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

抗癌温情向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正式定档12月31日,也就是2021年元旦档。

电影从开拍到杀青历时两个月,杀青到正式上映间隔四个半月,足见韩导的功力和信心了。

温馨治愈的剧情,配上阖家欢乐的节日气氛,「送你一朵小红花」是否能成为2021元旦档的一批黑马,让我们拭目以待。

以下为原答案

这部电影看似题材小众,但其实公民健康问题正是近两年来民生的热点话题,而且从剧组的班底阵容来看,作品也让人倍感期待。

「送你一朵小红花」将由韩延导演指导,而导演之前最出名的作品,就是2015年的温馨向电影「滚蛋吧!肿瘤君」。

乐观开朗的女孩因为查出肿瘤被医生判了死刑,可是她仍然选择在生命的最后时光把快乐带给旁人。

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送你一朵小红花」依然会是一部抗癌温情向的作品,描绘两个抗癌家庭的生活轨迹。

从演员来看,男主角易烊千玺算是去年话题度现象级的演员,凭借上一部作品「少年的你」提名了香港金像奖影帝、导协影帝,又获得了金像奖和百花奖双料最佳新人。

女主角是出演了张艺谋两部电影的新任谋女郎刘浩存,能让老谋子连续合作的新人演员,演技值得期待。

而主演,则有人称「从来没有演过烂片」的著名国家一级演员朱媛媛老师,以及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家有儿女中的爸爸「夏东海」,高亚麟老师。

饰演女主父亲的夏雨老师,更是金马&金鸡双料影帝,甚至多次在国际电影节上斩获最佳男主角。

而承包笑点的小岳岳就更不用介绍了。

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以上演员前辈们大多专注于个人生活和家庭。

这让我不禁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剧本,才能让这么多老戏骨决定重出江湖?

如此程度的强强联手,加上善于调教演员的韩延导演指导,再配合以一流的制作班底加持,「送你一朵小红花」从立项之日起,就注定会是一部让影迷们翘首以盼的作品。

「送你一朵小红花」班底

有趣的是,这次的阵容里,从男主角易烊千玺到主演朱媛媛老师,从威尼斯影帝夏雨再到导演韩延,全都是中央戏剧学院出身的。

可以说是一个彻彻底底的 「中戏班子」 。

一直以来,影迷群体当中都流传著一句话:

「中戏,教出来的是演员。」

诚然,中戏出身的艺术工作者们,相比于热度,更看重的是自身的演技和作品的质量。

而我认为,这也正是易烊千玺接下该剧本的原因。


易烊千玺是想做一个好演员的。

昨天看到一张他在拍戏地点附近的路透,照片角度和光线有一些奇怪,但是还是可以看出来,他莫名瘦了挺多,连眼眶都有些凹下去了。

当时电影项目还没官宣,不乏有一些人感叹,小小的年纪工作也太累了,瘦成这样看著蛮心疼的。

然而昨晚官宣了以后,我突然意识到,他也许是在为了角色减重。

演员为诠释病态角色而减重的事,并不是没有先例,但是毕竟减肥不易,而刻意瘦成生病的样子就更难了。

易烊千玺原本就挺瘦,胳膊腿儿都偏细,而且他有时生病,身体素质并不算太好,这样为了角色再减,肯定容易伤害到自己的健康。

然而,罹患癌症伴随的长期的身形消瘦和精神不振是无法避免的,想要诠释出角色最真实状态,就会面临著减重。

在这样一个年轻演员常常因为角色形象不够唯美而去诟病剧组的年代,为角色减重,是真正热爱演戏的演员才会具备的素养。

能为了角色这样折腾自己的身体,让人看到易烊千玺虽然年龄不大,但真的蛮敬业的。

同时这也让我们再次意识到,角色形象是否完美,从来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他接下角色,就会为角色负责。

很多人吐槽现在的偶像演员太过注重形象

最烦的就是各种电视剧电影开厚厚的滤镜,仿佛没了滤镜小鲜肉们就不会演戏了。

滤镜一开,磨皮特别不真实,没有现实生活的烟火气,像个洋娃娃,配合木偶一样的演技,演出了一场场木偶戏。

持如此看法的观众比比皆是,因为这是现在的普遍现象了。

我们不好用非专业的说辞去评判其他艺人,毕竟他们承受的压力,也是作为外行的我们无法想像的。

不过,易烊千玺不一样。

他的首部作品就完全突破了形象,电影「少年的你」中,主角小北在社会底层挣扎求生,经常打架斗殴的小混混脸上,几乎没有一处干净的地方。

打戏时易烊千玺全身满脸涂著厚厚的油彩和血污,结尾的怼脸镜头特写,更是完全抛弃了传统意义上的「形象」。

如今第二部作品,他又要出演与病魔做斗争的普通人,为了角色减重。

他真的在以实力派演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抗癌的故事,通常伴随著将自己完全封闭起来的阴郁性格刻画,而从目前掌握的消息来看,剧情也确实会朝这个方向发展。

那么,这将会是易烊千玺第二次沉浸式表演的尝试了。

体验派的沉浸式表演,最考验的是演员的共情能力。

之前我提过,共情能力算是演员最难得的天赋之一,只有心思敏感细腻到一定程度的人,才能够强烈的共情。

没有它的人学不来,而拥有它的人则会随著时间和阅历的沉淀越来越强。

易烊千玺的共情能力是天生的。

上个月的一次访谈里,他讲到自己的这一面:

导演曹盾评价他与其他人的不同时,曾说:

「巧夺天工,永远比不上浑然天成。」

之前他的角色「小北」的诠释方式,就是典型的体验派,仔细沉下心进入角色都需要一段的时间,而出戏更是需要强行将整个人从另一身份中抽离出来。

角色的遭遇、角色的性格、角色曾有过的内心活动,在戏份杀青以后,都要通通从自己身上剥下来。

体验派表演层次丰富细腻有致,会让人产生强烈共鸣,很容易打动观众,可是对于演员来说,如果用体验派表演去诠释悲情的角色,其心理痛苦程度不亚于剥下来一层皮,看看有多少欧美体验派演员因为入戏过深而接受心理治疗就知道了。

易烊千玺自己也提过,拍完以后好久,他 「一想到小北这个角色,还是特别难过」 。

易烊千玺的第一部体验派作品是在17岁,第二部是19岁,年龄还小,他需要强大的心里调节能力,才能做好对角色性格和自身入戏深浅程度的把控。

他无疑面临著新一轮的挑战。

在中戏的一年多时间,他学习到的方法派表演技巧,也许能够缓解一些沉浸式带来的伤身之处。

很期待他的最终成果。

与此同时,他向往平凡小人物角色的这种执念,同时也让我看到了他对「普通人」群体的关注。

之前在「如何看待易烊千玺送过外卖」的回答里我就说过,他私下里其实是个平凡的人。

他曾经在访谈中提到,职工家庭出身的他,小时候对未来的幻想就是拿著三四千块的工资,过最普通的生活。

他也说过如果不做艺人,会去天桥下面摆摊卖烤冷面。

17岁时被问到最想演的角色,他的回答是「身障残疾」。

如今,第二部作品,他依旧没有选择趁水和泥的出演片酬和话题度较高的商业片,而是选择了被疾病缠身的平凡老百姓的角色。

这是既处女作之后的又一次大胆的尝试,也是他心系平凡人的另一种体现。

就像他自己在中戏开学典礼上说过的:

「我们眼睛里除了平视或仰视,更应该经常俯视。俯视疾苦和病痛,俯视角落和夹缝。

我们眼中看到的,除了繁花盛景,还应该有世间冷暖。

我们应该拥有的,除了海纳百川的眼界胸怀,还有悲天悯人的创作灵魂。」

前两天,看到有人提问「为什么易烊千玺这几年没出演新作品?」

想想确实是这样,他大爆的几部影视作品,长安十二时辰和少年的你,全都是两三年前他还在高中,没有接受过任何训练时拍的。

如今他在中戏已经学习一年多了,却一直没有进组拍戏。

问题下面有答主从学校的角度分析,讲到中戏对学生出勤率的管理较为严格,易烊千玺也许是因为没有机会外出进组拍戏。

可我反而从这件事里,看到了他性格方面的一些东西。

如今粉丝经济,流量为王,每个人都想趁著自己话题度正劲的时候多接几部商业片,捞到钱的同时也能保持热度。

毕竟现在偶像明星一茬接著一茬的出厂,选秀节目也层出不穷,想红真的太难了,这样趁热打铁的做法其实无可厚非。

然而这样一来,片酬是赚到了没错,粉丝的韭菜割到了,话题度也保持了,可作品的质量没有保证,演员的输出没有维稳,这样短期膨胀式的发展,从长远的角度讲,是毫无益处的。

无论身处哪个圈子,影视也好,音乐也罢

作品的质量,永远是你行走江湖的底气。

易烊千玺深谙此道。

他对自己的认知和定位无比清晰,以少年唱跳偶像身份出道的他,年仅19岁便执意走上了演戏的道路。

他清楚的知晓,从前人们对他的赞美,都是因为把他当小孩看待才给予的。

「而再往后走,就要靠实力说话了。」

在处女作就获得如此多的鲜花和掌声的情况下,他还能不骄不躁,沉下心在相对略显小众题材的电影里打磨演技,这一点,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易烊千玺终将会是这一代人中,走得更远的那一个。

2019年,随著年中长安十二时辰的铺垫,通过年底少年的你冲金,易烊千玺把自己彻底推了出去,完全逾越了所处的流量圈层,成为了很多资深影迷口中新一代中国演员的希望,也让专业影人刮目相看。

他的演技打破了人们刻板印象,也为自己拿下了金像影帝新人双提,开启了「千玺时代」,也为自己转型实力派打下坚实础。

而这也导致他的起点一下子比别人高了很多。

这一点,有益处,也有弊端。

优质作品输出,带来的璀璨星光、爆炸性的话题度,以及对他商务领域代言的加持,都是积极正向的。

但同时,也把他推到了更广大的群体面前接受检阅。

接下来他走的每一步,都会比其他人背负著更专业,更苛刻的审视,任何一个细节都会被放大。

当你的水平相对较高时,这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接下来,他必定会以更高的水准和更毒辣的眼光挑选剧本,以更精湛更细致的表演诠释角色。

细心沉淀积累,用力打磨演技,我认为易烊千玺做得到。

未来可期,我们拭目以待吧。

如果你愿意进一步了解易烊千玺,可以戳这里:

Mr.BigCock:如何看待易烊千玺送过外卖??

www.zhihu.com图标Mr.BigCock:如何看待易烊千玺与娱乐圈中的其他人的不同?哪一点最不同??

www.zhihu.com图标Mr.BigCock:如何看待易烊千玺获得第 39 届金像奖最佳新演员奖??

www.zhihu.com图标Mr.BigCock:如何评价易烊千玺成为 Tiffany 代言人??

www.zhihu.com图标

看到很多人说,慕了,四字资源好好。

可是如果这样一位在演技上口碑奖项双证,热度高路人缘好,实力配得上流量的新人演员都接不到好本子的话,都不能在银幕上贡献演技的话,我不知道还有谁配得上好资源。这种有实力且为数不多的青年演员就该接触到好的本子,造福观众,影史留名。

但一部电影不是由演员决定的,也不是由导演决定的,甚至都不是由所谓的班底配置决定的,所有的一切都不过是一个个小砝码。仅从演员角度来说,这个砝码足够重 ,金像双提新人获奖入中戏第一的演技值得相信,一个演员能够贡献好演技是天职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所以我依然愿意相信这会是一部值得期待的电影。

就像我期待千玺弟弟的每次杂志大片一样,一位舞蹈功底卓越的舞者,肢体表现力一定是上乘,加上会演戏的眸子,失手的可能性太低了。

当然这个逻辑推导并不是说这部电影一定会爆会拿奖会再次票房口碑奖项三赢,只是目前看来,会是一部让人期待的电影,会是一部愿意让人走进电影院体验各种化学反应的电影。弟弟大胆往前走,演绎更加多样的人生,会有很多人愿意为你的演技为你的实力而买单的。

唉,上一次回答竟然还是街舞了,千玺真的是做爱豆演员都不输的人


我其实是挺期待的,一开始只是因为是千玺演的。后来放出了预告片,电影里他说了一句「我只觉得我是个拖累,我还不如去死」。那一句话一出我瞬间泪崩,因为我自己真的感同身受。我一直患有很严重的抑郁症,更准确的说是精神分裂症状下的抑郁症。那时候自己真的生不如死,我每天每秒都在计划著死亡。一旦确诊有精神病那么等于你的人生就已经毁了,所以我真的很难受。我曾经偷听过医生跟我妈说「她是精神性状的抑郁症,现在显现最明显的就是精神分裂和抑郁症。治愈率几乎为零,以后只能靠药物稳定病情」。我自己就躲在那里哭,我就觉得那一刻自己真的被整个世界抛弃了。因为这个病我前前后后的也花了将近十万左右,哪怕我们家算得上小康但是我自己也觉得自身很有压力。我就经常在想,这钱用在我身上多浪费啊,我一个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死的人还给我花那么多钱。我也跟我妈说过「你们为什么不让我去死,我活著就是个累赘」。可是我妈有时就什么都不说,或者故意岔开话题。其实电影里打千玺或者说小花的那一巴掌我理解,父母都拚命的想救治孩子,想让孩子好好活著,哪怕他们知道他们不一定能救回来,但也会放手一搏。所以我对这部电影的期待不光是因为千玺,更多的是因为看到了当初的自己。我觉得能让一个类似的观众从他演绎的角色身上看到自己就说明了他的成功。


期待四字弟弟再次夺奖!

普及下刘浩存:相信大家对这个女主都有点素人,其实在她身上最大的IP就是:作为女主被张艺谋看上出演了剧情片《一秒钟》,其次还有人称她是北舞校花。

说回正题其实看到这个消息,我刚开始有点害怕,因为这是易烊千玺夺奖后的第二部作品。

从题材上看的话,我觉得这个选择这个并不讨喜。按理说得到金像影帝提名和金像新人奖后,易烊千玺在演艺道路上也算是接受了两年科班训练,再加上流量的扶持,他完全可以选择更讨观众喜欢的剧本。

但这个电影的主题其实并不很受市场迎合,虽说韩延导演有《动物世界》、《滚蛋吧,肿瘤君》两部作品的支撑,但这个片子的主题未免有点小众,抗癌主题的呈现无疑带著温情和现实的痕迹,在人们经历了一些苦难后,谁都想换换口味。

所以这类题材在疫情环境的冲击后,难免会带上小众、冷场的标签,从受众的角度看它的群体是薄弱的,这件事可以参考美国经济危机后,喜剧题材的崛起。

但从制作阵容看的话,还是可以期待的,说不定这部电影真可以成就更好的易烊千玺!

再拿导演韩延来说明,他的实力可谓是有目共睹的,当初同是抗癌题材的《滚蛋吧,肿瘤君》以极低的成本依旧创作出了5亿票房,《动物世界》更是让流量小生标签的李易峰赚足了口碑,对他的实力观众一定是不会质疑的。

还有就是这部电影演员阵容的配置也是非常高的,不仅有搞笑出名的岳云鹏,还有拿奖拿到手软的夏雨,家喻户晓的高亚麟,拿过百花奖最佳女配的朱媛媛,这几个人组合在一起简直是无可挑剔。

从这个角度看的话,易烊千玺也是很会挑剧本的,因为演员阵容都可称得上是实力派,非常符合他想走实力派的这个身份。

只能说他的这个选择是挑战,也是一次机遇,而我只期待遇见更好的易烊千玺!

最后马男波杰克的里的一句名言送给他:


主要期待以下几个方面吧。

一、制作班底

二、现实题材

三、易烊千玺

进入正题前我们先看看能从海报里挖出点什么东西来。毕竟,只有这个可以用来分析了。

完整图片

海报画风清奇,凭肉眼一看就是小孩子的画风,稚拙而真诚,就是小孩儿自己画的全家福。从画风,到笔触,再到左上角一笔一划写上去的「送你一朵小红花」,包括这幼儿园风格的名字,都是满满的童真。但根据几位演员的年纪,感觉也演不了小孩子,所以,说不定有些别的什么含义。(当然我一个文科生,阅读理解写多了,可能就单纯是我脑补过度)

从画面能看出来家里条件可能不太好(谁家我也不知道),衣服、摆设都不太像富裕人家。一些东西的摆放也显得凌乱,左边柜子的门都没有关好,萝卜都摆到了书架上,书也很乱,书架上两张纸条可能写著什么注意事项吧。单看画面有点像居民楼。

画幅很小,这么小一篇幅里摆了三个绿植:两盆盆栽,一瓶花。至于分别是什么植物我现在还没看出来。但从这一点我们也能感觉到这一家子是真的热爱生活,植物寓意生机与希望,是生命力的体现,凡是荒凉场面一定不会有绿油油的植物。窗台上那盆应该是仙人掌 。根据评论区网友提醒,我目前认为窗台下的那盆盆栽可能是银心吊兰。

架子上有个东西,胡萝卜。干嘛呢。

胡萝卜防癌

这又是个啥?葫芦。干嘛呢。

葫芦也防癌

同时葫芦在传统文化里也寓意「福禄」,也是美好的象征吧。

那么稍微综合一下,加上官博官宣时的「送给每一个积极生活的你」,可以得出一个很明显的结论:这部关于癌症的温情电影必然有著催泪的效果,并不富裕的家庭、沉重的病症、孩子与父母,这些都极易引起国人共鸣。但制作团队所希望传递出的理念一定不只是温情、伤感,而是阳光下那两盆绿植一样的鲜活的生命力,是逆境中的逆流而上,是「积极生活」。

关于[一、制作班底

(一)导演:韩延

导演作品:《滚蛋吧肿瘤君》《动物世界》

这两部电影,第一部同为癌症相关题材作品,用低成本的制作收获五亿票房。电影虽然标签是喜剧,但最后葬礼上视频的催泪效果犹如催泪瓦斯。第二部《动物世界》也是为初代流量李易峰赚足口碑,一部电影让观众看到了李易峰在演技上的进步。

这是导演的实力。

(二)演员

现已曝光的演员有:高亚麟、夏雨、朱媛媛、岳云鹏、刘浩存、易烊千玺。

1.高亚麟

高亚麟(差点打成夏东海)

高亚麟的《炊事班的故事》《家有儿女》在当年的火爆程度无需赘述,直到现在很多人提到高亚麟第一印象还是夏东海。没办法,演的实在是深入人心。

1.夏雨

凭著《阳光灿烂的日子》拿了多少影帝?

夏雨

3.朱媛媛

朱媛媛

坦白的讲我对朱媛媛老师印象不深,不敢妄加评论,答案发完一天之后才写上这一段。还是要足够尊重老师们。

以上是老师几部作品的豆瓣评分。

现就任于中国国家话剧院,曾出演话剧作品《大宅门》《四世同堂》。

4.岳云鹏

个人对小岳岳演技上印象最深的是「燕砸!」这一段实在是太火了,直接送他到B站男顶流的位置,在他和其他艺人的剪辑里这一段出现频率高到离奇。

之前看的一些节目里也了解到小岳岳是打过工吃过苦的人,他也很适合演草根一类的角色,不是出于贬低之意,而是他能演出来。

5.刘浩存

对这位姑娘我的了解少之又少,简短的百度百科也无法帮助我更好的了解她。只知道第一部电影就跻身谋女郎,出演《一秒钟》。长得很有灵气。

6.易烊千玺

再说易烊千玺,前段时间刚拿了最佳新人,这个基础保证就是有的。(主要放在后面讲)

总而言之,单看制作班底、演员阵容,是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那就说说[二、现实题材

我永远因为现实而沉默。

现实比艺术加工更有冲击力。一切对艺术的感叹都源自对现实的体验。

电影官宣后在微博首页也看到了一些纸鸟关于癌症的分享,平实的文字也让人揪心。我怕我痛哭流涕,更怕我哽咽著哭不出来。

过了一晚再回到这个题目我终于还是看到了些别的。

癌症虽然对国人来说不是什么罕见病,我们对癌症或多或少都有了解。但癌症题材的电影的确是少之又少,也算是[小众电影]。

一是现实题材本身就不好拍,很容易拍的「不现实」,癌症+家庭,哪个不是我们熟悉的存在。我们都身处现实之中,我们会对细节格外敏感。

二是这类题材向来催泪,可电影上映期一般都是在各类假节日,暑期档、国庆档、春节档……放假了谁不想开开心心的呢。当年《红海行动》上映的时候不也有观众质疑这怎么能在春节上映。

我相信真实自有千钧力。

[三、易烊千玺

《送你一朵小红花》是易烊千玺第二部担任男主角的电影,也是他进入中戏后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作品。对他的意义不容小觑。

《长安十二时辰》、《少年的你》的接连亮相使观众对他的定义逐步从流量、艺人转向新生代演员,愿意将他归为演员,愿意以演员的要求审视他。我们甚至能在中戏男演员的视频里看到他的身影。这是莫大的进步。

清贵之气不用强调,强调了就不自然了。

这张真的是突如其来的[干净]

那么这一部《送你一朵小红花》意义何在呢。

意味著对进步的再次证明,证明上一次不是偶然的爆发,不是昙花一现,不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而是厚积薄发前的一次「发」。证明,他不仅仅是迈入行列的新生代,而是,他就是一名演员,正儿八经的演员

易烊千玺本人对演员这个行业有著莫大的热爱,当初艺考报名也是认准了中戏。他会因谦卑对自己演员身份的认可而激动到差点流泪。学校表演考试时也有在揣摩角色后认真准备。作为彻头彻尾的体验派,他真的是抓住一切体验生活、检验实践的机会。

同时,这部电影不仅让我们见识了什么叫「全网无真料」,也让我们见识了什么叫「闷声干大事」。从去年到现在,舆论给易烊千玺送了多少饼?有些传的煞有其事,小红花官宣了还有不知情的网友问「不是说和xx吗?」没想到啊没想到,都不是。捂这么严实,都开机了才知道。

也得诚心的感叹一下易烊千玺挑剧本的能力,虽然还没有看到完整剧情,但这部电影从名字到海报再到简介,都给我一种平淡从容又坚定有力的感觉。他还是这么会!

「我们眼睛里除了平视或仰视,更应该经常俯视。俯视疾苦和病痛,俯视角落和夹缝。我们眼中看到的,除了繁花盛景,还应该有世间冷暖。我们应该拥有的,除了海纳百川的眼界胸怀,还有悲天悯人的创作灵魂。」

少年人在2018年9月一字一句说的话,他一直在好好践行著。

最后:导演不急!明年播呢不急!我可以等!我的钱包随时准备著!

(搞几张图是不是显得高大上一点点?)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