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會在進食中分泌多巴胺,不管是鹹是甜,只不過在攝入糖分和脂肪時感受到的愉悅更強烈。

提問中的酸味與鹹味並沒有什麼特別,因此我不解釋。

首先說苦味,苦味是六種味覺中最特別的一種,它實際上是動物識別食物是否有毒的一種防禦機制。很多有毒物都帶有苦味,這並不是說苦味的食物一定有毒或者是有毒的食物一定不能喫,只是通過這種味覺讓人體進入戒備狀態。小孩厭惡喫苦瓜就是出於這樣的原因,一方面,兒童的味覺更為敏感;一方面,苦味會帶來強烈的生理上的不適。

人喜歡苦味,更多的是受到文化影響,人們認我苦味的食物有一定的藥性,對身體好。

然後說辣味,辣味並不是味覺的一種,味覺上的六味是酸、甜、苦、鹹、鮮味和脂肪味,它們的共性是隻能在溶於水之後被味蕾感知。

辣味是一種化學觸覺,它給人帶來化學上的灼燒感,是一種痛覺。人在疼痛的時候會分泌內啡肽(也叫做內源性嗎啡),這種神經遞質能夠鎮痛,也能使人感到愉悅。喜歡辣味是一種良性自虐。


因為喫的多了。

當一個人長期攝入某種味覺食物,那麼味蕾就會降低對其敏感性,比如四川人長期喫麻辣的食物,那麼1g鹽他們可能都能很敏感的嘗出來,而100g辣椒可能都只是讓他們有點辣的感覺。那麼在同樣的味覺刺激下,肯定是不敏感的那種味覺需要的刺激量更大。從而造成那個人似乎很喜歡某種味道的假象。


為什麼有些人喜歡喫臭豆腐?

為什麼有些人喜歡喫榴槤?

為什麼有些人喜歡喫毛雞蛋?

只要涉及喜好,都是大腦對身體開心喜歡的東西的正反饋,就是多巴胺分泌給大腦的指令!

生長環境不一樣,基因不一樣,自然結果不一樣!


命題有點疑問,已知的甜味劑有很多種,能量類的有蔗糖 果糖 麥芽糖 有一些是非能量低熱量的的如木糖醇,阿巴斯甜,安賽蜜。種類非常多。分泌多巴胺是果,不一定是因。人們對食物的喜好的原因粗略的可以分為:能量和非能量稀缺化合物。甜的本質是如此,酸也差不多。

苦膽 可以做類似膽汁的聯想。

辣 仿傷害的化合物,通過口腔和消化道的反饋,從而加強分泌與修復。達到促進消化的效果。酸有時也是這種作用。酸在特定環境下,啟動高優先順序的時候還可以改變人體體液的分配。望梅止渴的典故里,已經說明瞭這個道理,中醫用酸梅消仲的原理大概如此。

人們對食物的喜好 本質是對能量 化學物質的追求的反應,不僅僅受思維的影響,一般(短期)記憶和深層(長期)記憶,甚至可能存在於DNA的遺傳與記憶,而喜好也會隨著時代變遷而改變。


為什麼喫甜食會分泌多巴胺呢?人做為自然選擇的產物,其特徵以生存繁衍為目的,或者是其副產物。

人的行為是先天和後天共同作用的結果,包括對味道的偏愛。

驚弓之鳥等典故很好的說明瞭大腦的作用機理,即以天生反射為基礎,通過後天經驗建立反射系統。我們喜歡的味道不一定由基因賦予。

所以我們對口味和口感的偏好即有可能是天生的,也有可能是後天的;這樣的情況是生命演化的結果,其存在有利於擁有它們的生物的生存。


喜歡甜的最原本的不是因為多巴胺,而是甜的具有OH基具有更高的能量,能夠更加有用於一直以來的人的生存,而酸、苦、辣等纔是人類追求新奇,由刺激而來的多巴胺才顯得喜歡而已。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