深化施工图的绘图员,并不是对他们不敬,能把施工图画的准确完整也真的是很强的事,但我觉得这不应该是建筑学专业和学科应该强调的属性

更不应该在社会普遍职业印象中 简单的就把建筑学、建筑师直接等同于绘图员

因为我们还有理论要研究、还要花钱保养熬夜过度的身体、还有甲方要应付

还有曾经也有过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 留下一个有趣的作品的

梦想

浅薄的一点点观点 感谢


家里富:你就是搞艺术的

家里穷:你就是搞工程的


一个停滞不前恶性竞争的学科


艺术与技术的融合

公元前一世纪维特鲁威讲的建筑三原则「实用、坚固、美观」千百年来仍被人视为圭臬。

人与人、事与事间的平衡

建筑学实际上是一个多元化、包容万象的学科,它要求自己不断跟不同的人打交道、跟不同的团队合作,建筑这件事儿一个人是做不成的,它需要很多很多人为了一个目标一起奋战,团队合作尤为重要。同时,建筑师注定要在某种程度上做出妥协, 却也注定要在各方关系之中保持正确的建筑伦理、在建筑师这个社会角色中有所担当。建筑作为一个服务行业,要考虑实际需求并坚持一些应该的坚持。

对生活的热爱

建筑设计的一切与人的生活及行为息息相关,懂得生活的人会对空间有感悟力,会享受设计过程。事实上,建筑学还是个细腻的学科,需要换位思考,需要切身体验空间,这也让人变得情感丰富细腻。

见多识广、博采众长

除建筑专业素养以外别的知识也很重要,甚至可以说对不同领域的了解和学习也是建筑专业素养的一部分。不论服务社会还是业主,都会涉及到很多领域,为此见多识广极为重要。个人的体系也是不断积累出来的,不仅要自己思考,还要用别人的想法来检验自己,不断充实,而不是求同排异。

当然,以上也只是个人一点浅薄之见,碎片化的想到什么谈点什么,不合理之处还请读者指正。


建筑学真的是一个纷繁复杂的学科。要想学好这一科,真的是太难了。

没有天赋,没有资本,没有胆量,很难成为建筑界的大师。

我说一下学校与社会分别对于建筑学的要求吧。

学校里面对于建筑学的要求多为学术,要注重空间、结构美学、功能适用等,要面上好看。

进了设计院工作后,觉得市场对于建筑学的主要要求就是效益,要货值,要流量,要控成本,要去化快,要账上好看的。

我们要想学好建筑学,就得把各个方面都做好咯。

要知道美的形式,要了解人体工学,要学会工程计算,要熟练各种制图软体,要关注市场动向,要精通人际交往,要善于表达自我,要不断更新知识面,等等等等。

我觉得做好其中一个点就已经很难了,但是建筑学就能变态到要求你什么都要做到。

你说难不难!


学生时代觉得是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学科,现在觉得是门宗教性质的玄学


时常觉得自己是个美术生。


理工文都要学,还有艺术


大一在读

熬夜画图太崩溃

没有基础,画画好难

但是学的东西很多,要好好学


辣鸡到无法附加,不想放图怕你伤心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