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成果對農業生產沒有多大幫助。


因為中國古代實行重農抑商,而為什麼要實行重農抑商呢?

維持一個國家運轉,

需要財政的支撐。

很顯然,商業更能造就社會的繁榮。

雖然古代沒有經濟學,但是經濟規律是存在,古人不會看不到發展商業的好處。商業發展起來了,稅源當然也豐富了,中國歷代王朝為什麼會拒絕這樣的好處呢?

01

中國古代王朝屬於農耕文明,稅收非常穩定,只要不發生嚴重自然災害,王朝總會平穩延續。任何一個王朝滅亡了,只要重拾前朝的財政制度,就能繼續造就盛世。農耕地帶,稅收的成本很低,能聚集起來的財富總量也很大。

但這樣的財政制度有一個無法突破的困境。

農耕文明的財富特徵是剛性太大,彈性太小。畢竟是靠天吃飯,土地上的產出是相對固定的,這就塑造了中國歷史的一系列特徵。首先一點,中國王朝的財政就是一種「量入為出」的財政。財富總量就那麼大——土地就那麼多,土地產出也就那麼多,能養活的人自然也就那麼多,不管是按人頭收稅,還是按土地產出收稅,變化都不會太大。所以,一個時代對應的帝國政府的職能就只能那麼多,有多少錢辦多少事,這和西方古代商業社會的財政原則就不一樣了。西方商業社會,可以「量出為入」,需要辦多少事就收多少錢。為啥?因為商業和對外戰爭,完全可以在市場和戰場上把花出去的錢收回來,他們的財政狀況彈性很大。

要是沒有巨額商業收益的利誘,西班牙和葡萄牙也不會冒險走向九死一生的海洋

從這個角度,你就可以理解了為什麼中國古代文明對外擴張的動力不大?王朝再強大,財政稅收也是它的制約因素,有這根線牽著,風箏怎麼也飛不遠。中國人每年的收入是有限的,對外戰爭的收入是不穩定的,所以對外擴張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情,搞不好王朝會就此滅亡——隋煬帝就是這樣,死性不改徵高句麗,最終葬送了自己的江山。因為錢就這麼多,用途也都事先定好了。所以皇帝雖然權力至高,但實際上可任意操作的空間並不大。哪怕是皇帝,也是要看菜下碟。

02

這本來是一件好事,但是它也帶來一個問題。量入為出、輕徭薄賦的財政制度,應付帝國的日常狀態沒有問題。但是,當危機到來,需要大幅增加政府開支的時候,怎麼辦呢?危機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內部悄悄生長的因素在耗盡財政資源。

舉個例子,明太祖朱元璋對自己的子孫非常照顧,一輩子啥活不用干,就可以從國家領俸祿。剛開始,這一大家子吃國家財政,能吃多少錢?所以這不是個多大的問題。可是,到了二三百年後,這個問題就嚴重了。

據徐光啟推算,明代皇族每30年人口漲一倍,朱元璋的時候是五十八人,到永樂年間,漲到一百二十七人,到嘉靖三十二年,漲到一萬九千六百一十一人,萬曆年間漲到八萬多人。到明末,則有一百多萬人。

帝王家也沒錢啊

其實滿清八旗子弟的鐵杆莊稼到了清末時,也成了大清財政的嚴重負擔。那種「量入為出」的國家財政當然就不堪負擔了。還有一種危機是外部危機,比如北方游牧民族的進攻,那就要大幅增加軍費。錢從哪裡來?這也是農耕國家的剛性財政負擔不了的。宋朝和明朝的滅亡,都可以找到這種財政上的原因。

03

那你說怎麼辦?解決思路之一,就是找到彈性的稅收源頭。既然土地出產是剛性的,那什麼是彈性的呢?在農耕社會,最大的彈性收入,就是所謂暴利性資源商品,主要指的就是鹽和鐵,後來又有茶葉這類成癮性商品。在歷史上,這些商品都是由國家專賣,原因就是它提供了財政上的彈性。可是這種商品也有一個難題,放在政府手裡經營吧,效率實在太低,收入有限。放給民間經營,然後政府收稅吧,效率是提上去了,但是危險也大增。畢竟,誰控制這些暴利性資源,誰就能輕鬆獲得巨額收入。私人擁有巨額收入,既可能成為對政權的威脅,也可能成為豪強勢力,導致社會失衡,激化社會矛盾,比如清末的鹽商。所以,這個解決思路也不靠譜。

富可敵國的鹽商,曾經把皇帝派來查偷稅漏稅的欽差大臣給逼死

有人可能會說,那既然剛性稅收是一個基本困境,那就應該向西方學,發展商業,而不是像中國古代政府那麼愚昧,搞了幾千年的「重農抑商」,把自己財政彈性搞得那麼小,危機來了沒錢花,這不是自找嗎?問題沒有那麼簡單,在龐大的中國引入商業,它會引發一正一反兩個效應。第一個效應是,如果社會管理能力不升級,比如引入代議制,建立強大的遠洋艦隊等等,商業稅收根本就收不上來——如果商人不能參與政治,就不敢造富;如果沒艦隊的保護,商人也不敢去冒險拓展海外貿易。

英國的海上貿易養活了海軍,強大的海軍保護英國商人的海外貿易

第二個影響是,如果這套能力建設完成了,可以收上商業稅了,那也就意味著社會結構已經徹底改變了。

我們想想,這一定是好事嗎?或者問得更準確一點,在古代社會條件下,這一定是好事嗎?不一定。商業社會,本質上是一個網路,是一種不斷處於變動中的擴展秩序,這句話很重要。它是一個網路,所以它就不可能單獨生存。商業社會的興衰是取決於周邊環境的,取決於它在網路中的位置的。網路一變,一個商業社會的生存條件就變。它是一種變動中的擴展秩序,這意味著,一個商業社會要麼就在擴張中,要麼就在萎縮中,它很難保持穩定。人類古代歷史上的商業社會,發達的時候如烈火烹油,衰落的時候如大廈將傾,文明的穩定性很差。你看,絲綢之路上那些曾經發達的綠洲國家,著名的像樓蘭古國,而今文明都滅絕了。再比如我們中國的那些著名的商業城市,比如揚州,原來在運河的商業網路中,極盡繁榮,但是運河一衰落,揚州的衰落就是定局。

其實西方文明也是這樣。羅馬帝國的內部商業非常發達,但是一旦崩潰,就再難復興。很多人都看過前些年那部著名的紀錄片《大國崛起》,可你想過沒有,為什麼西方大國崛起和接力賽一樣,一個國家崛起之後衰落了,就再也不會復興?——曾經劃地球而治的葡萄牙和西班牙,曾經擁有全世界超過一半商船的荷蘭,現在頂多也只是小而美的國家,與昔日鼎盛時期非同日而語。因為航海和商業都是複雜的協作體,往往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形成人們之間的協作關係。這種複雜的協作關係一旦被戰爭等等強大的力量摧毀,幾乎很難在原地重建,因為很難確保原來的種種複雜條件都能恢復,帝國也就由此分崩離析、消失在歷史中。

西班牙的無敵艦隊被打敗後,西班牙就再也沒再崛起

再來看我們中國,農耕經濟雖然看起來有種種缺陷,比如上面講的,財政的彈性非常差。但是它結構簡單,生命力極其頑強。

上一個朝代滅亡以後,只要新王朝給小農家庭配置了土地,經濟和社會結構很快就會重建和恢復,帝國也由此復興。這樣也就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我們中國是世界各個文明中歷史延續性最好的。不管亂成什麼樣,總能再次復興。

04

也正因為中國歷代王朝都使用農耕經濟的財政系統,所以重農抑商自然也就是成了皇帝們最理智的選擇——我的目標是延續帝國,並不是搞創新發展威脅我統治的商業經濟。但是帶來的後果是,造成中國社會內卷化。什麼意思呢?就是中國人用這套財政制度很得心應手,就不會想去用其他制度,這就在制度和技術上徹底鎖死了自己,不去發展農耕文明之外的經濟和技術。

中國農民千年不變的作息習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我們的中學歷史課本告訴我們,從人類社會會從奴隸制度,到封建主義,到資本主義,最終實現共產主義。但是一個文明一旦內卷化,是無法自我突破這一困局的,沒有外來的衝擊,中國的封建帝國制度還會繼續延續下去。通過農耕經濟的財政體系,我們也理解了,為什麼漢武帝最終會獨尊儒術,而之後的王朝也都選擇儒家作為社會指導思想——儒家思想,其中一點就是重農抑商嘛。所以並不是我們信了儒家,所以社會才重農抑商,而是因為我們選擇這樣的財政系統,所以選擇了重農抑商的思想,也就選擇了儒家。

沒有儒家,也會有其他學派提供這樣的思想,帝國需要的是這樣思想,而不是需要儒家,只不過正好儒家提供了這樣一整套思想解決方案。是歷史選擇了儒家,而不是儒家選擇了歷史。歡迎關注狐狸先森幾點鐘,我們一起成長。為了給大家福利,在我的公號內還會給大家搜羅最新的電影哦

謝邀。

這個問題是問:為什麼第一次工業革命不是發生在中國?

不如我們反過來思考,如果工業革命不是發生在西方或者地球任何角落,假以時日(幾百甚至幾千年後),在中國會不會同樣發生類似的科技工業革命?

我個人意見是,永遠不會。因為中國古代人的哲學和思維模式,導致了中國古代是永遠不會走上科技的道路。

西方人的哲學,從古希臘開始,思考的角度都是,這個世界是怎麼樣的。他們會用數理的方式去描繪這個世界,包括了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哲學大牛,他們本身也是科學家。即使到了中世紀的歐洲,教會或者後面的大學開放的課程都包括了邏輯,數學等。

而東方的哲學,春秋時期以前還是比較開放百家爭鳴,可惜從秦漢開始,獨尊儒學後。儒家思想的核心都是思考,這個社會秩序應該是怎麼樣的,人與人的關係是怎麼樣的。至於客觀世界是咋樣的,無所謂。中國的學子一輩子只需研究四書五經等儒學經典即可。數理方面是一無所知。

所以綜上,思路決定出路,古代中國人思想里根本也從來甚至永遠不會考慮客觀世界的道理。所以沒有科學數理的土壤,工業革命的種子從何發芽成長呢?


蟹妖!我已經前前後後回答了好幾次這個問題了。其實這個問題就李約瑟難題的另一種表述方式。

李約瑟難題:由英國學者李約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提出,他在其編著的15卷《中國科學技術史》中正式提出此問題,其主題是:「儘管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但為什麼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生?」1976年,美國經濟學家肯尼思·博爾丁稱之為李約瑟難題。

從這個問題被提出後,已經有數不清的中外學者回答過無數次了。我看過的答案就不下四五十種,誰說的對,誰說的不對,這個沒有標準答案,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如果題主真對這個問題感興趣,去搜論文吧!能搜一堆論文。

如果只想淺嘗則止,我就給你介紹幾種回答,對錯不討論,這個問題本生就不存在對錯。

一、

牛津大學教授羅伯特 梅《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與複雜性》一書中提到一種觀點,他說:環境漲落很頻繁、很劇烈,那社會分工會怎麼呢?社會分工會瓦解,會從高社會分工,回到低社會分工。這個觀點有可能是李約瑟難題的數學解。從秦朝以後,平均200-300年之間,中國就會爆發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從而改朝換代,社會環境漲落過於頻繁,過於劇烈,當社會分工,剛好要到有利於誕生科學前期,社會環境就發生了劇烈變化,高社會分工系統就崩潰,於是又回到低社會分工。這是一種觀點。

二、

復旦大學 陳平教授也有一種觀點。他說東西方經濟結構的不同,決定了東西方對工業革命的態度不同。他的觀點主要由地理決定論與人口理論演變而來。大意為:歐洲人少,人均資源多(大部分土地都在年均400毫米降水分布線內),地貌環境變化相對於中國少,所以在古代西方經濟結構是資源型(多用資源,少用人);而中國是人多地少(耕地),人均資源少,地貌環境變化多(平原少,丘陵多),所以中國經濟結構是人口型(精耕細作,沒什麼資源可以讓中國人揮霍)。所以當一個技術被發明出來後,東西方對技術態度是不同的,西方更願意提高效率使用資源,中國更願意提高效率使用人。技術發明都有一個特點,節約人力。凡是大規模節約人力並加快使用自然資源的發明,對中國基本都是無用的,因為中國最不缺人,自然資源缺乏。所以工業革命就和中國無緣了。

三、

美國加州大學中國經濟史研究的學者提出的,由於清朝人口的增加,導致自我鎖死清朝經濟,內卷化,造成清朝政治經濟的大撕裂。

我簡單的介紹下這個觀點:由於清朝人口爆炸,會導致清朝出現大量的剩餘人口,什麼叫剩餘人口?沒事做的人,或者有事做,但他收入又不足以養活自己。這就造成清朝勞動力成本極低,再苦再累的活,你只要給一點錢,都有人干,甚至不給錢,光管飯,都有人干。內卷化就形成了。我們知道工業革命的基礎是技術革新,技術革新的目的是節約人力,同時提高效率,其實節約人力本身就是提高效率。這下好了,一切以節省勞動力為前提的技術革新,都被廉價的勞動力所取代了,清朝也就失去了內生自主性技術革新的動力。原因很簡單,清朝最不缺的就是人,你發明一個技術,還來幫清朝節約人,那這個技術對清朝來說,沒用啊!所以第一次工業革命與中國無緣。

四、

人民大學溫鐵軍教授。當然他說的這個原因不是用來解釋李約瑟難題的,是來分析東西方文明的形成原因的,對李約瑟難題也可以用來參考。

中國文明的形成

中國文明起源於黃河流域,從地理位置上看,這個地域是不適合農業生產的,因為它處於北緯乾旱帶,在新石器時代後期,全球變暖,降水分布線的北移,使這個地域開始適合農業生產,於是在6400年前我們的先祖馴化了水稻(在四川盆地),大約7000年前我們的祖先馴化了蠶。稻米、絲綢、茶葉由於產品自身的獨特性,使其在貿易中有了天然優勢。在生產中的具體表現是:人工灌溉。由於降水不足,所以需要人工灌溉工程,一個人是修不了這麼大的工程的,所以我們需要大規模的人與人的協作,於是中國人的國家基礎是村落理性社會,是集體主義。國家形成原因是:防洪(大禹治水),政治理念是:疏導、安撫為主。所以古代歷史中,中國的政治中始終有兩派:撫派與絞派。

西方文明發源於古希臘。歐洲就不是一個大陸,它是一個半島,屬於次大陸。它三面環水,自然條件,比中國好太多,他們的農業漫坡種地就行了,根本用不著人工灌溉,等著老天下雨就行。所以他們是個人主義,在採集文明階段持續時間比中國長。由於全球變暖。物產豐富,採集和狩獵。不想寫了,自己看視頻。

溫鐵軍教授-中國文明與戰略調整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b23.tv圖標

中國不需要工業革命

資本家逐利,所以才會引進新的技術取代人力,效率更高、產出更多。勞動力人口越多,那麼就可以形成競爭關係,讓資本家減少用工成本,且能篩選更優秀的勞動者,如此一來,根本就不需要新的科學技術。顯然人口之間的競爭造成的貶值不如去發展新的科學技術。而當時的中國大概有3億人,擁有大量的人口紅利,根本不需要新的技術,就能招到非常廉價的勞動力。甚至不去吸收這些人口紅利,讓這些紅利變成流民,那就危險了。

而且對於英國、法國來說,國家也不是國王他一個人的,光榮革命、法國國王上斷頭台。雖然西歐不少封建國家,但是國王和貴族受到崛起的資產階級和人民的挑戰。在中國,皇帝都已經擁有全天下了,為什麼還要去搞工業革命?


為什麼第一次工業革命不發生在法國?為什麼第一次工業革命不發生在西班牙?為什麼第一次工業革命不發生在沙俄?第一次工業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真真切切的小概率事件,正確的問法是為啥會發生在英國。

第一次工業革命起源於瓦特改良蒸汽機,在瓦特改良前,已經有紐科門蒸汽機存在,主要是用在礦井抽水中,蒸汽機需要大量的煤炭,正好英國當時有大量的煤炭礦井,對抽水機的需求才促進了對蒸汽機的改良。

抽水需求+廉價燃料是蒸汽機出現的前提,大量煤炭的需求使得瓦特改良蒸汽機變得有利可圖,這個環節上任何一點的缺失都不會爆發工業革命。

再把邏輯向前推一點,為啥當時的英國會有這麼大的煤炭需求。工業革命爆發前的17世紀,整個歐洲因為30年戰爭打成一片,戰爭刺激了對鋼鐵的需求,在此之前人們煉鐵用的都是木炭,巨大的需求使得木炭價格不斷上漲超過了煤炭,人們有了對使用煤炭煉鐵的需求。然而大多數煤炭裡面都含有硫元素,用含硫高的煤炭練出來的鐵質量很差,基本就是廢鐵,17世紀的戰爭已經開始大規模的使用火藥,對鐵的質量要求很高。恰恰是這個時候,英國人發現了英國有很多含硫量很低的優質煤礦。戰爭對鋼鐵的需求最終通過煤炭傳遞到礦機抽水的需求,促進了瓦特改良蒸汽機。瓦特改良蒸汽機後才使得工業革命有了原動力。

人類歷史上有很多關鍵的節點的發生充滿了偶然性,17世紀打成一片的歐洲,英國優質的煤礦,宗教改革後逃亡到英國的大量信仰新教的手工業者,並且在軍火生意中發展出來的中產階級,海外殖民地帶來的棉花原料,中產階級對棉織品的需求進一步刺激了蒸汽機的推廣。第一次工業革命是無數個因素匯聚在一起,最終開啟了人類工業化的進程。


再給清朝500年,也發展不出來。中國的問題是封建統治太成熟,並且領土廣闊,在外無強敵的情況下,小範圍的資本主義經濟會受到強大的封建統治勢力打壓。資本主義的經濟方式成長起來比較可能的時間是500年。清朝自己走過400年周期,之後南方軍閥崛起統一全國,再經過兩百年發展,南方差不多可以達到英國在17世紀時候的資本主義發展水平


因為中國當時的原始工業革命都沒開始,哪來的第一次工業革命。關於這部分,請閱讀文一先生的《偉大的中國工業革命》。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