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特別喜歡教練的一個觀點:我們不是拳手,我們是拳手。

不分性別,我們都是戰士。

最開始是因為健身好幾年已經無聊了,想偶爾換換口味,覺得小粉拳簡直拳帥爆有沒有?

打拳的女紙和那些妖艷賤貨就是不一樣~

然後被其他拳友教做人了...

然後就鬥志昂揚:我要打比賽!要當真正的拳手!

然後一頭栽進了這大坑,從此無論寒暑風雨無阻。我的結婚紀念日在訓練,聖誕節和跨年夜在訓練,除夕在訓練,我的生日在訓練....

只要有精力有時間,我一定在訓練場上。

我教練有一天和我說,我知道你這麼拚命是為啥...

我秒懂,趕緊打斷她:我就想想,想想還不行嗎...

她嚴肅臉:你會實現的...

我:!!!!

等有一天打不動了,我會來更新這個回答,寫下我當初的願望是什麼,也會寫我是否走到了路的盡頭,這一意孤行到底支撐我走了多遠。


主要還是安全感問題,第一次認識到練習程度所帶來的巨大差異。

原來覺得打架打鬥嘛,靠狠就可以,上大學在社團練的也勤快,自我感覺良好。教練帶一個助教來學校上課,激我跟助教打實戰,那孩子還沒滿十五歲,比我矮大半個頭。算是感受到什麼叫做專業,挨的低段跟被電瓶車撞了一樣,整場眼睛都睜不開。打完下來,我大腿後側淤青一直到小腿,腫脹痛得不得了,走路尤其是上下樓梯很不方便,膝蓋不能彎曲。

這個事情對我個人而言真的是堅持格鬥練習比較重要的契機,因為認識武道角度來說,沒有什麼比親身體會過這種巨大打擊挫敗更有效率的。

付出即是價值


這個問題我絕對有親測體驗。

每天要去兩趟訓練場打拳,日日如此沒有停過。堅持的原因?或許是因為我迫切的想成個角兒成個腕兒吧。

本來昨天晚上想留在家裡,但聽到我媽打電話來鼓勵我:「加油胡安,你會是我們家族未來的又一個戰神」。於是又跑出去訓練了。

從我還沒得病前,我是個慵懶的極其佛系的人,無所謂的態度。但是得病後開始有一種莫名的瘋狂和偏執,早上起床就想訓練,訓練完歇一歇還想再練,無時不刻心裡都有一種極其痛苦和悲觀的因素在與打拳的慾望對沖,打拳就像一個無可奈何但別無他法的途徑在我的生活里,所有心理障礙和精神疾病都依賴著對比賽的念想肆虐地橫行。

或許是所謂的練「魔怔」了吧,現在特別想要回到國外去好好打上一系列的暢快淋漓的比賽,回到那個世界頂端團隊的訓練系統。我太想了,所以在國內我仍然能堅持做到去朋友的拳館練,為了回復一點狀態,雖然收效甚微。

最近還開始堅持減體重了,雖然我已經不能再瘦了,但還是追求那種流汗的感覺,汗水從袖口裡直接淌成水龍頭一樣出來。可能我有點自虐傾向,喜歡把自己折磨得很慘,實戰也要求對手不留餘力。

反正我堅持去訓練場的理由就這麼莫名其妙,想做個貨真價實的冠軍,想多來幾條頭銜,想要更高的成績。我並不用靠著打拳拿點錢吃飯,那餓死了就,只是我對那些金燦燦亮閃閃的腰帶很感興趣,想要許許多多的腰帶,想重新找回這種虛榮填滿內心的空空蕩蕩。管不了那麼多地厚天高,外人都勸阻說我像在自殘,拖著一副百病纏身的軀殼日復一日在訓練場照死了揮拳。我當然很痛苦,心裡仍然有惰性,訓練時為了彌補我抽煙影響的心肺功能加大了強度,要堅持下去本就不容易,但心想到自己還是個真正的戰士時就不得不再站起來死撐。

我現在沒有隊友,沒有教練,只有一個陪練和我爹親自上陣指揮來完成的訓練內容,這種孤獨一人的感覺不好受。希望過完春節回海外一切順利吧,能正正經經的在公司的安排下進行一切的拳擊事務。在國內現在的訓練環節說實話是偏向枯燥的,沒有訓練師做戰術規劃,沒有體能師帶身體,沒有高水平的隊友實戰,只有簡單的手靶訓練沙袋訓練空擊訓練,練得很無聊,但不得不保持自己的狀態,並且保證自己的熱度和這種魔怔的感覺。


我包月的學費不去可惜了,去多點不好嗎?


因為真的喜歡一項運動,比如巴西柔術,我曾打過籃球,十個手指都戳過,腳也扭過,技術長得很慢,而且場上反應慢。踢過足球,兩個腳的腳趾都傷過,,練過散打,拳擊,拳打的很僵,腿也踢的不好,柔韌性也不好,踢不了中高鞭腿,,,,後來接觸了巴西柔術,很喜歡,練起來也比之前幾項運動進步要快。總之,就感覺這項運動挺適合我,,話說回來了,為啥堅持呢?因為體弱多病,而且我也不怕大家笑話我,老被人欺負,不怕事但也不惹事,有些人就得用拳頭 給他還回去。作為一個男人,最起碼得有保護自己的能力才能保護愛的人。我也很愛動,綜上所述,這就是為什麼堅持。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